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因為評價一個同時代的暢銷書作家我們很難客觀。
除了一些利益關聯者的商業性吹捧和書迷粉絲的不過腦點贊,很多有一定寫作能力和話語權力的人(尤其是自命不凡的文藝青年)對這類作家通常都是吐槽。這當然不是什麼新鮮事。中國古代第一部文論專著《典論·論文》開篇第一句就是“文人相輕,自古而然”。曹丕對此的解釋很能說明問題:“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許多文藝青年對於一個作家及其作品,給出褒貶性評價的依據大都是自身接受的學校教育和過往的閱讀經驗。表達的雖說也是心下感受,但更多時候卻是在有意無意地炫耀學識和品味。最常見的情況是,一說到魯迅、沈從文,就是好的;一說到郭敬明、張嘉佳就是壞的。
突然想起十多年前有機構評選20世紀中國文學60家,評選分為專家評分和網友評分。其中網友評分的前三名分別是魯迅(100分)、錢鍾書(99分)和金庸(98分)。北大教授孔慶東不無嘲諷地說:很多網友其實根本沒有讀過多少魯迅和錢鍾書的作品,但是我們的教育系統和社會輿論告訴他們魯迅和錢鍾書都是很偉大的作家,所以即便完全不瞭解,網友們也會把票投給這兩人,因為擔心不投會被嘲笑為無知。
另一方面,是因為評價一部文學作品的標準有很多。
我們常常對於那些符合我們先前認可的標準的作品予以肯定和偏愛,對於那些不符合的,有時候則會給予簡單粗暴的否定和斥責。
然而文藝批評的主流和權威的標準,實際上卻是隨著時代和地域的變化而變化著的。
比如說中國現當代的文藝批評,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強調作品的歷史使命和社會意識。推崇所謂的宏大敘事,或要求反映時代風貌。《子夜》、《創業史》,山藥蛋派的小說,乃至楊朔、孫犁的散文,郭沫若的詩……都在特定的歷史時代和政治環境裡被奉為圭臬。
但同一時期,西方現當代的文學批評則更強調作家對普通人在日常生活裡表現出的人性的深度挖掘,喬伊斯、普魯斯特、伍爾夫等人引領一時風潮;隨後強調文學形式的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勃然興起,博爾赫斯、卡爾維諾則成為新的文學創作標杆。
所以,當我們評價作家作品的時候,如果不囿於精英主義教育或某一時期國家意識形態教育之下的某一文學批評標準和文學審美趣味,也不去八面玲瓏地含糊地說“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這種陳腔濫調,而是以一種更為平和的態度、更為樸素的標準來審視劉同的《我在未來等你》,那麼,我想可以試著從“故事構建”、“人物塑造”、“思想內涵”以及“行文技巧”這四個最為基礎的角度切入,分析它的完成度和精深度,對其好壞進行一種總覽式的評價。在此藉以回答樓主的問題。
一、故事構建:
這是一部穿越小說,但並沒有落入一般穿越小說那種主人公利用未來資訊讓自己一路高歌猛進、迅速走上人生巔峰的“爽文”的窠臼。而是講述了一個精困頓的36歲的中年人如何陪伴熱血莽撞的17歲的自己成長的故事。
設定上很有自己的創意,也很能get到讀者心裡某些潛在需求。
形式上,作者將“穿越”和“青春”這兩大流行了多年的小說類別融合在了一起,產生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一方面,這使得小說裡出現的許多已被青春小說或青春電影用濫的橋段,因為“穿越”設定而翻出了新意;另一方面,雖然是“穿越”,但主人公穿越的時空並不遙遠(1998年),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非常貼近於現今讀者的生活,方便讀者“代入”自己,使得讀者更容易產生“移情”或“內模仿”的閱讀快感。
內容上,無論是回到不遠的過去彌補當初的遺憾,還是突然直面曾經的自己,都可以說是我們許多讀者在心底曾經渴望過和想象過的。只是我們深知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任何再現和更改過去的可能,所以慢慢的也就放棄了這種幻想的遊戲。但是《我在未來等你》故事設定,卻在相當程度上滿足了我們這種對於生命的另一種可能性的渴望和想象。
二、人物塑造:
小說裡主要人物的性格都很鮮明,反抗生活的郝迴歸,熱血莽撞的劉大志,外剛內柔的微笑,天真熱情的丁璫,怯弱而又執著的陳小武,高冷卻又親和的陳桐。這種人物個性作者沒有直給,而是透過他們的對白和行為,以及他們在一個個事件裡的反應去展現。這比較符合中國傳統小說創作所推崇的白描手法。
但更為難得的是,這些主要人物的性格並非一成不變的,沒有做簡單的臉譜化處理,而是隨著隨著故事的推進而不斷髮展。作者寫得有條不紊,讀者可以很容易就理出一條條明顯的人物成長線索。隨便舉個例子,比如說陳小武,因為家境貧寒,長相一般,成績不好,最初性格表現得比較怯弱。但校運會的長跑比賽讓他學會了堅持的品質,在學校和同伴賣豆芽讓他學會了做生意要懂得變通的道理,因為爸爸受傷被迫中途退學,過早地扛起家庭的重擔,則讓他性格變得堅毅。這些極具現實感的生活點滴,澆築了他日後事業上的成功。但是,所有這些變化又都是基於他自身的那股子始終都有的執著勁兒。這種執著勁兒尤其明顯地表現在了他對丁璫的喜歡和追求上。
人物的塑造可以說是長篇小說的創作靈魂。因為體裁長短的不同,通常而言,短篇小說講究情節和結構的精巧,長篇小說則更側重人物的塑造,讓情節圍繞著人物自然生髮。
《我在未來等你》正是因為塑造了一群鮮活的人物,使得故事的推進整體上給人順流直下的感覺。
三、行文技巧:
就行文方面而言,小說呈現出了強烈的散文化傾向。抒情性濃,情節性淡,推動整個故事不斷向前發展的,更多時候是情緒性的變化,而不是戲劇化的衝突。
小說以第三人稱視角進行敘事,全能全知地展現了主要角色的生活;但作者(敘述者)又不斷“進入”郝迴歸的視角對所發生的事、遇到的人物,實時評議、感慨。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種“進入”的方式在許多地方都是透過“自由直接引語”的運用完成的。很能反映作者的行文技巧。
比如說——“一切都太真實了,每個細節都十分清楚,山坡是山坡,綠樹是綠樹,微風是微風,連面板上被太陽照射的輕微灼熱都那麼清晰。……”這個句子描寫的是郝迴歸剛穿越回1998年、以為自己是在做夢時的狀態。句子沒有引號,也沒有標明誰在說,看上去就像是作者的旁白或議論。但是順著情節一路讀下來的讀者一眼就看得出來,這是郝迴歸面對新環境的心理活動。
又比如郝迴歸第一次見到1998年的郝鐵梅,“郝迴歸呆住了。媽媽真的好年輕,盤起的頭髮沒有一根白髮,眼角還沒有皺紋,身子挺得筆直,一副與命運抗爭到底的樣子……”
這樣的自由直接引語的句子有很多,既可以認為是郝迴歸內心獨白,又可以認為是作者的旁白。感悟性的抒情不著痕跡地融於寫實性的表達之中,使得小說至始至終貫穿著一種恰到好處的真誠和溫度。這正是這部小說呈現獨特散文化風格的原因所在。
四、思想內涵:
小說的主題表面上看是回到過去,如何守護17歲的自己成長,其實,往深層次看,更應該是36歲的自己如何找回那個失落的自我,重建精神家園。
就像荷馬《ODYSSEY》裡的奧德修斯經過了10年的海上歷險,回到故鄉奪回了自己的妻子和王位;就像喬伊斯《尤利西斯》裡的布魯姆經過18個小時的都柏林街頭漫遊,回到住所重獲了父子情和夫妻情;郝迴歸經過了一年的時空旅程,回到2017年之後,則重燃了生活的熱情,鼓起了追求幸福的勇氣。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郝迴歸穿越回到1998年的經歷,無疑是一場“ODYSSEY式的穿越之旅”。
荷馬史詩裡的那些海神、水怪、巨人、巫婆、妖女,替換成了記憶裡的父母、老師、死黨、初戀以及那些生命中擦肩而過的街坊鄰里;那些驚心動魄的海上歷險,替換成了靜水流深的生活日常。但無論是奧德修斯,還是郝迴歸,當他們開啟旅程並最終又迴歸到出發地點之後,他們都獲得了自己長久以來的生命慾望的實現。人生的意義表現為一種“求索”歷程,就像屈原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當這種“求索”的過程以一趟旅程的方式展現出來,當“實現慾望”的時間以回到起點的時間作為標註的時候,故事的形式就更為明瞭了,故事的內涵就更為深邃了。——因為,這種故事模式指向了至遲從古希臘時期的《ODYSSEY》裡就已成型的“迴歸”的文學母題。
正如郝迴歸的名字所示,《我在未來等你》暗釦了“迴歸”這樣一個古老的文學母題,不可謂不是作者有意為之的結果。小說繼承了這一母題的結構和意義,給予了一種當代的對於青春和成長命題的闡述。
基於以上四點,可以認為《我在未來等你》是一部很優秀的作品。相較於此前《誰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以及《向著光亮那方》,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劉同突破自我文學創作格局的努力及其成果。
總體而言,劉同及其作品很好地詮釋了法國作家布封那句關於作品和作家關係的“風格即人”的著名論斷。
熟悉劉同的人都知道,他淚點低,經常會在籤售會現場因為某位讀者的一個小故事或一兩句話,哭得不能自已。正是因為這種敏感的特質,他的作品總能捕捉到許多生活中極易忽略的小感動。他活得真切,所以他的作品關注的大都是眼前人,身邊事,沉澱著他一路走來人生經驗和成長反思。
他筆下的故事雖然平凡卻很真實,主題永遠關乎一個人的成長和自處。所以,讀者總能從中或多或少的看到曾經的或現在的自己的影子。他作為逆襲的小鎮青年,勤勉的北漂一族,不會讓人覺得高不可攀,卻很容易讓你從他身上找到某種可供模仿的姿態。
尤其是在那些迷茫、孤獨、失落的時刻,他和他的作品總能給你指出前方的光亮,提供前行的力量。正如他在《我在未來等你》中借郝迴歸之口說的:“有些人事情做不好,也許真是他不行;但更重要的是沒有人告訴他怎樣才行。”
他和他的作品似乎一直都在解答這個問題:對於迷茫、孤獨的年輕人們而言,“怎樣才行”?
真實和真誠,正是劉同及其作品的“風格”之所在。
遙想當年上豆瓣,看到有很多豆瓣青年大肆嘲諷《誰的青春不迷茫》內容差,文筆爛。一晃眼四五年過去了,不知道那些豆瓣青年成長了多少。但是劉同卻一直在成長,《我在未來等你》就是一個直觀的證明。
想到那些豆瓣青年,突然很想引用一句房龍《寬容》裡的句子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所謂寬容,就是容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異於自己或傳統見解的觀點有耐心與公正的容忍。
一方面,是因為評價一個同時代的暢銷書作家我們很難客觀。
除了一些利益關聯者的商業性吹捧和書迷粉絲的不過腦點贊,很多有一定寫作能力和話語權力的人(尤其是自命不凡的文藝青年)對這類作家通常都是吐槽。這當然不是什麼新鮮事。中國古代第一部文論專著《典論·論文》開篇第一句就是“文人相輕,自古而然”。曹丕對此的解釋很能說明問題:“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許多文藝青年對於一個作家及其作品,給出褒貶性評價的依據大都是自身接受的學校教育和過往的閱讀經驗。表達的雖說也是心下感受,但更多時候卻是在有意無意地炫耀學識和品味。最常見的情況是,一說到魯迅、沈從文,就是好的;一說到郭敬明、張嘉佳就是壞的。
突然想起十多年前有機構評選20世紀中國文學60家,評選分為專家評分和網友評分。其中網友評分的前三名分別是魯迅(100分)、錢鍾書(99分)和金庸(98分)。北大教授孔慶東不無嘲諷地說:很多網友其實根本沒有讀過多少魯迅和錢鍾書的作品,但是我們的教育系統和社會輿論告訴他們魯迅和錢鍾書都是很偉大的作家,所以即便完全不瞭解,網友們也會把票投給這兩人,因為擔心不投會被嘲笑為無知。
另一方面,是因為評價一部文學作品的標準有很多。
我們常常對於那些符合我們先前認可的標準的作品予以肯定和偏愛,對於那些不符合的,有時候則會給予簡單粗暴的否定和斥責。
然而文藝批評的主流和權威的標準,實際上卻是隨著時代和地域的變化而變化著的。
比如說中國現當代的文藝批評,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強調作品的歷史使命和社會意識。推崇所謂的宏大敘事,或要求反映時代風貌。《子夜》、《創業史》,山藥蛋派的小說,乃至楊朔、孫犁的散文,郭沫若的詩……都在特定的歷史時代和政治環境裡被奉為圭臬。
但同一時期,西方現當代的文學批評則更強調作家對普通人在日常生活裡表現出的人性的深度挖掘,喬伊斯、普魯斯特、伍爾夫等人引領一時風潮;隨後強調文學形式的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勃然興起,博爾赫斯、卡爾維諾則成為新的文學創作標杆。
所以,當我們評價作家作品的時候,如果不囿於精英主義教育或某一時期國家意識形態教育之下的某一文學批評標準和文學審美趣味,也不去八面玲瓏地含糊地說“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這種陳腔濫調,而是以一種更為平和的態度、更為樸素的標準來審視劉同的《我在未來等你》,那麼,我想可以試著從“故事構建”、“人物塑造”、“思想內涵”以及“行文技巧”這四個最為基礎的角度切入,分析它的完成度和精深度,對其好壞進行一種總覽式的評價。在此藉以回答樓主的問題。
一、故事構建:
這是一部穿越小說,但並沒有落入一般穿越小說那種主人公利用未來資訊讓自己一路高歌猛進、迅速走上人生巔峰的“爽文”的窠臼。而是講述了一個精困頓的36歲的中年人如何陪伴熱血莽撞的17歲的自己成長的故事。
設定上很有自己的創意,也很能get到讀者心裡某些潛在需求。
形式上,作者將“穿越”和“青春”這兩大流行了多年的小說類別融合在了一起,產生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一方面,這使得小說裡出現的許多已被青春小說或青春電影用濫的橋段,因為“穿越”設定而翻出了新意;另一方面,雖然是“穿越”,但主人公穿越的時空並不遙遠(1998年),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非常貼近於現今讀者的生活,方便讀者“代入”自己,使得讀者更容易產生“移情”或“內模仿”的閱讀快感。
內容上,無論是回到不遠的過去彌補當初的遺憾,還是突然直面曾經的自己,都可以說是我們許多讀者在心底曾經渴望過和想象過的。只是我們深知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任何再現和更改過去的可能,所以慢慢的也就放棄了這種幻想的遊戲。但是《我在未來等你》故事設定,卻在相當程度上滿足了我們這種對於生命的另一種可能性的渴望和想象。
二、人物塑造:
小說裡主要人物的性格都很鮮明,反抗生活的郝迴歸,熱血莽撞的劉大志,外剛內柔的微笑,天真熱情的丁璫,怯弱而又執著的陳小武,高冷卻又親和的陳桐。這種人物個性作者沒有直給,而是透過他們的對白和行為,以及他們在一個個事件裡的反應去展現。這比較符合中國傳統小說創作所推崇的白描手法。
但更為難得的是,這些主要人物的性格並非一成不變的,沒有做簡單的臉譜化處理,而是隨著隨著故事的推進而不斷髮展。作者寫得有條不紊,讀者可以很容易就理出一條條明顯的人物成長線索。隨便舉個例子,比如說陳小武,因為家境貧寒,長相一般,成績不好,最初性格表現得比較怯弱。但校運會的長跑比賽讓他學會了堅持的品質,在學校和同伴賣豆芽讓他學會了做生意要懂得變通的道理,因為爸爸受傷被迫中途退學,過早地扛起家庭的重擔,則讓他性格變得堅毅。這些極具現實感的生活點滴,澆築了他日後事業上的成功。但是,所有這些變化又都是基於他自身的那股子始終都有的執著勁兒。這種執著勁兒尤其明顯地表現在了他對丁璫的喜歡和追求上。
人物的塑造可以說是長篇小說的創作靈魂。因為體裁長短的不同,通常而言,短篇小說講究情節和結構的精巧,長篇小說則更側重人物的塑造,讓情節圍繞著人物自然生髮。
《我在未來等你》正是因為塑造了一群鮮活的人物,使得故事的推進整體上給人順流直下的感覺。
三、行文技巧:
就行文方面而言,小說呈現出了強烈的散文化傾向。抒情性濃,情節性淡,推動整個故事不斷向前發展的,更多時候是情緒性的變化,而不是戲劇化的衝突。
小說以第三人稱視角進行敘事,全能全知地展現了主要角色的生活;但作者(敘述者)又不斷“進入”郝迴歸的視角對所發生的事、遇到的人物,實時評議、感慨。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種“進入”的方式在許多地方都是透過“自由直接引語”的運用完成的。很能反映作者的行文技巧。
比如說——“一切都太真實了,每個細節都十分清楚,山坡是山坡,綠樹是綠樹,微風是微風,連面板上被太陽照射的輕微灼熱都那麼清晰。……”這個句子描寫的是郝迴歸剛穿越回1998年、以為自己是在做夢時的狀態。句子沒有引號,也沒有標明誰在說,看上去就像是作者的旁白或議論。但是順著情節一路讀下來的讀者一眼就看得出來,這是郝迴歸面對新環境的心理活動。
又比如郝迴歸第一次見到1998年的郝鐵梅,“郝迴歸呆住了。媽媽真的好年輕,盤起的頭髮沒有一根白髮,眼角還沒有皺紋,身子挺得筆直,一副與命運抗爭到底的樣子……”
這樣的自由直接引語的句子有很多,既可以認為是郝迴歸內心獨白,又可以認為是作者的旁白。感悟性的抒情不著痕跡地融於寫實性的表達之中,使得小說至始至終貫穿著一種恰到好處的真誠和溫度。這正是這部小說呈現獨特散文化風格的原因所在。
四、思想內涵:
小說的主題表面上看是回到過去,如何守護17歲的自己成長,其實,往深層次看,更應該是36歲的自己如何找回那個失落的自我,重建精神家園。
就像荷馬《ODYSSEY》裡的奧德修斯經過了10年的海上歷險,回到故鄉奪回了自己的妻子和王位;就像喬伊斯《尤利西斯》裡的布魯姆經過18個小時的都柏林街頭漫遊,回到住所重獲了父子情和夫妻情;郝迴歸經過了一年的時空旅程,回到2017年之後,則重燃了生活的熱情,鼓起了追求幸福的勇氣。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郝迴歸穿越回到1998年的經歷,無疑是一場“ODYSSEY式的穿越之旅”。
荷馬史詩裡的那些海神、水怪、巨人、巫婆、妖女,替換成了記憶裡的父母、老師、死黨、初戀以及那些生命中擦肩而過的街坊鄰里;那些驚心動魄的海上歷險,替換成了靜水流深的生活日常。但無論是奧德修斯,還是郝迴歸,當他們開啟旅程並最終又迴歸到出發地點之後,他們都獲得了自己長久以來的生命慾望的實現。人生的意義表現為一種“求索”歷程,就像屈原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當這種“求索”的過程以一趟旅程的方式展現出來,當“實現慾望”的時間以回到起點的時間作為標註的時候,故事的形式就更為明瞭了,故事的內涵就更為深邃了。——因為,這種故事模式指向了至遲從古希臘時期的《ODYSSEY》裡就已成型的“迴歸”的文學母題。
正如郝迴歸的名字所示,《我在未來等你》暗釦了“迴歸”這樣一個古老的文學母題,不可謂不是作者有意為之的結果。小說繼承了這一母題的結構和意義,給予了一種當代的對於青春和成長命題的闡述。
基於以上四點,可以認為《我在未來等你》是一部很優秀的作品。相較於此前《誰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以及《向著光亮那方》,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劉同突破自我文學創作格局的努力及其成果。
總體而言,劉同及其作品很好地詮釋了法國作家布封那句關於作品和作家關係的“風格即人”的著名論斷。
熟悉劉同的人都知道,他淚點低,經常會在籤售會現場因為某位讀者的一個小故事或一兩句話,哭得不能自已。正是因為這種敏感的特質,他的作品總能捕捉到許多生活中極易忽略的小感動。他活得真切,所以他的作品關注的大都是眼前人,身邊事,沉澱著他一路走來人生經驗和成長反思。
他筆下的故事雖然平凡卻很真實,主題永遠關乎一個人的成長和自處。所以,讀者總能從中或多或少的看到曾經的或現在的自己的影子。他作為逆襲的小鎮青年,勤勉的北漂一族,不會讓人覺得高不可攀,卻很容易讓你從他身上找到某種可供模仿的姿態。
尤其是在那些迷茫、孤獨、失落的時刻,他和他的作品總能給你指出前方的光亮,提供前行的力量。正如他在《我在未來等你》中借郝迴歸之口說的:“有些人事情做不好,也許真是他不行;但更重要的是沒有人告訴他怎樣才行。”
他和他的作品似乎一直都在解答這個問題:對於迷茫、孤獨的年輕人們而言,“怎樣才行”?
真實和真誠,正是劉同及其作品的“風格”之所在。
遙想當年上豆瓣,看到有很多豆瓣青年大肆嘲諷《誰的青春不迷茫》內容差,文筆爛。一晃眼四五年過去了,不知道那些豆瓣青年成長了多少。但是劉同卻一直在成長,《我在未來等你》就是一個直觀的證明。
想到那些豆瓣青年,突然很想引用一句房龍《寬容》裡的句子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所謂寬容,就是容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異於自己或傳統見解的觀點有耐心與公正的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