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iCareer

    畢竟,背靠銀行的好信譽,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一直是風險偏好較低的普通老百姓的投資理財首選。那麼,如何避免在銀行買到“假理財”?如何驗證自己買的理財產品是銀行發行的?以下幾個注意事項可以幫助你。

    注意一:銀行賣的理財產品除了自營的還有代銷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並不都是銀行自己發行的,銀行也會幫保險公司和基金公司等賣產品。而新聞中出現的投資者遭遇的“飛單”,指的是銀行員工私自與第三方理財公司“勾結”,以產品高收益為誘餌,私自銷售非銀行自主發行的理財產品、非銀行授權和簽訂代銷協議的第三方機構理財產品。

    銀行賣的自家理財產品,在理財產品的投資合同上,是有銀行公章的。如果是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發行機構會在委託銀行代理銷售的理財產品的投資合同上加蓋公章,銀行則會在匯款等業務憑證上加蓋公章。

    如果是代銷的理財產品,按照銀監會的要求,銀行要在代銷產品宣傳資料首頁顯著位置應當標明合作機構名稱,並配備文字說明:“本產品由XX機構(合作機構)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

  • 2 # 匯商所

    銀行自發的理財產品,都是5萬元起步,並且在說明書中會以大寫字母“C”開頭的14位等級編碼,投資人可以在“中國理財網”網站查詢編碼的真實性,便可以判定選擇是否可靠,除此之外,銀行自發的理財產品也存在固定收益和浮動收益兩種,識別兩種產品的方式可以看掛鉤的標,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標一般是存款、國債、央行票據等,這類產品浮動較小,收益穩定,安全性高;另一種結構性理財產品,掛鉤的是石油、外匯,收益浮動在一個區間,投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那款產品。

  • 3 # 熊貓投資

    假理財

    銀行的假理財,嚴格來講,分為兩類:一類是“飛單”;另外一類是真正的虛假理財。

    1、飛單

    飛單:簡單的來說就是銀行工作人員利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賣不屬於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從中獲得高額的佣金提成。

    比如:A公司自身發行的幾款理財,雖然收益率較高,但是因為以往虧損案例較多,沒人敢投資,就找銀行的職員合作(給予其較高的返點),由銀行的職員售賣,因為是銀行職員售賣,很多人誤以為是銀行的理財,就放心購買了,結果出現虧損。這就是飛單,如之前平安銀行的朝陽門支行案例。

    2、虛假理財

    虛假理財:也就是所謂的蘿蔔章,即銀行員工私刻銀行公章,私自制作理財協議,利用銀行工作人員的身份,像客戶售賣根本不存在的理財產品。比如去年很火的民生銀行北京航天橋支行機的案例就是這樣,這個比飛單更加惡劣。

    銀行爆出的理財到期無法兌付的案例,99%都是飛單及虛假理財的事件,這兩類情況基本在所有銀行均有發生過相關的案例,畢竟人心難以預料。那我們要如何避免購買到假理財呢?

    如何避免?

    1、網際網路渠道購買

    可以說,只要有經過銀行職員的步驟,理論上均可能存在假理財的可能性,故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自行在網銀或者手機銀行購買,直接杜絕了購買到虛假理財的可能性。當然在網路上購買,自己要注意是否為代銷的理財產品,最好的方式就是檢視產品說明書中的管理者是哪家銀行(如下圖)。

    2、中國理財網

    當然,現實中未必人人都懂的使用手機銀行或者網銀購買,或者部分銀行理財產品未在網際網路渠道銷售的,這也無需過多的擔心。

    中國的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有設立了一箇中國理財網(這個是官方的正規網站),所有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均需在上面備案登記(登記的內容詳見下圖,我隨意擷取的一款建行的理財產品),如果你在該網站上查詢不到所購買的理財產品或者查詢到的資訊不一致,那麼就是虛假理財或者飛單。

    PS:中國理財網是經中國銀保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建立的全國銀行業理財產品資訊披露入口網站,由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設計、開發、運營、維護和管理。

    總結

    當然除了上述兩點,你還可以去其他銀行網點核實(一個網點有假,不可能各個網點都有假)或者撥打銀行客服電話查詢等等途徑核實真偽。不過,現實中銀行雖然有存在虛假理財,但整體比例很小,因為犯罪成本較高。比如之前華夏銀行的理財經理因為飛單被判了近5年的刑罰,所以以身試法的人其實很少。

  • 4 # 六角真真搞事兒

    我是金融中級經濟師。一般來說,銀行目前監管嚴格,不太會出現假理財這種情況。早期0幾年有過,保險公司等等入駐銀行,以高利息高回報吸引前去銀行,儲蓄的人的資金。要避免這種情況可以從以下入手。

    1.看理財產品招募書

    理財產品都有產品說明,資金招募書,裡面有投資標的,投資期限,管理人,相關贖回買入費用等介紹。看是否管理人是你所在購買銀行代理的,或者直接管理的。

    2.看理財產品落款公章

    理財產品購買協議都有公章的,沒有紙質也有電子的。落款公司資訊,什麼公章。可以上工商系統或者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查詢組織相關資訊,是否有出售理財產品,資格以及資質,確保所買產品合法化。

    3.買入時,可以列印資金流水備存。

    防止出現不正常扣款,多扣款情況,有資金流水入賬證明也可以好追討。

    4.仔細核對出售理財產品的銀行工作人員資訊。是否非銀行人員,有工作證的。有的和銀行穿的制服一樣。看工牌工號,工作證。

    希望以上幫到你

  • 5 # 洛邑財經

    銀行系、假理財,這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銀行系的理財產品沒有一款是假的,你遭遇的或者你聽聞的銀行“飛單”事件或者虛假理財事件,投資者購買的本就不是銀行的理財產品,只是發生在銀行的場地內,不法分子利用了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而已,可以很簡單的做出甄別。

    銀行理財“飛單”指的是什麼?

    “飛單”事件,就是指銀行的銷售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假借銀行平臺銷售一些第三方機構的理財產品,此行為未得到銀行的授權和允許,因此銀行也不會對此類產品兜底,一旦購買到一些“三無”產品,多半血本無歸。

    虛假理財指的是什麼?

    虛假理財指的是銀行的銷售人員,利用職務便利,透過偽造理財合同、私刻公章或者盜用銀行公章騙取儲戶購買理財的行為,這類性質非常嚴重,產品本身是虛構的不存在的,本身目的就是在於騙財,已經觸發了法律。

    如何避免購買到虛假的理財產品或者“飛單”事件呢?

    這裡只需要做到兩步:

    1.仔細閱讀理財產品的產品說明和理財合同,注意落款處的公章是否是銀行的正規章戳。

    2.在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都需要經過備案,在銀行業協會的網站可以查到相關產品的系統編碼,購買時一定仔細核對。

    做到這以上兩點,你就不可能買到假理財或者“飛單”,同時如果你加辦的有電子渠道,可以透過銀行官網來購買,這樣也可以避免發生認為的欺騙行為,總之一句話:銀行的理財產品都不假,都是經過正規備案的合法產品,你遭遇的假理財,是人為的原因,不是銀行的主觀原因,銀行不是一個黑心機構,作為一名在銀行條線奮戰10年的基層員工,還請各位耳聰目明,不要刻意的去黑化銀行,謝謝理解。

  • 6 # 互金直通車

    要避免這種問題其實很簡單,很多人上當主要就是粗心、缺乏辨別能力,只要適當注意,就不會上當受騙。

    1、購買理財產品到大銀行的中心網點

    幾乎所有購買銀行理財而上當的人,都是在小型網點購買的。為什麼?山高皇帝遠,缺乏監督管理,容易勾結外人聯合欺騙顧客。

    大型銀行的中心網點,一般都是“青年文明號”,業務素質好,管理規範,檢查頻繁,沒有人敢和外部勾結,只銷售本行的正規產品,買不到“假理財”。

    2、仔細看產品說明書

    購買理財產品,必須的兩個步驟,無論怎麼忽悠,都必須有。一個是產品說明書和協議一定會給您,只要您仔細看看就不會上當,尤其是裡面的收益條款和例外條款。另一個是簽字,簽字就代表您知道並同意了,以後說別人騙您從證據上站不住腳,所以簽字的時候要特別慎重。

    關注理財,請關注天涯孤行者!

  • 7 # 有法365

    通常來講,在銀行辦理的都是銀行的相關業務。但銀行會和很多機構籤代銷協議,這些都是銀行認可的合規機構,銀行會透過櫃檯發售他們的金融產品。

    嚴格意義上來講,銀行裡可以出現其他機構的金融產品。但我們投資時一定要注意:

    其他機構的金融產品收益率要遠高於銀行存款,收益率大致在3%至6%,更多在4%至5%,而存款利率就非常低了,一年期才1.75%,三年、五年都很少超過4%。如果銀行給你推薦的“存款”利率高達5%,那肯定不是真的存款。

    是誰在銀行售賣金融產品?

    在銀行裡售賣其他機構金融產品的,一般是其他機構員工,但不排除有“飛單”的情況:即銀行員工利用職務之便,將一些不屬於銀行代銷產品範圍的產品推銷給使用者,使其相信是銀行售賣的金融產品。

    只要購買的保險是從正規渠道來的(不管是銀行保險還是傳統渠道),你所買的保險產品都是可以退換的!在這裡,我們就要提到一個概念,叫做“猶豫期”。猶豫期的設定旨在為投保人購買保險產品後留下再考慮的時間,看購買的產品是否真的適合自己。在猶豫期內退保,保險公司只收取10元保單工本費。

    1.弄清理財與保險的區別:在工作人員向你推銷時,你首先要明確自己要購買的是理財還是保險。如果你三五年之內可能要用到這筆錢,那麼就要選擇非保險的其他金融產品!

    2.多數保險產品都是可靠的:在銀行與合規機構簽訂合約的前提下,大多保險是可靠的,你只需要仔細閱讀、理解這份保險適不適合你。

    3.仔細閱讀合同:凡是買理財產品被騙,大多是因為合同沒看仔細。如果你不能清晰的瞭解合同中的風險與收益,可以請專業人員代你審閱合同。

    4.發現情況不對及時反饋:即便你當場簽訂合同,回家以後也要再三閱讀。如果發現這份理財產品不適合自己或是被騙了,應在猶豫期內退還產品,或是聯絡銀保監局,為自己維權。

  • 8 # 刺蝟艾薇04601

    那要看你在哪個銀行理財了,微眾銀行就不可能,國內首家銀監會監管的民營銀行,理財產品多,種類齊全而且收益比傳統銀行還要高,現在已經沒有人在傳統銀行買理財產品了,收益太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曹操為什麼要對劉備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