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xiayuan-wang
-
2 # oo淰舊
據說是當年羅馬執政官克拉蘇在亞洲戰死,一部分敗退的羅馬將士流竄到中國,定居下來留下的後裔。
有記載當年的西涼騎兵多是高鼻深目,典型的中歐混血,而且主要兵器是標槍,這是古羅馬重灌步兵常用的武器,保留下的傳統。
-
3 # 蘇沉船
三國沒有所謂的西涼騎兵,這是《三國演義》給予塑造的名號,當時西涼一詞還不見於史書,並不用來概括涼州以西一帶的地理位置,至五胡十六國開始西涼一詞才普遍被使用。
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的“涼州騎兵”其實就是東漢帝國的正規軍,漢政府普遍使用羌族部落計程車兵去征討另一些反叛的羌族普遍,而羌族士兵普遍擅長騎射,但這跟大多數理解的重騎兵不同,三國時期已有較早的馬鐙,可以使用突擊戰術,但仍不是南北朝時所見的重甲騎兵,故涼州的騎兵跟中原騎兵不見得有太多不同之處。
《後漢書.西羌傳》記載:“北地降羌先零種因黃巾大亂,乃與湟中羌、義從胡北宮伯玉等反,寇隴右。”東漢末以來西北叛亂的源頭就是來自這支隊伍,卻都是名副其實的東漢正規軍。北地降羌大約都是張奐、皇甫規時期招撫的叛羌,湟中羌和義從胡則是一向是護羌校尉所統領的部隊,故其戰鬥力卓絕,一度打到三輔地區。就連曾經平定黃巾之亂的皇甫嵩都一時難以解決,只能採取持久戰跟他們對峙。
皇甫嵩這支軍隊徵集了孫堅、陶謙的揚州兵入麾下,戰前還想要招攬烏丸騎兵助戰,而鄒靖提議使用鮮卑騎兵。此後不久,漢政府還徵用匈奴軍去鎮壓張純的叛亂。使用少數民族士兵是東漢政府一貫做法,其實就是作為兵源使用。
其後涼州叛軍形成各大軍閥,各自有自己的統帥,他們彼此爭權互相攻擊,由涼州的故官吏韓遂、馬騰成為了當中最強勢的軍閥。韓遂和馬騰也因爭奪地位雙方相攻多年,韓遂殺過馬騰的妻子和兒子。
其後曹操出兵征討馬超、韓遂等關西聯軍,這些軍閥大多行跡如同流寇,難以約制軍隊紀律,多年以來戰鬥力已經不如從前。而曹操的部隊這些年南征北戰,已經適應了各種形式的戰鬥,故曹操渡過黃河以後,馬超、韓遂失去了地利,被曹操軍正面所擊潰,因此很難說所謂的“涼州騎兵”有什麼過人之處。
其後曹操的猛將夏侯淵後率軍駐涼州,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夏侯淵手下一支精銳騎兵行動迅速,三日五百,六日一千,這才是三國騎兵的巔峰實力。
人們常說董卓手下有什麼“西涼騎兵”,那其實也是董卓手下的東漢正規軍,他入洛陽以前手中只有三千士兵,這些士兵由隴西漢姓子弟、湟中秦胡等組成,基數不大。而後董卓兼併的是何進、何苗、丁原駐於洛陽周邊的禁軍,皇甫嵩與蓋勳位於長安的駐軍,由此才能夠跟袁紹、曹操、孫堅等諸侯大戰。
常人理解中董卓的“西涼騎兵”正是東漢正規軍精銳。
只不過董卓任用的嫡系將領多為涼州人,軍隊的實際構成就是東漢帝國的主力。這些軍隊在初期仍發揮強悍的戰鬥力,只是董卓、李傕、郭汜等人不修軍紀,任由部隊燒殺搶奪,行跡如同流寇,至末期已經不堪一擊,曹操甚至都不需要專門派自己的主力去消滅李傕、郭汜。只是命董卓另一名舊部段煨節制關西軍閥討伐李傕,李傕很快就被張橫、梁興等軍閥給擊敗。
關於地區的兵種確實有一些說法,比如蔡邕說有幽州突騎、冀州強弩,這兩個兵種後來被袁紹所佔,卻沒打贏曹操。曹操、劉備、孫策手下都有一支揚州丹陽兵,出生於涼州的將領麴義精通羌人的騎兵戰法等等。
這些兵源確實有一些特點,但並沒法影響軍隊的總體戰鬥力,主要還得看將領如何管理。按常理,曹魏的部隊集中幽州、涼州、幷州、冀州、青徐、兗豫、荊揚等各州士兵的特點,又曾得到益州漢中大量人口,天下的兵種全都佔有,難道不比蜀漢、孫吳兵強嗎?司馬懿怎會被諸葛亮打到不肯出戰?司馬師面對諸葛恪二十萬大軍,又何必固守新城?
可見一旦軍隊都擁有嚴格的軍事制度和有效訓練後,已經不存在太大差異,沒有什麼地方的兵種戰鬥力絕對更強。
-
4 # 歷史臆想愛好者劉宇
西涼鐵騎主要指的是董卓帶出來的那一部分以及留在西涼後來跟著馬騰韓馥的那一部分。一直守護邊關,能征善戰,又有良馬,所以戰鬥力驚人。不過到了後期,進入腹地打仗,岡山峻嶺難免水土不服。
-
5 # 艾希之箭
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
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
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
看親身經歷的蔡文姬詩,裡面董卓部下就一副騎兵馳騁的派頭。而西涼所說是涼州,那裡的確是騎兵為主的。不過董卓起初進京沒帶多少人,後來先後兼併了何進、丁原的部隊,才做大的,所以當時董卓軍屬於雜燴,但也夠強了,看看鄭泰的描敘:
且天下強勇,百姓所畏者,有並、涼之人,及匈奴、屠各、湟中義從、西羌八種。而明公擁之,以為爪牙,譬驅虎兕以赴犬羊。
而董卓和馬超的軍隊羌族只是其中一部分,並非全部是羌人。羌人歷次叛亂,不少以步騎為主,那也是中間有不少漢人,但是看記載,清一色騎兵也不少,無論叛軍還是漢軍裡都有:
詡曰:“兵法弱不攻強,走不逐飛,自然之埶也。今虜皆馬騎,日行數百,來如風雨,去如絕弦,以步追之,埶不相及,所以曠而無功也。為使君計者,莫如罷諸郡兵,各令出錢數千,二十人共市一馬,如此,可舍甲冑,馳輕兵,以萬騎之觿,逐數千之虜,追尾掩{雀戈},尾猶尋也。其道自窮。便人利事,大功立矣。
明年冬,燒當種那離等三千餘騎寇金城塞,馬賢將兵赴擊,斬首四百餘級,獲馬千四百匹。那離等復西招羌胡,殺傷吏民。
四年,馬賢將湟中義從兵及羌胡萬餘騎掩擊那離等,斬之,獲首虜千二百餘級,得馬騾羊十萬餘頭。(《後漢書、西羌傳》)
日行數百,來如風雨,去如絕弦,光這十二字評價,就足矣了。
提主所說的馬超,當時是和韓遂一起對付曹操,而看看靈帝年間,北宮伯玉、邊章、韓遂涼州之亂起兵殺入關中腹地的兵力:
其冬,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關髃盜反叛,遂共立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殺護羌校尉泠徵。伯玉等乃劫致金城人邊章、韓遂,使專任軍政,共殺金城太守陳懿,攻燒州郡。明年春,將數萬騎入寇三輔,侵逼園陵,託誅宦官為名。(《後漢書、董卓傳》)
而就是到了魏初的涼州之亂,一樣是大堆騎兵出現:
賊七千餘騎逆拒軍於鸇陰口,既揚聲軍由鸇陰,乃潛由且次出至武威。胡以為神,引還顯美。既已據武威,曜乃至,儒等猶未達。既勞賜將士,欲進軍擊胡。諸將皆曰:“士卒疲倦,虜眾氣銳,難與爭鋒。”既曰:“今軍無見糧,當因敵為資。若虜見兵合,退依深山,追之則道險窮餓,兵還則出候寇鈔。如此,兵不得解,所謂‘一日縱敵,患在數世’也。”遂前軍顯美。胡騎數千,因大風欲放火燒營,將士皆恐。(《三國志、張既傳》)
回覆列表
按照三國敘述的西涼地理位置應該在西安以西漢中以北的一塊麵積較大的區域, 應該與戰國時期的秦有較大的重合, 並且還包括秦以西以北的一部分地區, 相當於現在的青海省和寧夏省。這些地區馬姓是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