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靈山禪師
-
2 # 談古論金
崖山之戰宋朝滅亡後,宋軍官兵倖存者根據大略估算還有10餘萬人,各自隨船漂泊流落到雷州半島的各個地方,加上之前因為各種原因流落到雷州半島人眾,據統計大約共有30餘萬人落籍雷州。
這些落籍雷州半島的30餘萬軍民大多數是閩南莆田一帶居民,這是因為當初主持組建抗元民軍的陳文龍是莆田人。陳文龍(1232—1276),福建興化(今福建省莆田市,北宋時候原屬泉州的莆田、仙遊兩縣改隸於興化軍)人,原名子龍,字剛中,宋度宗為之改名文龍,賜字君賁,號如心,南宋名相、魏國公陳俊卿五世從孫,陳文龍是度宗鹹淳四年(1268)狀元,官至參知政事;景炎元年(1276),益王(宋端宗)在福州被立為帝,陳文龍再次出任參知政事,他傾盡家財在莆田一帶招募兵勇組成一支民軍,在福州、泉州兩城守將先後叛降元軍之後,陳文龍固守莆田,四次斬殺前來勸降的元使,並在城頭豎起“生為宋臣,死為宋鬼”的大旗,以彰明心跡、激勵士氣。1276年9月莆田被元軍攻陷,陳文龍被俘,北上經杭州謁拜岳飛廟時,英勇就義。
明永樂六年(1409)詔封陳文龍為福州府城隍,又以其威靈赫赫,能保佑航運、漁業,被加封“水部尚書、鎮海王”,後人因此稱文龍為“尚書公”。清乾隆四十六年(1782)皇帝亦加封陳文龍為鎮海王。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陳文龍所組建的民軍餘部在其子陳八宣、陳汝楫及侄子陳若水的帶領下繼續保護南宋流亡朝廷南下。莆田人出身的民軍將士不但驍勇善戰,而且其中的很多人既是航海專家,又是造船巧匠,更兼對南宋朝廷忠心耿耿,是抗元報國最為義無反顧的中堅力量。
根據目前看到的雷州半島各姓氏族譜,其始遷祖95%以上是福建莆田人,目前很大部分的雷州半島土著居民如果追根溯源,都是閩南人特別是莆田人的血脈和文化傳承,莆田人來到雷州半島,傳播過來閩南文化,也使得閩南語從元代開始漸漸地發展成了雷州半島的主流語言,發展成了現今的雷州話(Leizhou dialect ),雷州話與莆田話、海南話、潮州話同屬“姐妹語系”,屬閩南語系的一支代表方言,而元代以前的雷州話也就是黎語逐漸在雷州半島式微乃至於消失。
-
3 # 雷語資訊
廣東省州府,瓊州府現為一省,潮州府能分成4個地級市,而自古以來都地理位置重要的雷州府卻只成了小縣? 中國真真切切的有歷史教科書、史書記載,河洛話閩南語漢人古代南下遷移路線圖:1,古代洛水流域、河洛地區漢人,東晉五胡亂華古代洛陽南下的人------2,河南固始光州地區晚唐安史之亂,南下福建莆田-----3,宋末、跟蒙古族打仗-南下活下來宋朝官民後裔在廣東湛江市雷州半島閩南語地區------------4,還有一部分跟鄭成功抵抗清女真族、福建莆田、泉州市漳州市閩南語地區,南下廣東湛江市閩南語雷州話區後裔。-------------5,清朝移民政策,古代莆田地少人多-移莆田填雷州半島(大概潮汕人,海陸豐汕尾人也是這些後裔)----------------------------我們村父系吳王夫差後裔,我母系商朝比干九牧林後裔(我父親是姓陳的人養大)。我姨夫村,民族英雄文天祥後裔(雷州市客路鎮山舊橋村);我同學家,詩句“舊時王謝堂前燕”中的謝家,東晉謝安侄子後裔。古代跟蒙古人打仗,宋末福建莆田下來廣東湛江市的。我看汕尾那邊遠古!遠古可能也是跟我們一起莆田下來廣東那邊移去的?小時讀歷史聽老師好象講過?。學姥=河洛,古代洛河流域洛陽市居民。古代跟外族打仗 一直下來的漢人。全國河洛話閩南語人都是兄弟姐妹!因為近代史上千年被外族三番兩次入侵,導致我們這些多災多難的漢人,所以我們性格比較能忍。低調。經受痛苦與憂傷越多的我們,越是能忍耐-窮卻益堅不墮青雲之志!----------所有河洛話閩南語人都是一家人。廣東少數民族差不多沒有,廣東很少少數民族的。都是跟蒙古人女真人打仗,下來的漢人,然後下來的漢人趕少數民族過去廣西省跟海南省----------------------------------------------------湛江市閩南語區雷州半島雷州話、海話、黎話(炎黃子孫,黎民百姓),祖籍都是福建莆田,我們村老人常年回去莆田清明節掃墓祭祖。崖山海戰活下來南宋軍民後裔,抵抗蒙古軍下來的漢人後裔。閩南語分支雷州話跟臺灣話完全一模一樣,閩南人是最正宗的漢人,古代洛陽漢人、唐朝洛陽漢人,活動於古代洛水-洛河流域。經常被稱為河洛人(學佬人)。----------------閩南人是最正宗的漢人,古代洛陽漢人,活動於洛河流域。經常被稱為河洛人----------<<過吳江有感>> -吳偉業 落日松陵道,堤長欲抱城。 塔盤湖勢動,橋引月痕生。 市靜人逃賦,江寬客避兵。 廿年交舊散,把酒嘆浮名。 閩南語區臺灣省、福建省的廈門、泉州、漳州3市莆田市、福清市、,廣東的汕頭、潮州、 揭陽、汕尾4市和雷州半島、雷州、霞山、麻章、徐聞、電白、遂溪、海南省的漢族地區,溫州閩南地區等。此外,浙江、廣西、江 西、江蘇等省區,也分佈有講閩南方言的分散縣、鎮、村,香港、澳門還有近200萬人使用 閩南方言。在中國境內操閩南方言(包括它的分支)者總共約有5000多萬人,佔漢族人口的 4.6%左右。 語言專家們都肯定,閩南系方言是現存最古老的漢語方言之一,它融合了華夏古漢語、古吳 語、古楚語、上古中原漢語等各種成分 2004《新財富》華商100富人排行榜中,臺灣籍(包括祖籍福建)佔24人,財產290.3億美 元;潮汕籍19人,財產230.3億美元;閩南籍14人,財產149.6億美元;海南籍1人,財產 15.0億美元。整個泛閩南地區入榜57人,財產682.5億美元,分別佔總人數57%,總財產 52.4%。 宋朝明朝被邊境的番人蒙古族女真族,親眼目睹宋明漢人衰亡,本打算一輩子過著流浪的生活。 但是到了後來,成為元清子民。漢人悲嘆自己,沒有氣節堅持初衷,而侍奉番邦番人女真人胡人所感慨。 而古洛陽河洛話最正宗的漢人閩南人-身為漢族的後代,必定同感吳偉業的心情。明朝被邊 境的女真族滅了之後,漢族承受了極大的痛苦。燦爛的文化跟文物全都被破壞,深感遺憾。 漢人被胡人入侵,而且被滅。經歷了痛苦還有恥辱的歲月,身為漢人的悔恨。 番邦番人胡人女真人蒙古人控制了中國建立了政權在了中央跟中原中心地區,之後。將居住在中原的 人古洛陽河洛話的閩南語漢族全部都趕下來了福建閩南地區去了。。。。。。而被趕下去福 建閩南地區的漢族人,個個都成了現在在中國大地包括東南亞歐美日韓(馬化騰,黃光裕, 李嘉誠,阿里巴巴最大股東孫正義,珠江新城蘇萌雷州白沙,茂德公陳宇雷州龍門,天地壹號陳生雷州隧溪官湖村,劉鑾雄, 林百欣,蔡志明,萬科姚振華,朱孟依,郭鶴年,林紹良,黃惠祥、黃惠忠,施至成,東林子良、紐西蘭許立華雷州半島還有很多低調隱形富豪)地 區都呼風喚雨的富商。 當你們進去古洛陽洛水流域的閩南語漢人區,的任何一個角落,漢族的傳統文化,都找不到 蒙古人女真人胡人的痕跡。有的只是漢人的傳統文化,宋朝,明朝的漢人傳統文化的陶瓷和 書籍。而且村村都保持做傳統文化,家家戶戶牆壁上面牆壁都是道家佛家所有的壁畫。 身為古洛陽洛水流域地區的漢人,對宋朝跟明朝有著深深地懷念。 ---------------------------------------------------- 公元前355年,楚滅越之後,“楚子熊揮受命鎮粵,至此雷州半島開石城,建樓以表其界”。--------------------------------- 歷史: 雷州話古時被稱為“東語”或“客語”。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的《海康縣誌》,在“民俗志·言語”一節中記載:“有東語,亦名客語,與漳潮大類,三縣九所鄉落通談此。”[2] 雷州話脫胎自古代閩南語。南宋末年,元兵攻陷臨安,益王趙昰在陸秀夫、張世傑等大臣輔佐下在福建稱帝。後來因元兵攻打福建,南宋朝廷逃到廣東。陳若水、陳八宣、陳汝楫等人,在興化府(今福建省莆田市)組織了民兵30多萬人隨行保駕。南宋在崖山之戰中滅亡後,陳若水、陳汝楫等人率莆田籍民兵逃亡到雷州半島,定居於此。隨時間推移,逐漸產生具有自己特色的雷州話。
回覆列表
♥1272年,襄陽、樊城被蒙元丞相伯顏、張弘範攻破,南宋門戶大開。1274年,忽必烈下令南征。伯顏兵分兩路,一路東進淮河流域,直指揚州,一路由伯顏和張弘範率領,由漢水南下,取湖北武磯堡,直逼南京。1275年,張弘範部至安徽蕪湖,與宋步兵7萬餘,水軍2000多艘戰船開戰,宋軍損失殆盡,張弘範部長驅直入南京。宋廷發出勤王令,各部率軍來救,7月,勤王各軍與張弘範部在鎮江焦山一戰,潰敗。這一戰的潰敗,讓宋廷徹底絕望。1276年宋廷獻印綬乞降。由於發生軍民反抗的事情,忽必烈撕毀降書,宋廷又一次成為俘虜。而宋度宗另一脈趙昰、趙昺與其生母楊淑妃,在國舅護衛下從杭州南下金華與陸秀夫、張世傑、文天祥回合,不久又南下福州。在福州,擁立7歲趙昰為帝,史稱端宗,文天祥西進,攻取江西。宋廷的建立,促使蒙元南下。1277年,福州淪陷,宋廷逃至泉州,張世傑搶船南下廣東,準備逃往雷州,中途遇風暴船翻,轉至崖山據守,將艦船用大繩連線,一字排開,皇帝所在的船隻居於中間,停泊於崖山與湯瓶山之間海域。小皇帝由於船翻溺水致病,不治身亡,又立趙昺為帝。西征江西的文天祥,由於勢單力薄,迴歸廣東,據守廣東海豐,由於孤立無援,於1278年12月被俘海豐北五嶺坡。
♥1279年正月,張弘範率軍至崖山,對宋軍進行猛烈攻擊,並挾持文天祥勸降張世傑和陸秀夫,遭到強烈抵抗。於是,張弘範將宋軍團團圍住,切斷宋軍糧食、淡水、柴火供給一月有餘,20萬軍民只能飲海水,吃生糧,致使大部分軍民染病,戰鬥力大幅下降。直至3月中旬,援軍發動突然猛攻,突破防禦,直抵位於船隊中間的皇帝所在的船隻,張世傑無望,調精銳突破崖門口,帶著楊淑妃以期尋得皇室宗親,再度復宋。而與皇帝同在中間的陸秀夫,突破無望,揹著小皇帝與沒突圍出去的大臣、軍民一起跳海殉國。
♥崖山之戰,大宋滅亡,終止了華夏文化佔據中原幾千年的歷史!張世傑突圍出去以後,聽聞皇帝死訊,楊淑妃也投海自盡,張世傑將皇妃埋葬後繼續西行,在西行的路上溺水而亡,其部下大部分分散隱居。據考證,現居於雷州一帶、珠三角地區的趙姓,大部分就是當時張世傑率領突圍出去的那部分南宋軍民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