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需要葡萄糖了!
配方: 1500克白砂糖 750克蒸餾水 300克葡萄糖糖稀(DE值42~44%)
步驟一:
在複合平底鍋中加入白砂糖,熬糖量是器皿總容量的1/2,如果太少,糖液的溫度會迅速升高,糖液溫度的變化不容易控制,溫度計在糖液中受熱的深度不夠,測量的結果不會準確,如果太多,沸騰時有溢位的可能,重要的是,當糖稀變濃以後,底部和表面的溫度存在差異,熱量傳導受到限制,溫度計測量的結果會有較大偏差。
步驟二:
加入750克蒸餾水。使用蒸餾水的原因是:不同區域的水質有很大差別。水的選擇至關重要,如果一貫使用蒸餾水,也就是同一標準的用水,在熬糖時就能發現糖與糖之間的微小區別,就會在熬糖時科學地總結經驗、不斷地提高技藝
步驟三:
加入蒸餾水以後要攪拌均勻,使砂糖充分溶解,即便是很乾松的砂糖倒入鍋中也不會自動化開,攪拌可以達到防止糊底的目的。一般情況下,加入蒸餾水的溫度大概是22℃,這時水對糖的溶解度為206度,750克水能溶解1545克砂糖,所以要經過攪拌砂糖才能儘快溶化,不能為了加快熬糖的進度將蒸餾水的量減少。開始加熱時要使用中火。另外的方法是:先將蒸餾水煮沸,然後加入砂糖快速攪拌,砂糖在高水溫條件下溶解度提高,能夠使糖液在短時間內沸騰,縮短了熬糖時間,減緩或減少了糖液的進一步分解和轉化,糖體會更加清澈透明。
步驟四:
當糖液沸騰後,會有浮現氣泡髒沫,說明砂糖較髒,要抓住時機用湯勺清理。清理完畢後加入300克葡萄糖稀。此時糖液的濃度已經升高,再次沸騰時會再次出現白色氣泡,要進一步進行清理。對葡萄糖稀的選擇應該慎重,最好選用轉化的葡萄糖漿,DE值相對較低,耐高溫效果好。水解葡萄糖漿DE值太高,還原能力強,糖體成型後發烊和翻砂較快。
步驟五:
鍋壁上往往沾有少量砂糖顆粒,糖液沸騰前後表面也會有很多白色浮沫,要快速用潔淨的刷子沿鍋壁刷出,刷浮沫時要準備一盆清水,將刷子洗理乾淨。這一工作最忌諱隨便使用廚房的其它刷子,因為有些刷子看似潔淨,當遇到高溫時就會有不潔淨的顏色析出,這是因為刷子的構造造成的,應該使用專用的刷子,或用棉布條清洗。
步驟六: 當清理完較多的浮沫以後,還會有少量的氣泡,這時使用小勺繼續清理,同時減少刷洗鍋壁的次數,尤其是當糖稀的溫度超過138℃時以後,應該停止清理鍋壁。
步驟七: 當溫度在138℃時如果需要加入色素,是最好的時機,滴入幾滴色素以後不需要攪拌,色素會自然散開。糖稀超過140℃時升溫加快,糖稀變濃、
氣泡變小,上下之間的熱交換能力降低,所以要根據情況調整電磁爐的加熱檔位,減緩加熱進度。 步驟八:
當溫度接近150℃時氣泡變小而且細密,這時用溫度計攪拌幾下檢視溫度,因為糖稀的內側和外側的溫度有很大差異,攪拌之後觀察溫度比較準確。 步驟九:
當溫度到達150℃時,立即停止加熱,將糖鍋轉移到涼水盆裡蘸30秒鐘,目的是迅速切斷熱源,確保溫度準確,冷卻時不要將鍋底吃水太深,集中在最底部即可。 步驟十:
將糖鍋移動到乾淨的毛巾上靜置3-5分鐘,等待糖稀變濃。在倒出之前將複合平底鍋再次回到電磁爐或電爐上加熱幾秒鐘,待到有氣泡產生後緩慢倒出,原因是儘可能多的將糖稀倒出減少浪費。
步驟十一: 選用不沾墊或在大理石案臺上刷一層油,將糖稀慢慢出。刷油是比較老式的方法,在現代糖藝操作中此方法應該摒棄,油脂對糖體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步驟十二:
當糖稀脫離不沾墊時,戴上橡膠手套從周圍向中央捲起,並且不斷翻動、使糖體降溫。在這一操作中必須戴好潔淨的橡膠手套,一是乾淨衛生,二是不容易燙傷,三是手部的汗水含有鹽和水分,容易引起化學反應,造成成品的發烊和返砂。
步驟十三:
糖塊的溫度均勻降低後用剪刀裁開,整理形狀,冷卻後用真空包裝機抽真空密封。要選用高質量複合包裝袋,存放在保鮮櫃中或陰涼乾燥處,砂糖糖體的保質期較短,約60天;使用特殊糖源製作的糖體,例如: DE值較低的高質量糖醇,顏色更加純淨,保質期超過八個月以上,但是熬糖的溫度和操作溫度與砂糖有明顯的區別。只有掌握了熬製砂糖的基本原理,才能夠自如地運用其它糖源。
糖液產生沸騰,糖液內大量的水分以水蒸氣的狀態脫離糖液,糖液的濃度得以提高。不同濃度的糖液其沸點也不同,
液濃度越高,相應的沸點溫度越高。在糖液熬煮到規定濃度的整個過程中,要維持糖液始終始於沸騰狀態,從而保證水分不斷從糖液中脫除。這樣就必須不斷給糖液加溫。在實際操作中,糖液由不同糖類的混合液組成,其沸騰溫度由於糖液的相對分子質量的不同而有變化。其變化規律為。在相同濃度下,糖液內所含糖類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其沸點則相對低;相對分子質量越小,沸點相對高。操作時可根據這一特點作必要的調整。
當然需要葡萄糖了!
配方: 1500克白砂糖 750克蒸餾水 300克葡萄糖糖稀(DE值42~44%)
步驟一:
在複合平底鍋中加入白砂糖,熬糖量是器皿總容量的1/2,如果太少,糖液的溫度會迅速升高,糖液溫度的變化不容易控制,溫度計在糖液中受熱的深度不夠,測量的結果不會準確,如果太多,沸騰時有溢位的可能,重要的是,當糖稀變濃以後,底部和表面的溫度存在差異,熱量傳導受到限制,溫度計測量的結果會有較大偏差。
步驟二:
加入750克蒸餾水。使用蒸餾水的原因是:不同區域的水質有很大差別。水的選擇至關重要,如果一貫使用蒸餾水,也就是同一標準的用水,在熬糖時就能發現糖與糖之間的微小區別,就會在熬糖時科學地總結經驗、不斷地提高技藝
步驟三:
加入蒸餾水以後要攪拌均勻,使砂糖充分溶解,即便是很乾松的砂糖倒入鍋中也不會自動化開,攪拌可以達到防止糊底的目的。一般情況下,加入蒸餾水的溫度大概是22℃,這時水對糖的溶解度為206度,750克水能溶解1545克砂糖,所以要經過攪拌砂糖才能儘快溶化,不能為了加快熬糖的進度將蒸餾水的量減少。開始加熱時要使用中火。另外的方法是:先將蒸餾水煮沸,然後加入砂糖快速攪拌,砂糖在高水溫條件下溶解度提高,能夠使糖液在短時間內沸騰,縮短了熬糖時間,減緩或減少了糖液的進一步分解和轉化,糖體會更加清澈透明。
步驟四:
當糖液沸騰後,會有浮現氣泡髒沫,說明砂糖較髒,要抓住時機用湯勺清理。清理完畢後加入300克葡萄糖稀。此時糖液的濃度已經升高,再次沸騰時會再次出現白色氣泡,要進一步進行清理。對葡萄糖稀的選擇應該慎重,最好選用轉化的葡萄糖漿,DE值相對較低,耐高溫效果好。水解葡萄糖漿DE值太高,還原能力強,糖體成型後發烊和翻砂較快。
步驟五:
鍋壁上往往沾有少量砂糖顆粒,糖液沸騰前後表面也會有很多白色浮沫,要快速用潔淨的刷子沿鍋壁刷出,刷浮沫時要準備一盆清水,將刷子洗理乾淨。這一工作最忌諱隨便使用廚房的其它刷子,因為有些刷子看似潔淨,當遇到高溫時就會有不潔淨的顏色析出,這是因為刷子的構造造成的,應該使用專用的刷子,或用棉布條清洗。
步驟六: 當清理完較多的浮沫以後,還會有少量的氣泡,這時使用小勺繼續清理,同時減少刷洗鍋壁的次數,尤其是當糖稀的溫度超過138℃時以後,應該停止清理鍋壁。
步驟七: 當溫度在138℃時如果需要加入色素,是最好的時機,滴入幾滴色素以後不需要攪拌,色素會自然散開。糖稀超過140℃時升溫加快,糖稀變濃、
氣泡變小,上下之間的熱交換能力降低,所以要根據情況調整電磁爐的加熱檔位,減緩加熱進度。 步驟八:
當溫度接近150℃時氣泡變小而且細密,這時用溫度計攪拌幾下檢視溫度,因為糖稀的內側和外側的溫度有很大差異,攪拌之後觀察溫度比較準確。 步驟九:
當溫度到達150℃時,立即停止加熱,將糖鍋轉移到涼水盆裡蘸30秒鐘,目的是迅速切斷熱源,確保溫度準確,冷卻時不要將鍋底吃水太深,集中在最底部即可。 步驟十:
將糖鍋移動到乾淨的毛巾上靜置3-5分鐘,等待糖稀變濃。在倒出之前將複合平底鍋再次回到電磁爐或電爐上加熱幾秒鐘,待到有氣泡產生後緩慢倒出,原因是儘可能多的將糖稀倒出減少浪費。
步驟十一: 選用不沾墊或在大理石案臺上刷一層油,將糖稀慢慢出。刷油是比較老式的方法,在現代糖藝操作中此方法應該摒棄,油脂對糖體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步驟十二:
當糖稀脫離不沾墊時,戴上橡膠手套從周圍向中央捲起,並且不斷翻動、使糖體降溫。在這一操作中必須戴好潔淨的橡膠手套,一是乾淨衛生,二是不容易燙傷,三是手部的汗水含有鹽和水分,容易引起化學反應,造成成品的發烊和返砂。
步驟十三:
糖塊的溫度均勻降低後用剪刀裁開,整理形狀,冷卻後用真空包裝機抽真空密封。要選用高質量複合包裝袋,存放在保鮮櫃中或陰涼乾燥處,砂糖糖體的保質期較短,約60天;使用特殊糖源製作的糖體,例如: DE值較低的高質量糖醇,顏色更加純淨,保質期超過八個月以上,但是熬糖的溫度和操作溫度與砂糖有明顯的區別。只有掌握了熬製砂糖的基本原理,才能夠自如地運用其它糖源。
糖液產生沸騰,糖液內大量的水分以水蒸氣的狀態脫離糖液,糖液的濃度得以提高。不同濃度的糖液其沸點也不同,
液濃度越高,相應的沸點溫度越高。在糖液熬煮到規定濃度的整個過程中,要維持糖液始終始於沸騰狀態,從而保證水分不斷從糖液中脫除。這樣就必須不斷給糖液加溫。在實際操作中,糖液由不同糖類的混合液組成,其沸騰溫度由於糖液的相對分子質量的不同而有變化。其變化規律為。在相同濃度下,糖液內所含糖類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其沸點則相對低;相對分子質量越小,沸點相對高。操作時可根據這一特點作必要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