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貳一橙

    劉伯溫和朱元璋這對君臣,似乎不像我們所認為的那樣“猶魚之有水”的和諧,反而因為帝權和臣子之間的矛盾,兩人還存在著不少齷齪,甚至於劉伯溫之死,後世也多認為是朱元璋在幕後主使的。

    在史料中記載,劉伯溫共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璉和次子劉璟,由於自己時刻籠罩在這陰謀詭計之中,所以劉伯溫臨死前,遺令二子日後皆不得參與政事,做個閒暇散翁,方能保一家平安。

    但一旦上了政治這艘船,要下來可就不容易了,在劉伯溫洪武八年去世後,僅僅兩年後,其長子劉璉就出任江西參政,同年被胡惟庸黨脅迫,墮井而死,年僅三十一歲,至於胡惟庸脅迫劉璉什麼?或許是要他加入自己的黨派,可劉璉不從而被暗殺。

    剩下的二子劉璟下場也沒好到哪裡去,雖然在劉璉死後的次年,胡惟庸就因為驕橫跋扈,觸及到了朱元璋逆鱗而被處死,但劉璟躲了初一躲不過十五,朱元璋死後不久就爆發了明室內亂,燕王朱棣搶了侄子朱允炆的帝位,自己做了皇帝,而劉璟又是堅定的“擁建文派”,如此一來,朱棣自然不可能放過劉璟的。

    和其父劉伯溫一樣,劉璟在靖難之役時由於不受建文帝重用,於是脫離朝廷告老還鄉,在家鄉種田為生,可惜匹夫無罪,劉璟作為功臣之後,才能讓朱元璋也讚賞不已,在朝廷上深有名望,這樣的人一旦拉攏過來,那朱棣的帝位就更穩固了。

    於是朱棣就強召劉璟進京,結果反被劉璟一陣指責,盛怒之下的朱棣將劉璟打入詔獄,在獄中自縊身亡,享年五十二歲,不過考慮到後來的大學士解縉之死,所以劉璟被害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在第一代誠意伯劉伯溫死後,誠意伯爵位足足空了十六年,才由其長孫、劉璉之子劉廌繼承,但僅僅不到一年,劉廌因罪被剝奪爵位,流放邊疆,後雖赦免罪行,但誠意伯爵位也沒有給他恢復,而是一直空缺下來,直到明嘉靖年間才由劉廌六世孫承襲誠意伯爵位,此後一直到大明滅亡,誠意伯爵位才徹底廢除。

    可見在劉伯溫死後,朱元璋對他的子孫並不太好,甚至於劉璉的被害,或許也是朱元璋要用來處置的胡惟庸的一顆棋子而已,而在朱元璋、朱棣兩代帝王的施政下,劉家也失去了爵位達一百四十年之久,不過由於劉伯溫、劉璉、劉璟的先後身死,劉家的政治影響力蕩然無存,雖然聲名不顯,至少也保住了家族延續,不像胡惟庸、李善長、藍玉那樣被抄家滅族,足見劉伯溫的先見之明瞭。

  • 2 # 百代千秋史

    (劉伯溫的形象。取自清代上官周的《晚笑堂畫傳》。)

    感謝明史迷的好問題。劉伯溫死後,他的兒子們最終都沒有得到善終,長子死於胡惟庸黨人之手,次子因得罪明成祖而自縊不過他的子孫後代都承襲了誠意伯的爵位,命運各有不同

    劉伯溫:人之將死,其言更明!

    劉伯溫之死,稱不上善終。

    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授劉基為弘文館學士,十一月,大封功臣,又授劉基為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封誠意伯,食祿二百四十石。第二年,賜劉基歸鄉。而劉伯溫之所以辭官歸鄉,是因他個性鮮明,難以與李善長和胡惟庸等人和諧共處,多有衝突和齟齬。

    胡惟庸掌權之後,對劉伯溫多有陷害。後胡惟庸成為丞相,位極人臣。劉伯溫因憂憤交加而發病。朱元璋讓胡惟庸派醫生來給他治病,可是劉伯溫吃了藥之後,腹中便出現了像拳頭大的石頭一般的異物。二月中,劉伯溫抱病覲見朱元璋,婉轉地向他稟告胡惟庸帶著御醫來探病,以及服藥之後身體的各種不適。而朱元璋只是講些寬慰的話,這使劉基相當的心寒。三月下旬,病情惡化,明太祖親自撰文賜給劉基,由劉璉陪伴,在朱元璋遣員的護送下,自京師動身返鄉。到家後病情加重,最後於四月十六日卒於故里,享壽六十五歲。

    (李善長像。劉基與時任中書左丞相李善長多有嫌隙,在李善長等人的攻擊下,劉基被迫告老還鄉。)

    而劉伯溫臨死前,對兩個兒子做了重要的提醒,可以說“劉伯溫之將死,其言更明”。他將《天文書》傳授給了長子劉璉,說:

    “我死後你要立刻將這本書呈給陛下,從此以後不要讓我們劉家的子孫學習這門學問。”

    又對次子劉璟說:

    “為政的要領在寬柔與剛猛迴圈相濟。如今朝廷最必須做的,是在位者儘量修養道德,法律則應該儘量簡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則,祈求上天佑我朝永命萬年。”

    又繼續說道:

    “本來我想寫一篇詳細的遺表,向陛下貢獻我最後的心意與所學,但胡惟庸還在,寫了也是枉然。不過等胡惟庸敗了,陛下必定會想起我,會向你們詢問我臨終的遺言,那時你們再將我這番話向陛下密奏吧!”

    兩子皆橫死,結局讓人惋惜

    劉伯溫雖未得善終,但是身後的評價和待遇卻是逐漸高漲,備享尊崇。

    (劉基像。取自明王圻和王思義撰的《三才圖會》。)

    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朝廷加贈他為太師,諡號文成。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因刑部郎中李瑜的建言,朝廷再度討論劉基的功績,並決議劉基應該和徐達等開國功臣一樣,配享太廟

    不過,相比之下,他的兩個兒子的命運,卻讓人惋惜不已。

    長子劉璉,生於元順帝至正八年(1348年),洪武十年(1377年),因與胡惟庸的黨人起衝突,被脅迫墮井而亡。劉璉的遭遇,可以看作是劉伯溫與胡惟庸等人衝突的繼續。劉伯溫自己和長子皆直接或間接死於胡惟庸之手,可見二人衝突的慘烈。

    次子劉璟,生於元順帝至正十年(1350年),在太祖一朝平安無事。但後來卻得罪了後明成祖。他曾嚮明成祖直言:“殿下百世後,逃不得一‘篡’字。”。成祖大怒之下,將他投入監獄,最後劉璟在獄中自縊身亡。

    不過。二人都有子嗣,每代的長子都承襲了誠意伯的爵位,不過命運各有不同。既有被處死的,也有身居高位的。

    (朱元璋像。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攻下浙東,劉基前往輔佐,二人就此結下君臣情誼。)

    從劉伯溫和其長子的遭遇來看,胡惟庸之所以妄為,是與朱元璋的縱容和姑息分不開的。基本上,很難說朱元璋對劉伯溫的後代是善待的

  • 3 # 遊弋歷史長河

    在明朝打天下的時候,劉伯溫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作為精通天文、兵法、數理等多方面的全能型人才,劉伯溫的人格魅力可想而知。

    圖 劉伯溫

    那麼在劉伯溫死後,朱元璋是如何對待他的後人的呢?

    元朝時期

    1311年,劉伯溫出身在浙江青田一戶普通家庭,從小十分聰明,天資過人,12歲時就考中了秀才。

    1333年,23歲的劉伯溫就參加了會試,一舉考中進士,但此時元王朝已經危機四伏,農民起義不斷,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劉伯溫考中進士後,就回到了家鄉青田呆了三年時間。

    1336年,26歲劉伯溫被元朝政府授為江西高安縣丞(正八品官),協助縣令處理政務。在任期間,他忠於自己的工作,體察民情、一身正氣,獲得了民眾的廣大讚譽,但也由此得罪了很多地方豪紳,劉伯溫在元政府的仕途也是非常的不順利。

    圖 元末農民起義形勢

    此後,劉伯溫在元朝政府並沒有受到足夠的重用,腐朽的元王朝也讓劉伯溫的一腔報國無法施展,心灰意冷的劉伯溫多次辭退元朝授予的官職。

    輔佐朱元璋

    1360年,50歲的劉伯溫被佔據南京的朱元璋請來擔任謀臣一職,劉基根據當時的形勢,向朱元璋提出了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的策略,朱元璋採納了劉伯溫的建議。

    在朱元璋消滅陳友諒、張士誠、攻滅元朝的作戰中,劉伯溫多次建言,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戰略中,劉伯溫無愧於開國功臣的名號。

    圖 明朝疆域

    明朝時期

    明朝建立後,劉伯溫並沒有居功自傲,他的政治決策,時刻體現著自己施德政、得民心的治國思想。

    衛所制度

    在劉伯溫的建議下,明朝建立了衛所制度,加強了朱元璋對軍隊的控制,鞏固了明初的中央集權。

    重視教育

    劉伯溫是優秀的文學家,他的儒學思想對明初的社會學風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的思想融和理學等學派的長處,極大的影響了明初學術思想的走向。

    不居功自傲

    和明初許多開國功臣由於居功自傲等因素被朱元璋處理所不同,劉伯溫自始至終有著清晰的頭腦,始終謙恭待人,稱得上是人臣的典範。

    被封為誠意伯,世襲罔替

    1370年,朱元璋大封開國功臣,劉伯溫被封為誠意伯,食祿二百四十石。還被允許世襲罔替。

    受到胡惟庸案的牽連,鬱鬱而終

    在明朝建立前,胡惟庸就追隨朱元璋了,明朝建立之後,在李善長的推薦下,胡惟庸擔任右丞相一職,後晉升為左丞相,一時間位高權重,顯赫一時。

    擔任左丞相多年的胡惟庸逐漸變得不可一世,甚至生出了反叛的心思。朱元璋哪會容得下這樣的人擔任要職位,胡惟庸被誅殺,但已經歸隱鄉里的劉伯溫就受到胡惟庸案的牽連,最後在家鄉鬱鬱而終。1392年,誠意伯的爵位也被朱元璋削掉,後來得到恢復,直到明朝滅亡。

    劉伯溫的後代

    長子劉璉,曾和胡惟庸的黨人起了衝突,被脅迫墮井而死。

    次子劉璟,在明成祖朱棣時期,出言頂撞朱棣,下獄,在獄中自盡。

    誠意伯的世系

    第一代 劉伯溫 1370年始封誠意伯。

    第二代:劉廌 劉伯溫之孫(劉璉之子)。1391年襲爵誠意伯。

    第三代:劉瑜 劉廌六世孫,1532年續封誠意伯。

    第四代:劉世延 劉瑜之孫。

    第五代:劉藎臣,劉世延之孫。

    第五代:劉孔昭,劉藎臣之子。南明時期被封為誠意侯。

    總結

    正所謂:

    三分天下諸葛亮

    一統江山劉伯溫

    前朝軍師諸葛亮

    後朝軍師劉伯溫

    劉伯溫的功績已經不用過多的贅述了,他的忠心,為國為民的精神,還有作為人臣的智慧,都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榜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打籃球而不是羽毛球乒乓球排球手球等球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