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你好我是劉先生
-
2 # 靜流如歌3888
尼采說:“善惡乃上帝的成見。蛇說完就鑽進了草叢"。
世間萬事萬物,是不能以"善"“惡"來直接界定的,而所謂的行善,是行善者的內心之念,一念為善即是行善,一念為惡即是惡行。
二戰時盟軍一個軍官,在一場戰役勝利之後打掃戰場,發現一個受傷的上尉,正要舉槍準備再補一槍時,見這個上尉一臉的坦然面對死神,於是就動了隱側之心,放他走了。
幾年之後,當納粹德國在歐洲變態的成為戰爭狂魔時,這個軍官發現,當年他沒有殺死的那個德國上尉,就是那個惡魔般的元首希特勒……
在中國五代十國時,有一個隨軍的大夫(注,這個人是個中醫),醫術十分高明,在殘酷的戰爭的後方,活人無算。
但那時戰事頻仍,被他救活治好的戰土,重新回到了戰爭的前線,有的認識的戰士軍官,被自已治好了幾次,但最後還是戰死在了沙場……
軍醫一下子就崩潰了。
難道,我救治好的人,就是為了去殺人或者被殺嗎?我救人的意義豈不是又在製造殺孽?
於是,軍醫乾脆辭職,遁於空門,去跟著一個禪師參禪修行去。
跟著禪師修行久了,軍醫突然參悟出一個道理,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刻意地去追求善行,追求我救人的意義而不去救人,是違背大道的一件錯事兒。
於是,軍醫就向禪師辭行,準備再回到部隊去做軍醫。
禪師問他:"為什麼回去?"
他回答說:"因為我是軍醫,我的職責就是救人,給病人減輕痛苦,至於我治好了的病人會去幹什麼,那是他自已的選擇。他的生死隨緣,不是我該操心的事情了。"
禪師說:"善哉善哉,看似無情卻有大情,是謂佛境。"
該幹什麼,就幹什麼,行善就是本著自已的一顆善心,做好自已該做的事情。
佛,其實是一個沒事瞎忙的凡人。
-
3 # 全利53
謝邀請:行善指的是什麼,做善事的方式有哪些?答:行善指的是行善行積德,也叫獻愛心。因為人心都是肉長的,這樣的人往往心慈,看不得別人愛苦,或者有困難,就會伸出援手,不會看著不理,也不會袖手旁觀,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所以人人獻出一點愛心,世界就會變成美好明天。所以大愛無疆。謝謝!
-
4 # qSy112233864喜樂孩子
行善就是助人為樂,見義勇為。
要隨緣,就是在你周圍,生活中遇到的人。
敬畏神便是智慧,遠離惡即是聰明。
不能幫惡。
-
5 # 飛天馬38
善事的意思是慈善的事;好事情;特指慈善的行為或事情。宗教裡講的“慈善”指有大慈悲心,對一切眾生皆平等視之,自度度他,行菩薩道。
慈善,指對人關懷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出自《魏書·崔光傳》:“光寬和慈善,不忤於物,進退沉浮,自得而已。”
慈善應是在慈悲的心理驅動下的善舉,有兩層意思,一是慈悲的心理;二是善舉。真正意義的慈善行為應是一種不附加要求的施捨。施捨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一種滿足。
關於慈善的概念,古已有之。在中國傳統文化典籍中,“慈”是“愛”的意思。孔穎達疏《左傳》曰:“慈為愛之深也”。許慎的《說文解字》中也有解釋道:“慈,愛也”。它尤指長輩對晚輩的愛撫,即所謂“上愛下曰慈”。《國語·吳》中“老其老,慈其幼,長其孤”的“慈”即為此意。“善”的本義是“吉祥,美好”,即《說文解字》中所解釋的"善,吉",後引申為和善、親善、友好,如《管子.心術下》中所說的:“善氣”二字合用,則是“仁善”,“善良”,“富於同情心”的意思,如《北史.崔光傳》中所講:“光寬和慈善”。近代有人給慈善下了如此的定義:懷有仁愛之心謂之慈;廣行濟困之舉謂之善,慈善是仁德與善行的統一。
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情仁愛,樂善好施的民族。善舉被認為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表達方法,是一種本能。當心靈被觸動時,善舉就被激發了出來,善舉就像一弘清泉,無時無刻不在流淌著,人人崇敬它,因為它會給人帶來快樂,人人又期盼它,因為人們不知道它時時存在。]
但當下,社會湧動著不少急功近利,更有一些姑名釣譽者,弄得善事也魚龍混雜,真偽莫辨。那麼,什麼是真善事,大善事呢?
一般來說,當看見兩個飢寒交迫的老人相依為命,你想要關心他們而做出了等等行為,這就是善舉!
《呂氏春秋·察微篇》記載了一則“子貢贖人”與“子路救人”的故事,清楚明白地說明了做善事應有的心態與方法。
春秋時期,許多魯華人因戰亂流落外國,淪為奴隸。魯國的法令規定,如果有人能夠將被奴役的魯華人贖回,那麼這個人可以從官方的庫府拿回贖金。
孔子的弟子子貢,是當時天下鉅富,他在諸侯國遇到淪為奴隸的魯華人,就將這些人贖回,卻不肯接受魯國支付的贖金。
孔子知道這事後,批評了子貢。孔子說:“子貢啊,你以為你不拿回贖金是高尚之舉嗎?錯!你是有錢人,但更多的人沒有多少錢,你開創了贖回奴隸卻不拿回贖金的規則,那些沒多少錢的人就無法效法。如果只贖奴隸卻不拿回贖金的風氣流行開來,就沒多少人肯贖回那些奴隸了。行善之人必須要得到回報,否則就沒人肯學做善事了。”
沒過多久,孔子的學生子路,救了一個落水的人,那個人感謝子路,就把自己的牛送給了子路,子路收下了。
孔子聽到這件事,大加欣賞,說:“子路啊,這件事做得好,做了善事而獲得回報,以後必定會有很多人勇於拯救那些落水的人。”
孔子鼓勵學生做的,乃是真正的大善事,孔子教給學生的不僅是要把事情做對更重要的是要把事情做好。行好事而獨善其身,這只是小善,可以說是做對了事情;而鼓動風潮,造成時勢,則很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社會的冷漠,這才是真正達到了把事情做好的境界。
有人也許會批評孔子,認為這種做法可能導致偽善:做好事只是為了報酬,算什麼做好事?我們很多人都還是小人物,無法做到聖人那樣不帶一點私心雜念地去做事。那麼,帶著一種功利心態去幫助,而被幫助的人又願意付出報酬,這樣的善事何樂而不為,這樣的善事又何嘗不是大善呢?
當社會上一股做好事的風氣被鼓動起來,人心才能走上正軌,走向真正的善!無論如何,為善總比為惡好。當社會上一股做好事的風氣被鼓動起來,人心才能走上正軌,走向真正的善。
-
6 # 棄懟求存
首先:量力而行!
其次:善良必須帶點鋒芒!
最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總之:善由心起,施時不求回報,無其他目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
7 # 我為夢發聲
善事不分大小!只要是對人民群眾有好處,對國家建設有幫助,對自然環境有益處,都應儘自己所能去想、去做,都是善行義舉!
-
8 # 平安福留心理諮詢
什麼是做善事
人們一般善惡有簡單定義:每天的起心動念,為人無私則為善,為己自私則為惡!
什麼是做善事? 首先無意識中覺得自己就該這樣做某件事,而且沒有利己主義,並且馬上付諸行動,就是做善事。 當我們做了一件事情的時候,內心如果洋益出一種無言的喜悅,一種內心的滿足感,此時你會感覺到一種從所未有的心胸開闊,總之心情是愉悅的,對生活是充滿熱情的,如同Sunny環繞自己,是暖暖的,這就是做了善事!善事沒有分類,任何善事都可以做。沒有哪些不能做的。我們幫助別人,救助了流浪狗狗,每天給流浪貓放貓糧,隨手撿起垃圾,生活中隨處可見,可能會有疑問說,好多負面新聞,比如扶老人,被訛上,做了好事,反而被誣陷……種種許多,其實這裡面的因果關係,並不是個別情況就以偏概全,把行善束之高閣,不敢去做,其實真正的行善是不怕被訛的,坦然處之,善心無私,正義可能會遲到,但不會缺席!生活中那就遵從個人的內心,或大或小,盡力為善,幫助了別人,同時也昇華了自己的人格,幫助別人點點滴滴,讓自己的生命也得到成長。所謂從善如流, 善事即是好事知行善、學行善、比行善,社會將更加美好! 獻出一份力,讓世界充滿愛!日行一善事,不以善小而不為,內心是飽滿的,快樂的!付出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情! 能夠幫助別人是有幸福感的,樂於給予所獲得的快樂勝於索取! 關心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舉手之勞,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善待他人,敬畏生命,保護環境,關愛自己,善就在每一天! -
9 # 大茶經談國學
什麼是做善事?
做善事,簡單的說,就是不為自己而得利益的幫助他人。中國的傳統文化推崇的“從善積德。”要知因果,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雖然善惡報是佛家的理念,但是華人也傳承了這種觀點。
什麼是善事?善事不分大小,不分你我。任何時候都是的一種慈悲和習慣,都可以成為一種善心的表現。比如你看到別人在地上扔了一張紙屑,你把它撿起來,扔到垃圾箱裡;你看到一個老爺爺和老奶奶摔倒了,把他們扶起;你看到某人遇到困難,你發慈悲,去幫助他度困難;現在受疫情影響,你哪怕是捐贈一個口罩都屬於善事的變現。
傳統中國文化的《周易》中坤卦就有說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意思是說,積累善行善德的家族,這個家族的福報不會斷絕,家族的後代也會承受福報。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這個家族會經常發生災禍,甚至連累後代。可見,多做善事是我們華人的傳統美德。
中國傳統文化中還有做善事還有“日行一善”的說法,在清朝的《德育古鑑》書中記載著關於“日行一善”這個成語,它出自於哲宗元祐三年任兵器監主簿的葛繁,葛繁堅持每天做好事,後來官至太守。有人請教他如何“日行一善”,他說:“比如這裡有條板凳,倒了礙人走路,就彎腰把它扶正放好,即是一善。
所以,要說什麼是做善事,這些留下的傳統美德有許多,比如我們平常說的“學習雷鋒好榜樣,”因為雷鋒就是樂於幫助別人,這些都是做善事而留給後來的啟迪。
-
10 # 嗜金sj
古人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我覺得這話可以很廣義的解釋做善事,萬事萬物始於足下,量力而行,無愧於心而已。
回覆列表
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盡己所能的幫助別人,包括幫助別人實現美好的小願望,而且這種幫助是不求回報的。如果發現別人有令其焦慮的事,開導他們,聽他們講出來,傾訴出來,尤其是老年人,開導他們,讓他們放下包袱,能夠安心的生活。幫助有需要的人乾貨,不要報酬,這種方式或者也可以說叫做當義工。坐公交車,或者公共場合需要排隊的地方,讓老人婦女兒童在前面,自己在最後一個。遇到別人有困難,自己能力範圍內的,能幫就幫,幫不了,也要給予同情,祝福他們以後能夠順順利利的。關心和孝敬自己的父母,伴侶的父母,以及年紀大的親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