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知行
-
2 # 日不落178059954
春打六九頭:
【春】:指立春。
【六九】:冬至後的第六個九天的第一天。
六九的第一天:就是冬至後的第46天,(包括冬至的當天)。
立春是冬至後的第三個節氣,一般情況下15天為一個節氣,那麼“立春”就是冬至後的第四十六天。
因此,立春都在六九的第一天,也就是春打六九頭的意思啦!
-
3 # 大林W
這個問題相當簡單,有點自然常識的人都知道。就是立春的前一天。是五九的最後一天。這一天就是打春。也叫立春。歷年都是這樣。這就叫春打六九頭。意思是說五九過後。交上六九。春天即將到來。天氣逐漸變暖。好了就這些。記住點兒。這麼小常識還不知道!謝謝你的邀請。
-
4 # 漁夫的投研生活
“春打六九頭”這句話是後半句,完整的諺語是:“春打五九盡,春打六九頭”
意思是,“立春日”不是在“五九”的最後一天,就是在“六九”的第一天。
理解這句話,要知道二十四“節氣”和“數九”這兩個體系。
1、二十四“節氣中,兩個節氣日“間每個節氣間相隔14—16天,“立春日”與“冬至日”間相隔“小寒“、“大寒“兩個節氣,那麼冬至日到立春日間的間隔在15*3=45天左右,也就是存在相隔44天、45天、46天這三種情況。
2、數九開始計算是從“冬至日“這天開始,冬至日一般是每年的12月21日,22日,每隔一個完整的9天,就算一個“數九“,那麼“六九“開始日距離冬至日隔了五個9天,也就是9*5=45天;
3、如果當年“立春日”與“冬至日”間相隔44天,45天,那麼就是“春打五九盡”;如果相隔46天,那麼就是“春打六九頭”。
總結:“數九日”間相隔的9天,“節氣日”間相隔15天,兩者間的最小公倍數是45天,所以“春打五九盡,春打六九頭”這句話是很科學合理的。
-
5 # 讀耕
對於“春打六九頭”怎麼理解?
01 五九盡,六九頭數九是我們歷代相傳的一種演算法,又叫“冬九九”。以九天為一組,自冬至開始,一直數過九九八十一天就到春天了。
民間流傳著一首著名的“九九消寒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楊柳,七九河凍開,八九燕子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所謂“六九”指的是冬至之後的第六個九天。顧名思義,“六九頭”是六九的第一天,“五九盡”是五九的最後一天。
“春打”意思是打春,也就是我們說的立春。我們為什麼要對立春這麼重視呢?是因為對立春在五九盡與六九頭分別有不同的說法和寓意。
02 立春老人說:“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立春以後,自然復甦,大地萬物都開始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所以古人對立春的到來極其重視。
圍繞立春另有一種說法,有句俗語:“春打六九頭,吃穿不用愁,春打五九尾,花子跑斷腿”。這句俗語的意思十分簡單,即是立春的時候如果是在第六個九的話,來年就會碩果累累,是一個豐收年;立春如果在第五個九的最後的話,收成就不怎麼好,用叫花子跑斷腿來說明施捨難求,雖然誇張,但也反映問題。農作物收成不好,叫花子的日子自然也難過了。
經過漫長時間的觀察和總結,我們的祖輩發現了一種預測來年收成的方法。而這種方法圍繞著立春展開,顯示了我們對立春的重視!
-
6 # 樹德漢碩
春打六九頭,這意思易理解,春指立春,打是動詞,在這裡是作交接的意思,冬至後數九,一九,二九,共數有九九八十一天,五九四十五,六九頭,具體是指從交冬至日數起,到第四十六天就是第六個九的頭一天了。意即是在六九頭一天交立春節。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也表示是一年真正的開始,節氣歷干支歷就是以立春為界來分上下年的。所以中國人是特別重視立春這個節氣的,人都有求善始順始的心理,故特重視交春時的種種狀況,會依據其種種狀況而做預測,所以民間有許多有關交春俗語農諺流傳。
春打五九尾,家家吃白米;春打六九頭,家家買黃牛。春打六九頭,耕牛滿地走。春打六九頭,麥稻必有收。春打河開,南雁北來。打春陽氣轉,雨水待耕田。交春一日,水暖三分。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立春一日晴,早秋有收成;立春一日雨,早秋禾苗死。立春晴一日,農夫不費力。不怕打春下,就怕迎春明。立春天氣晴,百物好收成。早春孩兒面,一日兩三變。
從冬至歷小寒、大寒到立春,一般是四十五天,冬季歷月相對於夏季要短,一個節氣時長不足十五天,所以立春多在五九尾,2020庚子鼠年也是在五九尾,即從冬至日數起第四十五天交春,就是五九尾。但要是交冬至時是下午酉戌亥時,屬交晚交冬至,立春就會滑到六九頭上來了。
-
7 # 陳相因631
春打六九頭那是固定的。冬至開始數九經過小寒、大寒到立春是5個九天共45天,“立春”是六九開始第46天所以說春打六九頭。
-
8 # 驛動星期六
臘月初八是大寒日,也是我們傳統的臘八節;
在二十四節氣裡大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大寒過後就是立春,今年的立春日早一天(這是陰陽合曆的資料計算造成的),按15天一個節氣算是臘月二十三,俗語中,立春也叫打春。臘月二十三也叫小年,從此人們步入過新年的節奏。
在中國還有一個冬季時令歌訣,那就是數九歌,在九九歌的規定中,從冬至日開始數起,每9天為一時令,一直到九九八十一天數九結束。24節氣是每15天一個節氣,九九歌是每9天一個間隔。這樣一來15和9的最小公倍數必然是45,就是說冬至+小寒+大寒=45天,一九到五九也是四十五天,在這45天結束日,必然是立日春和五九末尾1天或者六九第1天重合,在中國陰曆紀年中,24節氣時點計算是非常嚴格精準的,而九九歌卻是按天計算的,有時候立春時點會在五九結尾的那一天,絕大部分在六九開頭的第一天,所以都有春打六九頭,春打五九尾的說法。
再說春節,在中國曆法中,是陰陽合曆,月亮繞地球一週是一個月,12個月為一年,陽曆地球繞太陽一週也是一年,也分12個月,月球公轉是29.5天,在這2個紀年中,就有很大的天數差距於是就規定用閏月來平衡,(具體資料這裡不做詳細說明了)。
為什麼還會有立春日在後一天呢,這是有因為二十四節氣從屬農曆,其實,它是根據陽曆劃定的。即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劃分為24個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黃道分成24個等份,每等份各佔黃經15°。由於太陽透過每等份所需的時間幾乎相等,二十四節氣的公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由於天干地支計時偏差導致一天偏差,(具體資料不做敘述了)。
關於倒春寒;
2020年冬天很冷,這與一年354天還是384天有關,大年就春脖子長,小年就春脖子短,俗話說,打了春別歡喜,還有40天的冷天氣,立春日僅僅是大寒過後的第一個節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立春回暖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40天的冷天氣就是個過度過程,在這40多天裡往往會受西伯利亞冷空氣影響,或者受太平洋氣候影響,不定什麼時候就會遭遇冷空氣,或雨雪天氣。也會持續幾天,這就是人們所謂的倒春寒。
倒春寒,其實是突發天氣,在自然規律中,大部分年份都會有這種現象,不足為奇,所有預測都是謊言,開心自然暖。
倒春寒對春耕生產有很大影響,也不是隨隨便便預測來的,但願不會有倒春寒,給人們一個2021豐收年。
(最後給大家送上一段順口溜……這是我小時候奶奶教給我唱著玩的)
九月裡寒,十月裡溫,十一月裡個小陽春,進了臘月剛覺冷,說著說著打了春。
祝大家春節開心愉快,年年有餘,歲歲平安!!!
最後提醒大家,臨近年底,自己做好疫情防控保護,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出行,給自己一個平安順心的春節。
-
9 # 夢醉江南三月天
立春,又叫打春。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春天開頭了。這句話的完整版本是,民間俗語中的“春打五九盡,春打六九頭”。這句民間諺語,意思就是說,立春這一天,不是在五九的最後一天,就是在六九的第一天。入九,就是從冬至開始的,九盡春回,永珍更新。
-
10 # 鄉村勤娘子
一年之計在於春,自古以來立春是漢族民間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之後天氣回暖,萬物復甦。
關於立春的時間,在很多地方是有講究的,很多朋友都聽過“春打五九尾,春打六九頭”這句話,“五九尾”代表的是五九的最後一天,“六九頭”代表的是六九的第一天,而立春這一天,不是在“五九尾”就是在“六九頭”。
六九頭演算法
從冬至開始,冬至當天就是一九的第一天,往後推9天,進入二九,一直這樣算,到六九的第一天,離冬至46天就是春打六九頭了。
六九頭有什麼說法
在民間二十四節氣古人透過觀察星象規律,認知一年中的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
關於春打六九頭有以下幾種說法:“春打六九頭,吃穿不用愁”、“春打六九頭,喝水像喝油”、“春打六九頭,遍地是耕牛”、“春打六九頭,花子要飯也不愁”、“春打六九頭,麥稻必有收”。可以看出春打六九頭預示著說明當時風調雨順,作物豐收,窮人和富人吃喝都不用擔心。
當然了這些俗語並不是說立春在六九頭就一定能豐收,只是一種誇張的說法。
按照按節氣來算,冬至後面是小寒、小寒後面是大寒、大寒後面是立春,一個節氣是15天,冬至開始到立春,中間是3個節氣,再加上立春當天,間隔45天,所以立春當天是“五九尾”最後一天的次數較多。比如說今年立春是2月3日,就是春打五九尾。
可能是古時候大部分人的生活本身就很貧困,所以遇到春打六九頭這種特殊年份的時候,寄予了一種美好的生活寄託吧。
其實五九尾和六九頭只有一天的時間差,我們透過這一天預測一年的收成缺乏科學依據。
關於立春還有很多諺語,比如: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麥子無處放;
立春熱過勁,轉冷雪紛紛;
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
立春晴,一春晴;
立春天氣晴,百物好收成;
立春寒,一春暖。
所以說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帶有一定地域性質的,中國從北到南氣候差異大,各地都有不一樣的理解,對於這句俗語的描述,隨著生活的改變,立春帶來的影響還是很小的。
回覆列表
立春又稱打春,春打六九頭是說立春大約在五九的最後一天,或六九的第一天。今年立春就在2月4日,五九的最後一天;2013年2月4日的立春就在六九的第一天。冬至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當天開始頭九第一天。中國共24個節氣,每個節氣15天,從冬至到立春大約45天,五九也是45天,這樣就正好趕在五九最在一天或六九的頭一兩天,這樣就有了春打六九頭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