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少俠看歷史
-
2 # 看點兒歷史
一代雄主,北方狼主誕生
趙武靈王,可以說是趙國曆史上很有能力的一位君王。北方的趙國,經過他的改革,一躍成為了戰國中後期能夠左右天下局勢的霸主
十五歲,趙武靈王的父親趙肅王去世,這時魏國聯合秦、楚、齊等四國意欲亡趙,但是其小小年紀便是一個骨子男兒了。在聽從了託孤大臣肥義的建議之後,成功的解決了五國聯合亡趙的國家危機。
在位期間,推行了歷史上非常著名的“胡服騎射”改革,使得趙國的實力真正走向了戰國的頂峰。還解決了趙國最為頭疼的中山國問題,成功的滅掉中山國,使得趙國的內部安定得到了極大的保障。趙武靈王趕走了林胡,消化了樓煩,奪得它們的大片好牧場,穩坐北方草原的霸主地位。另外,趙國的南北分裂局勢也是一個長期難以解決的問題,也被他一一解決了。
扶持秦昭王嬴稷上位和燕昭王上位,都是這位趙武靈王一手操辦的。企圖透過國君的上位來控制其背後的國家,但是好像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滅秦大計:為何說趙武靈王是在作死?所謂的滅秦大計,也正是他歷史轉折的一個起點。
由於一心想要滅掉秦國,導致國內的政治治理有些力不從心。因此想出了一國二王的奇特想法,並且還真的實施了。自己在擁有國家實際權力的基礎之上,可以專心的對付秦國,而自己的兒子趙何則治理國家。
可惜他錯誤的估計了國家內部管理的複雜程度,也沒有預料到後來的悲劇發生。咱們且不說當時的趙國能不能真正滅掉秦國的問題,當初的魏國的魏武卒獨霸天下的時候,秦國都沒能被打垮。
拿當時的秦國來說,經歷了商鞅變法和張儀外交修養之後,國力大大的增強。雖說秦武王在周王畿舉鼎把自己給玩兒死了,但是秦國的國力尚在。至於國家的短暫混亂,但是在亡國的抉擇面前,估計也不會傻傻的任由趙國擺佈。
另外,三晉雖然實力大不如前,但是其仍然是有能力一戰的,南方的楚國,東邊的齊國,絕不會眼睜睜的看著趙國一家獨大的局面產生,所以秦國必不可能被趙國滅國。
一國雙王,政治仁慈,終留遺恨趙王處於對吳娃的寵愛,廢掉公子章的太子之位,立公子何為太子,不久成為新的趙王(趙惠文王)。此事便成了趙武靈王悲劇命運的故事伏筆。
經過四年的發展,趙國越來越強大,而趙武靈王出於對公子章的愧疚,加上自己不甘於國家權力的失去,企圖謀取中原霸主地位,意欲從趙惠文王手中拿回自己的權利。
這樣一來,可以說是犯了王家的大忌——爭奪權力。在收權未果之後,公子章起兵想要奪取王位,可惜被識破,公子章死。
趙何不願意揹負弒父的責任和罵名,則是讓趙武靈王活生生的餓死在行宮中。至此,趙武靈王的時代終究,滅秦也無從說起,最後白起長平一戰,趙國虛弱。再後來被秦國滅國,或許這大概就是不做不死吧。
-
3 # sobermen
一代雄主,也是一位好父親,這差不多就是趙武靈王一生的評價了。
想要回答問題,首先要弄明白什麼是滅秦大計?趙國透過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使得趙國軍事實力大大提高,內吞中山,北收三胡,拓地千里,使趙國甲於三晉。但趙國最大的敵人仍是來自西面的秦國,要想攻打秦國,首先要突破其門戶函谷關,而函谷關又是天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數百年來,哪怕五國攻秦也未能破關。所以趙武靈王擬定了一個從北面繞過函谷關天險,襲取秦國的計劃。打算親率數萬鐵騎,從趙國新佔領的雲中郡南下,快速透過秦國防守相對空虛的陝北地區,直取秦都咸陽城,以閃電戰斬首秦國中樞,吞滅秦國,然後再倚仗原秦國和趙國佔據的關中和太行的高屋建瓴地勢,進而掃滅其他五國,一統天下。這就是滅秦大計!
為了更好的投入到滅秦這個偉大的事業中來,趙武靈王做了一個前無古人的決定他將自己的王位傳給自己的小兒子趙何,以使自己從煩瑣的政務中解脫出來,退居二線,專心謀劃秦國的事。到此為止,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偉大的父親的身影,兒主內,自己主外,一個管理朝政,一個管理軍事,自己願用餘生去為兒子開創出一片新的天地。
但歷史總是不會朝著預想的方向發展,惠文王四年,君臣覲見惠文王,趙武靈王在一旁觀看,當看到自己的長子趙章面對幼弟稱臣時,心生憐憫,想把國一分為二。
危機終於爆發:公元前295年趙武靈王與趙惠文王父子出遊沙丘,期間父子分宮居住。長子趙章發動叛亂,最終失敗,無奈之下趙章逃入趙武靈王的宮中,於是公子成、李兌率兵包圍了趙武靈王的王宮,最終將趙章殺死。但此時公子成、李兌兩人合計“以章故圍主父,即解兵,吾屬夷矣。”,因此兩人在趙惠文王的默許下,繼續包圍趙武靈王的王宮,趙武靈王“欲出不得,又不得食”,三個月後,這位偉大的軍事改革家趙武靈王因為“作死”反覆扶持繼承人而被活活餓死,時年46歲。廢長子立幼子為君,憐憫長子又欲一國分治,是可謂好父親。
最終滅秦大計隨著趙武靈王的死而功虧一簣!
-
4 # 唐人聊歷史
我們在初中的歷史書上,便知道了戰國時期趙國的這位有為的君主,他一生最成功的事便是進行胡服騎射,使趙國成為當時中國北方的霸主。
趙國經過胡服騎射之後,軍事力量日益強大,吞併了中山國,趕走了胡人,佔領了大面積肥美的牧場。雖然趙國已經如此強大,但趙武靈王最憂慮的還是西面的秦國,一日不消滅秦國,趙國一日不得安寧。
因此趙武靈王便開始細心考察秦國山川地貌,制定了一個完美的計劃。我們知道秦國函谷關易守難攻,趙武靈王清楚的知道這一點,所以他打算繞過函谷關,從雲中郡出兵,利用騎馬的機動性,快速的繞過函谷關直達咸陽,趁秦軍沒反應過來就攻破咸陽。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十分完美的計劃,但是趙武靈王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便是過早讓出王位。
趙武靈王將王位傳給了趙何,自己當起了太上皇。有一次,他見自己的長子趙章向弟弟趙何下跪,太可憐,所以想封趙章為代王,沒想到卻遭到朝堂上下的反對,趙武靈王這時候意識到自己權威受到威脅,便想收回王位,他慫恿趙章謀反,但是失敗了,趙何還趁機包圍了趙武靈王的行宮,時間長達三個月,一代霸主趙武靈王便這樣餓死了,滅秦大計都還沒來得及實施。
-
5 # 吳說歷史
趙武靈王是一代雄主,同時期無人能敵。他推行“胡服騎射”,軍力大增,滅中山國,西略胡地,但是最後的結局是被活活餓死,讓人痛惜。
1、趙武靈王的滅秦大計
根據《資治通鑑》記載:慎靚王十六年(壬戌,公元前二九九年),五月戊申,大朝東宮,傳國於何。主父欲使子治國,身胡服,將士大夫西北略胡地。將自雲中、九原南襲咸陽,於是詐自為使者,入秦,欲以觀秦地形及秦王之為人。秦王不知,已而怪其狀甚偉,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主父行已脫關矣。審問之,乃主父也,秦人大驚。
因此,趙武靈王的滅秦大計是從雲中、九原向南偷襲咸陽,而不是正面戰爭,逐步蠶食秦國,畢竟天險黃河,不是這麼好跨域的。
2、不作死就不會死
趙武靈王本來立長子章為太子,後來有了愛妾吳娃,與之嬉戲遊樂數年,荒廢了朝政。吳娃生子何(趙惠文王),趙武靈王就立何為太子。
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傳國與太子何,自己號稱“主父”,專心軍事,率領將士向西北胡地擴寬自己的領土。
吳娃死後,趙武靈王想起了自己的長子章,看到長子章對少子何稱臣,感到愧疚可憐,就想分趙國為二。長子章為代王,太子何為邯鄲。只是長子章性情奢侈,不服弟弟,所以想造反。最後被主政的李兌、公子成殺害。他們怕主父秋後算賬,索性也把主父給餓死了。
可以說,趙武靈王的滅秦大計很是大膽,而且似乎也是可行的,只是自己過於自信天真,既然立了太子何,卻又可憐長子章,錯誤的低谷了太子何的團隊,居然想將趙國一分為二。確實“不作死就不會死”,趙武靈王死了,再也沒有一代雄主,去實現他的滅秦大計了。
-
6 # 終南高揚
趙武靈王自己覺得他這一生最厲害的事情是悄悄地去拜訪了一下秦昭襄王,而這位大侄子當天居然沒發覺。
趙武靈王確實是一代傳奇人物,但最後被自己兒子給活活餓死,這事兒主要怪他自己。
第一,廢長立幼,歷史上無論是誰隨意破壞秩序的人肯定會生事端。趙武靈王讓大兒子帶兵,小兒子接班做董事長……腦子進水蒸氣了……這種情況大兒子肯定不服氣。
第二,沙丘之地,自古困龍。內憂外患之際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明明知道兩兄弟有可能會有糾紛,還帶倆兒子度假……度假地居然選擇了紂王度假的地方,這地方真的好麼?這不是明明白白的給大家決鬥的機會麼!
第三,再牛逼的老闆,在處理接班人的問題時,都會糊塗。
一般情況下,如果你實在想廢長立幼,那就不要給老大太多的權利和資源,以免內耗。
第四,說實話,趙武靈王就不應該提前退休。一個國家的靈魂人物是不能隨意換的,
回覆列表
就是那個在初中歷史課本中“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活生生的把自己“作死”了。
趙武靈王一直給我們的印象都是雄才大略的,事實也是如此。他在位期間大力發展趙國軍事力量,甚至是逼迫宣太后(羋月)扶持自己的親信樓緩當上了秦國的相國,自己更是化妝成使者出訪秦國,瞭解秦國的國情為下一步滅秦大計做籌劃。不得不承認趙武靈王無論是在軍事發展與政治手腕上都是英明神武的。但就是這樣一個“明君”卻做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也把自己送上了不歸路。
趙武靈王在施行“胡服騎射”後,不知作何打算把趙國的行政權力交給了太子趙何。自己安安穩穩做起了“主父”,說白一點就是太上皇。剛開始也相安無事,趙武靈王忙於滅秦大計無從分身。三四年後可能出於父愛的原因,感覺這樣做對不起另一個兒子公子章,想把趙國一分為二。當然受到了趙國上下的反對,趙何也是斷然拒絕。看到這種情形,趙武靈王感到地位收到了威脅,貌似此時智商也受到了壓制,竟然滋生了讓公子章發動叛亂在與趙何的爭鬥中自己漁翁得利的奇葩想法。
趙何四年當政,絕不是一個公子章能夠撼動的了的,很快就把公子章的叛亂壓制了。同時也順帶著把趙武靈王圍困在了沙丘的行宮中,可憐趙武靈王英雄一世到頭來吃盡宮中餘糧活活被餓死。
滅秦大計當然的也就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