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合肥阿華
-
2 # 隨時隨地父母學堂
俗話說人無完人,發展的再好的成人,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點,更何況是孩子,而且,很多時候,你以為是孩子的不足之處的,不一定就真的是“不足”之處。
孩子成長中會出現大大小小各種“不足之處”,有些是發展的“規律”(暫時性的問題)、有些是“個體差異”、有些是家長用所謂“別人家的孩子”(特例)去比對自家孩子然後斷定是自家“不足”的、有些真的是家長要求太高。
所以,不要輕易數落孩子的“缺點”。一旦給孩子貼了個負性的標籤,孩子會越發的往著“坐實罪名”的方向發展,也始終對自己做出這樣的負性評價,如果家長反覆的批判,甚至帶有羞辱性的批判,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對自己不自信,始終覺得自己不是個好孩子。
其實很多事情是兩面的,你覺得孩子“膽小,不勇敢”,但如果說孩子很謹慎也沒錯呢;你覺得孩子很莽撞,用“有衝勁”形容也沒有錯呢;你覺得孩子大大咧咧,形容孩子很果敢也可以啊。多給孩子積極的評價,積極的體驗,少些挑孩子的刺兒。
-
3 # 寶寶小影片
曾聽過一位媽媽用一系列負性詞彙描述自家孩子:沒有學習目標,沒有好的習慣,惰性強,人際交往能力差等等。媽媽甚至斷言孩子這樣的性格,將來不論做什麼都將很難有成就。當我問及孩子的優點時,家長沉思許久才說:孩子還算心地善良、孝順,同學中人緣也比較好,可學習成績班級倒數,這些優點又有什麼用。
每當聽到家長滔滔不絕談起孩子的缺點和不足時,我總是如鯁在喉。父母歷數孩子的種種缺點和劣行時,有沒有先想一想孩子身上有沒有自己的影子呢?再說,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很多時候,孩子在某一方面不盡如人意,家長往往急於指出希望孩子及早改正,甚至會不分場合,殊不知家長不經意間反覆強調孩子的缺點,帶給孩子的將是壓力和傷害,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長期被指責、被否定,孩子也容易產生自卑、牴觸心理,甚至有的孩子索性破罐子破摔以此報復家長。
周圍不乏有家長把孩子們共有的特點當成自己孩子獨有的缺點來批評,這樣對孩子是很不公平的。時常聽到有家長說一些絕對性的語言,比如:我家的孩子就是馬虎,總是把會做的題目做錯。且不說這個“總是”用得多麼不合適,單純是把會做的題目做錯這件事--就已經把所有學生共同的特點當成了自己孩子的缺點。我教學多年,還沒有見過一個學生能把會做得題目都做對。
還有些家長乾脆就把優點當作缺點來批評了,如,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沒有毅力,因為他們經常制訂學習計劃,卻經常完不成。在我看來,制訂學習計劃是一種非常積極向上的心態,但完不成計劃幾乎是普遍的。如果是因為他制訂了計劃沒有完成就指責他說話不算數,還真是把優點當缺點來批評了。這樣批評的結果可能是他連計劃都不制訂了。
還有些缺點是家長無端強加給孩子的。例如有家長丟擲一大堆理由指責14歲孩子學習不用功,因為孩子晚上回家學習,學不了一個小時就要出來玩一會。我說:“在你印象中孩子一次學多長時間你就感到滿意了?”家長說:“怎麼也得學上兩個小時吧!”我無奈了,從生理學的角度講,一個14歲的孩子,他每天有效學習8個小時,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而且這個年齡的孩子有效注意時間也就半個小時。也就是說,孩子如果能集中精力學習30分鐘,就該有一段時間休整。高中每節課40分鐘,正規的要求是老師的講課不能超過25分鐘。家長卻一廂情願地要求自己孩子一次性至少學習兩個小時,這對孩子有些殘忍。
所以當家長更多看到孩子的 缺點時,確實需要反思自己的這種感覺是否正確。如果真是孩子的缺點,那就更不應該簡單了事,脫口而出的批評只能加重孩子對父母的反感,從而使其在缺點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沒有父母不愛孩子,如果家長真心愛孩子,最好三緘其口,少去譴責孩子,更不要在外人面前宣揚孩子的缺點。當孩子暴露出缺點時,家長要冷靜,多想孩子的優點,多跟孩子像朋友一樣溝通,想方設法幫助孩子分析缺點和不足,幫助其改正缺點。家長的信任、尊重和支援將有利於孩子獲得自信,孩子也會從內心感激家長,從而努力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做。
回覆列表
家庭教育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以身作則。多說謝謝,受到別人幫助就會說謝謝,走了就會說再見拜拜,這些都是教育孩子的點點滴滴,我們出小區門都會跟保安說妳好,出停車場閘口都會說謝謝,潛移默化的力量真的很大。你做什麼說什麼,孩子跟著你生活,她自然也是說什麼話做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