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光無悔
-
2 # 山野老人
曹植為何沒能競爭過哥哥曹丕成為曹操繼承人?
曹植與曹丕都是卞皇后所生,由於曹植的才華,曹操想冊立曹植為王太子,最終為何讓曹丕成了王位繼承人呢?
一,從自身看,曹植書生氣太重。
史書介紹,曹植為人不嚴格要求自己,飲酒沒有節制。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增加曹植食邑五千戶,加上原來的一共享有一萬戶食邑。
受到曹操的嘉獎,曹植把握不住,不知謹慎做人,反而囂張放肆。
曹植趁曹操不在京城,乘車駛入馳道,大搖大擺地透過司馬門出宮。
曹操得知後,將主公宮門的公車令處以死刑,從此冷落了曹植,也放棄了讓曹植繼承王位的打算。
建安二十四年,曹仁被關羽圍困襄樊,曹操任命曹植為南中郎將,讓曹植帶兵救援曹仁。
臨行前,曹操召喚曹植接受訓誡,可是此時的曹植爛醉如泥,無法面見曹操。
曹操不得不罷免曹植新任命的南中郎將,放棄讓曹植救援曹仁的計劃。
曹植由此又失去了一次考驗的機會。
曹丕不同,他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對任何人都十分友善,儘管這是裝的,但是效果很好。
曹丕在宮中,沒有人說曹丕的不是,就是一般的宮女、傭人都說曹丕的好話,這讓曹丕有了好名聲。
二,從外部看,曹植身邊的人格局不夠。
曹植身邊有很多才子,如楊修、丁儀、丁廙等,這些人都是曹操的心腹。
楊修替曹操掌管軍糧,《典略》介紹楊修說:“軍國多事,修總知內外,事皆稱意。”
丁儀、丁廙兄弟倆,更是曹操器重的人物。
對於丁儀,曹操曾經想把自己的公主許配給他,由於曹丕在中間搗亂,曹操才放棄了這個念頭。
後來,曹操與丁儀交談,更加賞識丁儀的學識,後悔不該聽曹丕的建議。
有這樣一批人輔佐曹植,應該是曹操滿意的事情,但是這些人書卷味太濃,在一起的時候,主要交流的是文學上的事情,對於王位繼承權的問題,他們因為得到曹操的賞識,以為是鐵板上釘釘的事情,所以不上心。
曹丕就不同了,當曹丕察覺到曹操想冊封曹植為王位繼承人的時候,就去請教賈詡。
賈詡說:“不要去爭什麼王位繼承權,好好做個兒子就夠了。”
曹丕聽信賈詡的話,明裡從來去爭名奪利,只是注重自己在曹操面前表現一個兒子的孝道,由此獲得了曹操的注意。
三,從曹操的角度看,注重的是歷史教訓。
曹操儘管對曹植很失望,由於賞識曹植的才華,還是有心扶持曹植上位。
儘管曹操有心扶持曹植上位,還是對曹植散漫的個性不放心。
對於王位繼承人的問題,曹操很慎重,專門找了丁儀、丁廙、賈詡等人商量。
丁儀面對曹操,直言不諱,稱讚曹植有才華,應該讓曹植繼承王位。
丁廙更露骨。
丁廙對曹操說,曹植繼承王位,可以讓曹魏“永授無窮之祚”。
之後,曹操又與賈詡見面,就王位繼承人徵求賈詡的意見。
賈詡半天不做聲。
曹操有點沉不住氣,問賈詡說:“你怎麼不回答我的問話呢?”
賈詡說:“我正在琢磨如何回答主公的問話。”
曹操問:“想好了沒有?”
賈詡說:“想好了!”
曹操說:“想好了就說給我聽聽。”
賈詡說:“我正在想袁紹與劉表冊立太子的事情。”
賈詡的話是提醒曹操想起了袁紹與劉表立幼不立長的結局
賈詡還沒有說完,曹操笑著說:“我知道了!”
曹操很快就冊立曹丕為王位繼承人。
綜上所述,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就算有三個人幫你,但是這三個幫你的人一定是明白人,否則只會壞事。曹丕與曹植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證!
-
3 # 文化一家人
曹植才華橫溢,為人正直。曹操一度曾有過把他培養成接班人的想法。但最後還是選擇了曹丕。
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兩點:
一、書生難以掌控大局
東漢末年,朝綱混亂,諸候四起,割據稱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候,已成為名義上的當政者,並且已經打下了北方的半壁江山。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作為他的接班人,首先需要具備的就是政治家的膽魄,軍事家的謀略,要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能量,要有氣吞山河的豪情壯志。
反觀曹植,就是一個吟詩作賦的文人,多愁善感,兒女情長,沒有掌控全域性一攬天下的氣質和素養。
當然,曹丕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但是,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與曹植相比,曹丕在這方面畢竟要比弟弟高出許多。
二、不擅於玩弄權術。
儘管曹植也夢想接父親的班掌控權力,但他卻不擅於玩弄權術,加之身邊又沒有得力的助手為他出謀劃策,在競爭中敗下陣來也就成為了必然。
尤其當競爭失敗以後,他借酒澆愁放浪不羈,表現出在政治上極不成熟的弊端。所以才逼出了“煮豆燃豆萁”的千古名篇。
這個問題其實還要歸納於文人的弱點。穿衣戴帽,各好一套。純粹的文人就不是當政治家的料。
所以,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曹操的選擇還是正確的。
回覆列表
即使沒有系統地閱讀過《三國演義》這本書,曹植這個人物依然具有相當程度的知名度。畢竟那首“煮豆燃豆萁”,一直以來都作為課本上必然會出現的經典詩歌而被大多數中國所熟悉。然而在此以外,除了研究文學的專業學者以外,曹植的其他形象就顯得不是這麼明確了,似乎除了如“文采好”和“被哥哥欺負”這兩個標籤外,曹植的存在感並沒有特別高。當然這也難怪,畢竟三國時代的英雄太多,一個曹植並不能算什麼,就算是寫詩他爹寫的也更廣為人知。然而這其實只是表象,某種程度上來說,曹植的人生經歷恰恰改變了一部分歷史,而他本身也作為了見證歷史的一部分度過了自己的人生。那麼,曹植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一,少年天才曹植字子健,是曹操第二任正妻卞夫人的三兒子,不得不說的是卞夫人在生育和教育兒子這點上很有辦法,四個兒子中有三個都是很出色的人才。曹彰戰功赫赫,曹丕文武雙全,而曹植則有著傑出的文學才華,很年輕的時候就做到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曹操這個人,大家都知道的,平生的愛好就是女人、權力還有天才,前兩個對他來說都不是什麼難事,但最後一個卻是可遇不可求。天才又不能靠流水線量產,偶爾誕生一個就已經是走運了,而曹植恰恰就搔到了曹操的癢處。老爹自己文章就寫得好,自然希望兒子也是如此,更重要的是曹植的性格還跟年輕時候的曹操一模一樣,為人率性自然,不拘小節。此時的曹操雖然迫於身份和所處的環境不得不變成一個政治生物,但誰又希望有這麼大的壓力呢?自然而然的曹操也就對曹植寵愛有加。
這種寵愛不僅體現在曹操平時對待曹植的言談舉止中,更滲透到了曹操對自己事業的安排上。需要知道的一點是,在長子曹昂死於征伐張繡的過程中後,曹操在名義上就沒有了真正合法的繼承人。而對於此後被立為正室的卞夫人來說,無論是曹丕還是曹植都是自己親生的兒子,兩個人誰作為後繼者都是一樣的,這兩點直接決定了在曹操確立後繼者的問題上,曹植所擁有的可能性非常大。既沒有所謂“嫡子”身份的阻礙,更加沒有很明確的反對者,而曹操的性格里那份藝術家的非理性,也讓他對曹植有了很大的期望。
二,後繼者之爭於是從建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10年曹操建立了銅雀臺開始直到十年後曹操病逝,曹植開始了影響他一生的一段經歷,也就是跟自己的哥哥曹丕競爭世子之位的過程。其實最開始曹植的優勢非常明顯,首先就是才華,曹植的文學才華完全是依賴自己的天賦,跟他的身份沒有任何關係,這份天賦已然強大到同時代幾乎所有的文人都不能望其項背。雖然“文人相輕”,但到了曹植這種吊打的程度後,基本上所有的文化人都成了曹植的舔狗,不敢去輕視。這就讓他那個既寫了文學批評又同時開啟了七言詩仙河的哥哥曹丕,感到非常不舒服,當然更重要的在於原本應該有自己整合的家業眼看著就要落到了弟弟手中,曹丕作為長子就不得不思考自己應該想怎麼辦。
既然曹植的才華和道德都沒有問題,唯一可以下手的地方可能就只有性格上了。而這方面又恰恰是曹植的死穴,前文說道曹植喜歡任性行事,不追求禮法和規則的約束,而這對於一個統治者來說簡直是致命的弱點。而曹植自己在這方面又不加以改良,經常會犯下各種問題,例如喝醉了就駕著馬車馳騁在專屬皇帝通行的馳道上,最後甚至到了在曹操命令他前去援救被關羽圍困的曹仁之時,曹植都醉酒不能成行。這些行為不僅讓曹操對曹植徹底失望,也讓曹丕獲得了擊敗曹植的機會,他採取了跟曹植完全相反的舉動,努力的掩飾和遮蓋自己的問題,表現出一副虛心求教而且性情內斂冷靜的形象。最終讓曹操決定將後世的基業傳給曹丕,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必然。
三,淒涼的後半生在曹丕登上皇位後,他終於有了機會對付自己的這個弟弟。著名的“七步詩”事件就在這個時候發生,然而這件事本身就有爭議。因為它原本並沒有被陳壽的《三國志》所記載,而是放到了南朝宋的文學小說《世說新語》中,所以很讓人懷疑其真實性,不過這跟曹丕的性格倒是非常接近,實際上曹丕在歷史上的確以小心眼著稱。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有很大的自我性,而另一方面即使沒有“七步詩”事件,曹植在曹魏政權中的位置也非常尷尬,不管是曹丕還是其子曹叡都對他忌憚不已,畢竟作為曾經皇位的競爭物件,怎麼說都不能算是讓人信任和喜歡的人。然而這口鍋全給曹植也不合適,實際上曹魏這種打擊宗族勢力的政策方針,是曹丕早就已經制定的,無論有沒有曹植,都會這樣延續下去。
至於曹植本身的能力,文采毋庸置疑,其他方面也未必很差,否則曹操也不可能曾經想過要讓曹植成為自己的繼承人,某種程度來說曹植也是有著一定的政治和軍事才能的。只不過這些跟他的性格問題相比不值一提,而另一方面,始終鬱郁不得志的曹植在四十多歲時病逝,只留下自己的詩文傳誦給後代的人。儘管後來的粉絲舔狗無數,實際上他自己也看不到了,不知道這是一種幸運還是不幸呢?反正對曹植最大的吹捧來源於南朝詩人謝靈運,“才高八斗”就是從他身上而來,或許九泉之下的曹植看到這點,也會有小小的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