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振廷1
-
2 # 歷史的微妙啟示
說崇禎沒有學習過帝王之道講不通,說崇禎素質低下、缺乏自知之明、沒有改革變通適用帝王之道有一定道理;古來帝王之道有:乾綱獨斷、專權專制此其一;授權用相、君享其尊臣負其責此其二;在元末戰爭的廢墟、低下農耕經濟基礎上建立的明朝,自朱元璋廢除丞相制起推崇的是皇帝乾綱獨斷、專權專制,但隨著工商經濟的興起,稅政的複雜性,之後的朱明皇帝無不以各種名目偷偷地非法或非正規找個擔責捱罵的,竟政績顯著,安享皇尊;如,嘉靖皇帝的奏章批語也是猜迷式解釋權在皇帝的什麼“雲在青天,水在瓶”,實際是知道了,你看著辦;如,用了大學士出身的張居正做首輔的萬曆做了四十八年皇帝雖三十年不上朝竟取得萬曆三大徵,拓展捍衛漢家疆土的政績,並國府充盈,之後的光宗皇帝安然繼位,之後的天啟帝甚至僅用太監非正規用權,自己在皇宮內玩起木匠手藝,也順利統治天下;事實證明,授權用相、君享其尊、臣負其責是適應可行的;歷史事實證明,崇禎借朱明祖上龍威逼死魏忠賢后廢除工商稅,把稅負增加在負擔不起的農民頭上,迫反了農民,國防費用缺失,滿清大兵壓境,內外夾攻,兩線作戰,明朝因此敗亡的;承擔天下民怨的責任人當然是乾綱獨斷、專權專制的皇帝,還有轉圓退路嗎?譁眾取寵的崇禎所作所為屬倒行逆施,自取其禍是很明顯的。
奇怪的是,我們總不能正確總結歷史經驗,而曾經非常崇拜中國,進貢並接受冊封保護的近鄰如日本君權等倒是傍觀者清,把宋仁宗,明萬曆,天啟帝等一套帝王之道學得透透的,在嘆息“宋亡之後無華夏,明亡之後無中國”,失去冊封保護後,日本皇室自動虛君,讓幕府成擔責捱罵的,明治維新後又讓政黨內閣首相成擔責捱罵的,內閣以天皇的名義闖了侵華戰爭,偷襲美國珍珠港大禍後,瀕臨亡國滅種之際,日本天皇站出來宣佈投降詔書發揮了結束戰爭的作用,戰敗國的日本很快又躋身強國之列了;而中國的一些學者卻至今吹捧有殺大臣的手段、乾綱獨斷、專權專制、以絕對權力瞎折騰的亡國之君崇禎,迷誤至此,哀哉!
-
3 # 香茗史館
雖說這種說法有些極端,但並非沒有一定道理。按照明朝的皇位傳承規定,作為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的異母弟的朱由檢本和皇位無緣,因而從小便沒有經歷過系統的帝王之道培養,而這一缺陷的確在其即位之後遭到了放大,可以說加速了明朝的惡化。正如明朝張岱在《石匱書後集·烈帝本紀》中所言,“先帝焦於求治,刻於理財,渴於用人,驟於行法,以致十七年之天下,三番四覆,夕改朝更。”
焦於求治:看問題太過片面,不懂得平衡之道崇禎即位之時,明朝可以說是積弊難反,朱由檢對此也算是心知肚明,因而他曾意圖透過自己的勤勉執政,從而扭轉局勢、實現中興,這也是崇禎令人極為痛惜的一點。然而,由於崇禎並沒有經過系統的培養,導致其看問題太過片面化,因此很多措施的目的本是好的,卻並未取得好的效果。
△崇禎一心想做有為之君,可惜失敗了
例如剷除閹黨。不可否認,閹黨自身的確作惡多端,且與東林黨的黨爭搞得朝廷烏煙瘴氣,然而崇禎帝並未看到閹黨存在的必要性。明朝的宦官其實是作為皇帝對抗文官集團的工具而存在的,其權勢雖大,但卻牢牢的依附於皇權。雖然閹黨和東林黨之爭極為激烈,卻巧妙的形成了一定的平衡,從而相互制約。實際上,閹黨並非不可剷除,但不可完全根除,否則文官集團便會失去制約。
然而,崇禎帝顯然沒有看到一點,其即位之後立即對閹黨動手,不僅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被徹底根除,而且作為閹黨爪牙的廠衛職權也被徹底打壓,直接導致朝廷勢力失去平衡,形成了文官一家獨大的局面。最終,閹黨固然被消滅,但黨爭卻並未根除,反而使得文官在失去制約後更加為所欲為。以浙江茶稅為例,天氣年間尚有二十餘萬兩,而在茶監撤銷之後,到崇禎十年時,這個數字竟然下降到了每年十二兩白銀。
△事實上閹黨不可不除,但也不可根除
崇禎在位十七年,為了挽救大明他一直勤勉執政,然而始終沒有取得好的效果,不得不說與其沒有經過系統培養有著極大關係。
刻於理財:財政改革完全失敗,反而加劇天下動盪財政問題可以說是明末一大難題,內部平叛要錢,遼東戰爭要錢,天災頻發要錢,然而朝廷偏偏沒錢。為了扭轉這一局面,崇禎也曾推動財政改革,然而由於不能直至弊端,再加上文官勢大,改革不僅遭遇失敗,反而加劇了民間的動盪。
明朝的財政收入本就主要依靠農業稅,然而明末時期由於土地兼併嚴重,特權階級包括王公貴族都在大量兼併土地,但這些人卻因各種原因而得以合理避稅,不僅導致百姓怨聲載道,而且朝廷的農業稅收入下降極為嚴重。實際上,明朝民間並非沒錢,張居正、萬曆皇帝、魏忠賢都曾將徵收工商雜稅作為增加朝廷收入的辦法,然而由於朝中大臣大多涉及商業,遭到了他們的一致抵制,三人去世之後,這種改革完全被廢除。尤其是在魏忠賢倒臺之後,崇禎皇帝在文官建議下裁撤了各地監察太監,結果導致商業稅收入大減,朝廷反而愈加緊張。
古代財政改革,無非“開源、節流”兩條路可走,然而到了明末時期,在文官的干預下,開源除了不斷加徵農業稅已經無路可走,結果佔有大量土地的特權階級仍然不用納稅,本就在破產邊緣的百姓負擔卻越來越重,最終導致更大規模的百姓破產,天下極具動盪。而在節流方面,各級官員為了避免自身利益受損,最終將基層“公務員”作為了節流主體,結果財政支出縮減極為有限,卻反而導致本就貧困的基層人員大量失業,例如李自成。
崇禎改革的目的是好的,然而由於其沒有看到真正的弊端,導致商人有錢徵不上,百姓無錢反遭殃,使得這種改革不僅收效甚微,反而加劇了民間動盪。
渴於用人:能夠用人不疑,卻不能始終不疑實際上,明朝末期並非無人可用,陳奇俞、洪承疇、熊廷弼、孫承宗、盧象升、孫傳庭、趙率教等人均可堪一用。然而,正是由於崇禎沒有經過系統性培養,其在用人方便雖然能夠一定程度做到用人不疑、選拔賢良,但卻不能做到始終不疑,往往因急功近利而頻繁更換,正如張岱所說“黑白屢變,捷如弈棋”。
縱觀崇禎朝,他的確曾經重用過一批賢良之才,然而卻往往在看不到效果之後,便又會迅速否定掉之前的決策,再度更換人選。崇禎前後執政不過十七年,然而卻先後更換了五十多位閣臣,導致朝政極度混亂;而前線將領更是走馬觀燈一般的頻繁撤換,結果空耗本就不寬裕的財政,反而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
例如,在平定農民起義時,崇禎先用楊鶴主撫,後用洪承疇,再用曹文詔,再用陳奇瑜,複用洪承疇,再用盧象升,再用楊嗣昌,再用熊文燦,又用楊嗣昌,結果雖然數次重創農民軍,卻始終未能將其徹底剿滅,反而使其總能起死回生。再如任用袁崇煥方面,袁崇煥一句“五年平遼”便換來了巨大支援,崇禎一度是要權給權、要錢給錢,甚至在其擅權殺死毛文龍之後也沒有降罪,但就因“己巳之變”的爆發,導致崇禎對其失望到極點,又將其迅速處死,結果導致遼東局勢再度惡化。
崇禎的用人策略,與其不懂帝王之道有著極大的關係,信任你時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猜忌之時又動輒下獄處死,這兩種態度都太過極端。
驟於行法:亂世當用重典,結果變成孤家寡人崇禎即位之後,完全遵循了太祖朱元璋的“亂世當用重典”遺訓,對朝廷大臣和地方官員要求即位嚴格,他規定定期對官員的政績實行嚴格的考核制度,對審查基本合格的官員罰俸祿降級處理,不合格的輕則罷官坐牢,重則流放殺頭。
“亂世當用重典”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用得好,自然會大大改善朝廷面貌,提升施政效率,然而一旦用不好,便會變成苛政暴政。可惜的是,由於崇禎並不懂得帝王之道,再加上太過急功近利,他便屬於沒有用好的一類。例如在清繳欠稅來說,有的官員為了避免受罰,便用盡各種方式盤剝百姓,使得百姓更加雪上加霜,但由於完成了任務,反而會得到嘉獎,於是更多的官員加以效仿,這豈能起到好的效果?
△崇禎最終將自己搞成了孤家寡人
崇禎的潔身自好和剛愎自用,導致幾乎每天都要有人受罰,朝廷官員人人自危,以至於到最後滿朝上下無一人為他分憂解難,儘管他口中恨極眾臣,喊到“文武大臣個個可殺”,卻沒想到造成這樣結果的恰恰是自己,最後落成個孤家寡人的下場。
綜上所述,嚴格來說崇禎並不算是一位昏君,而只是一位沒有經歷過系統培養,才能較為平庸、不懂帝王之道的君主,結果因為他的勤勉反而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可以說“雖非禍國之主,卻是亡國之君”,這是崇禎的悲哀,同樣也是明朝的悲哀。
-
4 # 車工00
不能僅僅說是因為沒有學習過帝王之道才是失敗的願因。‘
朱由檢生在皇家,小時候都經過系統教育,成年後有專門的老師,與教育學習沒多大關係。在朝堂上混,哪個大臣不深涉帝王之術,更何況一個親王?中國歷史上沒經過系統學習的君王多的是,不也同樣把皇帝當得好好的嗎?
一個帝王的成功與失敗,與他自身的智慧,性格,胸懷,眼力丶勤免有很大的關係。
崇禎皇帝一生,算得上勤免有餘,智力不錯,胸懷欠佳,性格多疑,眼力不夠,手段不高,運氣不足的皇帝。
在他即位時,大明積憋積重己經很深,己經處於搖搖欲墜的邊緣,剛當上皇帝,就連連遭災,糧食欠收,饑民遍野。政治上,黨爭己進入白熱化,醃黨,東林黨,浙黨等互相攻擊,爾慮我詐,全是為了自身利益,不顧全大局。財政方面國庫空虛,尤其是魏忠賢倒臺後,國家稅收失去了主要來源,而卻肥了代表清流的東林黨人。只要涉反自身利益,就一致反對,當國家有難時,卻全都哭窮叫飢,結果被李自成一勺撈了七千萬兩,大明國庫卻不足一百萬兩。
在用人方面,生性多疑,袁崇煥,盧向升,戚繼光等人殺的殺,換的換,到最後誰都不放心,這樣誰不願意為他賣命。
所以說不能因為學習教育原因就成了崇禎成為亡國之君的藉口。
-
5 # 葉慕舒華
那是他沒有了解過歷史……
任何一件歷史事情其背後的誕生原因都沒有那麼簡單,將一件事情的過錯全部推倒一個人身上,那是極其愚昧的想法。社會環境,朝廷政治,官場人心,時代背景等因素都會對一件事情的爆發起著諸多作用。
-
6 # 鬼影問道化真身
崇禎皇帝深諳帝王之道,造成崇禎皇帝不幸結局的原因是:
<一>崇禎帝的個人抉擇:
1,倘若任由魏忠賢集團把持朝政,明朝或許會保得長一些,但是崇禎帝最終不會有好果。例如趙高把持秦朝、宇文化及把持隋朝、王莽把持漢朝…,最終結果也就是改朝換代,帝王蒙受恥辱。
因此崇禎帝選擇滅了魏忠賢集團,死也不當傀儡皇帝。
2,倘若崇禎帝與清朝合作丶與闖王合作,最終也會導致大明被取代,崇禎帝也會落得恥辱而亡的下場。
因此崇禎帝寧死,也不會選擇去和對手妥協。
3,崇禎帝無識人之明。
①崇禎帝高估了闖王,認為闖王是英才,自然不會在不適合稱帝時,來攻打京城。結果闖王來了,崇禎帝只得以身殉國。
②崇禎帝認為大敵當前,大臣丶權貴一定會權衡利弊,會與天子同心同德。
結果大將軍吳三桂宣稱缺錢,所以出工不出力。滿朝文武既不肯出錢資助朝廷,也不接受崇禎帝的暗示,主動提出遷都。
最終崇禎帝殉難,闖王進城,洗劫了權貴丶大臣。
崇禎帝顯然高估了群臣的才德與智商。
崇禎帝用人不當,事後又將一腔怒火全發在袁崇煥將軍身上,殘忍的將袁將軍凌遲處死。可以說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從一個錯誤走向了另一個錯誤。為後來亡國,埋下了伏筆。
<二>,崇禎帝繼位時,大明已經千瘡百孔,積重難返了。
1,內有叛軍,且勢力強大。外有清朝虎視眈眈。
2,朝政被魏忠賢集團把持。即便剷除了魏忠賢集團。另外的勢力又失去了制衡,王權依然受掣肘。
3,王權不過兵和錢,崇禎帝登基時,國庫就空空如也,崇禎帝的財政缺口巨大。要花錢的地方多,崇禎帝卻缺錢。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明朝滅亡是定數,不是崇禎帝不懂帝王之術。崇禎帝雖然不具備千古一帝的才能,雖然有些個人缺點,但是明朝滅亡真不能過於責怪崇禎帝。歷史發展有其內在規律,不是僅憑某人一己之力就能挽回的。
從人品上看,崇禎帝不失為一個有氣節的皇帝。敢於以身殉國的天子,並不多見。崇禎帝雖然失敗了,但仍不失為一代人傑。
-
7 # 走向蔚藍5C5o
原因不是帝王之道而是帝王傳承弊端,一個國家治理是需要歷練和能力的。但是中國帝王之家往往生來就是帝王,沒有能力歷練提升的過程,出現什麼樣的結果都有可能。可以看一下各個王朝的開國皇帝一般都比較厲害,或者不被看好的皇子,在下面辦差較多,當上皇帝后也會做的不錯。像朱由檢這樣突然當上皇帝,那真是什麼樣的結果都會出現,這不是帝王之道而是帝王傳承製度的悲哀
回覆列表
國家興旺,縱合實力強勝。開國比拼,建國君民團結才能民富國強。新興政權鞏固,欣欣向榮人氣旺盛。由盛極轉衰,貪腐利益集團各盡花樣所能,克苦弱世群體。導至人氣不佳。就是常說的國運氣數將盡,無力迴天。千瘍百孔,補東西爛,徵南北反,亂象環生,亡國之象。王朝週期三百年以過長了。秦皇能徵暴政亡國與二世,操勝群雄遭司馬暗算歸晉。民國三朝敗北。帝王之學也不萬能,盡是死教條。建國不殺功巨難統治,繼業帝王不殺上代元老,元老杆政新政難施。與遇時具進不符。更何況出世沒有歷煉過的娃娃團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