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之首當推魯菜:魯菜系包括青島在內,以福山幫為代表的膠東派,以及包括德州、泰安在內的濟南派兩個流派。並有堪稱“陽春白雪”的典雅華貴的孔府菜,還有星羅棋佈的各種地方菜和風味小吃。膠東菜擅長爆、炸、扒、熘、蒸;口味以鮮奪人,偏於清淡;選料則多為明蝦、海螺、鮑魚、蠣黃、海帶等海鮮。其中名菜有“扒原殼鮑魚”,主料為長山列島海珍鮑魚,以魯菜傳統技法烹調,鮮美滑嫩,催人食慾。其他名菜還有蟹黃魚翅、芙蓉乾貝、燒海參、烤大蝦、炸蠣黃和清蒸加吉魚等。濟南派則以湯著稱,輔以爆、炒、燒、炸,菜餚以清、鮮、脆、嫩見長。其中名餚有清湯什錦、奶湯蒲菜,清鮮淡雅,別具一格。而裡嫩外焦的糖醋黃河鯉魚、脆嫩爽口的油爆雙脆、素菜之珍的鍋豆腐,則顯示了濟南派的火候功力。清代光緒年間,濟南九華林酒樓店主將豬大腸洗涮後,加香料開水煮至軟酥取出,切成段後,加醬油、糖、香料等製成又香又肥的紅燒大腸,聞名於市。後來在製作上又有所改進,將洗淨的大腸入開水煮熟後,入油鍋炸,再加入調味和香料烹製,此菜味道更鮮美。文人雅士根據其製作精細如道家“九鍊金丹”一般,將其取名為“九轉大腸”。“八仙過海鬧羅漢”是孔府喜壽宴第一道菜,選用魚翅、海參、鮑魚、魚骨、魚肚、蝦、蘆筍、火腿為“八仙”。將雞脯肉剁成泥,在碗底做成羅漢錢狀,稱為“羅漢”。製成後放在圓瓷罐裡,擺成八方,中間放羅漢雞,上撒火腿片、薑片及汆好的青菜葉,再將燒開的雞湯澆上即成。舊時此菜上席即開鑼唱戲,在品嚐美味的同時聽戲,熱鬧非凡,也奢侈至極。粵菜系也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粵菜系由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三種地方風味組成。廣州菜包括珠江三角洲和肇慶、韶關、湛江等地的名食在內。地域最廣,用料龐雜,選料精細,技藝精良,善於變化,風味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濃郁,擅長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溫恰到好處。粵菜系還有一派海南菜,菜的品種較少,但具有熱帶食物特有的風味。粵菜系在烹調上以炒、爆為主,兼有燴、煎、烤,講究鮮、嫩、爽、滑,曾有“五滋六味”之說。“五滋”即香、松、臭、肥、濃,“六味”是酸、甜、苦、辣、鹹、鮮。同時注意色、香、味、形。許多廣東點心是用烘箱烤出來的,帶有西菜的特點。粵菜的主要名菜有脆皮烤乳豬、龍虎鬥、太爺雞、護國菜、潮州燒鷹鵝、猴腦湯等百餘種。其中“烤乳豬”是廣州最著名的特色菜。隨著時代的變遷,在烹調製作方面不斷有所改進,真正達到“色如琥珀,又類真金”,並皮脆肉軟,表裡濃香,適合南方人的口味。“太爺雞”是馳名港澳的廣州傳統名菜始於清末,七十年代曾中斷。較為著名的有貴聯升的滿漢全席、香糟鱸魚球,聚豐園的醉蝦、醉蟹,南陽堂的什錦冷盤、一品鍋,品容升的芝麻球,玉波樓的半齋炸鍋巴,福來居的酥鯽魚,萬棧堂的掛爐鴨,文園的江南百花雞,南園的紅燒鮑片,西園的鼎湖上素,大三元的紅燒大裙翅,蛇王滿的龍虎燴,六國的太爺雞,愉園的玻璃蝦仁,華園的桂花翅,北國的玉樹雞,旺記的燒乳豬,新遠來的魚雲羹,金陵的片皮鴨,冠珍的清湯魚肚,陶陶居的炒蟹,菜根香的素食,陸羽居的化皮乳豬、白雲豬手,太平館的西汁乳鴿等。川菜系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菜系,其發源地是古代的巴國和蜀國。清乾隆年間,四川羅江著名文人李調元在其《函海·醒園錄》中就係統地蒐集了川菜的38種烹調方法,如炒、滑、爆、煸、溜、熗、炸、煮、燙、糝、煎、蒙、貼、釀、卷、蒸、燒、燜、燉、攤、煨、燴、淖、烤、烘、粘、汆、糟、醉、衝等,以及冷菜類的拌、滷、燻、醃、臘、凍、醬等。不論官府菜,還是市肆菜,都有許多名菜。川菜以成都和重慶兩地的菜餚為代表。所用的調味品既複雜多樣,又富有特色;尤其是號稱“三椒”的花椒、胡椒、辣椒,“三香”的蔥、姜、蒜,醋、郫縣豆瓣醬的使用頻繁及數量之多,遠非其他菜系能相比。特別是“魚香”、“怪味”更是離不開這些調味品,如用代用品則味道要打折扣。川菜有“七滋八味”之說,“七滋”指甜、酸、麻、辣、苦、香、鹹;“八味”即是魚香、酸辣、椒麻、怪味、麻辣、紅油、薑汁、家常。烹調方法共有38種之多。在口味上川菜特別講究“一菜一格”,且色、香、味、形俱佳,故國際烹飪界有“食在中國,味在四川”之說。川菜名菜還有燈影牛肉、樟茶鴨子、毛肚火鍋、夫妻肺片、東坡墨魚、清蒸江團等300多種。其中“燈影牛肉”製作方法與眾不同,風味獨特;是將牛後腿上的犍子肉切成薄片,撒上炒幹水分的鹽,裹成圓筒形晾乾,平鋪在鋼絲架上,進烘爐烘乾,再上蒸籠蒸後取出,切成小片復蒸透。最後下炒鍋炒透,加入調料,起鍋晾涼,淋上麻油才成。此菜呈半透明狀,薄如紙,紅豔豔,油光滑,放在燈下可將牛肉片的紅影子映在紙上或牆上,好似演燈影戲。“夫妻肺片”是成都地區人人皆知的一道風味菜。相傳本世紀30年代,有個叫郭朝華的小販,和妻子製作涼拌牛肺片,串街走巷,提籃叫賣。人們謔稱其為“夫妻肺片”,沿用至今。湘西菜擅長香酸辣,具有濃郁的山鄉風味。湘菜系發展很快,形成了一套以燉、燜、煨、燒、炒、熘、煎、燻、臘等烹飪技術,湘菜的主要名菜有“東安子雞”、“紅煨魚翅”、“臘味合蒸”、“麵包全鴨”、“油辣冬筍尖”、“板栗燒菜心”、“五元神仙雞”、“吉首酸肉”等。其中“紅煨魚翅”又名“組庵魚翅”,是湖南地方名菜。烹調方法是用魚翅加雞湯、醬油等,用小火煨制而成,汁濃味鮮,以清鮮糯柔著名。清代光緒年間進士譚組庵十分喜歡吃此菜,其家廚便將黃煨魚翅的製法作了改進,加上雞肉、五花豬肉和魚翅同煨,使魚翅更加軟糯爽滑,湯汁更加醇香鮮美。譚進士食之稱讚不已,從此聞名天下。因此,菜為譚家家廚所創,故稱為“組庵魚翅”。 清初明末此菜傳到長沙,成為湖南名餚。“五元神仙雞”又名“五元全雞”,古已有之。清代《調鼎集》曾有“神仙燉雞”的記載。其製法是“治淨,入缽,和醬油,隔湯幹燉,嫩雞肚填黃芪數錢,幹蒸更益人”。這是以黃芪燉雞,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故名“神仙雞”。在同治年間已有“五元神仙雞”,據傳為曲園酒樓所制。開始也是用全雞加黃芪蒸制,後來改加荔枝、桂圓、紅棗、蓮子、構杞子,入體加調味蒸制,名為“五元神仙雞”。閩菜系亦是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以烹製山珍海味而著稱。在色、香、味、形兼顧的基礎上,尤以香、味見長。其清新、和醇、葷香、不膩的風味特色,在中國飲食文化中獨樹一幟。閩菜系歷來以選料精細,刀工嚴謹,講究火候、調湯、佐料,和以味取勝而著稱。其烹飪技藝,有四個鮮明的特徵,一是採用細緻入微的片、切、剞等刀法,使不同質地的原料,達到入味透徹的效果。“雞茸金絲筍”是將冬筍切成三根頭髮絲粗細的“金絲筍”,每100g冬筍要切500g~600g條細絲,切得長短一致,粗細均勻。這樣冬筍才能和雞茸、蛋液等料拌成的糊融為一體。經巧妙烹炒後,雞茸與筍絲之味特佳。此菜經歷百年,盛名不衰。二是湯菜居多,變化無窮。閩菜多湯由來已久,這與福建有豐富的海產資源密切相關。閩菜始終將質鮮、味純、滋補聯絡在一起,而在各種烹調方法中,湯菜最能體現原汁原味,本色本味。故閩菜多湯,目的在於此。閩菜的“多湯”,是指湯菜多,而且透過精選各種輔料加以調製,使不同原料固有的羶、苦、澀、腥等味得以摒除,從而又使不同質量的菜餚,經調湯後味道各具特色,因而有“一湯變十”之說。如干魷魚味腥,須經水發之法去除,否則也不適應烹製脆嫩菜餚所需。但一經水發,又失去魷魚的本味,必須另行調製魷魚湯,使之達到質量和味道俱存的效果。閩菜系起源於福建閩侯縣,有福州、閩南的廈門、閩西的泉州等地的地方菜發展而成,以福州菜為主要代表。福州菜清鮮、淡爽,偏於甜酸,尤其講究調湯。另一特色是善用紅糟作配料,具有防腐、去腥、增香、生味、調色的作用。在實踐中,有熗糟、拉糟、煎糟、醉糟、爆糟等十多種,尤以“淡糟炒香螺片”、“醉糟雞”、“糟汁汆海蚌”等名餚最負盛名。閩南菜除新鮮、淡爽的特色外,還以講究作料,善用甜辣著稱。最常用的作料有辣椒醬、沙茶醬、芥末醬、桔汁等。其名菜有“沙茶燜鴨塊”、“芥辣雞絲”、“東壁龍珠”等均具風味。閩系菜偏鹹、辣,多以山區特有的奇珍異味為原料,如“油燜石鱗”、“爆炒地猴”等,有濃郁的山鄉色彩。“佛跳牆”是閩菜中最著名的古典名菜,相傳始於清道光年間,福建泉州地區採用東壁龍眼為原料,配以豬瘦肉、鮮蝦仁、水髮香菇、荸薺、雞蛋等製成菜餚,取名“東壁龍珠”,成為當地著名的特色風味菜。“炒西施舌”採用福建長樂漳巷的特產海蚌烹製。西施舌無論汆、炒、拌、燉,都具清甜鮮美的味道,令人難忘。蘇菜系的名菜眾多,如淮安的長魚席,即黃鱔席,品種達百種之多。揚州的三套鴨、溜子雞、滷雞、清燉甲魚、火煮乾絲、糖醋鱖魚、雙皮刀魚、文思豆腐、清燉獅子頭,鎮江的水晶餚蹄、清蒸鰣魚,靖江的肉脯,宜興的汽鍋雞,南京的金陵鹽水鴨、燉菜核、板鴨、松子肉、鳳尾蝦、蛋燒賣,蘇州的松鼠鱖魚、三蝦豆腐、白汁元魚、蓴菜塘魚片、胭脂鵝、八寶船鴨、雪花蟹汁、油爆大蝦,常熟的叫花子雞,無錫的鏡箱豆腐、櫻桃肉、梁溪脆鱔,徐州的狗肉,板浦的荷花鐵雀等等。徽菜系由安徽省的沿江菜、沿淮菜和徽州地方菜構成。沿江菜以蕪湖、安慶的地方菜為代表,以後傳到合肥地區,以烹調河鮮、家禽見長。沿淮菜以蚌埠、宿縣、阜陽等地方風味菜餚構成。皖南的徽州菜是徽菜系的主要代表,起源於黃山麓下的歙縣,即古代的徽州。後因新安江畔的屯溪小鎮成為“祁紅”、“屯綠”等名茶和徽墨、歙硯等土特產品的集散中心,商業興旺,飲食業發達,徽菜的重點逐漸轉移到屯溪,在這裡得到進一步發展。宋高宗曾問歙味於學士汪藻,汪藻舉梅聖俞詩對答“雪天牛尾狸,沙地馬蹄鱉”。牛尾狸即果子狸,又名白額。徽菜系在烹調技藝上擅長燒、燉、蒸,而爆、炒菜較少,重油、重色、重火工。其名菜有火腿甲魚、紅燒果子狸、醃鮮鱖魚、無為燻雞、符離集燒雞、問政筍、黃山燉鴿等。其中“火腿燉甲魚”又名“清燉馬蹄鱉”,是徽菜中最古老的傳統名菜。採用當地最著名的特產“沙地馬蹄鱉”燉成。相傳南宋時,上至高宗,下至地方百官都品嚐過此菜。明、清時一些著名詩人、居士都曾慕名前往徽州品嚐“馬蹄鱉”之美味,因而享譽全國成為安徽特有的傳統名菜。相傳乾隆三十九年,即公元1774年無為縣的廚師將雞先燻後滷的獨特製法,使雞色澤金黃油亮,皮脂豐潤,美味可口,獨具一格,稱為“無為燻雞”。後來漸傳至安徽其他地區,到清末已傳遍全省。“符離集燒雞”源於山東的德州扒雞,最早叫紅雞,是將雞加調味煮燒後,搽上一層紅米曲,當時並無很大名氣。本世紀三十年代,德州管姓燒雞師傅遷居符離集鎮,帶來德州五香脫骨扒雞的製作技術。他改進紅雞選料,並增加許多調味品,使雞色澤金黃,雞肉酥爛脫骨,滋味鮮美,符離集燒雞逐漸成名。其中以管、魏、韓三家燒雞店最為出名。於是,符離集燒雞遂與德州扒雞齊名,享譽中外。
八大菜系之首當推魯菜:魯菜系包括青島在內,以福山幫為代表的膠東派,以及包括德州、泰安在內的濟南派兩個流派。並有堪稱“陽春白雪”的典雅華貴的孔府菜,還有星羅棋佈的各種地方菜和風味小吃。膠東菜擅長爆、炸、扒、熘、蒸;口味以鮮奪人,偏於清淡;選料則多為明蝦、海螺、鮑魚、蠣黃、海帶等海鮮。其中名菜有“扒原殼鮑魚”,主料為長山列島海珍鮑魚,以魯菜傳統技法烹調,鮮美滑嫩,催人食慾。其他名菜還有蟹黃魚翅、芙蓉乾貝、燒海參、烤大蝦、炸蠣黃和清蒸加吉魚等。濟南派則以湯著稱,輔以爆、炒、燒、炸,菜餚以清、鮮、脆、嫩見長。其中名餚有清湯什錦、奶湯蒲菜,清鮮淡雅,別具一格。而裡嫩外焦的糖醋黃河鯉魚、脆嫩爽口的油爆雙脆、素菜之珍的鍋豆腐,則顯示了濟南派的火候功力。清代光緒年間,濟南九華林酒樓店主將豬大腸洗涮後,加香料開水煮至軟酥取出,切成段後,加醬油、糖、香料等製成又香又肥的紅燒大腸,聞名於市。後來在製作上又有所改進,將洗淨的大腸入開水煮熟後,入油鍋炸,再加入調味和香料烹製,此菜味道更鮮美。文人雅士根據其製作精細如道家“九鍊金丹”一般,將其取名為“九轉大腸”。“八仙過海鬧羅漢”是孔府喜壽宴第一道菜,選用魚翅、海參、鮑魚、魚骨、魚肚、蝦、蘆筍、火腿為“八仙”。將雞脯肉剁成泥,在碗底做成羅漢錢狀,稱為“羅漢”。製成後放在圓瓷罐裡,擺成八方,中間放羅漢雞,上撒火腿片、薑片及汆好的青菜葉,再將燒開的雞湯澆上即成。舊時此菜上席即開鑼唱戲,在品嚐美味的同時聽戲,熱鬧非凡,也奢侈至極。粵菜系也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粵菜系由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三種地方風味組成。廣州菜包括珠江三角洲和肇慶、韶關、湛江等地的名食在內。地域最廣,用料龐雜,選料精細,技藝精良,善於變化,風味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濃郁,擅長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溫恰到好處。粵菜系還有一派海南菜,菜的品種較少,但具有熱帶食物特有的風味。粵菜系在烹調上以炒、爆為主,兼有燴、煎、烤,講究鮮、嫩、爽、滑,曾有“五滋六味”之說。“五滋”即香、松、臭、肥、濃,“六味”是酸、甜、苦、辣、鹹、鮮。同時注意色、香、味、形。許多廣東點心是用烘箱烤出來的,帶有西菜的特點。粵菜的主要名菜有脆皮烤乳豬、龍虎鬥、太爺雞、護國菜、潮州燒鷹鵝、猴腦湯等百餘種。其中“烤乳豬”是廣州最著名的特色菜。隨著時代的變遷,在烹調製作方面不斷有所改進,真正達到“色如琥珀,又類真金”,並皮脆肉軟,表裡濃香,適合南方人的口味。“太爺雞”是馳名港澳的廣州傳統名菜始於清末,七十年代曾中斷。較為著名的有貴聯升的滿漢全席、香糟鱸魚球,聚豐園的醉蝦、醉蟹,南陽堂的什錦冷盤、一品鍋,品容升的芝麻球,玉波樓的半齋炸鍋巴,福來居的酥鯽魚,萬棧堂的掛爐鴨,文園的江南百花雞,南園的紅燒鮑片,西園的鼎湖上素,大三元的紅燒大裙翅,蛇王滿的龍虎燴,六國的太爺雞,愉園的玻璃蝦仁,華園的桂花翅,北國的玉樹雞,旺記的燒乳豬,新遠來的魚雲羹,金陵的片皮鴨,冠珍的清湯魚肚,陶陶居的炒蟹,菜根香的素食,陸羽居的化皮乳豬、白雲豬手,太平館的西汁乳鴿等。川菜系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菜系,其發源地是古代的巴國和蜀國。清乾隆年間,四川羅江著名文人李調元在其《函海·醒園錄》中就係統地蒐集了川菜的38種烹調方法,如炒、滑、爆、煸、溜、熗、炸、煮、燙、糝、煎、蒙、貼、釀、卷、蒸、燒、燜、燉、攤、煨、燴、淖、烤、烘、粘、汆、糟、醉、衝等,以及冷菜類的拌、滷、燻、醃、臘、凍、醬等。不論官府菜,還是市肆菜,都有許多名菜。川菜以成都和重慶兩地的菜餚為代表。所用的調味品既複雜多樣,又富有特色;尤其是號稱“三椒”的花椒、胡椒、辣椒,“三香”的蔥、姜、蒜,醋、郫縣豆瓣醬的使用頻繁及數量之多,遠非其他菜系能相比。特別是“魚香”、“怪味”更是離不開這些調味品,如用代用品則味道要打折扣。川菜有“七滋八味”之說,“七滋”指甜、酸、麻、辣、苦、香、鹹;“八味”即是魚香、酸辣、椒麻、怪味、麻辣、紅油、薑汁、家常。烹調方法共有38種之多。在口味上川菜特別講究“一菜一格”,且色、香、味、形俱佳,故國際烹飪界有“食在中國,味在四川”之說。川菜名菜還有燈影牛肉、樟茶鴨子、毛肚火鍋、夫妻肺片、東坡墨魚、清蒸江團等300多種。其中“燈影牛肉”製作方法與眾不同,風味獨特;是將牛後腿上的犍子肉切成薄片,撒上炒幹水分的鹽,裹成圓筒形晾乾,平鋪在鋼絲架上,進烘爐烘乾,再上蒸籠蒸後取出,切成小片復蒸透。最後下炒鍋炒透,加入調料,起鍋晾涼,淋上麻油才成。此菜呈半透明狀,薄如紙,紅豔豔,油光滑,放在燈下可將牛肉片的紅影子映在紙上或牆上,好似演燈影戲。“夫妻肺片”是成都地區人人皆知的一道風味菜。相傳本世紀30年代,有個叫郭朝華的小販,和妻子製作涼拌牛肺片,串街走巷,提籃叫賣。人們謔稱其為“夫妻肺片”,沿用至今。湘西菜擅長香酸辣,具有濃郁的山鄉風味。湘菜系發展很快,形成了一套以燉、燜、煨、燒、炒、熘、煎、燻、臘等烹飪技術,湘菜的主要名菜有“東安子雞”、“紅煨魚翅”、“臘味合蒸”、“麵包全鴨”、“油辣冬筍尖”、“板栗燒菜心”、“五元神仙雞”、“吉首酸肉”等。其中“紅煨魚翅”又名“組庵魚翅”,是湖南地方名菜。烹調方法是用魚翅加雞湯、醬油等,用小火煨制而成,汁濃味鮮,以清鮮糯柔著名。清代光緒年間進士譚組庵十分喜歡吃此菜,其家廚便將黃煨魚翅的製法作了改進,加上雞肉、五花豬肉和魚翅同煨,使魚翅更加軟糯爽滑,湯汁更加醇香鮮美。譚進士食之稱讚不已,從此聞名天下。因此,菜為譚家家廚所創,故稱為“組庵魚翅”。 清初明末此菜傳到長沙,成為湖南名餚。“五元神仙雞”又名“五元全雞”,古已有之。清代《調鼎集》曾有“神仙燉雞”的記載。其製法是“治淨,入缽,和醬油,隔湯幹燉,嫩雞肚填黃芪數錢,幹蒸更益人”。這是以黃芪燉雞,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故名“神仙雞”。在同治年間已有“五元神仙雞”,據傳為曲園酒樓所制。開始也是用全雞加黃芪蒸制,後來改加荔枝、桂圓、紅棗、蓮子、構杞子,入體加調味蒸制,名為“五元神仙雞”。閩菜系亦是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以烹製山珍海味而著稱。在色、香、味、形兼顧的基礎上,尤以香、味見長。其清新、和醇、葷香、不膩的風味特色,在中國飲食文化中獨樹一幟。閩菜系歷來以選料精細,刀工嚴謹,講究火候、調湯、佐料,和以味取勝而著稱。其烹飪技藝,有四個鮮明的特徵,一是採用細緻入微的片、切、剞等刀法,使不同質地的原料,達到入味透徹的效果。“雞茸金絲筍”是將冬筍切成三根頭髮絲粗細的“金絲筍”,每100g冬筍要切500g~600g條細絲,切得長短一致,粗細均勻。這樣冬筍才能和雞茸、蛋液等料拌成的糊融為一體。經巧妙烹炒後,雞茸與筍絲之味特佳。此菜經歷百年,盛名不衰。二是湯菜居多,變化無窮。閩菜多湯由來已久,這與福建有豐富的海產資源密切相關。閩菜始終將質鮮、味純、滋補聯絡在一起,而在各種烹調方法中,湯菜最能體現原汁原味,本色本味。故閩菜多湯,目的在於此。閩菜的“多湯”,是指湯菜多,而且透過精選各種輔料加以調製,使不同原料固有的羶、苦、澀、腥等味得以摒除,從而又使不同質量的菜餚,經調湯後味道各具特色,因而有“一湯變十”之說。如干魷魚味腥,須經水發之法去除,否則也不適應烹製脆嫩菜餚所需。但一經水發,又失去魷魚的本味,必須另行調製魷魚湯,使之達到質量和味道俱存的效果。閩菜系起源於福建閩侯縣,有福州、閩南的廈門、閩西的泉州等地的地方菜發展而成,以福州菜為主要代表。福州菜清鮮、淡爽,偏於甜酸,尤其講究調湯。另一特色是善用紅糟作配料,具有防腐、去腥、增香、生味、調色的作用。在實踐中,有熗糟、拉糟、煎糟、醉糟、爆糟等十多種,尤以“淡糟炒香螺片”、“醉糟雞”、“糟汁汆海蚌”等名餚最負盛名。閩南菜除新鮮、淡爽的特色外,還以講究作料,善用甜辣著稱。最常用的作料有辣椒醬、沙茶醬、芥末醬、桔汁等。其名菜有“沙茶燜鴨塊”、“芥辣雞絲”、“東壁龍珠”等均具風味。閩系菜偏鹹、辣,多以山區特有的奇珍異味為原料,如“油燜石鱗”、“爆炒地猴”等,有濃郁的山鄉色彩。“佛跳牆”是閩菜中最著名的古典名菜,相傳始於清道光年間,福建泉州地區採用東壁龍眼為原料,配以豬瘦肉、鮮蝦仁、水髮香菇、荸薺、雞蛋等製成菜餚,取名“東壁龍珠”,成為當地著名的特色風味菜。“炒西施舌”採用福建長樂漳巷的特產海蚌烹製。西施舌無論汆、炒、拌、燉,都具清甜鮮美的味道,令人難忘。蘇菜系的名菜眾多,如淮安的長魚席,即黃鱔席,品種達百種之多。揚州的三套鴨、溜子雞、滷雞、清燉甲魚、火煮乾絲、糖醋鱖魚、雙皮刀魚、文思豆腐、清燉獅子頭,鎮江的水晶餚蹄、清蒸鰣魚,靖江的肉脯,宜興的汽鍋雞,南京的金陵鹽水鴨、燉菜核、板鴨、松子肉、鳳尾蝦、蛋燒賣,蘇州的松鼠鱖魚、三蝦豆腐、白汁元魚、蓴菜塘魚片、胭脂鵝、八寶船鴨、雪花蟹汁、油爆大蝦,常熟的叫花子雞,無錫的鏡箱豆腐、櫻桃肉、梁溪脆鱔,徐州的狗肉,板浦的荷花鐵雀等等。徽菜系由安徽省的沿江菜、沿淮菜和徽州地方菜構成。沿江菜以蕪湖、安慶的地方菜為代表,以後傳到合肥地區,以烹調河鮮、家禽見長。沿淮菜以蚌埠、宿縣、阜陽等地方風味菜餚構成。皖南的徽州菜是徽菜系的主要代表,起源於黃山麓下的歙縣,即古代的徽州。後因新安江畔的屯溪小鎮成為“祁紅”、“屯綠”等名茶和徽墨、歙硯等土特產品的集散中心,商業興旺,飲食業發達,徽菜的重點逐漸轉移到屯溪,在這裡得到進一步發展。宋高宗曾問歙味於學士汪藻,汪藻舉梅聖俞詩對答“雪天牛尾狸,沙地馬蹄鱉”。牛尾狸即果子狸,又名白額。徽菜系在烹調技藝上擅長燒、燉、蒸,而爆、炒菜較少,重油、重色、重火工。其名菜有火腿甲魚、紅燒果子狸、醃鮮鱖魚、無為燻雞、符離集燒雞、問政筍、黃山燉鴿等。其中“火腿燉甲魚”又名“清燉馬蹄鱉”,是徽菜中最古老的傳統名菜。採用當地最著名的特產“沙地馬蹄鱉”燉成。相傳南宋時,上至高宗,下至地方百官都品嚐過此菜。明、清時一些著名詩人、居士都曾慕名前往徽州品嚐“馬蹄鱉”之美味,因而享譽全國成為安徽特有的傳統名菜。相傳乾隆三十九年,即公元1774年無為縣的廚師將雞先燻後滷的獨特製法,使雞色澤金黃油亮,皮脂豐潤,美味可口,獨具一格,稱為“無為燻雞”。後來漸傳至安徽其他地區,到清末已傳遍全省。“符離集燒雞”源於山東的德州扒雞,最早叫紅雞,是將雞加調味煮燒後,搽上一層紅米曲,當時並無很大名氣。本世紀三十年代,德州管姓燒雞師傅遷居符離集鎮,帶來德州五香脫骨扒雞的製作技術。他改進紅雞選料,並增加許多調味品,使雞色澤金黃,雞肉酥爛脫骨,滋味鮮美,符離集燒雞逐漸成名。其中以管、魏、韓三家燒雞店最為出名。於是,符離集燒雞遂與德州扒雞齊名,享譽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