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從小我就愛讀歷史
-
2 # 中孚鑑
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是廟號,洪武是年號。
諡號在秦朝之前很普遍,但是到了秦始皇的時候,他覺得諡號是臣義君、子義父,這樣不好,所以就不用諡號。
到了漢朝時候,又開始用了諡號,漢朝的諡號用法非常嚴謹,該是褒諡就褒諡,該貶、平諡就貶諡、平諡。比如惠字就是平諡號,意思是沒有大功、但也沒有大過,如漢惠帝劉盈。而煬字就是貶諡號,比如隋煬帝。
常見的諡號比如文武宣景元等,如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隋文帝、隋煬帝等。
這種情況下,廟號就取得了諡號的用途,從唐朝開始,基本每個皇帝都有廟號,但在漢朝之時,廟號的用法也非常嚴謹,整個西漢只有四個皇帝有廟號。
但唐朝開始,廟號就非常常見,比如唐高祖、唐太宗、唐睿宗、宋太祖、宋太宗、明太祖等。
廟號用法是祖有功而宗有德,而廟號的太和高的區別是,建立基業的為太,功高的為高。
除了諡號、廟號,還有一種年號,比如貞觀、洪武、永樂、康熙、雍正、乾隆等。
-
3 # 國史記聞
之前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給大家介紹過,我們一般用諡號、廟號和年號三種方式來稱呼古代的皇帝。這三個“號”有著本質的區別。
諡號↑朱元璋畫像
諡號據說是周公制定周禮的時候發明的,並且建立了一整套非常嚴格的諡法,後世也基本上都沿用了(秦始皇覺得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就把它給廢了)。上到帝王,下到諸侯王乃至大臣都有被贈諡號的資格,但是有褒有貶——“經緯天地曰文……威彊叡德曰武……去禮遠眾曰煬”等等。最開始諡號都是隻有一個字,唐朝之後越寫越長,題主所說的朱元璋,諡號是“高”,但他兒子朱棣的諡號是“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廟號↑太廟
我們平時所說的什麼祖、什麼宗基本上都是皇帝的廟號。廟號在商朝就有了,在後世也基本上都會沿用,但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資格擁有廟號。一般開國皇帝都會被尊為“太祖”,從唐朝開始,一個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一般會被尊為“太宗”。廟號與年號經常連用,比如劉邦、朱元璋都是“太祖高皇帝”。
年號↑漢武帝雕塑
年號是漢武帝創立的,公元前140年就是漢武帝建元元年,明朝以前,每逢國家有大事發生時,皇帝就會改年號,比如老皇帝駕崩、新皇帝即位,國家有大的戰爭發生、國家有祥瑞出現等等。但是也有一些皇帝對改元一事非常上癮,這就很容易讓老百姓不知道自己生活在哪一年。所以,朱元璋稱帝之後,一輩子沒有改元,明朝和清朝的皇帝也都沿用了這一體例。於是,後世也可以用年號來稱呼某位皇帝,比如洪武皇帝就是朱元璋。
-
4 # 一點點歷史
廟號和諡號都起源於商周時期的宗法制度。
我們就以朱元璋為例,“太祖”是朱元璋的廟號,朱元璋的諡號為“高皇帝”。
下面我們分別說一下諡號和廟號。
廟號起源於商朝,但是周並未沿襲這種制度,而是採用諡號代替廟號,到了秦朝,始皇帝連諡號也廢除不用。
簡單來說古代皇帝死了,會將牌位放在廟堂供奉,這個排位上寫的“名字”就是廟號,在隋朝以前並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必須是有大功大德者才配擁有廟號,這就是漢代這麼多皇帝大多數都沒有廟號的原因。
廟號的使用也有一個基本原則,一般開國之君或者斷代史的開創者採用的廟號為“祖”,後繼之君則為“宗”。
廟號選字也有原則,比如太宗,世宗,仁宗都是美稱,孝宗代表仁孝,穆宗則代表英年早逝的皇帝,“思宗”則表示亡國之君,比如明思宗朱由檢。
自隋唐以後,廟號開始被廣泛使用,基本上當過皇帝的都有廟號。
諡號諡號起源於周早期,用以取代廟號,諡號不僅僅是皇帝的專屬,諸侯,王公大臣等都有諡號,諡號本來是後人對於死者一生功過是非的評價。
由於諡號是後世強加的,多少帶有感情色彩,當年秦始皇棄用諡號就是怕引起“子議父、臣議君”嫌疑。再加上後期美諡越來越多,已經基本失去本來的意義。比如康熙的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二十一字的諡號也是沒誰了。諡號也就慢慢失去了客觀評價的作用
如何稱呼皇帝一般我們稱呼皇帝,有的用諡號,有的用廟號,有的直呼其名,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太宗”就是他的廟號,比如漢武帝劉徹“孝武皇帝”就是他的諡號。比如朱元璋,我們一般更習慣稱呼其名,到了明清時期,由於皇帝的年號比較固定,所以大多用年號稱呼皇帝,比如嘉靖,萬曆,康熙,乾隆等等。
-
5 # 香茗史館
自然不是一回事,不過這個問題的確比較容易讓人混淆。廟號一般指皇帝在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諡號則是指皇帝死後,後世對其一生功績的綜合評定。一般情況下,唐朝之前的皇帝大多稱呼諡號,例如漢武帝便是諡號,而唐朝之後的皇帝則大多稱呼廟號,例如唐太宗便是廟號。原因是唐朝之後諡號被用濫,皇帝的諡號越來越長,給稱呼帶來不便,且逐漸成為了帝王滿足虛榮心的工具,已經無法起到評定帝王功績的作用。
皇帝的諡號諡號制度最早起源於西周時期,周王室和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普遍採用諡法制度,主要是人死之後,後人給予評價的文字。秦朝建立後,始皇帝認為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予以廢除,直到西漢建立之後才再次恢復。
早期的諡號制度只有“美諡”、“平諡”兩種諡法,直到周厲王因為暴政,諡號被定為“厲”之後,開始出現了“惡諡”這種諡法。三種諡法通常都有固定的字型檔:美諡主要有莊、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等字,平諡有懷、悼、哀、閔、思、殤、愍等字,惡諡則有厲、靈、煬、荒、幽等字。
不過這種規則在唐高宗之後開始被打破,導致諡號逐漸淪為了帝王滿足虛榮心的工具。諡號的總體規則大致如下:
1、先秦時期通常為單字諡號,二字、三字較少,例如秦穆公、晉文公;
2、漢朝時期則主要為兩字諡號,且大多首字為“孝”字,例如孝文皇帝、孝景皇帝;
3、唐宋時期打破單字、二字、三字諡號規則,諡號開始越來越長,有的帝王甚至被奉上好幾次尊號,自唐高宗後,大多數的皇帝諡號都在四字以上。例如李隆基的諡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4、元朝時期除忽必烈的諡號為“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六字諡號外,其餘皇帝均採用四字諡號,例如成宗鐵穆耳諡號為欽明廣孝皇帝、武宗海山諡號為仁惠宣孝皇帝。
5、明朝時期諡法再次被固定下來,除朱元璋的諡號為“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21字諡號外,其餘皇帝均為17字諡號,例如朱棣的諡號為“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6、清朝皇帝的諡號則大多為21字,個別有23字或25字(努爾哈赤)。例如康熙帝的諡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皇帝的廟號廟號則主要是皇帝在廟中被供奉是採用的稱呼。一般來講,廟號的選字不如諡號那麼嚴格,但也有簡單的褒貶意思在裡面,而且均有一定的規則和規律可循,大致如下:
開國皇帝:太祖、高祖,此外還有烈祖(基業有限、割據一方)強國之君:太宗、聖祖守成之主:世宗(也指繼承世系傳承發生偏移)、哲宗、興宗、成宗明君賢主:仁宗、聖宗、孝宗、睿宗中興之主:世祖世系偏移:代宗、世宗(部分)功業不足、有功有過:憲宗、宣宗明褒實貶:神宗懦弱之主:寧宗遭遇動亂、被迫逃往:德宗、英宗由盛轉衰:高宗 文弱無能:文宗偏好武力:武宗過渡君主:度宗、定宗在位短暫:穆宗、光宗昏庸腐朽:熹宗亡國之君:哀宗、思宗無法定義:玄宗、真宗、理宗、道宗除以上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廟號,例如太初祖、統祖、王祖都是新朝皇帝王莽追尊自己祖先的廟號,而始祖則是開國皇帝對血源始祖和得姓始祖或者始封之君的追封,顯宗則是死後獲得的美稱。
搞清楚了上面諡號和廟號的區別,就不難回答題主的問題了,明太祖顯然是朱元璋的廟號,他的諡號是明朝唯一的21字諡號,全稱“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
6 # 宋安之
明太祖是朱元璋的廟號。
簡而言之諸如太祖或者高祖還有聖祖等X祖還有太宗等X宗,也就是說兩個字中帶有祖字或者宗字的就是廟號。
廟號一般兩個字,是X祖或是X宗,然後最前面加上這個皇帝所在的朝代。
比如說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是明太祖呢。因為朱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所以廟號前面加上明字。
朱元璋的全諡是: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最核心的是最後那個“高”字(ps:槓精不要說什麼最後是帝字,因為皇帝兩個字都是諡號裡面要帶的。)
兩者之間的相同之處都是根據人生前所做之事給予好的或者壞的廟號和諡號。
區別在於,廟號只有皇帝才可以享用,諡號是王公大臣也可以享用的。
而且自唐朝皇帝開始以後一般來說廟號的字數比諡號的字數要少。
-
7 # 趙燕雲
廟號是指帝王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帝王獨有。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視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最原始的廟號只有四種:創基立業曰“太”(太祖湯、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盤庚、世宗且甲)、中興者曰“中”(中宗且乙),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給予祖或宗的稱號。
廟號最初非常嚴格,隋以前,並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只有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視永遠立廟祭祀之意。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継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
諡號是對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為給予蓋棺定論的評價。即諡號不是帝王獨有,大臣甚至庶民也會有諡號。諡號始於周朝。諡號制度形成,傳統說法是西周早期。《逸周書·諡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諡。但是近代以來根據金文考古發現諡法應當形成於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時期。
周朝君主有諡號無廟號。但需要指出的是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諡號,是自稱,周昭王、周穆王開始才是諡號。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將廟號和諡號制度一併廢止,原因是“廟號和諡號”的定奪將會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因此廢除諡法與廟法。
漢朝以後承襲了廟號這一制度。漢朝對於追加廟號一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劉邦是開國君主,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習用之),諡號為高皇帝(諡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
漢朝強調以孝治天下,所以繼嗣皇帝諡號都有“孝”字,比如孝文帝,孝景帝。兩漢皇帝人人都有諡號,但有廟號者極少。由於後世皇帝諡號字數膨脹,且幾乎只要是後人接位的皇帝子孫都會給父祖上美諡,故諡號實際上無法顯示皇帝評價,廟號反而取代了諡號起到蓋棺論定的功用。
確切的說“太祖”才是朱元璋的廟號,諡號則是“高皇帝”。
回覆列表
明太祖是朱元璋的廟號。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的名號,有人說,廟號起源於商朝,
比如商朝的中宗諱滕,高宗諱昭。但也有人說廟號是起源於西漢時期。一般開國皇帝都稱為“祖”,如漢高祖劉邦,宋太祖。後面的皇帝用的是“宗”,比如唐太宗李世民。
諡號指的是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為諡或諡號。 皇帝的諡號要麼是在自己生前給自己定的,要麼是下一任皇帝定的,或者皇帝與大臣商量的結果。
幾乎每個王朝的最後一任皇帝,他們的諡號都是由新王朝來給定的。可能是因為給面子的原因,幾乎每個亡國之君的諡號也都不會太差。當然,北宋的欽宗,徽宗,因為丟了北宋江山,被金人帶到金國後,就賜給他們“昏德公”,“重昏候”的尊號。後來為了改善宋金關係,又改為了“天水郡王”,“天水郡公”,但他二人,也只能忍辱接受.
有些皇帝,總感覺自己一生豐功偉績,數不勝數,於是使勁的給自己的諡號加字,還有的把自己不僅僅定義成皇帝,還定義為神仙。於是諡號裡還加上神仙尊號。比如明朝的嘉靖皇帝因為信奉道教,將自己的諡號中加上道教的一些字眼,但後世之人還是給去掉了。
每個皇帝都希望透過諡號,讓百姓知道自己多麼了不起,但其實吹噓,以及被吹捧的成份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