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眼中的教育
-
2 # 淺淺媽媽教育經
要教育孩子:
第一,父母要以身作則。父母要發揮自己的榜樣作用,自己做的好,孩子會跟著父母學。就如同孝敬老人,大家可能看過這個故事,父母不孝敬老人每次吃飯的時候讓老人一個人吃,還單獨用一個碗,孩子就說了,把這個碗留著。問他幹什麼,他說等他們老了的時候,就用這個碗給他們盛飯吃。聽起來是不是很悲哀,所以要教育孩子,首先自己要做的好。
第二,教育孩子有禮貌。我一個親戚的孩子今年都上小學了,從小時候見到他從來沒有喊過我什麼。不光不喊我,就連其他親人也不喊,孩子本身討人喜歡,但是他不喊人,就覺得很沒禮貌,越大就越不喜歡他了。要說原因是他的媽媽小時候嫌他的嘴太乖,就覺得不應該光喊人,又不認識。導致他以後就不喊人了。小孩子還是有禮貌的好。
第三,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從日常的生活中就可以教給孩子,跟有禮貌,有些類似。
第四,給孩子多一點關愛。無論父母多忙,每天抽出點時間陪著孩子玩兒一會兒。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這對他們的身心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第五,在學習上孩子太大的壓力。平時多跟孩子溝通,知道孩子的想法,哪裡不會,我們要給予正確的對待。
教育孩子是一件很大的工程,一邊學一邊教育,希望孩子都成才。
-
3 # 熊孩他爸
中國有句古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現在中國社會處於巨大的轉型期中,從農業社會一下進入了商業社會。華人在商業社會里坑蒙拐騙的現象比比皆是,而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我們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的頭等大事,人品人品的樹立來自榜樣的力量
從孩子一輩子的角度來說,你的孩子分數是好是壞,進北大還是進普通大學,沒有任何的本質區別。真正能把孩子一輩子距離拉大的,是與他為人處事有關係的人品問題。
人品的樹立來自於榜樣的力量,父母作為孩子的榜樣是不能逃避的。我們要求孩子的東西沒有效果,是因為父母沒有做到。比如說,家長一邊打麻將,一邊呵斥孩子去學習,孩子當然不願意學習。當父親說:“老子沒出息,你也想跟老子一樣沒出息嗎?”孩子就會想,你說你沒出息,那打麻將時我看你也挺開心,你沒上大學也挺開心,為什麼非要我上大學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樹立榜樣: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學、鄰居、教師、英雄模範人物、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領袖的優秀品質,都是子女學習、模仿的物件。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千萬別在孩子面前,說別人的壞話,做任何一件事情,你都要想一想,我有沒有傷害別人。
批評懲罰: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子女不良思想行為的否定,不過後者是對嚴重不良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批評懲罰時,首先要全面瞭解情況,掌握不良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生改正錯誤的動力。批評時不要諷刺,不要奚落,不要謾罵。懲罰主要是剝奪某種權利,而不是體罰,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殘身心。
心情的教育:我們會發現這樣的情況,在一個班裡,有的孩子永遠是第一名或者第二名,他智商確實高。而我們的孩子不管怎麼努力都在中間,甚至後面。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們應該怎麼辦?
讓孩子覺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
孩子是有區別的,但是隻要你的孩子沒到白痴水平,只要孩子能正常的走進教室上課,就能夠做出重要的大事來。比如胡雪巖只上了兩個月的學,但最後變成了最厲害的商人,而且還心懷大志,這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們家長必須有一個本領,在任何情況下,既能督促孩子進步,又能保持孩子的自尊不受傷害。你要保證孩子得第一名高興,得最後一名也高興,讓孩子覺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培養孩子對於生命的熱愛,是家長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指導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養子女良好習慣的有效方法。指導子女安排生活起居,佈置好生活環境,教給子女學習安排和利用時間,使之有條不紊。要讓孩子自己安排,家長可以在旁指點。
真正的幸福是自己爭取來的:現在的家長對孩子是十分嬌慣的,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比如孩子看上一個玩具,家長不買他就不走,最後家長沒辦法只能給買了。於是孩子就有了這樣的心理,只要他堅持家長就會讓步。
我在給孩子買東西前,會分析他要的東西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堅決不買,如果合理也不能輕而易舉的給他買,我是必須讓孩子完成一項任務才給他買。
比如我朋友女兒在國外上學時,班上的孩子每人都有一臺膝上型電腦。他們家雖然有臺式電腦,但是用膝上型電腦會比較方便,而且他家裡也不缺錢,不給她買也不對。他爸就告訴她,爸爸一定給你買,但是你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白白得來的東西,你現在已經是一個大孩子了,需要付出勞動獲得想要的東西。如果她能背誦下來30篇新東方的英文勵志文章,就給她買。結果兩個星期不到,她就背得滾瓜爛熟了,我朋友就給她女兒買了膝上型電腦。這樣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學會了付出才能得到的道理,也把孩子喜歡的方式變成她做另外一件事的動力。
說服教育:說服教育的具體做法:一是談話,家長根據子女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二是討論,家長與子女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長觀點不正確要勇於承認。
實際鍛鍊:實際鍛鍊的內容相當廣泛,如適應周圍環境,鍛鍊身體,生活自理,家務勞動,獨立作業,文明禮貌,社會交際等等。進行實際鍛鍊,首先要孩子明確目的意義(為什麼),提出具體要求(怎樣做),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到底。鍛鍊內容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個性特徵,從他們的實際能力出發,交給的任務和提出的要求必須適當。要允許孩子在實踐中有失誤,不可過分苛求。家長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鍛鍊。
第一名沒什麼好當的人的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絕對不是你在小學、大學所得的分數決定的。分數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但是不能因為孩子分數低就認為孩子沒出息。請家長一定要改一改判斷成功的標準。
孩子分數高是成功的標準之一,但是千萬不要把它當作是惟一的標準。否則你的孩子就會受到無數的傷害,因為任何一次考試只有一個第一名。所以我有一種自我解嘲說法:其實當第一名也確實不容易,因為他走得很辛苦,往前面一看,一個追趕的人都沒有,往後面一看,全班都在追自己,追的自己半死不活,所以第一名沒有什麼好當的。當最後一名多幸福呀,往前一看,都是被自己追的半死不活的人,往後一看,一個追自己的人都沒有,你想這種生活多瀟灑呀!
別讓虛榮心作祟,讓孩子慢慢成長
最後我要談家長會犯的另外一種毛病,叫做“才能綜合症”。父母特別想讓孩子變成小天才,其實這是父母的虛榮心在作怪。中國父母會犯兩個毛病,第一,凡是自己不會的東西就讓孩子會,希望孩子在某個領域中獲得成就。所以很多家長就強迫孩子從小學這個學那個,沒有任何意義。孩子最重要的是讓他慢慢的成長。
綜上所述,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人品教育,其次是心情教育,第三是鼓勵教育。最後一點,家長要讓孩子學會吃苦。
最後我想告訴家長朋友們,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財富、地位全部交給孩子,你的孩子終身都不一定會幸福。
我們只有教會孩子如何做一個成功的人,孩子學會追求自己的目標,學會享受達到目標以後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我們的孩子才會獲得真正的幸福。
-
4 # 老爸教數學
四個字,以身作則,也就是:言傳身教!
出門見人,大人先問候,然後就問寶寶,你應該怎麼說呀?別人幫助了我們,自己先說謝謝,在我嗯寶寶,你應該怎麼做?自己產生的垃圾不能亂扔,扔到垃圾桶,如果孩子亂扔就讓他看著你扔一次,下次就讓他自己扔到垃圾桶。知書達理先學會達理,在去知書。無禮怎能立世,早晚會翻跟頭。
久而久之,你的好習慣,好品質,孩子就都能學到。
同理,你的壞習慣,滿嘴粗話,不禮貌,不謙讓,小心眼,等等他一樣也能學到。
至於,書本教育,早期我們還可以引導性教育,後期,只能到學校接受專業老師的教學了,畢竟我們沒有受過專業培訓,沒有職業資格。
-
5 # 使用者282283943
第一:作為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要學會和孩子交朋友。從小缺愛的孩子心靈上會感覺空虛,那麼我們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須先和他們成為朋友,以朋友的方式不給他們講道理,這樣他們更容易接受,也能聽得進心裡去!
第二:對孩子不能以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本來就小,不明白事理是正常的,如果你再去體罰他們,或者恐嚇他們會引起他們的叛逆心裡,越是在這樣的家庭長大,他就會越是不聽你的話,到時候長大了就很難教育了!
回覆列表
俗話說的好“三歲看老”,孩子的教育從小就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如果小的時候能夠對孩子進行很好的教育,那麼對孩子來說是一生受用的。教育孩子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不要急於批評和糾正,這時候要起到“導師”的作用,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錯了。當孩子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要及時的讚揚孩子。
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是一張白紙,很容易在不經意間就走了彎路,甚至是歧途,所以這時候家長一定要起到引導孩子的作用,從小的習慣抓起。
勿以善小而不為,好的習慣都是從身邊的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要做好就要從小處做好。在此過程中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因為孩子的大部分行為和父母都有密切的關係,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嚴格的要求自己,特別是在孩子面前不能說一套做一套。
要及時的和孩子進行交流,每天回來和孩子談談學習,談談今天在學校遇到的高興事,和哪個小朋友玩的比較好?或者一些其他的問題,不要對孩子說的話不聞不問,如果這樣的話,時間長了就會讓孩子感覺失去了父母的愛,變得孤僻,變得內向。
特別是現在,孩子一回到家就看到自己的父母在玩手機,說話也不理他,最多敷衍的回答幾句話,孩子感覺回到家以後就沒人理他,就不想說話了。很多家長認為這是小事,但是這真的是小事嗎?這一個不經意的小疏忽,很可能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困擾,他們甚至認為在父母的眼中還不如這個手機,你說問題大不大?
總之,教育孩子不只是要耐心的教育引導孩子,更重要的是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