回覆列表
  • 1 # 浴火

    日本在廣島、長崎實際是駐有防空部隊,有高炮部隊存在,在附近也有機場可供戰鬥機使用,可惜無論怎麼部署防空部隊,都沒有任何意義可言。

    美軍在投入原子彈前,為了對比打擊效果,有意沒有對數個備選目標採取了空襲,這讓日本以為,美軍不會轟炸那幾個城市,故而沒有特意加強其防空力量。

    實際上,日本壓根就沒有足夠的防空力量,高炮數量少,效能差,戰鬥機數量也不多,效能也滿足不了要求。

    當時美軍使用的是B29轟炸機,飛行高度達到1萬米左右,這個高度基本就處於日製高射炮的極限射高之上,也就是說,部置多少高炮都沒有什麼意義。也處於日本戰鬥機的實用升限之上,能夠對B29實施攔截的日本戰鬥機屬於真正的少數,在戰鬥中很難發揮作用,最後日本只能採用自殺式攻擊法,但是效果依然非常差。

    也就是說,日方明知美軍轟炸機來了,也沒有能力進行攔截。整個二戰期間,B29對日本的大轟炸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沒有戰鬥機護航的,但是日本從沒有機會挫敗美軍的轟炸意圖,戰後美軍認為,日本的防空作戰效率並不高,尤其是1945年8月時,日本已處於崩潰狀態,已經失去防空作戰能力,面對空襲已經不存在什麼組織攔截的能力,幾乎就是避空襲了。

    再有一點,日本的地形問題,幾乎就是一個狹長地帶,沒有戰略縱深可言,日本無法建立一個有效的預警網路,幾乎發現美軍轟炸機時,已經沒有什麼反應時間了。

  • 2 # 翌l墨

    防空部隊用什麼防?高炮射高不夠打不到,戰鬥機升限不夠夠不著。另外美軍B29大機群幾乎天天來,這次反而就三架飛機。日本人認為是偵察飛行也放鬆了警惕。

  • 3 # 崎峻戰史

    這個問題我來談談!其實到1945年8月,整個日本列島幾乎已經沒有防空可言,再往前推至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本土的防空也同樣近乎於無,因為日本軍方最初壓根不會考慮本土遭遇空襲的可能,在戰爭大部分時間裡日本陸海軍都沒有組織起真正有效的防空體系,直到1944年底美軍B-29機群臨頭,才開始匆忙組織本土防空作戰,怎奈即缺乏合理的防空作戰理念,也缺乏有效的防空武器,結果本土的空中防線很快就被美軍打成了漏勺,炸得稀巴爛。

    夜襲東京的美軍B-29機群,機腹被地面的火光映紅。

    我們先把廣島、長崎放在一邊,先看一看日軍防空部隊在重點設防的情況下面對美軍空襲時的表現。在1945年時,日本防空力量最密集的地區當屬首都東京,保護天皇安危這是頂頂重要的。在1945年3月,東京的防空主要由陸軍負責,海軍協助,首都防空圈主要由部署在附近海岸及內陸的雷達站、對空監視哨、陸海軍的戰鬥機部隊以及陸軍高射炮部隊構成。當時在東京以南的伊豆半島、房總半島及海岸線設定了多座雷達站和大量對空監視哨,警戒由塞班方向飛來的B-29機群,在東京周邊的十餘座軍用機場上部署了陸軍第10飛行師團(下轄飛行第23、53、70戰隊)和海軍第302飛行隊,擁有各式戰鬥機100餘架。此外,陸軍高射第1師團的8個高射炮聯隊、3個獨立高射炮大隊和1個探照燈聯隊也密集部署在東京地區,上述部隊裝備了75毫米、88毫米、120毫米高射炮多達547門,探照燈249臺,至少從紙面資料看,東京的空防力量相當強大,但可惜,僅僅是紙面而已。

    日軍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最大射高僅9100米。

    日軍雷達的效能相對低下,以陸軍使用的乙型雷達為例,最大發現距離為230公里,但是當目標以300米高度低空接近時,其探測距離大幅縮減至96公里。儘管如此,部署在東京以南八丈島的雷達站仍能為東京提供2個小時左右的預警時間,問題是就算提前發現目標,日軍也很難把B-29打下來。B-29作為二戰時期最先進的戰略轟炸機,飛行高度可達10000米以上,而且配置了12門12.7毫米機槍,自衛火力十分兇悍,機體堅固,防禦力強,是名副其實的“超級空中堡壘”,當時日本陸海軍飛機中大多數戰鬥機都很難在萬米高空對B-29構成威脅,由於缺乏大功率航空發動機,日本始終未能研製出實用的高空戰鬥機,僅有陸軍二式“屠龍”、海軍“雷電”等少數幾種機型能夠在萬米高度對B-29實施攻擊,而且成功率很低,迫使日軍飛行員屢屢採用自殺式的衝撞戰術,而在夜間由於缺乏地面引導,日軍戰鬥機難以發現目標。日軍的高射炮就更加可憐了,其裝備數量最多的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最大射高僅9100米,效能稍好的88毫米九九式高射炮最大射高也不過10000米,而B-29的飛行高度輕鬆超越上述兩種主力高炮的最大射高,120毫米三年式高射炮的最大射高可達14000米,理論上可以對B-29構成威脅,但是數量少,射速低,加上日軍防空引導手段落後,其作戰效能相當低下。

    高空投彈的B-29,僅憑飛行高度就能避開大部分日本防空武器的打擊。

    儘管東京部署了大量防空兵力,但絲毫不能阻擋美軍從天而降的魔火。從1944年11月17日到1945年8月15日,美軍對東京實施了持續長達10個月的空襲,僅B-29執行的大規模空襲就達十餘次之多,東京一半以上的城區被夷為平地,在歷次轟炸行動中以1945年3月9日到10日夜間的火燒東京行動最為著名,當天美軍出動334架B-29攜帶大量燃燒彈夜襲東京,其中279架抵達目標投彈,在地面燃起大火,燒燬房屋26萬棟,造成約10萬人死亡,100萬人無家可歸,而在日軍防空部隊的抵抗下,美軍損失了14架B-29,考慮到此次空襲是在2000米高度進行的,處在大多數日軍防空武器的有效射程內,這個戰果就相當差勁了。由此可見,就算防空能力相對嚴密的東京都被燒成了一片白地,廣島、長崎的防空部隊也很難指望有所作為。更何況到1945年8月,日本的主要大城市基本被炸了個遍,日軍很難判斷美軍下一個目標會轟炸哪裡,無從防備,加上空襲廣島、長崎的B-29機群僅有寥寥數架,也容易被日軍誤判為執行偵察任務,所以沒有采取任何防禦措施。

    被美軍反覆轟炸的東京,除了少數水泥建築外,大部分房屋都被燒燬。

  • 4 # 國粹繁榮絢麗日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軸心國的德國投降後,軸心國之一的日本依然在太平洋戰場上負隅頑抗。為儘快結束戰爭,而同盟國之一的美國使用剛剛研製出來的原子彈,對日本進行了人類史上的首次核打擊。

    1945年7月16日,美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當時,以美陸軍部長史汀生為首的臨時委員會和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為,雖然日本敗局已定,但其陸軍在本土軍事力量仍有200~300萬人,在中國還有同樣的兵力,其空軍尚存飛機6000~9000架,而且日本大本營正在積極備戰“大和本士決戰”,美軍登陸日岸將負出巨大的代價。

    如美對日核打擊,亦能迫使日本喪失抵抗意志,則可避免50萬美華人喪生,不待美軍登陸日本就可投降。史汀生及“臨委會”的建議,儘快用原子彈轟炸日本的軍事和非軍事雙重性的目標,核突襲的具體目本標擬為日本國土的廣島、長崎和小倉。

    此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思量再三終於採納了史汀生的建議,決定核突襲轟炸日本。於是,美陸軍航空兵的核突擊部隊~第509混合大隊被派往太平洋的提尼安島執行這次非同尋常的任務。主目標為廣島、小倉,次預備目標為長崎。

    1945年7月25日,美國當局下達了作戰指令,8月3日以後,只要氣象條件允許目視轟炸,第509大隊即可開始對日本投擲第一顆原子彈。8月6日凌晨,蒂貝茨上校駕駛“埃諾拉蓋伊”號B_29轟炸機,斯韋尼少校和馬夸特上尉駕機尾隨其後。長機安全升空後,隨機的“核武”專家海軍上校帕森從座艙爬入進彈艙,給外號“小男孩”的核彈安裝引爆裝置,使它進入戰鬥狀態。上午7時許,蒂貝茨上校接到前方氣象偵察機的電訊,廣島上空雲量良好,目標清楚的報告。於是他當機立斷,實行原計劃第一方案,轟炸廣島。8點15分,“埃諾拉蓋伊”長機抵達目標點上空。原子彈載機投彈手向各機發出30秒投彈準備訊號,即開啟艙門。訊號結束,“小男孩”跳出彈艙;三機趕忙調頭急返。同時該核彈就象一個幽靈,極速下降。53秒後,它突然兇相畢露,一聲動地驚天的巨響後,廣島上空出現光芒萬丈的大火球,隨之巨大的蘑菇狀煙雲沖天而起,整個廣島城市被吞沒了。

    同年8月7日~8日,美軍第21轟炸航空兵聯隊司令李梅將軍先後追加了152架和375架B_29轟炸機,對日城市發起更猛烈的襲擊,但日本政府仍無意投降。為此,美國當局決定8月9日對日本實施第二次原子彈襲擊,目標選定為長崎。當地時間2點56分,斯韋尼少校駕機載著完全處於戰備狀態的核彈“胖子”,從提尼安基地起飛。飛臨長崎上空後,發現在1800~2400米高度,雲量不明、目視不清,只能進行雷達轟炸。美機於當地時間10點58分將“胖子”投出了艙外。“胖子”跳出彈艙後,穿雲直下,於當地時間11點01分在離地面500米空中爆炸,頓時形成了一個閃爍的大火球。當長崎蘑姑煙雲以驚人的速度從7000米升到14000米高空時,斯韋尼上校得意的向提尼安基地發出報告:“襲擊長崎,效果良好”...。

    那麼當時美國對日本廣島、長崎兩次的核打擊,日軍防空部隊怎麼沒有防住呢?

    首先日本帝國主義發起的是非正義反人類的法西斯侵略戰爭必定失敗。當時日本雖說“本土決戰”,但主軍事力量己消耗在其它“戰場”。本土防禦後勤保障不足,人員減失。防空裝備仍由“資本經濟”支配,國民在軍國主義“聖戰”思想“夢幻”下繼續效忠“天皇”已力不從心。再者美國對日本的兩次核轟炸使日空防措手不及,因為美軍是“核彈突襲”,日軍情報研判混亂,心存僥倖。最主要的還是“二戰”時美國的B_29型轟炸機的先進效能,它最高時速可達每小時飛行640公里;飛行高度可上升到10000米,又可下降至延海平面底飛。這此均是日本軍事雷達裝置、照明裝置及防空炮火不能及防的。

    73年前的美國原子彈突襲廣島和長崎造成了巨大的毀傷,廣島市區80%的建築化為灰燼,64000人喪生,72000人受傷,傷亡總人數佔當時全市總人口的53%。長崎60%的建築物被摧毀,傷亡86000人,佔當時總人口的37%。

    1945年8月15日,在長崎遭受原子彈轟炸的第6天,日本終於宣佈無條件投降,第二世界大戰至此降下了帷幕。就此,也標誌著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

    核襲擊廣島雖是開啟人類核戰的序幕,核轟炸長崎則為加速結束戰爭;但只有全世界真正和平,人類永無戰爭才是“核戰”的終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昆蟲對科學界有什麼好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