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從第二條開始,所指的是從小我們在家裡,應當如何扮演好一個好的子女。從哪裡開始?就從父母跟子女的應對開始。“父母呼”,“呼”就是叫喚的意思。“應勿緩”,“應”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緩”就是遲緩。也就是聽到父母在呼喚、叫喚我們的時候,應該要立即回答。末學也曾經指導兒童讀經,講到《弟子規》中,“父母呼,應勿緩”的時候,也會問他們:當父母叫你的時候,你都怎麼回答?答案就有三個:我在、我在這裡、幹嗎。以回答父母叫他,回答“幹嗎”的最多,幾乎佔了三分之二。我再問他們:如果在學校老師問你、叫你,有沒有人敢回答“幹嗎”的?沒有一個小孩子舉手。他們紛紛地說道:我們才不敢,老師!他不是媽媽,也不是爸爸。可見從小,小朋友在家裡,做父母的的確也不注意,他們的回答是不是有禮貌。我們曉得,在家裡不懂得禮節,不懂得禮貌,出外怎麼會有禮節?怎麼懂得要尊敬別人?所以,在第一句“父母呼,應勿緩”,做父母的也往往忽略掉,他跟子女的應對當中是怎樣的情形。我們再看看現代的社會,幾乎已經變成了孩子呼,父母應。為什麼?因為現在大家養育子女都非常少,一個兩個。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所以一個就是寶貝,從小就慣他。大家寵他,父母寵他,爺爺奶奶寵他,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所以從小他就養成驕慢、目中無人的這種態度,等到七八歲這個時候要來教他,都已經相當困難了。因為他在童年當中,在四五年當中,從兩三歲到七八歲,這一段不長的時間、不短的時間,他已經養成自大、驕慢的這種態度,所以就很難及時地把他教好。“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在教我們的時候,父母教我們做任何事情,“行勿懶”就是要馬上動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我們也曉得,現在的子女功課很多,父母往往捨不得他做事,即使是家事,也都是由父母代勞。像在冬天,也曾經問過小朋友:會自己疊棉被的,請舉手?幾乎非常少,微乎其微。為什麼?因為從小就是父母幫他疊被子。由此可知,小朋友這麼小,幾乎一生出來他就在享受,父母從來沒有給他機會學習。所以等到父母要叫他做事,他難免就沒有辦法服從。怎麼以前爸爸媽媽沒有叫我做,現在才叫我做?所以他難免就會反抗。也有很多家長都紛紛感慨說,孩子真的是叫不動,叫他寫功課不寫,叫他洗澡也不洗;可是不用叫的,看電視、打電動樣樣都行。放棄這一段寶貴的時光;這一段時光他們沒有好好建立這種家庭教育,實在是非常的可惜。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從第二條開始,所指的是從小我們在家裡,應當如何扮演好一個好的子女。從哪裡開始?就從父母跟子女的應對開始。“父母呼”,“呼”就是叫喚的意思。“應勿緩”,“應”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緩”就是遲緩。也就是聽到父母在呼喚、叫喚我們的時候,應該要立即回答。末學也曾經指導兒童讀經,講到《弟子規》中,“父母呼,應勿緩”的時候,也會問他們:當父母叫你的時候,你都怎麼回答?答案就有三個:我在、我在這裡、幹嗎。以回答父母叫他,回答“幹嗎”的最多,幾乎佔了三分之二。我再問他們:如果在學校老師問你、叫你,有沒有人敢回答“幹嗎”的?沒有一個小孩子舉手。他們紛紛地說道:我們才不敢,老師!他不是媽媽,也不是爸爸。可見從小,小朋友在家裡,做父母的的確也不注意,他們的回答是不是有禮貌。我們曉得,在家裡不懂得禮節,不懂得禮貌,出外怎麼會有禮節?怎麼懂得要尊敬別人?所以,在第一句“父母呼,應勿緩”,做父母的也往往忽略掉,他跟子女的應對當中是怎樣的情形。我們再看看現代的社會,幾乎已經變成了孩子呼,父母應。為什麼?因為現在大家養育子女都非常少,一個兩個。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所以一個就是寶貝,從小就慣他。大家寵他,父母寵他,爺爺奶奶寵他,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所以從小他就養成驕慢、目中無人的這種態度,等到七八歲這個時候要來教他,都已經相當困難了。因為他在童年當中,在四五年當中,從兩三歲到七八歲,這一段不長的時間、不短的時間,他已經養成自大、驕慢的這種態度,所以就很難及時地把他教好。“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在教我們的時候,父母教我們做任何事情,“行勿懶”就是要馬上動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我們也曉得,現在的子女功課很多,父母往往捨不得他做事,即使是家事,也都是由父母代勞。像在冬天,也曾經問過小朋友:會自己疊棉被的,請舉手?幾乎非常少,微乎其微。為什麼?因為從小就是父母幫他疊被子。由此可知,小朋友這麼小,幾乎一生出來他就在享受,父母從來沒有給他機會學習。所以等到父母要叫他做事,他難免就沒有辦法服從。怎麼以前爸爸媽媽沒有叫我做,現在才叫我做?所以他難免就會反抗。也有很多家長都紛紛感慨說,孩子真的是叫不動,叫他寫功課不寫,叫他洗澡也不洗;可是不用叫的,看電視、打電動樣樣都行。放棄這一段寶貴的時光;這一段時光他們沒有好好建立這種家庭教育,實在是非常的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