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命召集令
-
2 # 胡洋
很多人對輻射這個詞非常敏感,覺得輻射一定會對身體健康不利,看到輻射標誌就避退三舍。其實輻射無處不在,只要生活在大自然中,就離不開輻射。輻射分為兩種,電磁輻射和電離輻射:1、電磁輻射:日常所用電器會產生電磁輻射,包括電磁爐、電視、手機、吹風機、照相機等。 2、電離輻射:主要指X光、CT以及核電站產生的放射性輻射,釋放輻射性離子,使體內細胞產生電離作用,甚至導致DNA變性,風險較大。到醫院看病,免不了會有各種各樣的檢查,醫院裡的檢查中哪些有輻射呢?
B超 B超是沒有電離輻射的,孕婦產前檢查常規要做B超。普通B超及彩超會產生電磁輻射,且輻射量很小,對人體幾乎沒有傷害,而且接觸時間非常短,對人體的傷害可以忽略不計。
透視 透視檢查基本就是暴露在X光下,現在二級以上醫院基本淘汰了這種檢查方式,在一些基層醫院或者體檢中仍然有胸透、腹透等檢查。透視使用的是與X光一樣的照射源,但透視檢查暴露時間長,所以輻射比較大。
X光片 X光片檢查是有輻射的,X射線會破壞細胞內部結構,對遺傳分子產生難以修復的終身性破壞。長期暴露X射線可能會破壞紅細胞,可能會誘發白血病等血液疾病。所以孕婦禁止行X片檢查,兒童儘量少的使用X線檢查。儘管X射線中含有有害輻射,但是作為一種必須的醫療手段,X射線檢查在國內依然廣泛使用,尤其在呼吸科、骨科各種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
CT CT同樣是有輻射的,相對普通X線攝片很低的輻射量,CT檢查的輻射量可能要高出幾十倍,甚至是上百倍,這與CT機效能、掃描部位、成像的清晰度有關,尤其是心臟CT的輻射量相對較高。CT的檢查原理是X光會分層穿過人體,之後透過電腦計算後二次成像,就像把一塊麵包切成片來看,其放射源仍然是X線。
磁共振檢查 磁共振檢查是沒有輻射的,磁共振成像(MRI)的顯影原理是探測水分子的變化。身體裡的水分子,在不同組織中含量差別較大,但是每個水分子的磁場磁力線方向都是隨意的。磁共振機器相當於一個巨大的磁鐵,它不使用X射線,因此沒有輻射,完全不用擔心輻射的問題。
PET-CT、ECT “核醫學科”的檢查專案包括各種ECT顯像以及知名度極高的PET-CT。這些檢查中,需要使用特殊的放射性藥物,這些藥物主要發射γ射線,從而具有輻射性。此外,PET-CT還需要用到CT,因此會疊加CT相關的輻射。
無論是X光片還是做CT,其實人體所承受的輻射都在安全範圍,況且做檢查是為了明確疾病病情,相比較疾病來說,做檢查所承受的輻射對人體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因此,為了病情的需要,應該坦然接受相關檢查。醫生也會平衡利弊,綜合考慮。
-
3 # 小影大夫
常見的有輻射的檢查
其實大家也不必談輻射就害怕,X光和CT檢查都是有輻射的,但是這些檢查對臨床的診斷指明瞭方向,在醫療的診治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1.X光檢查
X光檢查包括很多,比如胸片、頸胸腰椎、四肢骨、腹部平片、胃腸道鋇餐造影、靜脈腎盂造影(IVP)等等。特別指出一下,去口腔科要牙,要拍個牙片看牙齒的情況,這個也是有輻射的。
拍X光一般都會有正側位,比如拍胸片,最起碼的是一張正位,抱著板,可以從前面往後面拍,也可以從後面往前面拍,就是所有的投影都重疊一張影象上,所以會有遮擋病灶的情況出現。側位就是轉過身子,從側面去拍。正側兩個位置都拍,有利於提高病變的檢出率。
就好像,我們買的吐司麵包一樣,從正面看和從側位看,正位的所有器官組織都在一張影象上,側位也是,所以有些內部結構多個器官會出現重疊的情況,這也是X光片沒有CT準確的原因。
一個部位拍兩張拍子,接受的輻射就是兩次。
2.乳腺鉬靶檢查
乳腺鉬靶其實是X線檢查的一種,也是有輻射的,一個乳房拍兩次,兩個乳房就是拍四張拍子出來。年輕或者浦乳期女性不建議做乳腺鉬靶檢查。>40歲女性,體檢篩查乳腺癌聯絡用超聲+鉬靶檢查,鉬靶推薦一到兩年做一次。
3.常規CT檢查
CT檢查大家都知道是有輻射的,輻射量比X光要大。檢查單中帶有CT的都是有輻射的,比如CTA、CTV等等。
CT檢查就好比剛說的吐司一塊一塊的切出來看內部有沒有問題。所以做出來肯定比X光要看的清楚一點。但是有些疾病需要X光和CT檢查都做,對一個疾病才能更利於診斷。對於四肢骨折,拍X光是最基本的,如果想看有沒有細小的碎骨片,那就要做CT了。
4.核醫學科
核醫學科大部分檢查都是有輻射的,比如PET-CT、骨掃描ECT、甲狀腺掃描、心肌灌注成像。
PET-CT和ECT都屬於CT的另一種形勢,也是有輻射的,這是全身的掃描,所以輻射量比常規單部位的CT要大。PET-CT最多見用於腫瘤的良性惡性和分期的評估,還有治療後療效的評估。ECT用於骨掃描,對於腫瘤的骨轉移,沒有引起骨頭形態改變的時候,做常規的CT可能看不見,但是做ECT可以提前發現異常。 另外不推薦用PET-CT來體檢篩查早期癌症,因為很多都看不到早期癌症。
5.DSA 檢查
DSA檢查有診斷和治療的作用,是有輻射的,不單是病人接受輻射,給病人治病的醫生在操作中同樣也會接受輻射。介入科醫生是一個很偉大的職業,因為他一天不僅做一臺手術,不止接受一次的輻射,做多少臺手術就接受很多次輻射。比如懷疑心肌梗塞,需要馬上做介入下冠狀動脈放支架,就是做這個冠狀動脈造影CTA。比如發現顱腦動脈瘤破裂出血或者主動脈夾層,就需要馬上做介入下動脈瘤栓塞或者支架植入。醫生在做DSA介入手術的場景
X光或者CT的輻射有多強?自然界中,輻射無處不在,我們每時每刻都會受到自然界的輻射。這種輻射稱為天然本底輻射,通常約為2.0-3.0mSv/年 (mSv為衡量輻射劑量的一種單位)。
如乘坐飛機20小時的劑量0.1mSv;每天吸20支菸年0.5-2mSv;地鐵安檢乘客每年可能接受劑量<0.01mSv。 而來醫院做檢查,不同部位的射線輻射量參考值:胸透一次大約1.1mSv;胸片一次劑量0.2 mSv;頭顱CT 2 mSv;胸部CT 8mSv;腹部CT10 mSv;骨盆CT 10mSv; 可見照射的部位不一樣,輻射劑量也是不一樣的。中國放射防護基本標準中規定放射性工作人員受到全身均勻照射時的年劑量當量不應超過50mSv(5rem)。放射工作人員每日工作均需要佩戴劑量卡,檢測輻射,每季度檢測一次。而對於公眾人員,並沒有專門的輻射劑量卡。
一年兩次的CT體檢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應該避免短時間一個部位的多次照射。能不照當然好。有人會說,醫院頭部嚴重受傷的病人,天天做檢查,豈不是要癌變了?照射多,不一定就會長癌,而不照射的人,也不會不長癌。救命要緊,命不在了,說什麼都沒用。
常用無輻射的檢查1.超聲/彩超/B超
超聲價格便宜,無輻射,對於淺表器官觀察具有優勢,應用非常廣泛。我們體檢專案裡,基本都會有肝膽胰脾超聲檢查,這也是一個內臟器官的一個篩查檢查,發現有病灶再進一步做CT或者磁共振檢查。
2.磁共振檢查
磁共振檢查沒有對人體有害的電離輻射,但是有很微弱的電磁輻射。磁共振檢查也叫核磁共振檢查,因為有核字,卻沒有核輻射,所以就把核字去掉了。磁共振價格很貴,一個部位比CT多一倍的價格,不同地區不同醫院的價格有一定的出入。檢查時間長,檢查的要求高,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磁共振檢查,所以應用沒有超聲和CT廣泛。
磁共振檢查對軟組織的解析度高,特別是顱腦組織、脊髓神經和四肢關節的顯示比CT清楚。這是磁共振機器,躺在裡面保持不動,檢查過程中有噪聲,要堅持一動不動。一個部位至少10分鐘以上,如果要做增強的,有可能要躺一個小時不動。
3.心電圖/腦電圖
心電圖和腦電圖都是沒有輻射的,心電圖是看心臟的跳動節律有沒有問題。腦電圖是檢測腦電波。
4.抽血/胃鏡/腸鏡等
這些大家都知道是沒有輻射的啦。
為什麼要做有輻射的檢查?以上說的就是常做的有輻射和沒有輻射的檢查,有輻射的檢查一般都在放射科做,有些醫院也叫影像科,還有就是核醫學科。介入DSA的檢查,檢查部位和目的不同,會在不同的科室做。
有些朋友說,為什麼X光和CT有輻射,還要做這些檢查?為什麼不全做沒有輻射的超聲或者磁共振。因為X光和CT的地位無可取代。磁共振是沒有輻射,但是不利於每個人都能檢查,不利於快速診斷病情。比如肺部,只能做x光和CT檢查,磁共振不好觀察含有氣體的器官,有肺結節也看不到。
要根據不同部位和不同的疾病,來選擇最優的檢查。比如剛說的肺部,最好的就是胸部CT。比如要檢視腦缺血情況,那就要做磁共振了。每種檢查都有優勢和劣勢。有時候單做CT就可以了,有時候還要加做磁共振檢查。每種檢查對一個病灶提供資訊不一樣,有時候一個檢查無法診斷時,兩個都做可以更豐富全面瞭解一個病灶,更利於診斷病情。
回覆列表
很多人在醫院做一些檢查的時候會特別擔心這些檢查會不會有輻射?尤其是一些孕婦及身體虛弱的人群。那麼,在醫院常見的檢查中,哪些是有輻射的,哪些是沒有輻射的呢?
第一:B超。一些孕婦認為B超是有輻射的,對於胎兒的生長髮育是有影響的,所以對於做B超心理上存在一些擔憂,其實,B超是沒有輻射的,B超的原理是利用超聲波穿透人體,由於身體的各部分組織密度不同,對於超聲波的反射不同,所以計算機在接受反射後的超聲波成像,以顯示人體的組織形態是否正常。
第二:X線攝片。X線攝片是對於人體存在輻射的,但是,因為一次攝片時間很短,而且人體不是經常處於這樣的環境中,所以說,其實這些輻射量對於人體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第三:CT。相對於普通X線攝片,CT對於組織成像的清晰度要更高,但是其輻射量也要更大。
第四:核磁共振。對於核磁共振是否有輻射,很多人存在誤解,其實核磁共振雖然名稱中有“核”,但是此檢查其實並不使用X線成像,所以說,核磁對於人體並不存在輻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臨床上有些患者(如有部分金屬器械植入者)不宜進行核磁共振檢查。
總的來說,雖然部分檢查對於人體存在輻射,但是由於對於運用於人體的醫用器械輻射量有嚴格限制,以保證其對於機體的輻射量在安全範圍之內,不需要太過擔心。
本期答主:魏俊芳,醫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