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小雷

    此行為充分說明了董小姐對於格力手機的強大自信還有供應商孤獨無助的惶恐心態。這簡直就是捆綁銷售,讓我看了哭笑不得,五體投地,尷尬病又犯了。如果咱們手機開機介面上還能出現董小姐的美麗肖像,那簡直就是藝術之精華,營銷之典範,在下佩服,佩服!

    而且題主還體貼的把雷布斯和董小姐的照片一起發了出來,簡直就是和諧之至,甚為歡喜。

    好吧,進入正題。

    1.為什麼格力要讓供應商購買格力手機?

    眾所周知,格力是中國領先的空調品牌,在董明珠的帶領下,格力走向了騰飛,這和董總的領導力,執行力,還有對於研發專注都是分不開的,格力空調,是民族的驕傲。

    但是再好的產品,市場都有飽和的時候,於是董總又開發了晶弘、大松品牌。作為電器的體系推向市場。

    在當年國美佔領中國大多數零售渠道的時候,因為國美擅自調價,董總一聲令下,格力全線撤出國美,全國開始自建專賣店,可以說,格力正是由於過硬的品質和口碑,有了敢於向渠道叫板的勇氣。

    格力做手機,還是源於13年董明珠和雷軍的10億賭局。當時雷軍還只是從網路銷售手機,董明珠則是線下實體銷售,形成了實體和虛擬的對抗。然後董明珠還真的做起了手機,大有不撞南牆不回頭,一條路走向黑的勁頭。從格力手機一代,一直做到格力手機三代。每一代手機,都是春風拂面,波瀾不驚。

    格力手機,其實做的並不好。咱們必須承認現實。所以格力二代手機的時候,許多人從閒魚上買,僅僅花1000元左右,就可以買到3000多元的手機,結果董明珠讓員工全部回購,就造成了大量的手機庫存積壓。

    所以,面對大量的手機庫存,又賣不掉,迫不得已,只能透過捆綁銷售,實現手機透過供應商貨款表現了,確實是格力的無奈之舉,不然巨大的投入打了水漂,哪個領導不心疼?

    為了貨款,委屈求全,供貨商也是無奈。不過董明珠的強勢性格和執政理念,正確的情況下會對格力造成飛速發展,但是在錯誤決定面前,確實會對格力造成不良影響。格力捆綁銷售手機,這其實是對格力的一個負面訊息,希望董總意識到這個問題。這樣的捆綁,並不是相互合作,而是損害供應商的利益,來挽回格力的面子。

    2.對於格力手機的現狀,格力應該怎麼做呢?

    可以放棄手機業務了。已經做了三代手機,沒有一個出彩的,我認為格力作為空調是有所建樹的,但是格力沒有手機基因,是時候放棄了。不然,巨大的投入都變成沉沒成本,所有的供應商都被格力手機拖累,那你先前打下的江山,又將怎樣呢?

    如果董總堅持做手機,我建議你應該找更好的研發團隊了,我看了看格力手機,外觀並不新穎,功能也並不強大,售價還高的離譜,其實這個在前期出樣機的時候就能看出來的,為什麼明明知道產品不行,還要批次生產,結果造成更多的資源浪費呢?

    我們常說捨得,有舍有得,不捨不得,放棄也是一種智慧,我們並不會因為格力沒有做好手機就看輕格力,也並沒有因為格力沒有做好多元化責怪格力,我只希望格力能正式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把問題強加給別人,對吧。

  • 2 # 有態度的土豆

    看到這則訊息,我只能笑道:

    這個問題的原因太簡單,格力空調賣的太成功,而格力手機賣的太失敗了。

    手機產業是非常吃現金流的產業,一款售價兩千多的手機,成本至少都在1500以上。廠家每次推出一款手機至少需要備貨40-50萬臺之間才不至於斷貨。(這個資料來至於—野望科技羅永浩)初略一算要推出一款成功的機型,前期光庫存上的投入就要7億左右。對任何一家企業來說如果這幾十萬部手機滯銷的話,是實實在在的庫存壓力。

    格力把手機攤派給採購商,看起來有些強買強賣的意思。但是實則也是一種無奈的傾銷庫存的手段。格力的供應商雖然無奈,但也都欣然接受了。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表明了格力在電器領域還是有絕對優勢的。

    再退一步說,攤派給供應商總好過再攤派給員工吧。想格力手機2代剛推出的時候銷量也不好。董大姐就內部攤派下去。結果三千多的手機,員工到手就在閒魚上以一千多的價格出手。董大姐那個火啊:我好歹是 驍龍820 4+64G 你給我賣一千多!統統給我收回來!

    就我自己的看法,董大姐你也別太生氣上火。實際上傳統家電企業來做手機行業的,無一例外都是失敗告終,國外的飛利浦,國內的TCL,就連聯想這樣的傳統pc企業巨頭。做手機都並不成功。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手機這個行業太特殊了。

    為什麼傳統家電和PC企業都沒能做好手機呢?我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幾點:

    1.傳統家電企業的業務重心沒有在手機上

    我們市場上銷量領先的幾個中國產手機品牌,無一例外都是以手機業務為主的。華為之前是一家通訊和網路裝置企業。目前的主營業務已經轉到手機上。小米是一家賣手機起家的網際網路公司。oppo,vivo手機實際上是出自是一家公司,原先是廣東做電子消費品的廠家。目前的主營業務都在手機上。

    手機業務的產業鏈非常長,從手機設計開發,源頭原件採購,組裝生產,銷售,售後服務。一整套流程。對每一個環節的把控都不容有失。所以必須要求廠家要把主要的精力和資金放到手機業務上。

    而傳統家電企業做手機,往往都只是成立一個手機業務部門。你不可能有勇氣放棄自己的主營業務,把主要的資金和精兵強將都派到手機業務上。所以在市場中做不過 “華米ov” 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田忌賽馬告訴我們:你的中馬和下馬跑不過對手的上馬,難道不正常麼?

    2.傳統家電廠商的觀念跟不上手機市場的變化。

    像手機這類的消費電子類產品,更新迭代的速度和流行風向的轉變是非常快的。比如說去年流行的元素是人臉識別和全面屏。今年流行的元素很可能是人工智慧AI的運用和屏下指紋技術。

    一項新的流行技術一出,手機廠商至少第一時間跟上。否則你的手機就會被認為out了。

    讓我們再來看看格力手機。我記得格力手機第一代時 配置是驍龍410,1G+4G記憶體。當時價格賣到了1600,1600在當時的市場裡可以買到驍龍600,2+16G的主流配置了。可見在那個大家都關心手機價效比的年代,董大姐還以為手機質量遠大於配置。

    2016年到格力二代手機的時候,配置是勉強跟上了主流驍龍820 4+64G。但其價格依然奇高,且拍照和系統體驗極差。在那個大家開始忽略配置,注重手機體驗的年代。格力手機的理念依然掉隊了。

    2017年6月格力推出第三代格力手機。取名曰“色界” 定價3200元 我們來看下手機圖

    是的,我要感慨一下。終於看到一張正常的手機宣傳圖了。沒有再放出董大姐的大頭照。但是還是得吐槽下——居然不是全面屏!在2017年年中的時候不做全面屏的手機是不可能有市場的。

    不得不說,在手機市場格局基本已定的大環境下。董大姐在造手機的理念上還是處於掉隊狀態。

    3.輕體驗而重質量

    之所以把這一點單拿出來說,是因為我認為這是所有傳統家電企業在手機行業裡犯的最普遍的一個錯誤。

    我們現在家裡的空調,熱水器冰箱之類的白家電通常都做成嵌入式或者一體式。這就對家電的質量有了很高的要求——因為如果空調壞了要更換的話,有可能我家的那一部分天花都要重新做過。所以消費者在買這類產品的時候通常會先考慮品牌和質量。

    格力作為一家空調業務為主的企業,產品質量肯定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

    然而手機作為消費電子類的快消品。對硬體的質量並沒有這高的要求。如果你的手機只能用兩到三年,但是使用者體驗好,使用者會買單。如果你的手機可以用十年,但是使用者體驗不好,使用者是不會選擇購買的。

    蘋果手機之所以是業界老大,是因為它獨有的ios系統使用者體驗極好。vivo手機這兩年銷量如此之好,是因為vivo這兩年致力於手機拍照的使用者體驗的提升。 小米手機之所以能夠重新崛起,是因為小米推出了第一款全面屏手機給使用者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事實上,手機行業是一個使用者體驗型行業。使用者說某一款手機好,並不是指手機的質量好,而是手機的使用體驗好。

    以上就是我就自己的理解,對格力手機的一些看法。

    當然,格力還是有資本將手機業務玩下去的。

    不知怎的,每次看到董明珠和格力手機。都會想起雷軍和董明珠的10億賭局。今年是五年賭局的最後一年了。大家覺得小米能不能在銷售額上超過格力,雷軍能不能贏下這10億賭局呢?

  • 3 # 憤怒的老張

    董小姐這種行為既是延續其一貫的強勢風格,也是一種對自家手機銷量差的無可奈何,君不見蘋果CEO庫克強迫富士康郭臺銘反購iPhone呢?如此行為,讓人哭笑不得。

    格力電器於2015年開始生產手機,目前已經是第三代了,定價是3200元。格力空調年銷售額過千億,而跨界做手機,說實話真心不咋地。格力手機的銷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京東查詢格力手機,竟然只有三個選項:

    而隨便搜尋其他品牌手機,賣家選項都是幾百個,競爭很激烈。如此也可以理解為市場並不看好格力手機,難怪董總要將手機強塞給格力的供應商,您就不怕供應商們傷心嗎

    格力空調與美的空調並肩齊行,都是千億巨頭,君不見美的出來做手機,而董小姐是不是因為和小米雷布斯打了10億賭就要在手機方面插一槓子呢?

    手機的線上銷售,由小米手機玩的最溜,當年的飢餓營銷,小米發燒友等,基本上都是雷軍的獨創,後其他品牌商跟進,整個行業都在線上瘋狂砸廣告;而線下銷售,則是由OPPO、vivo領軍的,透過大力發展線下代理商、加盟商,作為後起之秀,兩者的手機銷量竟然趕超了小米。

    以上兩種方式的手機銷售模式,都是格力電器很陌生的。格力電器一直以來,都是自建專賣店,較少線上流量,同時線下的專賣店也不利於手機銷售的轉化。董小姐硬是想從手機行業分一杯羹,只能是慘淡收場。

    京東上格力手機點評數量3萬條,我們根據1:10的點評購買比例,那麼大概可以估算一下,在京東上購買1999元的格力手機差不多30萬臺,而3599的格力手機幾乎無人問津。

    董小姐,不是什麼行業你都可以玩得轉。還是把重心回到空調上,看看美的都在幹啥,不要浪費股東的錢,甚至強迫供應商買手機。格力應該專注家電,而不是廣撒網。

  • 4 # 一元科技

    就跟中國的航空公司必須買中國的飛機,共享單車必須配備北斗衛星定位一樣,沒有合作伙伴的支援新興行業是沒有辦法崛起的。之所以格力敢強迫供應商買手機,就是因為格力空調在市場的地位高。導致格力的高階中國產空調的壟斷,話語權的提高,說什麼就是什麼。互利共贏,這才是合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地下室底板後澆帶細部構造做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