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食萬個為什麼

    8月11日進入末伏,到8月20日,末伏結束。

    末伏,是由夏入秋,由熱漸冷,陰陽變化的交替點。

    在接下來的一週,是養生關鍵期,過好末伏,可為秋冬健康打好基礎。

    末伏已至,食“三肉”,飲“三茶”,補好最後7天,秋冬少生病

    末伏已至,食“三肉”

    1、羊肉

    經過一夏,貪吃冷飲,易刺激腸胃,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亂,寒氣入體。

    末伏時節,吃點羊肉,有助於發散滯留在體內的寒氣,為秋冬健康打基礎。

    末伏吃羊肉,是很有講究的,白切羊肉最合適,不建議紅燒。

    2、雞肉

    經過一夏天,人的體力消耗大,津液流失多,損失了不少的蛋白質。

    優質蛋白,有助於肌肉代謝與增長,不但可溫中益氣、補精添髓,還可強筋健骨、活血調經。

    3、豬蹄

    三伏天,出汗多,體內維生素等微量元素損耗多,此時,不妨吃點豬蹄。

    豬蹄,含有較多膠原蛋白和淡水化合物,並含有鈣、磷、鎂、鐵等維生素A,維生素D,以及維生素E等,有益成分,可以補充人體流失的維生素,提高免疫力。

    末伏已至,飲“三茶”

    1、白鼓丁桔梗茶,對抗秋燥

    末伏時節,天氣越發乾燥,易出現鼻咽乾燥、乾咳少痰、面板乾燥等“秋燥”之症。

    此時,對付秋燥,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喝茶水,可潤燥、促進排毒,對秋冬進補,大有益處。

    用白鼓丁、桔梗、菊苣、玉竹,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可潤燥,還可護肺,減少秋冬肺部疾病。

    白鼓丁,具有“天然下火草”之稱,可去火消炎,對抗“秋老虎”引起的上火症狀,亦可改善咽喉不適,排出身體毒素。

    玉竹,具有補益五臟,滋養氣血,增強免疫力之效,是養陰潤肺、益胃生津之佳品,其含有的維生素A,對改善乾裂、粗糙的面板狀況有不錯的作用,可以很好的對抗秋燥不適。

    菊苣,可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增強免疫力,改善血液迴圈。

    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膿等功能,對於肺部健康,十分有益。

    此四者搭配,可潤肺利咽、生津止渴,去火消炎,對抗秋燥不適。

    2、紫蘇陳皮茶,消暑散寒

    末伏,早晚溫差茶,稍加不注意,會導致寒溼入體,容易留下病根。

    此時,泡上一杯芳香茶飲,可以消暑散寒,助力身體健康。

    紫蘇葉,發汗解表,防暑降溫。陳皮,燥溼化痰,利水通便;生薑散寒。

    三者搭配在一起,非常適合末伏時節飲用。

    3、蓮子百合茶,養心安神

    末伏時節,秋老虎”頗兇,由於暑熱最易傷心,熱擾心神,人常表現出心煩不寧,坐臥不安,思緒雜亂。

    此時,用蓮子、百合,搭配泡水喝,可養心安神,有助於身體健康。

    百合,養陰潤肺,養心安神,增強抵抗力。蓮子,可去心火熱毒。搭配在一起,對於養心安神,改善睡眠,保護心臟健康,大有益處。

    末伏時節,常揉“三穴”

    1、揉脾俞穴

    脾俞穴,穴位於第十一胸椎棘突旁開約一指。

    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是脾臟的精氣輸注於背部的位置,和脾直接相連,按揉刺激脾俞穴,可以很快恢復脾的功能。

    每天晚上8點左右刺激最好,此時,是脾經精氣最旺盛的時候。

    2、揉迎香穴

    迎香穴,位於鼻翼外緣約0.5寸、鼻唇溝中。

    點揉迎香穴,有清熱散風,去燥潤肺,宣通鼻竅的作用。

    按摩前全身放鬆、舌尖抵上顎,將雙手中指指尖點於迎香穴,待有酸脹感後,再兩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順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發酸、發脹、發熱為度。

    3、揉氣海穴

    氣海穴,有培補元氣,益腎固精,補益回陽,延年益壽之功。

    前部腹部的正中線,肚臍往下1.5寸,即兩橫指的位置。

    按揉氣海穴,或用筷子、筆等,按壓住穴位,來回旋轉刺激穴位,每次3—5分鐘,即可。

    末伏時節,還要“闖三關

    第一關:氣溫關

    末伏時,白天溫度高,早晚涼颼颼。此時,晝夜溫差大,稍有不慎,便會引發心血管病和中暑。

    當氣溫超過32℃時,心血管負擔增加,易誘發心梗、腦血栓等疾病。

    在末伏時節,人體能量消耗大,免疫力下降,很容易撐不住,導致中暑。因此,此時,一定要更加註意,在早晚,可適當加衣服,過好溫度關。雖然講究“秋凍”,但並非人人適合,心血管病、呼吸道病、慢性胃病者,尤其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

    第二關:肺燥

    末伏時,天氣乾燥,燥邪易傷肺,易出現口鼻乾燥、乾咳、面板乾裂等。

    此外,末伏後,天氣也來越涼爽,寒氣也易侵襲肺部,一旦寒氣侵肺,則冬季來臨時,易出現肺系疾病。

    因此,在末伏時節,要養護好肺部,減少秋冬肺病的發生。

    第三關:脾胃關

    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

    末伏,還處於長夏,此時,一定要注意養好脾胃。

    一旦,脾胃受損,不但會造成腸胃疾病,還會為秋冬進補留下隱患。

    因此,末伏時節,一定要健脾祛溼,養好脾胃,助力身體健康。

    此時,一定要注意,不要貪涼,少吃冷飲,多食粥,有助於健脾和胃。

  • 2 # 愛養生的雪姐姐

    末伏,“秋老虎”肆虐,此時,是養生的關鍵時刻。

    人們稱此時為“苦夏”,一旦過不好,秋冬容易生命。

    所以,在這末伏的幾天裡,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身體健康。

    那麼,末伏到底該如何養生呢?

    末伏養生,常食一味——酸

    末伏時節,可多吃些“酸味”食物。

    此時,由熱轉寒、陽消陰長,為身體儲存能量,準備過冬的過渡階段,飲食要遵循“養、收”的原則。

    中醫認為,酸味,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末伏時節,適當多吃些酸的食物。

    秋對應肺氣,中醫認為“肺氣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強肝木”、“酸甘化營”。

    秋燥耗人津液,常出現口咽乾苦、大便乾結、面板乾裂的現象。多攝取酸性食物,可以刺激人體內分泌更多的津液,從而達到減燥潤肺的目的。

    末伏養生,吃“三肉”

    1、鴨肉

    秋初末伏,在肉類的選擇上,首選性質偏涼,或性平的肉。

    俗話說“防苦夏吃吃鴨”,鴨肉性涼,具有健脾益氣,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功效。

    所以,末伏時節,吃點鴨肉,是不錯的選擇。

    2、鯉魚肉

    鯉魚,能除溼開胃、利水消腫,特別適合三伏這種溼熱的環境中食用。

    鯉魚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同時很容易被消化吸收,是適合兒童、孕婦、老人等各類人群的肉類食品。

    3、豬蹄

    三伏天,出汗多,體內維生素等微量元素損耗多,此時,不妨吃點豬蹄。

    豬蹄,含有較多膠原蛋白和淡水化合物,並含有鈣、磷、鎂、鐵等維生素A,維生素D,以及維生素E等,有益成分,可以補充人體流失的維生素,提高免疫力。

    末伏養生,飲“三茶”

    1、谷谷丁菊花茶,防肝火

    末伏,“秋老虎”肆虐,容易導致人體肝火過旺

    很多人,會出現口乾苦、脾氣暴躁、目赤紅腫、失眠等肝火大症狀。

    此時,用谷谷丁、菊花、桂花、金銀花,做成 小茶包,泡水代茶飲即可。

    秋季的谷谷丁,藥用價值高,擅長清肝熱,即可清肝又疏肝,改善口苦、口乾、口臭、咽喉疼痛等,效果尤佳。

    菊花,更是降肝火的好幫手,用其泡水,可快速降肝火,改善身體各種不適,臨床上,常與谷谷丁搭配。

    金銀花,是清熱解毒的良藥,可疏熱散邪、清解血毒。尤其是,對於火大引起的口乾苦,改善效果更佳,常與菊花搭配。

    桂花,香氣濃郁,性質溫和,可中和寒性,亦可可清熱解毒,改善口氣。

    經常用這四者搭配,泡喝水,可快速降肝火,改善各種不適症狀。

    2、尾參茶,對抗秋燥

    末伏時節,空氣溼度有所減少,面板、鼻、咽容易感覺乾燥.

    此時,很多人會發現鼻咽乾燥、乾咳少痰、面板乾燥等“秋燥”之症。

    此時,用尾參泡水喝,可滋陰止渴,補氣益五臟,滋潤肺部,改善乾咳少痰。

    《神農本草經》將其尾參列為上品,用其泡水,可改善咽乾舌燥,對肺陰虛所致的乾咳少痰,咽乾舌燥有效。

    3、谷谷丁雙參茶,養心安神

    末伏時節,白天依然炎熱,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冠狀動脈收縮,減少心肌供血,增加心臟壓力。

    用人參、尾參、百合、苦蕎、谷谷丁,搭配,泡水喝,有益心臟健康。

    人參,能強心氣、補肺氣。尾參,質柔而潤,益五臟,寧心安神,強心、抗衰老,有益心臟健康。百合,養心安神,養陰潤肺,增強抵抗力。苦蕎,可增加心肌供血量,有利心臟舒張。谷谷丁,清熱去火,幾者搭配,不寒不燥,可養心安神。

    末伏養生,多揉二穴

    1、迎香穴——潤肺防燥

    末伏後,秋燥容易危害肺部引起肺炎。

    平時可以點揉迎香穴具有清熱散風,去燥潤肺的作用。

    迎香穴位於鼻翼外緣約0.5寸、鼻唇溝中。

    方法:按摩時將雙手中指指尖點於迎香穴,待有酸脹感後,再兩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順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發酸、發脹、發熱為度。

    2、 足三里——強身敗火

    足三里是強身健體、養胃敗火的黃金穴,位於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

    方法:按揉時以拇指腹作為著力點,在選定的穴位上繞圈按揉。每個穴位按摩3~5分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渤和王寶強他們兩個誰的演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