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澤安君
-
2 # 生命的音符1
第一島鏈是源自位於西太平洋,是指北起日本群島丶琉球群島,中接臺灣島,南至菲律賓丶大巽他群島的鍊形島嶼帶。位於北韓半島南方的大韓民國有的時候也會被視為第一島鏈的一部份。
第一島鏈地帶海峽:宗谷海峽、津輕海峽、北韓海峽實行自由航行制度的非領海海峽,大隅海峽也是如此。中國通往西太平洋的國際航道有大隅海峽、吐噶喇海峽、奄美海峽、宮古海峽(最寬)、石垣水道(石垣海峽)、與那國海峽等,及巴士海峽、菲北海峽群,菲律賓南部海峽群等。
航權:一般海峽都類似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的臺灣海峽,是國際水道,各國的船隻都可通行。
事實:島鏈對中國主要是航運能力上的距離考驗,沒有誰實際上阻止過(跟蹤防備並非阻止)中國(偶爾)透過這些國際水道,1965年之前中國大陸南北方海軍(力量很弱)調動是透過臺灣之東的幾個海峽包括宮古海峽和巴士海峽,1965年兩岸兩次海戰之後,大陸海軍才走臺灣海峽。中國參與全球自由貿易後,走向深海是日常活動了。
普通訓練高於偶而透過:2013年7月24日,中國海軍穿越日本週邊海峽前往西太平洋訓練,在訓練活動級別上是“突破第一島鏈”。
-
3 # 利刃號
第一島鏈其實就是靠近東亞大陸的一些島嶼群,從最北邊的阿留申向南經過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一直到菲律賓群島,有時候也將這條島鏈延伸到印度尼西亞甚至新加坡地區。這是一種軍事概念,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之後確立了太平洋霸主的地位,但因為某些失敗的原因導致美國退出了東亞大陸,這個時候美國能控制的就是一群飄在海上的島國,從此“島鏈”這種軍事概念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在中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構建龐大且先進的反介入體系之後,美國在西太平洋執行任務的能力進一步受到限制,不僅不能夠達到足夠的打擊效果,而且在中國反艦彈道導彈的打擊下很有可能被直接摧毀。在多次的劣勢對峙之後,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麵臨的問題不僅有中國威脅帶來的作戰能力低下,還有海軍官兵在內部出現的、由訓練和官兵狀態引起的問題。
太平洋地區艦隊減少,印度洋海軍部署增加,看似有利於中國的海防,實際上恰恰相反。在太平洋地區中國有本土戰機資源和大量的基地,對中國的海防大有裨益,在印度洋地區,中國僅僅只有巴基斯坦的支援,而美國不僅擁有大量的基地,還擁有著印度洋上最重要的迪戈加西亞海軍基地,中國在印度洋地區毫無優勢可言。
中國想要在印度洋海區扭轉劣勢,不僅獲得的海外基地,航母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子,中國海軍的作戰能力才能夠從分的顯示出來,才能夠搶奪優勢,保護中國的國家安全。目前,中國已建航母2艘,在建航母2艘,在印度洋地區的局勢沒有很佔優勢。
美國海軍在改組之後,太平洋地區依靠空軍力量,而在印度洋和大西洋則是加大海軍力量的建設。
-
4 # 魂舞大漠
對於膽小之人,聽見個動靜就睡不安枕,遇見點事就會嚇得變了臉色,如果有人要擋他的路,在他前面搬塊石頭,就會跨不過去,難死了愁死了正然是這類人的表述。這正像美國第一島鏈的描述,從日本本島,經琉球、臺灣,到菲律賓大巽他群島,設定了無數塊石頭,中國沒有先進的裝備,出去就費勁,艦機出去即遭遇人家的艦機跟著,檔橫耍蠻不讓你透過,當年是挺難的,要在自家沒有像樣的裝備,自個出不去,人家常進來,華人無不憋著一口氣,何時方得一刀橫斷之?現在就可以,大量裝備可以自由自在出門去,高高興興回家來,一次次,遠海訓練嘛,只在自家後院玩,越來越變得玩不開了呢,比如對於航母,它壓根就不是一個池塘打撲騰的東西,遠海才是它的家,有人講說它是宅男,現在訓練任務非常繁重,不但要全訓編寫航母教材,而且要為001A培養艦載機飛行員,從無到有,一切必須細話從頭,方能真正把航母訓好與用過,所以現在不與人置閒氣,宅男就宅男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都還記得,偶爾遠海一次也呆不長,還得以訓練為重。出島鏈者不只航母,殲-11、轟-6K、電子飛機等,常見之出門揚長而去,都練練,展翅高飛一年年,百無禁忌,暢行無阻,那麼戰時會如何?是否會遭遇圍堵?接下來我們談第一話題。
東海防識區。當年鬧得兇,為圖清靜,架設東海防識區,對防識區的概念,多少人不解,領空不領空的,無關國際法,美國一用之,來了客人就招呼,在美國本土而近,世上現在唯有俄之轟炸機進去過,戰機起飛伴隨跟隨,不離不棄,那又怎麼樣呢?成為不成之法,法外之法,可識為防空區的防塵罩,中國稱之警戒範圍,劃得相當合理,只要你進來,就得盯著你,連最先進的F-22,最暴力的B-52無不例外,能來的不能來的一時都來,鬥了一陣子,我們結實地完成了東識區的架設任務,不啻第一島鏈的糾結,不得已承認了中國劃法的合理,和平時期正勘效用,耳聰目明,來了即能查驗,能看出是個什麼物件,是與不是別太丟臉,要自覺,概莫能外,這事成了,知道人人都得守規矩,一步步而設,不只東海,維護國家安全,有泰山之固,萬安之全。
不在五行中。循理而進,不只裝備,安全是個大概念,不能過於寬泛,能執行多少世人都看得清楚,跳出三界而外,一如西遊故事,不在五行之中,哪裡來得島鏈呀,對不對?不可把自家綁個結實,出門在外不免遇見點事,應當積極面對,才得正面主動,想出辦法來,只在屋子裡頭看不清外面事,雖有所觀察但不全面,遠海這一步,是正對正應,也是大膽穿插迂迴包圍極盡分割,不在五行中不再想三界之內的事,為了國家核心利益,我們蠻拼的,把島鏈之事放在口頭不如放在心上,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世上沒有捆綁我們的繩子,任誰也一樣,不必茲茲念念,跟著跟著吧,跟在一時跟不了一世。奉語世人,弄得不巧成拙了,自打臉有多麼 無趣呀,中國雲,誰也沒有權力在這裡生事生亂惹事生非。
-
5 # 姜運倉
島鏈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時任國務卿杜勒斯提出的一個概念。主要位於西太平洋地區,主要包括兩個部分:第一島鏈是從千島群島(包括半島南部)、日本群島、琉球群島,臺灣島,南至菲律賓群島,大巽他群島等;第二島鏈起點基本與第一島鏈相似,經小笠原諸島、馬里亞納群島等延至哈馬黑拉群島。也有人提分第三島鏈的概念。
在這些島鏈之中,第一島鏈無疑是最重要的。它既是一個地理概念,即包括上述半島與島嶼;它在提出之時更多的是一個意識形態、政治與安全概念,它是冷時期一度是美國領導的資本主義陣營遏制社會主國家向東發展的一道重要的封鎖線。
冷戰結束後,隨著蘇聯解體,西太平洋島鏈不再具有意識形態的意義,但卻仍被一些國家視為遏制潛在大國向大洋發展的防線。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美國打造的“第一島鏈”基本已成為一條廢線:一方面是由於大國的實力增強,突破防線的能力大大增強。再者在和平時期,東進太平洋的諸多路線是暢通的;另一方面,美國的能力也在相對下降,其在第一島鏈的投入在下降。另外島鏈上相關國家與美國離心力也在增大。美國對這一點看得也比較清楚,它也逐漸開始把防務力量從第一島鏈向第二島鏈撤離。
回覆列表
文-安澤君
所謂"島鏈",它就是一個在政治地理上的概念。二戰結束後,雅爾塔體系逐步建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圍追堵截。
49年,在大陸一個新的社會主義政權誕生了,成為社會主義陣營的重要力量。
北韓戰爭後,遭受失敗的美國,為了確保在亞太的利益,以及保護敗退臺灣的國府,由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提出了一個遏制中國和蘇聯遠東太平洋艦隊的戰略,即“島鏈戰略”,並在這段島鏈上,佈置了重兵,以對亞洲大陸各國形成威懾之勢。
第一島鏈北起日本群島,南韓丶琉球群島,中接臺灣島為重要核心,南至菲律賓丶大巽他群島的鍊形島嶼帶。
第一島鏈上的重要海峽: 宗谷海峽、津輕海峽、北韓海峽、大隅海峽。
第二島鏈起點也是日本群島,經小笠原諸島、火山列島等延至哈馬黑拉群島。
而中國要通往太平洋,必須穿越這些海峽,也就是突破所謂的第一島鏈,中國要發展遠洋海軍,必須突破第二島鏈。所以這兩條島鏈也被看成是美國遏制中國海軍向大洋發展的兩條戰略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