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丹鳳朝陽188262100
-
2 # 大豆包
當然是霍去病更勝一籌!
霍去病少年封侯,官拜司馬驃騎大將軍,縱橫大漠,封狼居胥,戰必勝,攻必取,留下犯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豪言壯語。短短二十四年的生命卻猶如一顆閃耀的明星,照亮西漢乃至整個中華民族史的天空!
但這一切,是有前提的,前提是身後的國家和帝王。漢武帝雄才偉略,知人善任,大漢國力強盛,能支撐他打完一場場硬仗,這是關鍵所在。
反觀岳飛,雖然空有一腔為國盡忠的熱血,卻攤上個鼠目寸光的皇帝在背後掣肘,而且僅剩半壁江山的宋朝也沒有能力支撐他繼續對外用兵,要知道,南宋全國歲入1000萬貫,而岳家軍每年的開支就要700萬貫,繼續用兵,國內的經濟就有崩潰的危險!
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適時,如果把岳飛放到漢武帝手下,成就更大的功績也不是沒可能,把霍去病放到南宋,天大的本事,也會落個含恨而終!
-
3 # 曉夢龍
這是道送命題,因為這兩人的粉絲都挺多。
客觀上講,霍去病的功績比岳飛大太多了。但是名氣上面,就不相上下了。
畢竟名氣這個東西,和人的立場感情相關。不還老有人問,為毛感覺李廣的名氣比衛青大啊?難道大家不知道衛青是李廣的領導嗎?難道不知道,李廣沒有立啥戰功嗎?只是有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讓人產生了李廣是大漢第一名將的錯覺,只是有句“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讓人產生了李廣連個侯都沒封上,真的太冤的同情心。看,扯上感情了,再說這事,就沒法說了。
霍去病和岳飛也是如此。兩人的戰績功勞,大家心知肚明,就不拿出功勞簿來比劃啦。
為啥還要問這個問題呢?
首先,霍去病語錄不如岳飛語錄來感帶勁啊!
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岳飛:怒髮衝冠。。。飢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收拾舊河山,朝天闕。。
看出來了吧?岳飛語錄感情更充沛、飽滿,更有畫面感(怒發,胡虜肉,匈奴血),更能讓讀者心情澎湃,熱血沸騰。讀了之後,岳飛那種壯懷激烈感受,就如同自己的感受,恨不能穿越回古代,披上戰甲,跨上戰馬,拿起長槍,跟著嶽將軍大幹一場。
而霍去病語錄呢,雖然也很激盪雄渾,但相比起岳飛的語錄,還是略顯蒼白。
這說明,文章很重要。要麼自己會寫,要麼有後人幫你寫。霍去病自己不太會寫,很明顯,司馬遷不願意多給霍去病寫,後來的人讀了史記,感受到了司馬遷的感情,也就不願意寫了。岳飛自己會寫,名篇流於後世,戰功大小,無所謂啦!你要較真?那就傷感情啦!
還有一個深層原因。名氣這個東西,和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很有關係。怎麼對一個歷史人物或一個歷史事件定性,是可以翻來覆去的。就說太平天國運動吧,我小時候上歷史課,太平天國還是進步的偉大的農民起義呢,現在呢,以後呢?據說前一陣子還有討論,要把衛青霍去病北伐匈奴的歷史從教材中刪掉呢,為什麼?因為政治不太正確啊,我們現在的國家是多民族統一的民主國家,不是奉行狹隘的民族主義那一套。把霍去病立為民族英雄,又把匈奴民族往哪裡擱呢?這不是傷害了這個民族兄弟姐妹的感情了嗎?霍去病是漢族的民族英雄,是人家匈奴民族的什麼呢?一個國家可以對人有兩個定義嗎?說好的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呢?
既然國家從最高利益考慮,決定不再說什麼民族英雄了,於是百度一下,霍去病的標籤只剩下西漢名將、軍事家了。霍去病沒有了民族英雄頭銜,只留下戰功,評價起來就很尷尬了。畢竟說戰功的話,能打的人多了去了,白起一戰坑殺幾十萬呢。拿人頭來論,這更說不過去了。
可是岳飛,標籤是南宋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啊!一個是民族英雄,一個只是名將。看起來,名氣有差別啊!
為什麼岳飛還是民族英雄呢?
因為岳飛不光能打、能寫,還死得其所。這麼說吧,南宋有四大抗金名將,除了岳飛,那三位您能說出幾個,歷史事蹟呢?為什麼?因為那三位壽終正寢了,岳飛被冤死了。我們當然不希望岳飛被冤死,希望他也能壽終正寢,但說實話,如果岳飛壽終正寢,恐怕也就是四大名將之一,而不是什麼民族英雄了。
我們中華民族,不只需要能征善戰的將軍,我們還需要能體現我們感情的民族英雄啊!
你說,怎麼比?別比了!
-
4 # 朱峰平啊
呵呵!國家實力和麵對的對手差太多了,但即使是這樣,大決戰時沒有秦檜,岳飛勝率很大!你想過沒有?若不金國內訌和重承諾,若不是南宋運氣好有虞允文和岳家軍後人孟珙,宋朝在金國撕毀協議時就滅國了!還有後世受岳飛精神思想感染很深,同時秦檜的所作所為也為後世的漢奸們提供了另一條路,只是他們亡了初心!他們並沒有看清秦檜幕後賣國求榮背叛國家當走狗的嘴臉!
-
5 # 攀登的岩羊
要論武功,當然是岳飛,據傳岳飛是名師周侗弟子,岳飛從普通一兵能升至將軍,說明岳飛的能力,霍去病是漢武帝獨具慧眼,別據一格選撥出來,有魄力和勇氣,長於突襲閃擊,個人武功,不見得比岳飛高,要論功績,當然是霍去病大,霍去病把匈奴打得狼狽不堪,趕到漠北,岳飛只是擊退了金人,並沒有深入金國腹地,名氣當然岳飛大,因為華人同情悲劇英雄。
-
6 # 西府趙王爺
這個問題還真要命,我覺得不管站誰,都得被罵死。畢竟這兩個都是歷史偶像級別的人物。
霍去病是軍事天才,少年英豪,17歲即大破匈奴,威震天下。而後更是孤軍遠襲數千裡,打得匈奴人潰不成軍,最終封狼居胥,創下千古壯舉。他的才華,連老天爺都妒忌,最終他英年早逝,年僅24歲。
岳飛是民族英雄,抗金名將,他一生為國,戰功赫赫,一首滿江紅,怒髮衝冠在我們心中無人不知。
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
可是,最終岳飛冤死於莫須有三字,令人唏噓。
所以,二人無論是能力還是名望,都不好妄論高低。
不過,個人認為,在個人勇武方面,霍去病可能要更勝一籌。
他十七歲初次征戰即率領八百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可以說每一戰都是一個勇字了得。
而在治軍陣法方面,或許岳飛要厲害一些。岳家軍之所以能夠屢次戰勝金軍,靠的就是軍紀嚴明,陣法多變。換句話講,岳飛更像霍去病的舅舅,衛青,穩且堅!
而如果從歷史影響上來講,岳飛或許要大上一點。其忠義形象,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發展需求,可以說是深入人心。普天之下,誰人不識嶽武穆,再不濟,也聽過那句:“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這個名字,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人,更是一種民族精神,“精忠報國”的精神,這不僅在古代適用,放到現代,同樣值得我們推崇!
-
7 # 金風未動
霍去病因為顯赫的身份在號召力上有明顯優勢,且漢朝歷經文景四十年休養訓練,經濟農業戰力和士氣都是腐敗孱弱的北宋無法比擬的。然而岳飛靠個人努力和魅力組織出一支的個人部隊足可比肩秦軍之勇。一個正牌國家軍隊,配備世界最先進裝備,一個民間招募,裝備落後,岳飛始終以少勝多擊退包括金軍叛軍在內的敵軍,匈奴尚處於蠻化,比茹毛飲血強那麼一點,而岳飛面對的是訓練有素蓄謀已久的金國大軍,霍去病比不得岳飛
-
8 # 小龍女5505
論武功岳飛勝過霍去病名氣也不小威震金國令金喪膽可惜功虧一簣還含冤被殺兒子大將慘死妻女受盡折磨其餘諸子分散各處辛苦創立屢立大功的岳家軍被昏君奸相瓦解所立之功付諸東流所費心血付之一炬既悲又慘,霍去病雖英年早逝雖少年從軍戰功赫赫擊垮匈奴年輕封侯君王器重名揚四海威震天下,故霍去病無論戰功還是結局都比岳飛幸運。
-
9 # 觀海聽濤72
兩人都厲害! 但沒啥可比性,霍去病生在一箇中興的年代,國力實力很強,主子又是一個雄才大略的漢武大帝。而岳飛則是生在一個衰落的南宋,主子又是一個只求自保,不圖復國的庸君。兩人的命運自然也就因所處年代不同,結果也就不一樣。
-
10 # 陳一逛
不能這樣比較,都是厲害人物,民族英雄,都立下了不世功勳,也都是早逝,霍去病死得更早,20多歲短暫的生命像流星一樣劃過天空,卻發出了刺眼的光彩,永遠定格在歷史的天空!岳飛嶽元帥精忠報國,一雪靖康恥,收復大片國土。讓金人屁滾尿流,欲迎回二聖,恢復大宋江山,他做到了一個軍人的本份,最後慘死風波亭,做了政治的犧牲品,千年來讓華人傷心流淚和敬佩不已!嶽元帥不但武功厲害,文學才華也不錯,留下了一些光輝的詩篇,但不能就說他比霍去病厲害,他們都厲害,都是中華民族的偉大人物!
-
11 # 王永y
二者比較,勿也。因為兩人所處的朝代不一樣,主子不是同一人。霍去病對的是匈奴歷史久遠。而岳飛抗的是金兵,是南宋。請問清朝能和現在比嘛。什麼時代說什麼話。兩人都是英雄。都是名將。
回覆列表
所謂武功`具體說是武略`因他們是帶兵之人`重要的是排兵部陣丶而不是武俠劍客之匹夫之勇、只要是愛國為民、都值的尊重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