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隨時看精彩
-
2 # 龍捲起暴風
我們所說的滿清十三王朝,並不是說滿清有十三位皇帝,而是說有十三個年號。清朝(包括為入關前)一共十二位皇帝,但是,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有兩個年號,也是清朝唯一有兩個年號的皇帝。1、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年號天命,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登基,在位11年,卒於瀋陽,終年68歲。
2、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1643),努爾哈赤第八子,1627年登基,年號天聰,使用10年,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在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改年號為崇德,前後在位17年。卒於瀋陽清寧宮,終年52歲。
3、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1638-1661),年號順治,皇太極第九子,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1644年登基,在位18年,卒於北京養心殿,終年24歲。
4、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年號康熙,順治帝第三子,1662年登基,在位61年,卒於北京暢春園,終年69歲。
5、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禎(1678-1735),年號雍正,康熙帝第四子,1723年登基,在位13年,卒於北京圓明園,終年58歲。
6、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年號乾隆,雍正帝第四子,1736年登基,在位60年,卒於北京養心殿,終年89歲。
7、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1760—1820),年號嘉慶,乾隆帝第十五子,1796年登基,在位25年,卒於避暑山莊,終年61歲。
8、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1782—1850),年號道光,嘉慶帝第二子,1821年登基,在位30年,卒於北京圓明園,終年30歲。
9、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1831—1861),年號咸豐,道光帝第四子,1851年登基,在位11年,卒於避暑山莊,終年68歲。
10、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1856—1874),年號同治,咸豐帝長子,1862年登基,在位13年,卒於北京養心殿,終年19歲。
11、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1908)年號光緒,醇親王奕譞之子,1875年登基,在位34年,卒於北京瀛臺,終年38歲。
12、清遜帝—愛新覺羅·溥儀(1906—1967)年號宣統,醇親王載灃之子,1909年登基,在位3年,卒於北京,終年61歲。
-
3 # 這些歷史要讀
因為這是按年號來理解,由於皇太極有兩個年號,所以清朝十二位皇帝就共有十三個年號,就有了滿清十三朝的說法了。
清太祖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年號:天命
清太宗 愛新覺羅.皇太極,年號:天聰、崇德
清世祖 愛新覺羅.福臨,年號:順治
清聖祖 愛新覺羅.玄燁,年號:康熙
清世宗 愛新覺羅.胤禛,年號:雍正
清高宗 愛新覺羅.弘曆,年號:乾隆
清仁宗 愛新覺羅.顒琰,年號:嘉慶
清宣宗 愛新覺羅.旻寧,年號:道光
清文宗 愛新覺羅.奕詝,年號:咸豐
清穆宗 愛新覺羅.載淳,年號:同治
清德宗 愛新覺羅.載湉,年號:光緒
愛新覺羅.溥儀年號:宣統(溥儀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建立偽滿洲國,有年號康德。不過,不為人們承認)
這說法很少有,我是看過亞視過去有部電視劇叫《滿清十三朝》,不知道題主是不是看過這部劇才提出的?!
-
4 # -刻骨又銘心
因為皇太極有兩個年號,一個是天聰,一個是崇德,算在一起一共是十三個年號,所以叫十三朝。清十二帝十三朝分別是:
1,清太祖 愛新覺羅 努爾哈赤(1559-1626) 1616年~1626年,天命。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後金開國皇帝,通滿語和漢語,喜讀《三國演義》。二十五歲時起兵統一女真各部,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薩爾滸之役後,遷都瀋陽。之後席捲遼東,攻下明朝在遼七十餘城。
2,清太宗 愛新覺羅 皇太極 (1592—1643) 1626年~1643年 天聰、崇德
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11.28—1643.09.21),即清太宗 ,又譯黃臺吉、洪太主,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清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後金第二位大汗、清朝開國皇帝。自少年起常隨父兄狩獵和征戰,騎射嫻熟。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改次年為天聰元年。皇太極即位之後進行大刀闊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強中央集權;在戰略上定先征服北韓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後顧之憂的戰略方針。對明則採納漢族降官建議,確立"講和與自固之策",重用漢將,削弱明朝實力,志在入關奪取全國政權。
3,清世祖 愛新覺羅 福臨 (1638—1661) 1643年~1661年 順治
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 ,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關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出生於瀋陽故宮永福宮,生母為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年號順治 ,在位十八年。
4,清聖祖 愛新覺羅 玄燁 (1654—1722) 1661年~1722年 康熙
愛新覺羅·玄燁(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後世稱為康熙帝。
5,清世宗 愛新覺羅 胤禛 (1678—1735) 1722年~1735年 雍正
愛新覺羅·胤禛(1678.12.13—1735.10.08),即清世宗 ,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為和碩雍親王。在二廢太子胤礽之後,胤禛積極經營爭奪儲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
6,清高宗 愛新覺羅 弘曆 (1711—1799) 1735年~1795年 乾隆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7,清仁宗 愛新覺羅 顒琰 (1760—1820) 1796年~1820年 嘉慶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軍入關後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號嘉慶,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漢族)
8,清宣宗 愛新覺羅 旻寧 (1782—1850) 1820年~1850年 道光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1782.9.16—1850.2.25),原名綿寧,即位後改為旻寧。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嘉慶皇帝第二子,母為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生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十六日。
9,清文宗 愛新覺羅 奕詝 (1830—1861) 1850年~1861年 咸豐
愛新覺羅·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七位皇帝, 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透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
10,清穆宗 愛新覺羅 載淳 (1856—1875) 1861年~1875年 同治
愛新覺羅·載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 ,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八位皇帝,年號“同治 ”。為清文宗咸豐帝長子,生母為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
11,清德宗 愛新覺羅 載湉 (1871—1908) 1875年~1908年 光緒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父親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為慈禧皇太后親妹。在位三十四年。
12,愛新覺羅 溥儀 (1906—1967) 宣統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字耀之 ,號浩然 。也稱清廢帝 或宣統帝 。醇賢親王奕譞之孫,載灃長子,母親蘇完瓜爾佳·幼蘭。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兩次在位。所以清朝十二帝十三個年號,稱為滿清十三王朝。
回覆列表
先簡單做個清朝的簡單介紹,清朝,華夏大地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最後一個由少數民族統治的王朝,共傳國296年,傳12帝(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如果按照南下入駐紫禁城(入關)來算,只傳了十帝,那麼為何清朝滿打滿算只有十二位帝王卻有著“滿清十三朝”的說法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1643年,在清朝第二位帝王皇太極的執政末期,因為生不逢時還沒來得及揮師南下入關的時候,在瀋陽病死了,其子順治帝只有6歲,在他皇叔多爾袞的扶持下正式登基稱帝,順治雖然當了皇帝,但那麼小能幹個啥,這時候需要一個親信來操持朝政,也就是順治的皇叔多爾袞,史稱“攝政王”,眾所周知多爾袞在明朝的叛徒吳三桂引領下,攻破山海關,平定中原,至此,滿清正式統治全國。
啥都不知道的順治也就不明不白的當了清軍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但是那時候天下只知道有個攝政王,根本不知道有個順治帝,誰讓順治還是個孩子呢,待到多爾袞死後,順治將其追尊為“敬義皇帝”,廟號成宗,1778年,順治皇帝的重孫乾隆皇帝追論多爾袞生前的謀逆和之罪,又將其封為親王,但後世依舊將多爾袞作為滿清的一位皇帝來看待,合稱“滿清十三朝”,如果嚴格按照一代傳一代的體制來講,滿清就十二朝,但按照當時皇室家族權威的追封來算,滿清一共十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