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樹瘦馬454
-
2 # 小曦1的空間
在心理過程中,相比較認知過程和行為過程,情緒過程是最為穩固及隱性的影響力量。如果情緒沒有處理好,就會一直的持續的對類似事件造成負性干擾。
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積極的心態帶來積極的情緒,促發積極的行動!所以,積極的心態和情緒每個人畢生追求的一種狀態。
1覺察情緒,首先要能覺察到情緒是什麼。是憤怒?是焦慮?是憂傷?是委屈?是失落,等等。
2接納正常的情緒。
健康情緒是指,你所表現出的情緒應與你所遇到的事件呈現出一致性。如果你失戀了,你傷心是正常的;如果你被誤會了,你的憤怒是正常的。當你的情緒體驗符合客觀事件時,第一時間暗示自己:我現在的情緒是正常的,這樣一暗示,情緒張力就會下降,內心自然恢復平靜。
3表達情緒而不是發洩。
比如先生回家晚了,太太忍不住發洩:“你真是太不像話了,要我說多少次你才你早點回來呢”,
健康的情緒表達,表達的是自己的情緒,主語是“我”,而非是指責對方。
如果你有時候實在控制不了要發火:就忍住倒數8秒再說吧。
4.培養情緒。情緒管理能力需要一段時間
1) 儘量保持規律的生活習慣,生活規律了,情緒自然也就會規律穩定了;
2) 培養1到2項興趣愛好;
3) 照顧或幫助他人;
4) 聽輕音樂或大自然音樂;
5) 和情緒穩定的人交往;
6) 有知心朋友或者有心理諮詢師引導。
-
3 # 彭勁健康養生
每個人,從一出生開始,身上就伴隨著七情六慾來到世間,人類大腦中釋放的這些與生俱來的情緒,是人們在遇見各種事物時,內心所產生的不同心理活動,是大腦接收到外界或內在變化之中,發出的情感訊號,這種透露著身體各種變化的情感資訊,會伴隨著每個人的肉體走完生命的旅程。
人們大腦所產生的情緒,被古人總結為七種,分別為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種情緒,這七種不同型別的情緒,都會在每個人一生的生活當中,因各種因素而不斷轉換變化,每一種情緒都是在某一特定環境和條件下產生的,是人體從大腦發出的應激反應訊號。
比如,當一個人遇見危險時,就會表現出驚慌和恐懼的情緒,這種情緒會提醒人們趕緊逃跑或者隱藏起來,從而避開危險和災難。而當一個人在生理上得到滿足後,就會表現出興奮和喜悅的情緒,這種情緒會激發人們對生活的興趣和熱愛,從而能夠讓身體或情感得到滿足感後使人更有活力。
每一種情緒所釋放出的不同感覺,其實對人們是有意義的,而不是平白無故而來的。那麼人們為什麼會有情緒呢?這些情緒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人體在形成之初,就被宇宙能量場設計成為能接收各種感覺的生命體,因此人體有了能聽到聲音的耳朵,能看見外界事物的眼睛,能聞到氣味的鼻子,能嚐到味道的舌頭,能感知觸控及冷熱的面板,能感知各種事物及變化的中樞神經系統(腦和脊髓屬於中樞神經系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六覺,俗稱"六慾",這六慾表現的形式就是嗅覺、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知覺(神經系統)等。
人體擁有的這些感覺器官,其作用就是為了應對並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以求更好的生存及發展。人們就是因為有了這種特殊的感覺反應,才會知冷知熱,才能知痛知癢,才會辨別美醜,才能聞香知臭,才會賞悅知噪,才能嘗味甘苦,才會預知安危,這些人體的感覺功能,是引領人類更好生存及前行的指航標,是讓人們能夠在感覺分辨下,釋放出利於生存的各種心理反應,避免人體受到更多的危害。
每一種情緒的產生,都是由六慾中的欲求來決定的,欲求是人體求得生存的本能反應,它產自於六慾,所以也分為六種欲求。如果一個人沒有了欲求,那麼這個人就沒有了渴求生存的基本動力,就沒有了對生存的渴望。
人類身上這六種不同的感覺,會產生不同的欲求,每一種欲求都會產生多種情緒,當欲求得到滿足時,人們的情緒就是喜悅的,當欲求不能得到滿足時,人們的情緒就是不愉悅的。人們維護生命成長的欲求,是人類原始的本能反應,正常的欲求有助於人類的繁衍與發展,而從欲求中衍生出來的慾望,卻是有害人體健康與發展的。
人類身上的六種欲求都是人體必需的生理需求,食慾這種這種生理需求,是動物及人類補充營養及能量最基本的欲求、其它的諸如色慾(視覺欲)、聽欲、聞欲、嗅欲、思欲等五欲又生成出繁育生命的性慾,它們都是圍繞著食慾這個人類最基本的欲求在增減,這些生理欲求都是在神經系統的調節與支配下透過分泌不同激素產生的結果,比如:人類為了繁衍需求,必需透過分泌荷爾蒙來達到增強對性的欲求。六慾的產生是人體生存需求的反應,體內不同激素及酶、蛋白質在神經系統支配和調節下注入感覺器官,當感覺器官接收到不同生命能量物質後,經生化反應後,會發出利於人體生存的欲求訊號,它們會在相互作用和相互配合下,促進人體完成整個生命旅程。
每一種欲求,都是人體生存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很重要,但它們卻有主次之分,如果把這些欲求以次序進行排列,食慾是首當其充的,
食慾是由味覺和嗅覺來決定的,人們透過味覺來辨別食物的好與壞,對於人體有助的食物,舌尖會品出香味,而決定嗅覺的鼻孔也會聞到香氣,於是在這兩種感覺的引導下,會讓人心情愉悅,胃口大開,進而利於人體得到能量補充。如果舌尖品嚐出的味道比較怪異或很難於下嚥,鼻孔也會嗅到難聞的氣味,這時候人們的內心,會不由自主的泛起厭惡之情,胃口就會不自覺得有噁心和想嘔吐的反應,就不想去吃這種食物,這種感覺就是人體的自我保護反應。
第二位是色慾(視覺欲),色慾是透過視覺感應產生的一種欲求,人們只有透過眼睛才能探索與觀察自然界中的萬物,去發現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發現可供人體需求的食物,發現美好的異性,這些由視覺感知到的事物會讓人產生喜歡感和不喜歡感,喜歡的就是符合自我需求的,不喜歡的就是不符合自我需求的。比如說:當人類祖先發現了河流,就居住在了河岸邊上,因為有水的地方才適合生活,於是在此守獵開墾,繁育後代,這就是色慾給人們帶來的結果。
後幾種欲求可並列為第三位,聽欲、聞欲、觸欲、思欲等生理欲求,基本上是共同作用的,在這些欲求的作用下,會分辨出什麼東西適合人體需求?什麼東西不適合人體需求。比方說聽覺:悅耳動聽的音樂,就適合耳朵聽,反之噪音就不適合耳朵聽。比方說嗅覺:香氣撲鼻的花香適合鼻子聞,反之惡毒的糞便就不適合鼻子聞。再比方說觸覺:人的面板喜歡柔軟溫熱的接觸,不喜歡堅硬冰冷的接觸。再比方說思欲:思欲是從幾種欲求的經驗整理中被演化提煉出來的,當人們透過對物質的欲求判別出好與壞之後,就形成了思欲,這種產自於生存經驗基礎之上的思欲,已經從物質層面中,上升到了精神層面上,人們透過各種感覺形成的經驗,來用思維去判斷什麼是好事?什麼是壞事?什麼樣的人是好人?什麼樣的人是壞人?什麼樣的事能去做?什麼樣的事不能做?這些來自於經驗的思欲逐漸形成了一種做人做事的規矩,形成了一種看待外在事物和人的標準,指引著人們少做越界的事,能夠正確的活著。但是有時候的經驗在某些階段也會出現偏差,不一定都是正確的,當一個人受到錯誤經驗影響後,就會形成錯誤的思想,就會讓人誤入歧途,引導著這個人做出違背常規和自然法則的事,所以說思欲對一個人的成長極為重要,是武裝身體的終極武器。
人們身體雖然是由可看見的肉身構成,但是人們不可見的七情六慾卻是指導人體生命行為和生命活動的原動力,這種看不見的原動力就是人們所說的靈魂,是可以隨意進出身體內外的一種看不見的物質,據說科學家透過研究發現,靈魂是有質量的,大約重量在3.3克之間。
人類身體之上為後天生存而服務的七情六慾,會在生活的過程和變化之中被源源不斷地植入到一個人的靈魂之中,靈魂中的不同思想,是在人們不同經歷過程中形成的,因此人類就形成了千差萬別的思想(世界觀),這些從六慾之中生成的思想早被宇宙定性了,符合人體生命成長的思想(世界觀),是利於社會的,是人類進步與社會發展的主流思想,是正確的思想(世界觀)。而不符合人體生命成長的思想(世界觀),是不利於社會的思想,是阻礙人類進步與社會發展的非主流思想,是非正確的思想(世界觀)。正確的思想,能給予人體一種正能量,能在人體之內形成正面情緒。而不正確的思想,能給予人體一種負能量,能在人身體之內形成負面情緒。
正面情緒來自於宇宙能量場的正能量,它一定會如浩瀚的宇宙那般具有包羅永珍的包容性,還需要有創造性和建設性,前面所說的包容性及創造性和建設性,對於人們來講,就是需要一個人有著海納百川的胸懷,有著積極的心態和樂觀的心態,有著熱愛生活的心態和熱愛大自然的心態,這樣的心態是符合宇宙能量場的,是得到宇宙能量場支援的心態,是被宇宙能量場頒發合格證而允許人們放心使用的心態。
人們在積極心態的作用下,會產生積極的情緒,這種情緒因為得到了宇宙能量場的加持後,因此會在人體當中釋放正能量,讓這個人變得更健康,更有正能量。人們身上的正能量是由正面情緒組成,這些正面情緒包括樂觀、豁達、包容、忍讓、善良、無私、勇敢、真誠、創意、懺悔、友愛等,這些正面情緒就是宇宙能量場為人們量身定製的,所以有這種能量場的人,很容易在生活與工作中走向成功。
人們在消極心態的作用下,會產生消極的情緒,這種情緒是違背宇宙正能量場的,因此是違背自然法則的,是受到宇宙正能量場抵制的,因此會使人體接收與宇宙正能量相反的負能量,讓這個人的身體被痛纏身。人們身上的負能量是由負面情緒組成,這些負面情緒包括悲觀、狹隘、自私、多疑、膽怯、忌妒、憤怒、仇恨、抱怨、鬱悶、壓抑等,這些負面情緒是不被宇宙能量場所認可的,是沒有得到宇宙能量場加持的,因此有這種負能量的人,很容易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上失敗。
【黃帝內經】非常形象的對情緒影響臟腑器官做出過精闢論述,稱:喜傷心,怒傷肝,悲傷肺,恐傷腎,思傷脾。上述論語準確而具體,充分顯示了華夏民族連線天地能量而形成的智慧。
如果人們想要過上美好的生活和保持健康的體魄,那麼就必須擁有被宇宙能量場給予的正能量,用樂觀而豁達,包容而慈悲的心理去對待生活和工作,對待人與事,那麼你的生活就會Sunny普照,前途光明,反之則會生活晦暗,前程迷茫。
回覆列表
情緒的誘發人的體質有密切的關係,一般體虛的人和肝火旺盛的人容易有情緒。如果把體虛和肝火治癒了,人的情緒就不會誘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