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七古·梁園吟》
我浮黃雲去京闕,掛席欲進波連山。天長水闊厭遠涉,
訪古始及平臺間。平臺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
卻憶蓬池阮公詠,因吟淥水揚洪波。洪波浩蕩迷舊國,
路遠西歸安可得。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
平頭奴子搖大扇,五月不熱疑清秋。玉盤楊梅為君設,
吳鹽如花皎白雪。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
昔人豪貴信陵君,今人耕種信陵墳。荒城虛照碧山月,
古木盡入蒼梧雲。梁王宮闕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
舞影歌聲散綠池,空餘汴水東流海。沉吟此事淚滿衣,
黃金買醉未能歸。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輝。
歌且謠,意方遠。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李白是因為自己的詩詞才被封官的他被封官時已有些年歲了想表達的是不論歲數多少還是可以為百姓做事的還有一層意思是想表達自己終於被朝廷重用的意思
也體現了李白對自己的才氣的自負
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是偉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說自己的詩是“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嘯傲凌滄州”。杜甫稱讚他的詩也說:“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這種無比神奇的藝術魅力,確是他的詩歌最鮮明的特色。他的詩歌,不僅具有最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還創造性地運用了一切浪漫主義的手法,使內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統一。
李白不是一個“萬事不關心”的詩人,相反,他似乎什麼都關心,很多生活他都體驗過,表現過。儘管沒有一種生活能永遠使他滿足,但他那熾熱的感情,強烈的個性,在表現各種生活的詩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處處留下濃厚的自我表現的主觀色彩。他要入京求官,就宣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政治失意了,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他要控訴自己的冤曲,就說:“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他想念長安,就是:“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他登上太白峰,就讓“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他要求仙,就有“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他要飲酒,就有洛陽董糟丘“為余天津橋南造酒樓”。他悼念宣城善釀紀叟,就問:“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這種強烈的自我表現的主觀色彩,從藝術效果來說,有的地方使詩歌增加了一種排山倒海而來的氣勢,先聲奪人的力量;有的地方又讓人讀來感到熱情親切。當然,這種主觀色彩,並不限於有“我”字的詩句和詩篇,例如在很多詩篇裡,魯仲連、嚴子陵、諸葛亮、謝安等人的名字,也往往被李白當作第一人稱的代用語,讓古人完全成為他的化身。
和上述特點相適應,他在感情的表達上不是掩抑收斂,而是噴薄而出,一瀉千里。當平常的語言不足以表達其激情時,他就用大膽的誇張;當現實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徵其思想願望時,他就藉助非現實的神話和種種奇麗驚人的幻想。從前節中所引用的一些抒情詩裡,已經可以感覺到這種特點,用“抽刀斷水水更流”,比喻“舉杯消愁愁更愁”,本來是極度的誇張,卻讓人感到是最高的真實。又如《秋浦歌》的“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借有形的發,突出無形的愁,誇張也極為大膽。其他如《俠客行》:“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以五嶽為輕來誇張俠客然諾之重。《箜篌謠》:“輕言託朋友,對面九疑峰。”又用山峰來誇張朋友之間的隔膜與猜疑。《北風行》裡“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大家都很熟悉,但這首詩結尾兩句:“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也同樣是驚心動魄的。沒有黃河可塞這樣驚人的比喻,我們也就不會懂得陣亡士卒的妻子那種深刻絕望的悲哀。大膽的誇張,永遠離不開驚人的想象。這裡,我們還要著重介紹他那些最富於浪漫主義奇情壯採的山水詩,尤其是使李白獲得巨大聲譽的《蜀道難》:
噫,吁噓,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西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讒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這首詩,以神奇莫測之筆,憑空起勢。從蠶叢魚鳧說到五丁開山,全用渺茫無憑的神話傳說,烘托奇險的氣氛。高標插天可以使“六龍回日”,也是憑藉神話來馳騁幻想。以下又用黃鶴、猿猱、悲鳥、子規作誇張的點綴,然後插入脅息、撫膺、凋朱顏的敘述,作為全詩的骨幹。“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詩句在篇中三次出現,更給這首五音繁會的樂章確定了迴旋往復的基調。李白一生並未到過劍閣,這篇詩完全是憑傳說想象落筆。正因為如此,他的胸懷、性格在這裡更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現。殷番《河嶽英靈集》說這首詩“可謂奇之又奇,自騷人以還,鮮有此體”。正反映了同時代人對這首詩的驚奇讚歎。就在蜀道暢通的今天,它仍然是具有歷史價值和美學價值的不朽傑作。他的《望廬山瀑布》二首、《廬山謠》也是歷來傳誦的名作,後一詩中寫他在廬山頂上望大江的景色:“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完全擺脫了真實空間感覺的拘束,以大膽的想象誇張,突出了山川的壯麗,展示了詩人壯闊的胸懷。白居易《登香爐峰頂》詩:“江水細如繩,湓城小於掌。”完全出於寫實。把兩詩互相比較,藝術價值的高下,不言而自明。
李白的浪漫主義是有其豐富生活為基礎的。他的詩歌往往呈現感情充沛,瞬息萬變的特色。我們前面引用過的《行路難》第一首、《宣州謝兆樓餞別校書叔雲》、《夢遊天姥吟》等篇,已經可以看出這一點。他的名作《將進酒》也是這方面非常突出的例子。在詩裡,他正在勸人開懷痛飲:“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好象他很安於頹廢享樂的生活,但是,他那象黃河一樣奔騰跳動的感情是這樣變化莫測,他突然又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強烈的信心轉眼又代替了消極的悲嘆。他的《梁園吟》也有這種類似的情況,詩的前段盡情地描繪痛飲狂歡,甚至沉吟流淚地感慨功名富貴的無常,但是臨到結尾,他突然又說:“歌且謠,意方遠。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詩人的感情在轉瞬之間竟判若兩人。把矛盾複雜的思想感情,處理得這樣灑脫靈活,並且達到藝術上的高度完美,在詩史上只有極少數的詩人達到這個水平。從這種跳脫變化的特點繼續發展,於是他在有些詩篇裡就同時運用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兩種創作方法。有的詩既寫實,又想象誇張,象《北風行》、《關山月》;有時竟把抒寫理想願望和描寫苦難的現實結合在一篇詩裡,如《古風》第十九: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拂昇天行。邀我登雲臺,高揖衛叔卿。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在昇天神遊的美麗幻想中,突然俯見被安祿山蹂躪毀滅了的洛陽。使我們不禁想起《離騷》的結尾:“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乎舊鄉。”急轉直下的感情,浪漫幻想的破滅,深刻地表現出詩人無比沉痛的愛國心情。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這兩句詩是他詩歌語言最生動的形容和概括。李白的詩歌語言所以能達到這樣理想的樸素自然境界,是和他認真學習漢魏六朝樂府民歌分不開的。據權德輿作的韋渠牟詩集序說,李白曾經把“古樂府學”傳授給十一歲的韋渠牟。他的樂府詩中擬古樂府之作很多,眾所周知,不必舉例。但他最得力於樂府民歌的地方,首先還是語言。他的《長幹行》、《子夜吳歌》的語言,多麼酷似《孔雀東南飛》、《子夜歌》和《西洲曲》。“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向青雲端。”“清Fluence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寫得多麼活潑自然,叫人一讀難忘。“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學習漢樂府《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又是多麼地青出於藍。這些初看來是最平凡的地方,但是後代摹擬李白的詩人沒有一個人達到這種高度完美的境地。學腔調似難而實易,學語言似易而實難。
李白運用的詩體很多樣,但貢獻最大的是七古和七絕。這兩種詩體在當時也是最新最自由的,和他那自由豪放的個性也特別適應。他這方面的成就也很得力於學習樂府民歌。七古無須再談,這裡只舉他幾首膾炙人口的七絕: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白帝城》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
沈德潛《唐詩別裁》說:“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貴。隻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使人神遠,太白有焉。”他說的這些特點,實際上也就是深得民歌天真自然的風致。即以《早發白帝城》一詩而論,全篇詞意完全出於《水經注》“巫峽”一篇,但語言之自然,心情之舒暢樂觀,與原文風貌,卻迥然不同。他的七絕向來和王昌齡齊名,各具特色。但就接近民歌一點說,他卻超過了王昌齡。他的五律,運古詩質樸渾壯氣勢於聲律格調之中,往往不拘對偶,也很別具風格。如《夜泊牛渚懷古》、《送友人》等篇,歷來為評論家所稱引。
李白在創作上,繼承了前代詩歌的豐富遺產。他所繼承的傳統,首先是楚辭和漢魏六朝樂府民歌。他受屈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他發揚了屈原愛國主義精神和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也繼承了屈原的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象熔鑄神話傳說,大膽地幻想誇張,重視民歌遺產等方面,他都和屈原完全一致。就具體作品來說,如《遠別離》、《梁甫吟》、《夢遊天姥吟》乃至《蜀道難》都在精神面貌以及題材、構思、句法的形式上和屈原作品有接近的地方。他對漢魏六朝文人作品也很認真學習。段成式《酉陽雜俎》說:“李白前後三擬《文選》,不如意,悉焚之。”這個傳說想必有一定根據。他稱讚建安詩歌,稱讚阮籍、陶淵明、謝靈運、謝兆、鮑照的話,屢有所見。他仿效、化用這些詩人的詩篇和詩句的例子,更不勝列舉。杜甫贈他的詩,也指出他的作品有近似鮑照、庾信、陰鏗的地方。沒有對遺產的認真學習,他不可能成為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白《七古·梁園吟》
我浮黃雲去京闕,掛席欲進波連山。天長水闊厭遠涉,
訪古始及平臺間。平臺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
卻憶蓬池阮公詠,因吟淥水揚洪波。洪波浩蕩迷舊國,
路遠西歸安可得。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
平頭奴子搖大扇,五月不熱疑清秋。玉盤楊梅為君設,
吳鹽如花皎白雪。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
昔人豪貴信陵君,今人耕種信陵墳。荒城虛照碧山月,
古木盡入蒼梧雲。梁王宮闕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
舞影歌聲散綠池,空餘汴水東流海。沉吟此事淚滿衣,
黃金買醉未能歸。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輝。
歌且謠,意方遠。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李白是因為自己的詩詞才被封官的他被封官時已有些年歲了想表達的是不論歲數多少還是可以為百姓做事的還有一層意思是想表達自己終於被朝廷重用的意思
也體現了李白對自己的才氣的自負
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是偉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說自己的詩是“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嘯傲凌滄州”。杜甫稱讚他的詩也說:“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這種無比神奇的藝術魅力,確是他的詩歌最鮮明的特色。他的詩歌,不僅具有最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還創造性地運用了一切浪漫主義的手法,使內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統一。
李白不是一個“萬事不關心”的詩人,相反,他似乎什麼都關心,很多生活他都體驗過,表現過。儘管沒有一種生活能永遠使他滿足,但他那熾熱的感情,強烈的個性,在表現各種生活的詩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處處留下濃厚的自我表現的主觀色彩。他要入京求官,就宣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政治失意了,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他要控訴自己的冤曲,就說:“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他想念長安,就是:“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他登上太白峰,就讓“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他要求仙,就有“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他要飲酒,就有洛陽董糟丘“為余天津橋南造酒樓”。他悼念宣城善釀紀叟,就問:“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這種強烈的自我表現的主觀色彩,從藝術效果來說,有的地方使詩歌增加了一種排山倒海而來的氣勢,先聲奪人的力量;有的地方又讓人讀來感到熱情親切。當然,這種主觀色彩,並不限於有“我”字的詩句和詩篇,例如在很多詩篇裡,魯仲連、嚴子陵、諸葛亮、謝安等人的名字,也往往被李白當作第一人稱的代用語,讓古人完全成為他的化身。
和上述特點相適應,他在感情的表達上不是掩抑收斂,而是噴薄而出,一瀉千里。當平常的語言不足以表達其激情時,他就用大膽的誇張;當現實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徵其思想願望時,他就藉助非現實的神話和種種奇麗驚人的幻想。從前節中所引用的一些抒情詩裡,已經可以感覺到這種特點,用“抽刀斷水水更流”,比喻“舉杯消愁愁更愁”,本來是極度的誇張,卻讓人感到是最高的真實。又如《秋浦歌》的“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借有形的發,突出無形的愁,誇張也極為大膽。其他如《俠客行》:“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以五嶽為輕來誇張俠客然諾之重。《箜篌謠》:“輕言託朋友,對面九疑峰。”又用山峰來誇張朋友之間的隔膜與猜疑。《北風行》裡“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大家都很熟悉,但這首詩結尾兩句:“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也同樣是驚心動魄的。沒有黃河可塞這樣驚人的比喻,我們也就不會懂得陣亡士卒的妻子那種深刻絕望的悲哀。大膽的誇張,永遠離不開驚人的想象。這裡,我們還要著重介紹他那些最富於浪漫主義奇情壯採的山水詩,尤其是使李白獲得巨大聲譽的《蜀道難》:
噫,吁噓,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西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讒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這首詩,以神奇莫測之筆,憑空起勢。從蠶叢魚鳧說到五丁開山,全用渺茫無憑的神話傳說,烘托奇險的氣氛。高標插天可以使“六龍回日”,也是憑藉神話來馳騁幻想。以下又用黃鶴、猿猱、悲鳥、子規作誇張的點綴,然後插入脅息、撫膺、凋朱顏的敘述,作為全詩的骨幹。“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詩句在篇中三次出現,更給這首五音繁會的樂章確定了迴旋往復的基調。李白一生並未到過劍閣,這篇詩完全是憑傳說想象落筆。正因為如此,他的胸懷、性格在這裡更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現。殷番《河嶽英靈集》說這首詩“可謂奇之又奇,自騷人以還,鮮有此體”。正反映了同時代人對這首詩的驚奇讚歎。就在蜀道暢通的今天,它仍然是具有歷史價值和美學價值的不朽傑作。他的《望廬山瀑布》二首、《廬山謠》也是歷來傳誦的名作,後一詩中寫他在廬山頂上望大江的景色:“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完全擺脫了真實空間感覺的拘束,以大膽的想象誇張,突出了山川的壯麗,展示了詩人壯闊的胸懷。白居易《登香爐峰頂》詩:“江水細如繩,湓城小於掌。”完全出於寫實。把兩詩互相比較,藝術價值的高下,不言而自明。
李白的浪漫主義是有其豐富生活為基礎的。他的詩歌往往呈現感情充沛,瞬息萬變的特色。我們前面引用過的《行路難》第一首、《宣州謝兆樓餞別校書叔雲》、《夢遊天姥吟》等篇,已經可以看出這一點。他的名作《將進酒》也是這方面非常突出的例子。在詩裡,他正在勸人開懷痛飲:“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好象他很安於頹廢享樂的生活,但是,他那象黃河一樣奔騰跳動的感情是這樣變化莫測,他突然又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強烈的信心轉眼又代替了消極的悲嘆。他的《梁園吟》也有這種類似的情況,詩的前段盡情地描繪痛飲狂歡,甚至沉吟流淚地感慨功名富貴的無常,但是臨到結尾,他突然又說:“歌且謠,意方遠。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詩人的感情在轉瞬之間竟判若兩人。把矛盾複雜的思想感情,處理得這樣灑脫靈活,並且達到藝術上的高度完美,在詩史上只有極少數的詩人達到這個水平。從這種跳脫變化的特點繼續發展,於是他在有些詩篇裡就同時運用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兩種創作方法。有的詩既寫實,又想象誇張,象《北風行》、《關山月》;有時竟把抒寫理想願望和描寫苦難的現實結合在一篇詩裡,如《古風》第十九: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拂昇天行。邀我登雲臺,高揖衛叔卿。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在昇天神遊的美麗幻想中,突然俯見被安祿山蹂躪毀滅了的洛陽。使我們不禁想起《離騷》的結尾:“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乎舊鄉。”急轉直下的感情,浪漫幻想的破滅,深刻地表現出詩人無比沉痛的愛國心情。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這兩句詩是他詩歌語言最生動的形容和概括。李白的詩歌語言所以能達到這樣理想的樸素自然境界,是和他認真學習漢魏六朝樂府民歌分不開的。據權德輿作的韋渠牟詩集序說,李白曾經把“古樂府學”傳授給十一歲的韋渠牟。他的樂府詩中擬古樂府之作很多,眾所周知,不必舉例。但他最得力於樂府民歌的地方,首先還是語言。他的《長幹行》、《子夜吳歌》的語言,多麼酷似《孔雀東南飛》、《子夜歌》和《西洲曲》。“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向青雲端。”“清Fluence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寫得多麼活潑自然,叫人一讀難忘。“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學習漢樂府《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又是多麼地青出於藍。這些初看來是最平凡的地方,但是後代摹擬李白的詩人沒有一個人達到這種高度完美的境地。學腔調似難而實易,學語言似易而實難。
李白運用的詩體很多樣,但貢獻最大的是七古和七絕。這兩種詩體在當時也是最新最自由的,和他那自由豪放的個性也特別適應。他這方面的成就也很得力於學習樂府民歌。七古無須再談,這裡只舉他幾首膾炙人口的七絕: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白帝城》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
沈德潛《唐詩別裁》說:“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貴。隻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使人神遠,太白有焉。”他說的這些特點,實際上也就是深得民歌天真自然的風致。即以《早發白帝城》一詩而論,全篇詞意完全出於《水經注》“巫峽”一篇,但語言之自然,心情之舒暢樂觀,與原文風貌,卻迥然不同。他的七絕向來和王昌齡齊名,各具特色。但就接近民歌一點說,他卻超過了王昌齡。他的五律,運古詩質樸渾壯氣勢於聲律格調之中,往往不拘對偶,也很別具風格。如《夜泊牛渚懷古》、《送友人》等篇,歷來為評論家所稱引。
李白在創作上,繼承了前代詩歌的豐富遺產。他所繼承的傳統,首先是楚辭和漢魏六朝樂府民歌。他受屈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他發揚了屈原愛國主義精神和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也繼承了屈原的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象熔鑄神話傳說,大膽地幻想誇張,重視民歌遺產等方面,他都和屈原完全一致。就具體作品來說,如《遠別離》、《梁甫吟》、《夢遊天姥吟》乃至《蜀道難》都在精神面貌以及題材、構思、句法的形式上和屈原作品有接近的地方。他對漢魏六朝文人作品也很認真學習。段成式《酉陽雜俎》說:“李白前後三擬《文選》,不如意,悉焚之。”這個傳說想必有一定根據。他稱讚建安詩歌,稱讚阮籍、陶淵明、謝靈運、謝兆、鮑照的話,屢有所見。他仿效、化用這些詩人的詩篇和詩句的例子,更不勝列舉。杜甫贈他的詩,也指出他的作品有近似鮑照、庾信、陰鏗的地方。沒有對遺產的認真學習,他不可能成為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