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小最佳化師
-
2 # 杜立新5357
01.什麼是Vlog?
(1)Vlog是videoblog的縮寫,是一種影片形式,指的是一種集文字、影象和音訊於一體,剪輯美化後,能表達人格化和展示創作者日常生活的影片日記。隨著傳播載體的變化不斷更迭,人們的記載形式經歷了從靜態呈現到動態展現的變化,從圖文表述到視像和聲音傳達的轉變。
(2)通常一個Vlog長度在1~10分鐘之間,內容大多為以拍攝者為主角的個人生活記錄或具有個人特色的影片日記。這種以第一視角為主線的生活記錄方式充分滿足當代觀看者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使其能夠在觀看的同時與Vlog創作者產生某種程度上的共鳴與溝通,同時也因這種微妙的陪伴感而進一步提升觀眾對Vlog的收看慾望。
(3)Vlog最早源於世界最大的影片網站YouTube,源於美妝博主詹姆的一條Q&A問答影片,從而在2012年走紅。相對於國外,國內Vlog原創短影片則起步較晚。從最初使用筆記本寫日記的方式記錄生活,再到現在最新的Vlog影片網路日誌,更新了記錄生活、分享心情的方式。短短几年的時間,隨著傳播載體的不斷更迭,人們從靜態到動態的展現記載形式也隨之發生變化。在Vlog這種短影片形態中,創作者一般會對錄影進行剪輯,影片前面部分標註拍攝日期,加入旁白、圖片,對於單調的場景採用快進和特效的方式,相比錄影更有趣,可看性更高。
02.
Vlog的傳播特點是?
(1)UGC內容生產,碎片化敘事呈現
Vlog的內容生產呈現形態歸結於UGC內容的細分,影片內容以創作者“三杯吸”為主角,邊走邊拍,簡單不加修飾,像寫日記一樣,用簡易移動裝置手機將自己的生活經歷錄製下來,然後透過拼接剪輯,加上字幕和音樂,製作成具有個人特色的影片生活記錄短片,相比目前主流的短影片抖音、快手等,Vlog沒有過分花哨華麗的高畫質畫面或博人眼球的情節,更多的是節奏平緩直白的內容,快節奏的剪輯手法,碎片化的敘事邏輯。
(2)迎合青年亞文化,增加使用者黏性
Vlog影片內容中以生活題材為主打內容,不乏涉及一些漫展、動畫、番劇等二次元的內容,以年輕群體為中心,迎合著他們的興趣愛好,再借助充滿噱頭的標題,吸引其點選觀看,獲得超高播放量。例如,題為《這個漫展太喪心病狂了》的Vlog,在14分30秒的時長裡,以流水賬的方式將拍攝者去參加漫展的事件簡單地記錄下來,喃喃自語的鏡頭表達,“晃動”的畫面,不落窠臼的印象化、模式化,並沒有給觀看者凌亂的感覺,反而增加幾分真實性。
(3)緊扣松圈主義,適度的自我表達
95、00後作為伴隨網際網路成長的原住民,習慣於網路社群的他們,對網際網路影片的使用,有著明顯的“松圈主義”傾向。(指對圈子若即若離。既不親近,也不疏離。利用圈子的優勢,包括歸宿感、安全感等,同時絕不接受圈子的束縛。)年輕的他們愛好多元,不愛被拘束,有著較強的表現欲和分享欲。Vlog能吸引年輕人追捧的一點在於經過“適度真實”的包裝,而這一點恰恰符合95、00後在社交原則上提出的松圈主義———“熱愛圈子,表現自我”。
(4)堅持專業剪輯,製造審美區隔
以往短影片注重拍攝內容,剪輯也只是簡單的處理,而Vlog透過專業性較高的剪輯來減少這種不確定性,優秀作品有著高階的非線性視覺邏輯和影像審美。與“快手”偏草根的審美取向不同,Vlog致力於脫離土味、審醜與惡搞,在堅持原生態的情況下,反映出精緻、充實的生活態度。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感謝吳洪莉、劉夢嬌、隋巖、劉夢琪、邱意濃、張昕等諸位老師)
當一個傳播現象被寫到了優秀碩士論文裡,這只是一個傳播現象而已。當一個傳播現象被寫到了博士論文裡,這個現象你就應該知道個大概了。當一個傳播現象得到了博導以上的老師的關注,你就應該將這個傳播現象作為一個名詞解釋去了解和準備了。那麼,當Vlog這個概念不僅是潮人的新玩意,而且是中傳博導,在電視研究、符號研究可以說是著作等身的隋巖老師關注的的時候,你也就知道它應該被我們關注和了解了。今天我們把這些總結了出來,供同學們複試時取用。
回覆列表
網際網路、科技行業越是發達,熱門內容就越是更迭得快。比如在2018年下半年,中國市場中興起了一股“Vlog熱潮”。雖然大家都不太懂Vlog到底是什麼,但大家卻都在談論Vlog。
商業市場的嗅覺是很靈敏的,每當有一個新的熱點萌芽,資本就會馬上關注。當Vlog的討論熱度漸漸升溫的時候,資本也在快速作出反應。例如,短影片平臺VUE直截了當地把名字改成了“VUE Vlog”,微博正在向全網使用者發出“Vlog博主召集令”,其他平臺還有類似動作等。
在大家都搞不懂Vlog是什麼的時候,我們突然發現身邊已經出現了這樣那樣的Vlog內容。正如我們在還沒搞懂短影片是什麼的時候,科技企業基本已經完成了佈局。
Vlog和短影片有何不同?
Vlog是什麼?通俗地說,那就是影片部落格。“部落格”作為一種記錄心情、態度表達的工具,這麼多年來其載體不斷變化。比如早年的長文部落格,到近年的短文部落格(例如微博),再到以圖片為表達主體的圖博、以影片為表達主體的Vlog,本質上都是我們宣洩情感、記錄生活的工具。
但同樣是以影片為主要載體,Vlog和短影片之間也有很多不同。
最大的不同,那就是Vlog影片,基本是需要博主出鏡的,博主需要以旁述、講解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一些東西,或表達一些東西。而短影片內容則更偏向於內容創作,“記錄”的意味不濃,更像是一個一個單元劇,一場一場短時間內的“快閃”表演。
Vlog是觀眾和博主一起體驗某件事情,有一定的參與感和臨場感,而短影片就只是單純的旁觀者,在觀看一場表演而已。
而在內容上,由於Vlog的內容多數是以記錄生活為主,我們能夠看到比較原生態的錄製過程,這些片段雖然是經過剪輯,但顯然不是“表演”,不是預先編排的。這一點對新一代年輕人(95後、00後)來說更具互動性和真實性,對於渴望“走心交流”的年輕人來說,更具吸引力。
在拍攝手法、剪輯風格方面,Vlog的自由度更高,因為本質上這是以影片形式表達的“隨筆”。Vlog影片可長可短,可以60秒,也可以十分鐘,不強調簡練,也不強調豐富。Vlog可以製作成短影片,但短影片無法成為Vlog。
Vlog的興起不是偶然
Vlog的興起是偶然嗎?是一次巧合?顯然不是。Vlog這種內容傳播形式早在2012年就出現在Youtube上,到現在為止Vlog都是Youtube上最受歡迎的內容之一。擁擁有如此久遠歷史的Vlog為何到今天才在中國開始興起?這肯定和大環境有一定關係。
不可否認,部分經常在國外生活、工作的博主將Vlog的形式帶到國內社交平臺之中,這對Vlog的本土化作出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Vlog之所以有興起的跡象,主要還是網際網路主要群體的變化,和網際網路整體的進步。
在當下95/00後年輕人已經成為網際網路的主力軍之一,他們的崛起意味著對網際網路內容傳播有著新訴求。被稱為Z世代的他們出生的時候就已經被網際網路所包圍,無論是微博還是短影片,他們早已經瞭如指掌。但無論是微博還是短影片,都有過於強烈的“旁觀”感,我們無法參與到內容創作者的創作當中。這時候Vlog的出現,就給予了他們一股強烈的新鮮感。
從大環境來說,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速度整體而言是略微落後於歐美地區的。在整體的網路設施建設上,中國的網路水平也是在近年才逐漸跟得上歐美國家的腳步。當網路條件提升之後,消費者的需求自然會發生變化,這位Vlog的出現提供了條件。
尤其是在5G網路即將面世的今天,隨著行動網路傳輸能力的增強,影片的長度、所消耗的資料量已經不在大家的關心範圍。簡單說,在擁有了受眾和客觀條件之後,Vlog獲得了快速成長的土壤,它的出現並非偶然,而是在一個歷史發展過程中自然而然出現的一個產物。
人人都是Vlogger?不是不行但是太理想化
儘管各大平臺一致看好Vlog這種內容傳播形式的未來,但想要達到“人人都是Vlogger”的程度還是不太現實的。和微博、短影片這種低成本創作比起來,Vlog的創作門檻絕對要高得多。
首先是裝置門檻,我們創作微博或短影片,最低要求那就是一臺手機就足夠了。甚至在大多數情況下,不論手機是否為高階產品、攝像頭畫素是否足夠,都不會成為妨礙我們創作的因素。
但Vlog不行,至少想成為出色的Vlogger的話,光是靠手機不行。一名知名Vlog博主進行內容創作,至少需要一個手持雲臺或三腳架、一臺水準以上的相機、一個收音麥克風才能完成錄製。但這麼一套裝置,最少算下來也得小一萬,顯然不是任何人都能接受的。
最低成本的Vlog組合,也得是一款手持手機雲臺+手機,但用這類裝置創作的內容往往會造成視角不友好、收音效果差等問題,很難讓觀眾滿意。
但未來不排除影像裝置廠商會針對Vlog的拍攝場景推出一些整合雲臺和攝像機的二合一產品,但從現階段來說這類產品數量還太少,不太容易買到。
在器材之外,Vlogger本身的攝影、剪輯技能要求也比較高。想成為Vlogger不難,但想成為優秀的Vlogger卻不容易。相比起可以按指令碼、構思拍攝的短影片內容,Vlog更考驗博主的鏡頭語言能力、即興發揮能力,最後還得看對影片的剪輯能力。但擁有這些能力的博主無一不是在影像領域有一定實力的人士,也就說他們本來就是“專業的”。
就像哼歌曲誰都行,但登場唱歌就不是人人都可以那樣,Vlog行業最終可能會演變成一個“達人秀”,並不是微博那樣全民參與的內容創作形式。雖然平臺還是會為大家提供上傳、展示Vlog的渠道,但對絕大多數觀眾來說,都是會選擇“圍觀”優秀的內容創作者,關注他們的作品。
毫無疑問,已經在中國市場嶄露頭角的Vlog很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爆炸式的全新內容傳播形式,而目前的消費者需求、技術條件,都給予了Vlog發展足夠的支援。到時候國內科技巨頭很可能會爆發新一輪的優秀創作者搶人大戰,正如此前的直播行業、近期的短影片行業一樣,有好戲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