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史春秋

    下嫁公主有不得已的苦衷,漢朝有一肚子的苦水。我們既要正視歷史,也要客觀的去看待特定歷史時期的發生事物,其實“下嫁”一詞用在這裡並不合適,所謂“下嫁”是以一種君主高姿態的賜予,對方則是臣俯般的接受。而事實上西漢初年雖與匈奴以兄弟國相稱,但軍事實力的天秤是向匈奴傾斜的,因此才會有漢朝向匈奴“下嫁”公主一說,也就是漢匈之間的和親。不過,歷史很快就會翻轉,一個輪迴不需要太長等待。和親是一種綏靖政策,縱觀歷史,漢朝是首創,漢朝也會為她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下嫁公主(和親)的由來

    秦末中原地區群雄逐鹿,北方草原也在發生著悄然的變化。秦始皇去世的第二年(前209年),他的老對手頭曼單于被兒子冒頓取而代之,冥冥之中,兩位雄主似乎有一種英雄共同上路的默契。值得頭曼欣慰的是,兒子冒頓遠比自己要雄才大略。冒頓不僅擊敗白羊、樓煩、東胡等國,成為真正的草原霸主,而且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軍政體系,彷彿是在一夜之間讓匈奴政權達到了鼎盛。與此同時,劉邦建漢,中原地區結束紛爭,再次進入大一統時代。但是另一場紛爭才剛剛開始。

    公元前201年秋,冒頓親率大軍圍攻馬邑(今山西朔州),逼降韓王信。第二年冬,漢高祖劉邦親率32萬大軍御駕親征。冒頓單于頻使誘敵深入之計,將劉邦率領的先頭部隊困於今山西大同白登山。劉邦數次突圍末果,只好用珠寶賄賂冒頓單于的閼氏,閼氏使用出女人的嬌嗔和溫柔,外加一陣枕頭狂風,將冒頓吹得雲裡霧裡一般。正好與冒頓約好的漢朝降將王黃、趙利也沒有如期會合,出於心虛,冒頓做了個順水人情,將包圍圈撕開一角,劉邦逃脫,有點狼狽。

    一路回撤的路上,劉邦心有餘悸,之前的躊躇滿志被現實打敗,他意識到,徹底征服匈奴是一個難已實現的夢,至少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會改變。因此,劉邦將之前勸他不要輕敵冒進的婁敬(後改劉敬)釋放,並商量對付匈奴的策略。婁敬的一席話,讓劉邦如醍醐灌頂一樣清醒,婁敬說:冒頓殺父奪權,篤信武力,降服他的唯一辦法就是嫁公主於他,嫁妝還要豐厚,這樣一來,匈奴既然能“不勞而獲”一大筆財物,冒頓也就沒有了發動戰爭的必要。況且漢朝的女婿是不能與岳父作對的,如果公主生了孩子繼承單于之位,外甥外孫就更不與舅舅及外公作對了。

    這樣的策略,漢朝只佔了輩分上的便宜,眼下這就是最好的選擇,劉邦很爽快的答應了,並開始準備和親事宜。公元前197年,漢朝派出了第一位和親“公主”,這就是漢朝“下嫁”公主於匈奴單于的由來。此後,經惠帝、呂后、文帝、景帝及武帝初年,對匈奴一直奉行和親政策。

    漢元帝時期,生存空間被漢朝極度壓縮的匈奴分裂為五部,其中的呼韓邪單于一部主動歸屬漢朝,並要求承擔漢朝的戍邊重任。呼韓邪單于素有小心願耿耿於懷,就是夢寐以求娶一名漢朝女子為閼氏,經數次上表誠心,漢元帝將宮女王昭君出嫁匈奴。王昭君雖不是公主出身,但她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下嫁“公主”。從此,留下了“一身歸朔漠,數代靖兵戎”的佳話;也留下了“若以功名論,幾與衛青同”的美譽;更留下了“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的千古憂思。

    為何匈奴公主從不嫁漢朝皇帝

    一、漢朝皇帝不缺美女,也看不上匈奴公主。如果想找在匈奴人中找一名美女,如大海撈針一樣的難,如果想在中原地區選美女,要多少有多少。既然每天能享受珍饈美味,自然不會去在意一鍋粗茶淡飯。匈奴人一生過得都是馬背上的生活,揚鞭牧馬、揮刀殺戮,踏著季節的鼓點兒,逐水草而居。頂著烈日驕陽,沐著飛走石,風餐而露宿。因此生活環境決定了匈奴公主只有粗獷剽悍的形體,而欠缺中原女子水一般的柔美。女人是水,男人是剛,剛柔相濟才是完美的結合,這即是匈奴人鍾情中原女子的原因,也是漢朝皇帝不願娶匈奴女子的根源。

    二、匈奴人不願意嫁公主於漢朝皇帝。在匈奴人眼裡,女人是一種稀缺資源,也是一種搶奪的獵物,更是一種男人尊嚴的代表。如同漢朝的感覺一樣,嫁女人於對方是一種折辱的表現,在匈奴眼中更是一種難言的痛楚。如果不是萬般無奈之下,無論是匈奴,還是漢朝,沒人願意讓一位柔弱女子,遠離故土,將一生的光陰與韶華消磨在異邦他鄉。但是隨著歷史車輪的滾滾前行,那種懷抱琵琶、寂寞無言地走在斜陽荒草中的女子已經永遠定格在歷史的瞬間。再也沒有了那種一路流水飛紅變之為漫漫黃沙寂寥,更聽不到了在南國水夢中吹響的塞外笛鳴。

  • 2 # 錢多多讀文史

    漢朝下嫁公主給單于,而匈奴公主從不嫁漢朝皇帝。簡單來說,這是漢朝作為“天朝大國”的自我遮羞和不倒架子。

    何謂自我跡羞?

    把自家女子送出去,不管這是民間女子也好,還是宗室女也好,那總是冠了個公主的名分,表明這是皇帝的女兒,本就是迫於匈奴的軍事壓力,來用女人緩和的方法。卻還要用“下嫁”的名義:這是天朝看得起你們,恩賜給你們尊貴的女人……

    何謂不倒架子?

    雖然匈奴咄咄逼人,但大漢皇帝是不會接受他們的公主的,匈奴娶漢公主,還可以說是求親。難道堂堂大漢天子還要去“求”匈奴?那是絕不可能的,你匈奴送幾個美女來當玩物來差不多。若是弄個公主來,既不能說是“求”來的,又不能當玩物俯視,所以還是免了。

    再者,大漢雖然有時候打不過匈奴,或是有時候寧願送個女人過去,暫緩正面衝突,但這並不代表在匈奴面前就一點威嚴也沒有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漢朝疆域這麼廣,文明如此發達,離被匈奴全面壓制還遠得很呢?也確實不必向對方低頭。“下嫁”個公主還有個高姿態,“求娶”個匈奴公主卻是仰視人家,這也太那個了。

    還有,匈奴女子少教化,據說相貌也不入流,這讓漢廷也很難接受。況且大漢子民講究血統,來了異族女子,誕下子孫如何是了?這也是漢朝不會接受匈奴公主的原因之一。

    從匈奴這邊講,己方武力正盛,大可以護得了婦孺,不會送自家女子出去拉關係。受幾個漢朝女子沒問題,儘管漢朝皇帝說是“下嫁”,內裡的妥協明眼人都知道不是?漢家女兒教化好,對匈奴的發展大有禆益,我匈奴也不講究血統……

  • 3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現實壓力不至於讓漢朝皇帝娶匈奴女子。

    先說說漢朝為什麼要嫁女給匈奴單于,原因可以從兩個角度闡述。

    一是匈奴強漢朝弱的時候,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劉敬在劉邦白登之圍後的建議中看出來。

    劉敬對曰:“陛下誠能以適長公主妻之,厚奉遺之,彼知漢適女送厚,蠻夷必慕以為閼氏,生子必為太子。代單于。”——《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劉敬說的很直白,給匈奴送錢、送女人,以維持匈奴與漢朝的和平。因為匈奴劫掠漢朝的目的就在於搶錢、搶人、搶物資,如果漢朝嫁個公主過去,順便把這些東西帶去,匈奴自然就不打漢朝了。

    接下來,劉敬又按照漢人思維說了一堆廢話。他認為匈奴為了持續獲得漢朝的“重幣”,會很重視嫁過去的公主,立為閼氏(正妻),她所生下的兒子必為太子,這樣,冒頓單于成了劉邦的女婿,下一任單于成了劉邦的外孫,在漢匈之間構造出一個血緣聯絡。

    這個想法很美好,但其實沒什麼作用,女婿打岳父這種事一直都有,冒頓單于就是弒父上位的,岳父更是不在話下。匈奴人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夠獲得漢朝錢財的原因是匈奴強而漢朝弱,只有維持這種局面,才能源源不斷地收到漢朝送出的公主和錢財。

    匈強漢弱的局面一直持續到漢武帝時期,高帝、惠帝、文帝、景帝乃至武帝都曾嫁公主(實際上只是宗女)給匈奴單于,最後武帝不忍了,跟匈奴硬剛,打了幾十年才算扭轉局面,轉變為漢強匈弱。

    轉變局面後,和親仍然存在,這就是第二個角度。

    漢武帝時期,曾先後將細君公主和解憂公主嫁給烏孫國王,漢元帝時期,昭君出塞,王昭君被嫁給了臣服的呼韓邪單于。漢朝的目的就在於籠絡和控制,嫁女給匈奴,以示漢朝對其的恩寵,同時有漢人在匈奴,漢朝對匈奴的掌控多少有所提升。

    弱時求和、強時籠絡,這是漢朝嫁公主的目的,反過來,漢朝皇帝為何不在弱時娶匈奴女子以示臣服?

    一句話,錢能解決的事,不需要用面子去換,尤其是皇帝的面子。

    不論誰強誰弱,漢朝人都是看不起匈奴的,斥之為蠻夷,皇帝娶匈奴女子,太丟分了。同時漢朝皇帝講孝道,太后具有極高的政治地位,屢屢干政,逼得漢武帝殺鉤弋夫人以絕後患。劉敬以己度人,說了上面那堆廢話,同理反推可得,娶個匈奴女子等於把下一代的漢朝國政拱手讓人,太危險了。

    在面子和實際危害的雙重考量下,漢朝皇帝是不會娶匈奴女子的,除非匈奴強大到碾壓漢朝的程度,比如扶持一個政權壯大到威脅漢朝的地步,這時候漢朝才會放下身段。

    這種場面在漢朝沒有出現,在南北朝倒是出現不少,當時柔然、突厥雄踞草原,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這些政權管你三七二十一,爭相向柔然、突厥求親,有皇后的都得廢。

    也別說這些政權胡風重,不在乎面子,在國破家亡的現實威脅面前,面子是可以丟到九霄雲外的,南明永曆帝為了找外援,還受洗信了基督呢。漢朝端得住面子,主要是因為匈奴還不夠強。

  • 4 # 方圓論壇

    在古代時期中原王朝一直以來都有和異族和親的事情發生,但其他朝代基本上都是雙方互相嫁給對方公主。只有漢朝是但方面的靠出嫁公主乞求換來和平。漢朝的和親之舉從漢高祖劉邦就開始盛行了。漢朝剛建立的時候國力衰弱,大臣婁敬像劉邦建議對匈奴開通邊市,並且以聯姻的方式換取和平。後來漢惠帝,呂后,漢文帝,漢景帝,乃至漢武帝初期都採取了和親政策。和親政策雖然緩和了匈奴對漢朝的軍事侵擾,給漢朝以時間休養生息。但是對於一個國家民族來說是一個恥辱。

    為什麼後來漢武帝力主要徹底擊敗匈奴呢?就是因為漢武帝年幼時期經歷過姐姐外佳匈奴和親的事情。那段生離死別讓漢武帝非常傷心。後來漢武帝當上皇帝后,由於政權不穩再加上竇太后干政,漢武帝也只能繼續和親。但實際上漢武帝心中深感恥辱。他也發誓一定要徹底擊敗匈奴再也不去做以女人換和平的事情。漢武帝在位54年,光打匈奴就打了44年。那可是一直從南追到北,誓要把匈奴滅絕了。實際上後期匈奴根本不敢和漢武帝叫囂了,甚至匈奴都遠遠的跑到漠北深處了,但即使這樣漢武帝大軍一直也窮追不捨。究其原因一方面漢武帝是想徹底剷除這個禍患。另一方面和親的恥辱也是漢武帝恨匈奴的重要原因。

    至於為什麼匈奴公主不嫁給漢朝皇帝也很好解釋。在很早之前原本和親都是互相的,因為和親的本質就是政治婚姻。。既然是政治婚姻那肯定就是互相嫁取了。但漢朝徹底改變了這一觀念。漢朝時期和親變成了弱者臣服於強者的象徵。在匈奴人看來,漢人孱弱是他們掠奪的物件。他們沒必要去把自己的公主嫁個漢朝皇帝。想要和親就讓漢朝皇帝嫁女兒。而且每嫁一次就能獲得大量的財富。匈奴自認自己是強者沒必要去討好漢朝去嫁女兒。所以漢朝一直都是嫁公主而沒有娶過公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低保每年辦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