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出土文物考證,在戰國時,劉公島上就有人居住。舊傳此島為“海上劉氏別業”,故稱劉島或劉家島、劉公島。《元史》稱劉家島,《登州府志》、《文登縣誌》、《崇明縣誌》或稱劉島,或稱劉家島。一說劉公島又名龍宮島,因島上原有龍宮廟。
①劉公系何時人尚無從考證。舊傳劉公為漢朝皇族一支,東漢末年避戰亂來此島,傳說島上曾有魏黃初碑記。另據島上居民傳說:昔年有南船遇風,漂泊該島,幾瀕於危。島鮮人煙,遇老夫老母劉姓者搭救,並以食饋船上人,老人旋而不見。船人以為神仙,因感其救生之恩,遂為之立廟祭祀,稱劉公廟。
②《威海衛志》記載:島上有劉公、劉母祠,“瓦屋數楹,泥塑雙像”。英國強租期間,迫島上居民外徙,廟宇亦隨移至碼頭區北溝。
擴充套件資料
劉公島,位於中國東部山東半島東端威海灣灣口,島面積3.15平方公里,島岸線長14.95公里。為威海市海上天然屏障,在國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素有“東隅屏藩”和“不沉的戰艦”之稱。明、清至解放前諸多海上戰事發生於此,特別是甲午戰爭留下了深刻的歷史印跡。
島上峰巒起伏,其北部海蝕崖直立陡峭,南部平緩綿延,森林覆蓋率達87%,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譽。
島內人文景觀豐富獨特,上溯千年的戰國遺址、下至清朝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堂、古炮臺等甲午戰爭遺址,還有眾多英租時期遺留下來的歐式建築。1985年由封閉的軍事禁區對外開放以後,已經成為知名的風景名勝區。
據出土文物考證,在戰國時,劉公島上就有人居住。舊傳此島為“海上劉氏別業”,故稱劉島或劉家島、劉公島。《元史》稱劉家島,《登州府志》、《文登縣誌》、《崇明縣誌》或稱劉島,或稱劉家島。一說劉公島又名龍宮島,因島上原有龍宮廟。
①劉公系何時人尚無從考證。舊傳劉公為漢朝皇族一支,東漢末年避戰亂來此島,傳說島上曾有魏黃初碑記。另據島上居民傳說:昔年有南船遇風,漂泊該島,幾瀕於危。島鮮人煙,遇老夫老母劉姓者搭救,並以食饋船上人,老人旋而不見。船人以為神仙,因感其救生之恩,遂為之立廟祭祀,稱劉公廟。
②《威海衛志》記載:島上有劉公、劉母祠,“瓦屋數楹,泥塑雙像”。英國強租期間,迫島上居民外徙,廟宇亦隨移至碼頭區北溝。
擴充套件資料
劉公島,位於中國東部山東半島東端威海灣灣口,島面積3.15平方公里,島岸線長14.95公里。為威海市海上天然屏障,在國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素有“東隅屏藩”和“不沉的戰艦”之稱。明、清至解放前諸多海上戰事發生於此,特別是甲午戰爭留下了深刻的歷史印跡。
島上峰巒起伏,其北部海蝕崖直立陡峭,南部平緩綿延,森林覆蓋率達87%,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譽。
島內人文景觀豐富獨特,上溯千年的戰國遺址、下至清朝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堂、古炮臺等甲午戰爭遺址,還有眾多英租時期遺留下來的歐式建築。1985年由封閉的軍事禁區對外開放以後,已經成為知名的風景名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