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傑哥000
-
2 # 談史說事
隋朝國舅的身份並不會妨礙蕭瑀在唐朝拜相。
隋朝與唐朝之間的關係是比較特殊的,兩者的皇室都出自於西魏的關隴貴族集團,而且是直接的親戚關係。隋煬帝楊廣是唐高祖李淵的表哥。
唐朝對隋朝的取代並不是那麼血腥,即使是隋朝皇室成員在唐朝的地位依然很高。隋朝宗室楊恭仁在唐朝初年擔任宰相併且與唐朝皇室聯姻。李世民也以隋煬帝的女兒楊氏為妃。
蕭瑀本人的身份更加複雜。他不僅是隋朝國舅,還是南朝梁的皇室後人,家族屬於南方最大士族之一的“蘭陵蕭氏”,他的姐姐是隋煬帝蕭皇后,他的夫人獨孤氏是隋唐兩朝的後族。
唐朝時期士族依然很大程度上掌握著政權,蘭陵蕭氏的出身本身就保障了他的地位。在隋朝統一天下後,南方士族衰落,但是蘭陵蕭氏作為齊朝和梁朝兩朝皇族,不但沒有衰落,反而成為朝廷中南方地方勢力的代表。即使是皇室,也必須拉攏他們。
隋煬帝和蕭皇后的婚姻本身就是政治婚姻,是隋朝拉攏南方士族,彌合幾百年南北分裂造成的裂痕的一種方式。隋末天下大亂,蕭銑一度恢復梁朝,控制了南方大片地區,證明了蕭氏在南方強大的影響力。對此,唐朝皇室也是不能不重視的,因此蕭氏在唐朝繼續受到重用是很自然的事。
對於唐朝來說,重用蕭瑀是一舉兩得之事,既拉攏了蘭陵蕭氏勢力,也是懷柔隋朝的遺民。當然,蕭瑀本人的能力也是不可忽視的。作為皇室後代,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以孝行聞名天下,且善學能書,是一個正直之士。
-
3 # 漢周讀書
靠山就是這麼硬
所謂的貴族,指的是顯赫的世家大族,屬於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享有政治、經濟特權的獨特階層,這些世襲的豪門大戶大多由宗室子弟以及功臣後裔組成。
夏朝是治水有功的大禹之子啟建立的,為姒姓。姒姓長期與姜姓通婚,那個時代的貴族就是姒、姜等姓氏。
商朝的帝王姓子,子姓與一些方國的首領的姓氏就成了貴族。
周朝君王為姬姓,除了分封子弟為諸侯之外,還有一些世襲的貴族被分封為異姓諸侯,如子、姜、羋、嬴、曹、姒、媯、楊等家族與姬姓國君家族就成了世襲八百年的貴族。
後來,秦朝的嬴姓,漢朝的劉姓以及一些功臣家族成為新貴族。
一直過了幾百年,家道中落的劉備還在靠著貴族的招牌撈取政治資本。
三國群雄爭霸,最終劉、曹、孫、司馬等家族成為三國魏晉時代的主流貴族。
唐朝時,雄起於隴西的李氏家族主宰了天下,按照他們自己的說法——李姓源於嬴姓,是老子李聃的後裔,李氏家族自然就成為了天下第一貴族。
唐太宗李世民對自己的出身感到無比自豪,他的先祖李聃是道家始祖不必多言了,他的祖父李昞在北周受封唐國公,祖母獨孤氏是北周大司馬獨孤信的第四女。
姑父是隋文帝,表弟是隋煬帝,父親李淵建立大唐的開國皇帝,母親竇氏是北周神武郡公竇毅的女兒。
李世民的外祖父竇毅還有一個身份——東漢大鴻臚竇章第十二世孫,竇氏源於夏朝貴族姒姓,其家族在漢朝就極為顯赫,多人做了皇后、太后、重臣,可謂權傾朝野的家族。
有一天,唐太宗李世民宴請群臣,宴席上,傲嬌的李世民一時興起,就倒了一杯酒說:“在座各位,不算我,你們誰敢說自己是天下最尊貴的人,就請喝了這杯酒!”
眾大臣面面相覷,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魏徵這些人雖然都稱得上顯貴家族,但是他們辯論起來,還真不好分出個輸贏勝負,好半天沒人發表意見。
正在大家很尷尬的時候,有一個人站起身來,直奔酒杯,端起來對皇帝說:“陛下,等俺先幹了再說理由哈!”眾人一看,此人是宰相蕭瑀。
蕭瑀其實不用解釋,大臣們也都知道,他是南北朝南朝梁明帝蕭巋的第七子,屬於蘭陵望族,他的姐姐是隋煬帝楊廣的皇后。
蕭瑀進一步說明:“俺是梁朝皇子,隋朝的國舅爺,本朝的宰相,與當今天子是俺親家,因此說在座各位,俺最顯貴!服是不服?”
大臣們紛紛表示——俺們喝醉了牆都不扶,舅服你!
蕭瑀死後被唐太宗李世民列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蕭瑀的長子蕭銳,娶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女襄城公主為妻,生子蕭守規娶河東望族柳氏女。
女兒蕭氏嫁給了——中書令、大畫家閻立本的孫子閻仲連,其家族繼續享受著無與倫比的大唐榮耀。
-
4 # 倖福依舊981
蕭禹之所以會在唐朝六次拜相,主要的原因在於他的出身。
蕭家曾經是,氏族時代最後的,大家族,其從漢朝開始一直是屬於世家大族,蕭家的子弟大多,都會在朝廷當中,當官,無論是哪個朝代的興起和更迭,與蕭家都沒有直接關係,蕭家的子弟一樣做他的大官,做他的富貴,做他的,士族。
士族的興起,對於兩漢和南北朝時期來說,開始是一種政治的進步,由於氏族的存在,確實極大的推進了社會的發展,但是到了唐以前,氏族就已經漸漸的,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因為氏族的存在而嚴重影響了人才的選拔,像蕭雨這樣在,唐朝六度拜相,主要的原因也正是由於他背後的蕭家的勢力,
但是以蕭家的勢力來說,並不能夠幫助大唐王朝興起,還得需要廣大的,人才的共同協助,所以最後在唐高宗時期,氏族被徹底的消滅,不再進入權力中心
-
5 # 文史磚家
蕭瑀之所以能在唐朝六次罷相,緣於他根唐高祖、唐太宗兩位皇帝間極為親密的關係。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蕭瑀。
此人生於帝王之家,身份極為顯赫,因為姐姐的關係,成了隋煬帝的小舅子,並且深受重用。然而在隋末大亂局中,此人卻毅然背棄姐夫投靠叛軍,最終竟成了唐朝的開國元勳,先後六度拜相,並且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中。這個傳奇的人物,便是初唐宰相蕭瑀。
蕭瑀生於南朝帝王之家,高祖父是梁武帝蕭衍,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蕭統,祖父是西梁宣帝蕭詧(梁元帝蕭繹之侄,在西魏殺害梁元帝後,以傀儡的身份被扶立於江陵,史稱西梁),父親是西梁明帝蕭巋,哥哥是西梁末帝蕭琮。此外,蕭瑀有個姐姐出嫁到隋朝,後來則成為煬帝的皇后,換言之,蕭瑀正是煬帝的小舅子。
公元587年,西梁政權被隋朝廢棄,年僅12歲的蕭瑀作為亡國之臣,跟隨兄長蕭琮進入長安,並受到姐夫楊廣的保護。等到楊廣被立為太子後,蕭瑀便以侍從的身份任職東宮,在朝夕侍奉姐夫的過程中,跟後者建立起更加親密的關係。楊廣即位後不久,便提攜蕭瑀為內史侍郎,委以機要事務,對他極為信任。
蕭瑀耿直剛烈,居官以直言敢諫聞名,對煬帝驕奢無道、窮兵黷武的行為多有規諫,因為言辭切直,難免引起姐夫的不滿(“晉王為太子,授右千牛。即帝位,妃為後,而瑀浸親寵...拜內史侍郎,數言事忤旨,稍見忌。”見《新唐書·卷一百一·列傳二十六》)。
大業十一年(615年)八月,煬帝巡行北部邊塞時被突厥始畢可汗圍困,蕭瑀勸說煬帝停止征伐高麗的戰事,以此來安撫軍心、民心,激勵他們勤王,並被煬帝接受。可等到危機化解後,煬帝卻又對蕭瑀心生怨恨,當即將他貶官為河池太守。到了這一步,蕭瑀跟姐夫的關係算是徹底掰了。
次年,煬帝為躲避中原戰火,帶領蕭皇后等人“南巡”江都,此後便再沒能回返關中。再過一年,煬帝的表兄李淵在太原起兵,隨即南下攻略關中。李淵攻佔長安後,扶立煬帝之孫楊侑為帝,並派人招降蕭瑀。蕭瑀在朝居官時跟李淵關係甚好,所以一旦接到他的召請,便馬上率眾歸降。
蕭瑀歸降後,李淵大喜過望,即刻任命他為民部尚書,封宋國公。公元618年,李淵廢隋建唐,隨即便進拜蕭瑀為宰相(內史令),授予他裁決帝國大小事務的權力。李淵為表示優寵,經常將蕭瑀引升御榻就座,而且從不直呼他的名字,而用“蕭郎”代之。
此後數年,蕭瑀又升任尚書右僕射、左僕射,依然執掌宰相權力。而對於李淵的信任,蕭瑀也是竭盡所能來報效,由此君臣之間更加親密(“武德元年遷內史令,帝委以樞管,內外百務悉關決。或引升御榻,呼曰蕭郎。瑀自力孜孜,抑過繩違無所憚。上便宜,每見納用。”引文同上)。
蕭瑀在擔任宰相的同時,也在秦王李世民的軍中效力,曾參加過征討王世充的戰事,一度還署理過天策府司馬的職務。由於李世民在朝中還擔任著尚書令職務,所以無論在軍中還是朝中,蕭瑀都是李世民的屬官,這種特殊的關係,也造就了蕭瑀跟李世民之間的緊密關係。所以等到李世民透過政變上臺後,便依然讓蕭瑀擔任宰相職務。
然而李世民畢竟不同於李淵,儘管賞識、器重蕭瑀,但卻難以容忍他嚴厲刻板、言辭切直的性格,每每對他違忤聖意、逆觸龍鱗的行為大為不滿。唐太宗雖然號稱虛懷若谷,但似乎只肯容納一個以直言敢諫著稱的魏徵,但對其他同類型的朝臣卻不肯再忍受。正因如此,蕭瑀因為過於切直,在整個貞觀朝屢起屢落,曾經六度被罷免相位,也算是宰相集團中的一個“奇葩”。
瑀諭議明辯,然不能容人短,意或偏駁不通,而向法深,房玄齡、魏徵、溫彥博頗裁正之,其言多黜,瑀亦不平。引文同上。
唐太宗對蕭瑀又愛又恨,雖然屢屢將其罷相,但明白他是一位值得託付的骨鯁之臣,所以每次在將其貶黜後不久,便會再度徵拜他為相。為褒獎蕭瑀的功績,唐太宗還讓他進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序列,並定其名次為第九位,緊隨軍神李靖,但遠在名將李勣、程咬金、秦瓊等人之前,可見其在太宗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公元647年,對弟弟愛護有加的蕭皇后在長安去世,蕭瑀備受打擊,由此身染重病,健康狀況一天不如一天。太宗為安慰蕭瑀,特地加封他為特進,但依然未能讓其振作起來。次年六月,蕭瑀在哀傷、抑鬱中病逝,終年74歲。
-
6 # 南方鵬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就是李世民用來稱讚蕭瑀的,蕭瑀是楊廣的小舅子,蕭皇后的弟弟,9歲陪姐姐蕭氏來到隋朝,能學習善書法,精通佛理,在朝為官時剛直耿介,常常直言指責煬帝,搞得其姐夫很不痛快,被貶出朝堂。
蕭瑀服侍過隋煬帝,唐高祖,唐太宗,與楊廣是郎舅,對李世民有擁立之功,而自始至終能包含並信任他的卻是老同事李淵,聽他直言不以為忤,曾有手詔給他“得公言,社稷所賴,朕既寶之,故賜黃金一函,公其勿辭”。終唐一朝,蕭瑀後代達官輩出,有八代出了宰相。歐陽修認為是梁帝蕭衍功德所致。
回覆列表
蕭瑀作為一個亡國皇家的後裔,他在唐朝的政治生涯,與唐高祖李淵的武德時期、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朝相始終。始終在朝廷的權力中心。他的主要作用和功績是在武德朝。入貞觀朝後,五遭罷相,大起大落,都是以忠誠亮直,不徇私情,不越法度而屢罷屢起。以後,他的孫子、曾孫、玄孫輩以及從兒子、侄子一支有八人為相,與唐朝始終可謂興旺發達!這在歷史上最少見的。
唐高祖稱讚他,“公之言,社稷所賴”。
唐太宗稱讚他,“疾風如勁草,板蕩識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