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部手機是s7,下面主要從二者區別來說下s8這一個月的主觀使用感受,
主要分【外觀/手感】【系統/體驗】和【總結】三部分,想到哪兒說哪兒。
去年在s7與s7edge之間我選了相對小的s7。本人使用手機主要是在下班後睡覺前。在床上躺著用手機基本是螢幕向下單手操作,edge的5.5寸拿半小時以上就很累,而且edge的邊緣誤觸比較嚴重,握姿刁鑽,更加不好施力,手會酸,
s7的小屏很舒適,誤觸也幾乎沒有。s8上市後,果斷入了小屏版。後來室友買了s8+,試了試手感也不錯,正面螢幕視覺衝擊非常強,後蓋看起來也不像s8那麼窄,視覺上很協調。s8+寬度還是大了點,握起來不得心應手,s8+的握持感受可以參考iPhone7plus,形象地說s8是“握”著用,s8+則要“託”著用。s8這螢幕說是曲面屏,實際上彎曲程度介於s7與s7edge之間,類似於note7。日常使用沒覺得左右邊框有多窄,感受層面上,s8就是一隻上下額頭變短的s7。出行不帶包,s8可以比較輕鬆地裝進褲子口袋,但是光滑修長的機身會有一個小角露在口袋外面,騎小黃車沒有安全感,怕掉。看重實用買小號,看重外觀買大號,如果之前就是5.5寸手機使用者,推薦買s8+。
s8的手感一如既往地好,一個字就是“潤”,形容起來就是打了蠟的鵝卵石。不足之處在於,“潤”的手感只能維持半年,s7裸奔使用半年後,應該是正面玻璃的塗層磨損掉不少,滑動起來不像新機一樣的潤,開始容易沾染指紋,而且後殼玻璃本來就沒有防汙圖層,始終是指紋收集器狀態,後殼小劃痕也較多,尤其是玻璃彎曲處,大大小小的劃痕挺多的。如果你不像我一樣特別喜歡裸機質感,戴殼、貼膜比較好。s8在後殼玻璃上和s7類似,裸機使用一週,後蓋上就有幾處小劃痕,正面玻璃暫時正常(回答釋出一週後更新:正面螢幕有弧度的地方已經出現不少細小劃痕)。
s8多了一個Bixby按鍵,在機身左部中偏上的位置(下圖來自網路)。全屏遊戲時雙手握持,左手小拇指會輕輕勾到這個按鍵,遇到王者榮耀激烈團戰時,人會下意識用力,導致小拇指按下這個按鍵,Bixby的APP就彈出來了,戰機稍縱即逝,這波團戰很容易就失利了。
在我有意識地減小握持力度後,還是在幾次團戰中按出了Bixby。我試著將手機翻轉過來握持,右手握機頭,左手握機尾,Bixby是按不到了,但是揚聲器會被左手掌心堵住,s8氣密性還挺好,聲音馬上就沒了,玩遊戲的體驗仍然不好。目前我的解決方法是Bixby在上,左手輕握,這樣Bixby不會被按到,聲音也出的來,缺點是握起來沒有緊實的戰鬥感,連打兩局遊戲左手會酸。還有一個方法是改Bixby鍵的值,網上搜了一下,目前免root的方法都不能禁用這個按鍵,我為了保修現在又不想root手機。三星這個Bixby是噱頭,我不喜歡。
s8的螢幕素質,優秀。萬幸我買到的這一臺不是“大紅屏”,雖如此,螢幕表現其實不如上一代,s8螢幕的色彩均勻度不如s7。oled螢幕天生就帶著色彩不均勻的毛病,去年的s7已經做的很接近lcd螢幕的感覺,用久了會忽視掉這個先天問題,s8做的不好,顯示全白背景時青一塊兒紅一塊兒青一塊兒紅一塊兒的(稍加誇張)。我已經換了黑色主題,色彩不均的問題就看不出來了,oled螢幕黑的深邃的優點也體現出來了。
上面寫的都是理性的實際體驗,缺點說的不少是給想買它的知友多提供點參考。在感性層面上,s8拿在我手上就有說不出的喜歡。外觀與手感部分,10分制能給到8.5分。
我的s7最後停留在安卓6.0系統,s8到手是安卓7.0系統,這兩版系統在軟體開啟速度、應用安裝速度,理論上有差別,實際使用中不容易被感知,我也沒有進行對比。比較容易被感知的是滑動的響應程度,過渡動畫的流暢程度,這些點s8真的是比s7好很多。s8的桌面和設定介面裡的滑動幀數感覺上比s7高很多,過渡動畫也如絲般順滑。s7開啟應用是秒開,但是過渡動畫太快,視覺上比較生硬。s8桌面應用開啟的動畫變慢了,而且是從點到的那個圖示開始放大,類似ios的動畫,雖然犧牲了幾毫秒的時間,但是美感提升很多。s8還在一些原來沒有動畫的地方加了動畫效果,整體感受很好,非常滿意。
拍照一流,直出就像是iphone拍完之後加過自動美化的圖片。
加了【選擇性對焦】功能,就是演算法上實現的人像模式,實現原理是點選拍照後,手機連拍了幾張不同焦距的照片,後期演算法實現背景虛化效果,成片有點大光圈的意思,不如華為和蘋果的雙攝那麼自然。s8照片寬容度比s7稍好,夜景亮度比s7收斂了一點,過曝現象減輕,噪點減少。相機部分沒有躍進,全是小幅度穩步提升,算是維持了s7的水平,仗著s7打的底子好,s8依舊是目前拍照最好的手機之一。
後置指紋不好用,面積小,識別差。三星指紋自古以來就不好用,比華為小米等中國產機差很多,s8將指紋模組後置豎排之後更加嚴重。支付寶付款,由於指紋不靈敏,軟體判斷識別錯誤,手指不離開指紋的情況下,支付寶會重新識別,結果就是迅雷不及掩耳地三連敗之後跳轉到數字密碼 ╮(╯▽╰)╭ 。(回答一週後更新:用指紋支付前,提前擺好手指的姿勢,平穩地向指紋識別模組貼近,爭取儘量多的覆蓋指紋識別區域,有80%的機率是可以一次成功的)。
三星pay好用,鎖屏可以直接撥出。支付寶和幾張常用的銀行卡都綁定了,出門只需手機再加一張百元大鈔(杭州只有少部分停車場支援手機支付),支付這塊兒就很穩了。
音質上,比s7小有進步,但推力還是不足。送的AKG音質值200,可惜s8推不動,換魅族4pro表現良好,已經插電腦用了(更新:被貓咬掉了耳塞,某寶80又買了個拆機的正品,在此安利知友們可以去買一條,音質不錯還帶線控的akg才80幾塊錢,價效比很高。同時心疼一波買了水貨被調換了配件的朋友)。外放屬於“聽個響”水平,音量夠用,但音質比較粗糙,比千元機略好,同級別算差。
訊號表現良好,WiFi正常。打遊戲網路斷過一次,暫時無法確定是手機原因還是伺服器原因。因為遊戲中斷時沒能去測其它軟體的聯網情況,二是同樣網路條件下,我的iPad遊戲掉線更頻繁。通話水平優秀,接電話時,聽筒聲音清晰不嘈雜,撥電話時,即使是在比較吵的餐廳,對方也能清晰地聽到我說的話(而且對方聽不到環境音,s8是反查崗神器)。
解鎖方式我用的是虹膜+指紋+數字密碼。其實最好用的是面部識別,鎖屏狀態下重壓home鍵位置,螢幕秒開,比iphone7用指紋還快,真的是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缺點是天一黑就抓瞎,後來我改用虹膜了(虹膜與面部識別只能二選一)。用虹膜需要技巧,提示燈亮起時,眼睛往攝像頭那兒瞅一眼,秒開,比面部識別稍慢,好處是黑夜可用。
續航是我感受最大的升級。s7滿電出門,白天偶爾刷刷朋友圈,中午稍微打會兒遊戲,晚上六七點鐘到家,剩餘20%左右,而且電池會有衰老,後期s7晚上到家只剩10%左右,我已經開始用慢充的充電器給它充電了,儘量保護電池。s8晚上到家還有70%-80%,讓我找回了當年用mate7的爽快。續航方面可能三星自己也比較滿意,不謙虛地給3000mAh的s8加上了反向充電功能。
螢幕比例也是s8的大變化。我的感受是,根本不用適應,拿起來就正常用。而且王者榮耀這種遊戲還能增強視野,美滋滋的。由於螢幕太長,豎屏時大拇指想拉下通知欄很難,觸控指紋識別區域可以往下拉出一級,這樣才能勉強點得到通知內容,安卓7.0的通知欄是有兩級的,要是指紋觸控能拉出第二級就很棒棒了(評論裡有朋友 @林一洲 指出:指紋手勢拉下一級下拉選單後,在螢幕隨意位置再下拉就是二級選單了)。前幾天更新系統版本後,導航條支援點選小點點隱藏,還可自定義導航條顏色,好評。這次更新的不足在於導航條由之前的黑色變成了自定義和自適應顏色,都是白色傾向的顏色。oled螢幕的黑色導航條可以做到以假亂真,看起來就像是s7那樣的真實觸控鍵,而且螢幕長,導航條高度也合適,一點不覺得擠佔螢幕空間,挺好的。更新之後的白色導航條與部分軟體的底欄顏色不一致,還都是相似但不同的白色,這反而不如原來的黑色協調。希望以後導航條能自定義的範圍更大吧。
手機效能上,日常軟體輕鬆勝任(更新:軟體裝多後流暢度有可見的下降)。王者榮耀60幀滿幀,團戰掉幀也在30幀以上,進入遊戲時,我都100%載入了,其他9人基本在40%左右,ufs速度加成還是可以的(ufs2.0還是ufs2.1我搞不靈清,傳言三星是混用的,這點對我影響不大)。三星對處理器的調教偏保守,上代s7的820調教成類似652的效能效果,這次的835調教成了類似821的效果。s8效能屬於第一梯隊,但談不上是頂尖。
ROM體驗上,簡訊驗證碼終於可以一鍵複製了,這是中國產Rom多年前就有的了。微信雙開,截長圖,遊戲免打擾這些也做得很不錯。其他本地化功能都小幅度最佳化,缺失的功能三星也基本都補全了。s8在系統功能上距離優秀的MIUI和Flyme只剩做的好不好而不是功能上有沒有的差距了。我個人比較喜歡這個系統,安卓定製化程度介於原生和MIUI這類ROM之間,該有的都有,也不會太臃腫,但是給家長買手機我不會考慮三星系統的,系統深度定製的華為或者小米更易於上手操作,更適合他們使用。
iPhone太容易撞機才選擇了三星。
蘋果以外,做的比較均衡的也就是三星了。
平時很少會遇到s8,地鐵上、電梯裡拿出來用就免不了被人多看幾眼,
像我這樣內向靦腆的人還是需要花上幾天來適應別人投來的目光(๑•̀ㅂ•́) 。
s8是令人驚豔的手機,綜合表現比較優秀,主觀評分8分,買了沒有後悔。
如果你像我一樣是從s7升級來的,可能覺得它進步不大。
但是反過來,用幾天s8再回過頭用s7,就會覺得s8幾乎全是進步。
政治層面,不喜歡三星公關的嘴臉,我也用支付寶轉賬支援過老回。
沒有老回這類人的認真和堅持,不知道三星的公關還能囂張到什麼地步。
發展才是硬道理,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為國家發展多貢獻力量,比跑到網上喊幾句“抵制”三星產品不知要高到哪裡去了。
上一部手機是s7,下面主要從二者區別來說下s8這一個月的主觀使用感受,
主要分【外觀/手感】【系統/體驗】和【總結】三部分,想到哪兒說哪兒。
外觀/手感去年在s7與s7edge之間我選了相對小的s7。本人使用手機主要是在下班後睡覺前。在床上躺著用手機基本是螢幕向下單手操作,edge的5.5寸拿半小時以上就很累,而且edge的邊緣誤觸比較嚴重,握姿刁鑽,更加不好施力,手會酸,
s7的小屏很舒適,誤觸也幾乎沒有。s8上市後,果斷入了小屏版。後來室友買了s8+,試了試手感也不錯,正面螢幕視覺衝擊非常強,後蓋看起來也不像s8那麼窄,視覺上很協調。s8+寬度還是大了點,握起來不得心應手,s8+的握持感受可以參考iPhone7plus,形象地說s8是“握”著用,s8+則要“託”著用。s8這螢幕說是曲面屏,實際上彎曲程度介於s7與s7edge之間,類似於note7。日常使用沒覺得左右邊框有多窄,感受層面上,s8就是一隻上下額頭變短的s7。出行不帶包,s8可以比較輕鬆地裝進褲子口袋,但是光滑修長的機身會有一個小角露在口袋外面,騎小黃車沒有安全感,怕掉。看重實用買小號,看重外觀買大號,如果之前就是5.5寸手機使用者,推薦買s8+。
s8的手感一如既往地好,一個字就是“潤”,形容起來就是打了蠟的鵝卵石。不足之處在於,“潤”的手感只能維持半年,s7裸奔使用半年後,應該是正面玻璃的塗層磨損掉不少,滑動起來不像新機一樣的潤,開始容易沾染指紋,而且後殼玻璃本來就沒有防汙圖層,始終是指紋收集器狀態,後殼小劃痕也較多,尤其是玻璃彎曲處,大大小小的劃痕挺多的。如果你不像我一樣特別喜歡裸機質感,戴殼、貼膜比較好。s8在後殼玻璃上和s7類似,裸機使用一週,後蓋上就有幾處小劃痕,正面玻璃暫時正常(回答釋出一週後更新:正面螢幕有弧度的地方已經出現不少細小劃痕)。
s8多了一個Bixby按鍵,在機身左部中偏上的位置(下圖來自網路)。全屏遊戲時雙手握持,左手小拇指會輕輕勾到這個按鍵,遇到王者榮耀激烈團戰時,人會下意識用力,導致小拇指按下這個按鍵,Bixby的APP就彈出來了,戰機稍縱即逝,這波團戰很容易就失利了。
在我有意識地減小握持力度後,還是在幾次團戰中按出了Bixby。我試著將手機翻轉過來握持,右手握機頭,左手握機尾,Bixby是按不到了,但是揚聲器會被左手掌心堵住,s8氣密性還挺好,聲音馬上就沒了,玩遊戲的體驗仍然不好。目前我的解決方法是Bixby在上,左手輕握,這樣Bixby不會被按到,聲音也出的來,缺點是握起來沒有緊實的戰鬥感,連打兩局遊戲左手會酸。還有一個方法是改Bixby鍵的值,網上搜了一下,目前免root的方法都不能禁用這個按鍵,我為了保修現在又不想root手機。三星這個Bixby是噱頭,我不喜歡。
s8的螢幕素質,優秀。萬幸我買到的這一臺不是“大紅屏”,雖如此,螢幕表現其實不如上一代,s8螢幕的色彩均勻度不如s7。oled螢幕天生就帶著色彩不均勻的毛病,去年的s7已經做的很接近lcd螢幕的感覺,用久了會忽視掉這個先天問題,s8做的不好,顯示全白背景時青一塊兒紅一塊兒青一塊兒紅一塊兒的(稍加誇張)。我已經換了黑色主題,色彩不均的問題就看不出來了,oled螢幕黑的深邃的優點也體現出來了。
上面寫的都是理性的實際體驗,缺點說的不少是給想買它的知友多提供點參考。在感性層面上,s8拿在我手上就有說不出的喜歡。外觀與手感部分,10分制能給到8.5分。
系統/體驗我的s7最後停留在安卓6.0系統,s8到手是安卓7.0系統,這兩版系統在軟體開啟速度、應用安裝速度,理論上有差別,實際使用中不容易被感知,我也沒有進行對比。比較容易被感知的是滑動的響應程度,過渡動畫的流暢程度,這些點s8真的是比s7好很多。s8的桌面和設定介面裡的滑動幀數感覺上比s7高很多,過渡動畫也如絲般順滑。s7開啟應用是秒開,但是過渡動畫太快,視覺上比較生硬。s8桌面應用開啟的動畫變慢了,而且是從點到的那個圖示開始放大,類似ios的動畫,雖然犧牲了幾毫秒的時間,但是美感提升很多。s8還在一些原來沒有動畫的地方加了動畫效果,整體感受很好,非常滿意。
拍照一流,直出就像是iphone拍完之後加過自動美化的圖片。
加了【選擇性對焦】功能,就是演算法上實現的人像模式,實現原理是點選拍照後,手機連拍了幾張不同焦距的照片,後期演算法實現背景虛化效果,成片有點大光圈的意思,不如華為和蘋果的雙攝那麼自然。s8照片寬容度比s7稍好,夜景亮度比s7收斂了一點,過曝現象減輕,噪點減少。相機部分沒有躍進,全是小幅度穩步提升,算是維持了s7的水平,仗著s7打的底子好,s8依舊是目前拍照最好的手機之一。
後置指紋不好用,面積小,識別差。三星指紋自古以來就不好用,比華為小米等中國產機差很多,s8將指紋模組後置豎排之後更加嚴重。支付寶付款,由於指紋不靈敏,軟體判斷識別錯誤,手指不離開指紋的情況下,支付寶會重新識別,結果就是迅雷不及掩耳地三連敗之後跳轉到數字密碼 ╮(╯▽╰)╭ 。(回答一週後更新:用指紋支付前,提前擺好手指的姿勢,平穩地向指紋識別模組貼近,爭取儘量多的覆蓋指紋識別區域,有80%的機率是可以一次成功的)。
三星pay好用,鎖屏可以直接撥出。支付寶和幾張常用的銀行卡都綁定了,出門只需手機再加一張百元大鈔(杭州只有少部分停車場支援手機支付),支付這塊兒就很穩了。
音質上,比s7小有進步,但推力還是不足。送的AKG音質值200,可惜s8推不動,換魅族4pro表現良好,已經插電腦用了(更新:被貓咬掉了耳塞,某寶80又買了個拆機的正品,在此安利知友們可以去買一條,音質不錯還帶線控的akg才80幾塊錢,價效比很高。同時心疼一波買了水貨被調換了配件的朋友)。外放屬於“聽個響”水平,音量夠用,但音質比較粗糙,比千元機略好,同級別算差。
訊號表現良好,WiFi正常。打遊戲網路斷過一次,暫時無法確定是手機原因還是伺服器原因。因為遊戲中斷時沒能去測其它軟體的聯網情況,二是同樣網路條件下,我的iPad遊戲掉線更頻繁。通話水平優秀,接電話時,聽筒聲音清晰不嘈雜,撥電話時,即使是在比較吵的餐廳,對方也能清晰地聽到我說的話(而且對方聽不到環境音,s8是反查崗神器)。
解鎖方式我用的是虹膜+指紋+數字密碼。其實最好用的是面部識別,鎖屏狀態下重壓home鍵位置,螢幕秒開,比iphone7用指紋還快,真的是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缺點是天一黑就抓瞎,後來我改用虹膜了(虹膜與面部識別只能二選一)。用虹膜需要技巧,提示燈亮起時,眼睛往攝像頭那兒瞅一眼,秒開,比面部識別稍慢,好處是黑夜可用。
續航是我感受最大的升級。s7滿電出門,白天偶爾刷刷朋友圈,中午稍微打會兒遊戲,晚上六七點鐘到家,剩餘20%左右,而且電池會有衰老,後期s7晚上到家只剩10%左右,我已經開始用慢充的充電器給它充電了,儘量保護電池。s8晚上到家還有70%-80%,讓我找回了當年用mate7的爽快。續航方面可能三星自己也比較滿意,不謙虛地給3000mAh的s8加上了反向充電功能。
螢幕比例也是s8的大變化。我的感受是,根本不用適應,拿起來就正常用。而且王者榮耀這種遊戲還能增強視野,美滋滋的。由於螢幕太長,豎屏時大拇指想拉下通知欄很難,觸控指紋識別區域可以往下拉出一級,這樣才能勉強點得到通知內容,安卓7.0的通知欄是有兩級的,要是指紋觸控能拉出第二級就很棒棒了(評論裡有朋友 @林一洲 指出:指紋手勢拉下一級下拉選單後,在螢幕隨意位置再下拉就是二級選單了)。前幾天更新系統版本後,導航條支援點選小點點隱藏,還可自定義導航條顏色,好評。這次更新的不足在於導航條由之前的黑色變成了自定義和自適應顏色,都是白色傾向的顏色。oled螢幕的黑色導航條可以做到以假亂真,看起來就像是s7那樣的真實觸控鍵,而且螢幕長,導航條高度也合適,一點不覺得擠佔螢幕空間,挺好的。更新之後的白色導航條與部分軟體的底欄顏色不一致,還都是相似但不同的白色,這反而不如原來的黑色協調。希望以後導航條能自定義的範圍更大吧。
手機效能上,日常軟體輕鬆勝任(更新:軟體裝多後流暢度有可見的下降)。王者榮耀60幀滿幀,團戰掉幀也在30幀以上,進入遊戲時,我都100%載入了,其他9人基本在40%左右,ufs速度加成還是可以的(ufs2.0還是ufs2.1我搞不靈清,傳言三星是混用的,這點對我影響不大)。三星對處理器的調教偏保守,上代s7的820調教成類似652的效能效果,這次的835調教成了類似821的效果。s8效能屬於第一梯隊,但談不上是頂尖。
ROM體驗上,簡訊驗證碼終於可以一鍵複製了,這是中國產Rom多年前就有的了。微信雙開,截長圖,遊戲免打擾這些也做得很不錯。其他本地化功能都小幅度最佳化,缺失的功能三星也基本都補全了。s8在系統功能上距離優秀的MIUI和Flyme只剩做的好不好而不是功能上有沒有的差距了。我個人比較喜歡這個系統,安卓定製化程度介於原生和MIUI這類ROM之間,該有的都有,也不會太臃腫,但是給家長買手機我不會考慮三星系統的,系統深度定製的華為或者小米更易於上手操作,更適合他們使用。
總結iPhone太容易撞機才選擇了三星。
蘋果以外,做的比較均衡的也就是三星了。
平時很少會遇到s8,地鐵上、電梯裡拿出來用就免不了被人多看幾眼,
像我這樣內向靦腆的人還是需要花上幾天來適應別人投來的目光(๑•̀ㅂ•́) 。
s8是令人驚豔的手機,綜合表現比較優秀,主觀評分8分,買了沒有後悔。
如果你像我一樣是從s7升級來的,可能覺得它進步不大。
但是反過來,用幾天s8再回過頭用s7,就會覺得s8幾乎全是進步。
政治層面,不喜歡三星公關的嘴臉,我也用支付寶轉賬支援過老回。
沒有老回這類人的認真和堅持,不知道三星的公關還能囂張到什麼地步。
發展才是硬道理,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為國家發展多貢獻力量,比跑到網上喊幾句“抵制”三星產品不知要高到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