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鬼筆錄

    首先在這先謝謝邀請,盛世?只是相對來說的,明朝末期,中國的工業化發展已經趨於完善,但是呢清兵入關,直接給一下回到解放前,工業化不進反退了,戰爭總是要死人的,尤其是清朝初期,漢人被殺的太多了,人少了呢,社會競爭就小,百姓安居樂業,盛世其實說的就是民間的財力,我自我感覺,康乾盛世就是吃明朝的老本,要不然,康熙時期,它清朝剛建立,就又是平叛,又是打俄國,哪來的那麼大的國力,還不是明朝的老本,康乾盛世一過,也就明朝老本吃完了,得,清朝開始走向末路。。以上僅個人觀點。。。

  • 2 # 寬容156380566

    康乾盛世,華人口大增長,除了中原地區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還和紅薯土豆棉花的大量種植有關。康乾盛世中國出現相對和平和統治階級的能力有很重要的關係。長期的愚民政策,和封關鎖國讓中國錯過了工業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康乾盛世是滿洲人的盛世,不是華夏族的盛世。少數民族掌權,總是從本民族的利益出發,少了包容和大氣。

  • 3 # 秋季紅楊

    盛世應該是官方和民眾雙方面的。康熙雍禛乾隆被喻為盛世,老百姓生活相當不差。咸豐後外冦入侵,損耗國力,百姓徭役更多,生活質量下降成為必然的結果。太平天國,小刀會,捻軍起義,致清末內外兩困。洋務運動的一點成績,讓東洋人等外敵搗毀殆盡。盛世應該是強國,強文,強軍備,強科技,強經濟,人民才能有好日子!強盛時的中國漢,唐時代,造就陸上海上貿易通途。《一帶一路》倡議有夢可追!

  • 4 # 半壺老酒半支菸

    讀歷史,要本著客觀公正的態度,不能為了黑而罔顧事實,但也不能為了吹而無限誇大,比如說清朝康熙乾隆時期的人口激增問題——打了那麼多年仗,屍山血海堆積成的“十全武功”,怎麼就沒有造成人口銳減?

    據“清史專家”們的統計:公元1652年,清世祖順治9年,全國總人口1448.3858萬;公元1713年,清聖祖康熙52年,全國總人口2358.7224萬;公元1741年,清高宗乾隆6年,全國總人口14341.1559萬。看看吧,不到一百年,人口激增十倍,康熙到乾隆兩次人口統計,二十八年增長了將近七倍,這可真是一件了不得的“功德”。可是真實情況是怎樣的呢?人又不是小老鼠,一年能生好幾窩,一窩十來只。人就是隻生不死而且用今天的醫學來保障,一百年增長十倍都是不可能的,更別說發生過三藩之亂席捲半壁江山的清朝了。

    那麼這個百年人口激增十倍的數字是哪裡來的呢?筆者要很負責任地告訴您:是統計方法的問題,有人掩耳盜鈴在數字上耍了花招,這才出現了明朝人口少清朝人口多的現象,“官出數字數字出官”,原來是封建社會留下來的“優良傳統”。

    大家知道,在相當長一個時期內,所有封建王朝的老百姓,都是要按人頭交稅的,所以對戶口管控都很嚴格——在皇帝眼裡,每一個老百姓都是一個小小的提款機,人口越多“人頭稅”自然也就越多,想瞞報戶口那是要吃官司的。據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的王世貞統計,他活著的時候,明朝人口有六千三百三十多萬,而到了順治九年再一統計(清實錄世祖卷61),居然只剩下了一千四百多萬,要是兩個統計資料都靠譜的話,那就是說人口銳減了將近五千萬,如果考慮到上新出生的人口,豈不是有五千多萬老百姓死於非命?

    實事求是地說,清朝八旗兵再怎麼兇悍、李自成張獻忠再怎麼嗜殺,幾十年殺掉五千萬也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釋就是有人在人口統計的時候做了手腳,在文字上玩了遊戲,這才有了“乾隆盛世”。

    我們細看清朝皇帝實錄,就會發現一些端倪:康熙年間人口普查,統計的是“人丁”,而乾隆年間統計的是“大小男婦”,也就是說,康熙只關心有多少人向他交稅,所以只統計十六歲到六十歲的男丁,老人小孩婦女不用交稅,康熙也懶得算;而乾隆為了證明自己的“文治武功”,只要活著喘氣的都算數,反正他爺爺交代過“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多出來的人口也不交稅,少了反倒證明自己沒本事,於是在人口統計上,自然是“多多益善”。

    合上歷史書,我們不能不產生這樣一個疑問:明朝六千多萬人口,咋到了順治那裡就只剩下了一千多萬“人丁”?即使按照三個人裡有一個人丁計算,在順治時期人口是減少了,到了康熙年間人口也沒有增加。這樣用人口激增來作為“康乾盛世”的依據,似乎有點說不過去,即使按照乾隆那有一個算一個的統計方法,也不過是比明朝翻了一番,而到了晚清被列強吊打的時候,人口比“康乾盛世”漲得還快。到了光緒年間,居然達到了37763.6萬,馬上就到四億了,但是這四億人得有一半吃不飽肚子,所以用“人口激增”來讚美“康乾盛世”的人,似乎可以閉嘴了……

  • 5 # 過客看客過8848

    假盛世,人口增長沒有節制,百姓積貧積弱。科技文明被韃子統治者故意限制,文字獄束縛禁錮思想進步,把文人士大夫變成順成主子的奴才。是歷史的倒退

  • 6 # 52wif1314

    康庸乾所謂的盛世,其實是人口減少後復甦休養,加上享受明朝引進紅薯等種植,糧食生產多元能養活當時人口,加上用漢人吹鼓手吹清好,滅明及明以前漢文化,乾隆狗兒又對漢文化大洗劫,編《四庫全書》不知滅了多少漢書,文字獄又殺害多少漢文人學士,毀滅大量漢文化,目的就是吹滿清文化,以至現代開啟電視,清狗戲太多

  • 7 # 拾遺輯

    “康乾盛世”是幻相還是真的存在?我們來說說1793年英華人眼中真實的清朝。

    1661年至1795年,是大清朝的最鼎盛時期。

    這一百三十四年,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1760年,乾隆滅了西北的準噶爾汗國之後,清朝的版圖面積達到了1316萬平方公里。

    在這段鼎盛時期,清朝的人口也遠大於前朝。元朝時期,人口在1億左右。明朝末年,人口也僅僅只有兩億。而到了1794年,清朝的人口達到了3.13億。

    國土遼闊,人口眾多。而且乾隆時期,清朝的GDP佔世界總量的30%多。康乾盛世的說法,由此而來。。

    而在這個時期的英華人,正在四處擴張。由於清朝實行海禁,限制對外貿易。而英國又是個貿易型的國家,所以迫切的想開啟清朝這個大市場,於是就有了1793年的馬戛爾尼訪華使團。

    訪華使團有兩個目的,一是來和清朝談判,想讓清政府放開海運。有著3億人口規模的市場,對英華人來說,誘惑太大了。

    十八世紀,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拿著印度的土地,來種植鴉片,然後賣到全世界,做著暴利的無本買賣,剛嚐到了鴉片帶來的甜頭。但當時的清政府禁止鴉片入口,在中國的市場上,英華人一直沒有機會,靠鴉片來賺取豐厚的利潤。所謂知己知彼,使團另外的一個目的,是想深入瞭解一下這個神秘的國度,以便準備策略,來為自己的鴉片生意,開啟市場。

    當時使團的副使,名叫喬治·斯當東,華人稱他為老斯當東,還有他的兒子小斯當東也隨行來華,時年12歲。這兩父子,對中國後續一百年的歷史,影響深遠。

    作為使團副使的老斯當東,後來將訪華途中的見聞,寫成《英使謁見乾隆紀實》一書,這本書讓西方國家看到了一個當時真實的中國。

    而小斯當東,後來在1800年,以東印度公司職員的身份,再次來到了中國,並且一呆就是10多年。1840年4月,在是否對中國發起戰爭的議會中,小斯當東是主戰派。小斯當東在議會發表演講後,對議會的結果,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最後,主戰派獲得271票,反戰派獲得262票,僅9票之差。二個月之後,1840年6月,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英使謁見乾隆紀實》記錄了使團在華那半年的時間內,沿途見到的人和事,書中對清朝百姓日常生活的記載最多。

    1793年6月底,使團在浙江的舟山待了十多天。他們在海邊發現了一塊人工填海,造出來的小平原,在邊上還築了一道10米高的土堤,防止海水沖洗。如此大費周章,僅僅是為了能多一塊地來種點稻米。連老斯當東也感嘆,為了增加這麼一小塊的耕地,實在太費時費力。

    乾隆年間,華人均耕地很少,只有3.5畝。而當時的英華人,人均耕地卻有10畝,是中國的3倍。所以這些英華人對清朝百姓的做法,非常的不理解。

    而到了舟山的定海城,又看到了另一番景象。演雜技的、變戲法的、算命的、江湖郎中,在街上擠成一堆。為了生存的需要,人人都必須做工,沒一個閒著的人。

    對這兩種見聞,英華人得出的結論是:大清朝,土地稀缺,人口密佈,老百姓都很窮。

    清朝人口多,其實是有原因的。

    在清朝之前,老百姓是要按人頭繳稅的。比如一個貧農,家裡有六口人,三畝地。一個地主,家裡也是六口人,卻有三十畝土地。但是這兩家所需要繳的稅,又都是一樣的。

    1712年,康熙頒佈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詔令。1723年,雍正又進一步實施了“攤丁入畝”。這樣一來,老百姓的稅賦,就從按人頭繳,變成了按土地面積算。作為一個農耕文明的國家,歷來認為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勞力。在人頭稅取消後,於是清朝人口呈現了爆炸性的增長。

    其實,康熙雍正為老百姓減稅,初衷是造福百姓。但清朝百姓窮,是窮在地少,加上稅多。稅賦雖然減下來了,但地少的問題仍然沒解決。

    清朝時期的土地,是可以自由買賣的,而所有土地都被地主、官僚和八旗子弟掌控著,和珅被抄家時就被抄出來八千餘頃地。換算成畝的話,那就是80多萬畝。

    地能產糧,糧能換錢,錢又能拿來買更多的地。這樣的結果是,地主、官僚的地和財富越來越多,沒地的窮人又越來越窮。

    老斯當東也說,其它國家在富人和窮人之間,還會有中產階級。但清朝,卻只有兩種家庭,要麼大富之家,要麼就是赤貧之家。富人生活中的主要內容就是吃,而低層的老百姓卻很少發現臉色紅潤的人,很少能吃上肉,連訪華使團扔掉的死豬死雞,都搶著撿來食用。

    但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清朝的GDP總量,當時確實是世界第一,是英國的8倍。

    英華人這次訪華,去了廣州、天津、浙江和北京,他們對清朝的軍隊情況也非常關心。

    在老斯當東的書中,有一段關於清朝防衛及清朝士兵的真實記錄,書中描述了定海城牆的防衛情況。在定海的城門口,除了有幾門破舊的熟鐵炮外,全城沒有其他的火力武器,士兵身上掛著弓箭、長矛和槍筒上安有叉子的火繩槍。

    一個士兵,裝備了一半冷兵器,一半熱兵器。而這個時期的英國軍隊,早已全面裝備了比火繩槍殺傷力更強的燧發槍,以及榴彈炮和加農炮。

    在時隔幾十年後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清軍用的仍然還是這些裝備,用20萬軍隊打英軍19000人。並且,打的還是英軍一支三流的部隊。在頑強抗擊了26個月之後,英軍傷亡523人,清軍傷亡22790人。

    康乾盛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盛世?

    對於這盛世,在民國時,由滿清遺臣趙爾巽主編的《清史稿》中,也有記錄。但《清史稿》中描寫的康乾盛世,卻和這些英華人看到的,差太多。

  • 8 # 無問西東說歷史

    康乾盛世是相對於明末清初長期戰亂,百姓民不聊生而言的。雖說是盛世,僅僅是百姓可以安居樂業,不用受戰亂之苦,顛沛流離居無定所而言的。真實的盛世,老百姓還是吃不飽飯的。中國真正解決溫飽問題,也不過是改革開放以後80年代的事情,離我們並不遙遠。

  • 9 # 遁世迷糊人

    統治者的盛世,富貴者的淘金時代,老百姓的安穩日子,反清者最痛恨的時代。

    亂世人不如太平犬,平頭百姓在意的不是盛不盛世,只關心世道太不太平,自己的日子還能不能安生的過了,其他不過帝王的功業,文官只管守土治域,武將守土有責但也無妨為國家闊土開疆,至於百姓安穩過好日子吧!

  • 10 # 冀城晨光

    盛世一般指繁榮昌盛的時代,中國歷史上曾出現多個盛世,西漢文景之治、東漢光武中興、唐代開元盛世、清代康乾盛世。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除海禁,到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去世。這個時期,清朝的統治處於全面的鼎盛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個盛世。這就是所謂的“康乾盛世”。

    政治上,康雍乾時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大一統局面,奠定了今天中國的版圖。社會方面,這個時期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少有的安定時期,邊疆地區得到開發,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總體上有所提高。經濟上,這個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富強的時期。乾隆時期,突破3億。18世紀末,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份額中佔到將近三分之一。但是,在盛世之下,清朝的統治也隱含著嚴重的危機。康乾盛世沒有在中國走向近代化的道路上開闢出發展的路徑。

    康乾盛世的出現,是清朝軍民共同努力的結果,如果說它的出現與民眾無關,這體現了清朝統治者驕傲自大的心理,正是由於這種驕傲態度,才使得近代中國與世界近代化潮流擦肩而過,落後與時代。孟子關於君民關係的認識,認為在歷史發展中民的作用比君更重要。 《孟子·盡心下》: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種“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才能激發出民眾的創造力,而不是自我吹噓。

  • 11 # 北京好老頭

    盛世和平民無關,這是誰說的?現在就是盛世。吃得好穿的好,不斤不釐兒的還弄個騎車開開。還要怎麼樣,想要上天不成?

    說起康乾盛世,那個時候有那個時候標準,有吃有喝就足夠了。絕大多數人,餓不死就是好日子。中國數千年來,吃飯是天大的難題。有吃有喝餓不死,就是好日子。

  • 12 # 玄谷真人12

    什麼是盛世?要先說明一下概念,才能判斷什麼時候是盛世,什麼時候不是盛世,不只評價康雍乾時代,可以縱觀兩千年中國社會,甚至推定未來中華世界盛世。

    那什麼是盛世呢?一個文明運動週期中有文明代表性的高峰時期。那文明運動週期怎麼劃分?一陰一陽之,也就是亂世或文明低潮時向上走,統一了穩定了各方面文明表現發展到一個高峰,然後衰退,王朝滅亡,一個文明運動週期結束。這個高峰一定是整個文明運動週期中各種文明因素比較集中體現的時候,力量充分發揮的時候,如日中天燦爛輝煌的時候。

    以春秋戰國到漢朝為例。周朝衰敗了,齊、晉還尊周王時可以算上一個週期,有諸侯敢稱王了,諸子思想也發華了,一個新週期開始了。春秋戰國有諸子思想,但諸候相爭,列國征戰,不能言盛世。秦朝統一,十幾年就滅亡了,不能言盛世。漢朝再整合江山,文景之治為人稱道,但只是經濟發展了,帝國力量沒有放射,區域政治秩序沒有建立,還不能言盛世,所以只能叫文景之治。漢武帝時期收百越、平西南夷、擊匈奴,力量發揮出來,但是國力消耗太大了,還是不能言盛世。一直到漢宣帝時,國力達到高峰,匈奴也被打得沒有還手之力,西域都護府也建立了,漢朝的真正盛世才達到。到漢朝滅亡,自春秋諸侯國敢於稱王的文明運動週期就結束了。一陰一陽之。

    漢朝滅亡,進入三國兩晉南北朝,然後,隋朝先統一了中國,但三十幾年就滅亡了,唐朝繼隋朝後再統一,有近三百年國運,這個自三國兩晉南北朝到隋唐的文明運動週期為中古,一陰一陽之。自然在三國兩晉南北朝你不能找到整個文明運動週期的盛世,隋朝時間太短,類秦,有人說隋朝人口、財富終唐一朝未過,不可信,連充分發展的時間都沒有。唐朝開國不久,有貞觀之治,武功強勁,政治清明,但畢竟開國不久,國力還有待發展,連人口數都未達高峰,據資料分析當時全華人口有近二千萬。到唐玄宗開元年間,人口達七、八千萬,疆域廣闊,首次將東北全境納入版圖,商業發達,城市繁華,人才輩出,“萬國趨河洛”,達整個文明運動週期高峰,真正的盛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紅柿是蔬菜還是水果?還有哪些類似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