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不忍細看
-
2 # 我要努力學習21
無糖的有些零食或者食品也有好的,對身體有好處的可以減肥的,糖尿病人可以吃的黑麥雜糧列巴等。但是零卡路里的估計有新增其他東西代替的,對身體有害出或者沒有看產品吧!
-
3 # 南北特色美食
人人都要喝飲料。
夏日炎炎讓人汗流浹背,來一瓶冰鎮飲料就能瞬間“透心涼,心飛揚”。但是超市貨架上琳琅滿目的含糖飲料,熱量和糖分有多高,大家知道嗎?
通常一瓶 500ml 的瓶裝飲料,熱量高達 200-300 大卡,含糖量在50克左右,所以看似誘人的飲料歸根結底就是一瓶“糖水”。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懂得過多食用糖對身體的壞處,所以在關於吃的選擇上格外注意。於是各種無糖飲料應運而生,很多人覺得這些標註零卡路里飲料不含糖,可以放心地喝。
那麼,無糖飲料真的更健康嗎?
我們透過對比含糖飲料和無糖飲料上的標籤可以看出,這些無糖飲料確實和常規飲料不同,常規飲料配料加入了蔗糖(白砂糖)、果葡糖漿,或高果糖玉米糖漿等,而這些無糖飲料採用的是代糖,加入了阿斯巴甜、甜蜜素、食用糖精、安賽蜜之類的甜味劑。
零卡路飲料裡真的就一點熱量也沒有?
其實不然。以阿斯巴甜為例,阿斯巴甜的熱量每克只有4卡,由於阿斯巴甜的甜度接近砂糖的甜度的200倍,一瓶大概有60g左右的糖的飲料中,如果用阿斯巴甜來代替,用0.3g就夠了。所以每瓶代糖飲料的熱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中國的食品包裝標準中,飲料每100ml含糖量低於0.5g時(即每100ml熱量不超過4卡),可以在外包裝上標註零卡,因此我們在市面上見到了許多零卡路里的飲料。
無糖飲料熱量少就可以暢飲了?
既然每瓶無糖飲料的熱量可以少到忽略不計,是不是就可以暢飲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這是因為甜味劑會增進食慾和對甜食的渴望,喝無糖飲料的時候,由於人工甜味劑的存在,舌頭感到甜味,會引發身體產生反應,使身體處在摩拳擦掌準備接受和消化食物的備戰狀態。飲料下嚥後,身體觸到甜味,消化道里食物開始被消化吸收。由於體內分泌了各種生物訊號,促使身體感到飢餓。這種飢餓的感覺會激起對其他含糖食物或者零食的興趣。因為自己喝的是零卡路里的飲料,所以放縱自己再吃一點零食也不是問題,於是一小塊蛋糕或幾片餅乾就輕鬆下肚了。
許多動物實驗和人體實驗都已多次證明這種人工甜味劑能促發的神經反應和調節,導致對於甜食的渴望和飢餓感,因而攝入過量食物而導致肥胖。
正是由於人工甜味劑比常規的蔗糖要甜幾十倍甚至數百倍,這種甜度是日常蔬菜水果所無法比擬的。當人體吃了這些甜味劑後,對於含有天然甜味的水果蔬菜降低興趣,轉而選擇更多的加人工甜味劑的食品或者加工食品,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
總之,過量攝入糖對身體有害,過量攝入加入甜味劑的飲料對身體同樣有害,有很多科學證據指出過量攝入甜味劑對健康有負面影響,所以為了健康,日常生活中既要減少或者避免含糖飲料的攝入,也要減少或避免以代糖製作的無糖飲料的攝入。當口渴的時候,一杯清水或礦泉水,永遠是最好的選擇。
-
4 # 優質問題回答者
零度可樂在保留經典味道的同時,給到消費者無糖無熱量的體驗。零度可口可樂的成分一般有碳酸水、阿斯巴甜、色素、磷酸、檸檬酸鈉、苯甲酸鈉、香精、咖啡因等。在中國大陸的配方中,還有蔗糖素,沒有白砂糖。這其中阿斯巴甜含有一點點熱量,但是含量很低,所以整個飲料中的熱量可以忽略。這樣的飲料不提供任何營養,只為了解決口味的問題。相對於傳統可樂的高熱量,自然受到了營養過剩、尤其是攝入熱量過高的現代人的歡迎。
零度可樂的確是不含糖的。
不過要先澄清一下這裡的糖的所指。
一般來說,人們日常生活裡所用的糖指的是蔗糖。蔗糖嘛,是一種碳水化合物。一聽普通的可樂有10勺的這種糖。糖會讓人胖,重要的是對糖尿病患者提高其葡萄糖含量,危害他們的健康。
而我們之所以覺的零度可樂是有甜味的?因為裡面放了人造糖。人造糖其實只是透過欺騙人的味蕾感覺,讓人覺得它是甜的。所以在可樂里人造糖的份量很少,不但沒有熱量,而且不會肥人,甚至人體也不會對其吸收。怕胖的女生可以盡情喝零度可樂而不怕變胖。而人造糖的由來當然不是為了做可樂啦,最早是為糖尿病人所創的,為了讓他們也能吃上有甜味的東東。所以糖尿病人也可以喝的零度可樂,是真的不含糖的。
-
5 # 純鈞LHGR
無糖飲料的確是0卡路里,但是健康不健康,就有很多說法了。
無糖飲料裡的確沒有糖,而是添加了非糖類甜味劑,比如阿斯巴甜、安塞蜜、蔗糖素。
甜味劑的甜度很高,通常能達到蔗糖的幾百甚至上千倍,熱量卻很低,低到完全可以忽略。所以,只要是真的無糖飲料,的確是0卡路里的。
只有一類人,丙苯酮尿症的患者,即使是這種0卡路里的無糖飲料,也不可以攝入。
但問題在於,就拿阿斯巴甜來說,每日准許攝入量是每千克體重40毫克,超過這個量肯定會有問題。
所以這就涉及到,新增劑雖合法,但是否能被合規使用的問題。至於這些新增劑本身,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它們究竟有什麼危害。
——但這是個不公平的例子。比如關節骨化症,有人服用相關藥物就有特效,而且完全沒有副作用,有人卻因藥物罹患嚴重的肝病。
所以,不排除有個例存在。你若不放心,完全可以選擇不喝它。
更何況,其實決定一款飲料是否健康的,不僅僅是糖的問題。還要參考其他多種因素,才能判定某種飲料是否健康。
事實上,這世上最好的飲料是白開水。
而對於某些疑心病特別重的人來說,白開水也是很危險的。他們究竟喝什麼才健康,恐怕要神仙下凡來解答了。
回覆列表
糖及糖類食品可以產生很多令人人興奮的物質,在進食的過程中,可以緩解焦慮心情,會有一種滿足感和輕鬆愉悅感。這是由於人類的甜味味覺感受器可以感受到濃度約為1/200左右的糖,而對苦味物質感知濃度則低至百萬分之幾,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大多數人的趨甜避苦,從基因角度就保證攝取到高熱量物質以維持生存的需要。天然形式的含糖食物往往營養豐富,這種對甜味的先天偏好並不一定會導致肥胖或其他與飲食相關的疾病。
然而,隨著食物的加工越來越精細,往食物中新增糖的健康問題開始引起人們重視。針對如何預防糖尿病,科學家們做了大量研究。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曾在2010年進行多項研究後發現:在全球範圍內,來自糖尿病的死亡人數為132000,來自CVD的死亡人數為44000,來自癌症的死亡人數為6000。這其中含糖軟飲料、果汁或運動飲料或許起了重要的作用。
死亡數字相當驚人,成千上萬人的死亡最終歸咎於含糖飲料的攝入。2013年,美國心臟協會(AHA)一項大型國際流行病學研究報告提示,攝入大量含糖飲料與體重指數(BMI)增加有關,進而與來自糖尿病、心血管疾病(CVD)和癌症等BMI相關性死亡相關。含糖飲料會增加2型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壓等的發生已經比較明確,這一觀念近年來逐漸形成了社會共識。
“糖”出了問題“甜”也未能倖免
“糖”出問題了,人們對“甜”的口感追求卻沒有停步。為了解決飲料的口感,甜蜜素、安賽蜜、阿斯巴甜,甜味素等合成的人工甜味劑如雨後春筍, 甜味效力是蔗糖的數百到數千倍,能在微量濃度下引起強烈的甜味。於是,因“無糖”而宣稱其“健康”的“零卡路里飲料”進入了消費者的視野。
那麼人工甜味劑飲料到底健不健康呢?事實上,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人工甜味劑的危害也不小。2016年,頂級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發表了一篇系統綜述,評估了成人飲用加糖飲料、人工甜味劑飲料和果汁與2型糖尿病發生之間的關係。該研究共納入了17項前瞻性佇列研究。結果發現,如果成年人每天飲用250ml的含糖飲料可增高18%的2型糖尿病發生風險,人工甜味劑飲料增高2型糖尿病的風險是25%,而100%果汁也可增加5%的2型糖尿病風險。如果對肥胖的因素進行校正後,2型糖尿病的發生風險也相應增加13%、8%和7%。
加拿大健康嬰兒發展(兒童)佇列的研究,探索了孕婦在孕期飲用用人工甜味劑飲料和含糖飲料與後代體重超重風險的關係。研究納入了3033名健康孕婦,與不飲用者相比,每天飲用人工甜味飲料的母親,其嬰兒出生時體重增加,1歲時嬰兒超重風險增加2倍。而含糖飲料沒有發現類似的關聯。兒童青少年是飲料消費的主要群體。對新加坡的青少年(高中生)的研究發現,選擇多喝無糖但新增人工甜味劑的蘇打飲料的青少年,其2型糖尿病發生風險增高58%,甚至高於增量飲用含糖飲料的青少年。
甜味劑擾亂不僅僅是味覺
研究表明,人工甜味劑飲料在導致2型糖尿病的風險方面,幾乎和含糖飲料是差不多的。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無糖的甜味劑也會增加2型糖尿病的風險呢?對此,科學家們也進行了機制探索。目前認為,甜味劑導致糖尿病患病增加的機制可能與以下一些因素有關:
作用於大腦:
甜味劑的甜度比真正的糖要高得多,這可能導致大腦接受到強烈的刺激訊號,導致體內的激素——尤其是糖尿病相關的激素髮生紊亂,並改變我們的進食習慣,增加2型糖尿病的風險。
作用於腸道菌群:
人工甜味劑可能會擾亂腸道菌群進而導致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對甜的耐受性提高:
頻繁食用高強度甜味劑對甜味受體的過度刺激,可能導致口味偏好的改變。習慣性食用人造甜味劑的人可能會發現,不甜的食物沒有那麼可口和吸引人了,從而轉向更甜的食物,從而導致體重過度增加。也就是先苦後甜容易,先甜後苦難。
對心理行為上的影響:
甜味劑沒有熱量,能量還需要進食補充。因為它告訴你“沒有熱量”,你喝下去之後不像含糖飲料一樣有負罪感,因而吃更多東西。
有趣的是,此次ADA會議中,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Alperet等的研究中指出,未成年人飲用果汁是有好處的,可以讓他們在成年之後發生糖尿病的風下降,這個結果的趨勢與會議中Drouin-Chartier教授關於成年人的研究結果相反。最終的結論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對於成年人,應該用完全不含糖也不甜的飲品——白水、咖啡(無甜味)、茶,來代替含糖或有甜味劑的飲品。離人工甜味劑飲料遠一點,離健康更近一點。儘量選擇更健康的水果,多攝入低脂肪乳製品,有利於降低糖尿病的發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