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澹奕

    除了諸葛亮對劉禪的評價“天資聰敏,仁德愛士”之外,其他人對於劉禪的評價基本是“庸碌無能”之類的負面為主。

    劉禪乃是劉備妾室甘夫人所生,成為太子、成為蜀漢國君,蜀漢的大權都掌握在丞相諸葛亮手中,對於劉禪,諸葛亮也是悉心教導操碎了心。對內他親自教導劉禪,對外朝政軍政統統幫劉禪處理。後主劉禪如同今天很多家庭的孩子一樣,什麼都不用操心,養尊處優已經習慣。

    然而諸葛亮死後,蜀漢國力衰敗,而後宦官黃皓干涉朝政,姜維上疏請求處死,卻被劉禪拒絕。而後姜維因為朝臣排擠而退出朝堂。蜀漢滅亡,更有“樂不思蜀”成為劉禪扶不起的阿斗的標配。

    劉禪被稱為“扶不起的阿斗”,有兩個原因,第一就是當年的相父諸葛亮為了做了所有的事,結果卻扼殺了劉禪獨自處理朝政的能力與創造;第二就是劉禪生性軟弱而且仁慈,即便夏侯霸逃亡,他也能親自出城迎接,這樣的人不適合做亂世之君。

  • 2 # 格局論壇

    劉禪是扶不起來的阿斗,這個是歷史的定論。無論諸葛亮做了多大的努力,尤其給他灌輸匡扶漢室,近賢臣遠小人的政治理念,還是諸葛亮以身盡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都沒有辦法讓劉禪成為一位如太祖高皇帝,文皇帝,漢孝武帝,漢光武帝,深圳劉禪的父親劉備那樣有遠大志向,百折不撓的國家領袖。諸葛亮做不到的,後來蔣婉,費禕,姜維等更加沒有辦法做到。雖然蜀漢很長時間都延續了諸葛亮治蜀的政策,蜀漢內部穩定,政治清明。但是到了費禕死後,劉禪就更加貪圖享受,皇帝貪圖享受,就必然需要宦官去辦壞事,就需要一些阿諛奉承的官員去辦。實際上劉禪依然走了漢桓帝,漢靈帝的老路,親近小人和宦官。

    扶不起來的阿斗,並不是因為劉禪愚笨。諸葛亮給劉禪很高的評價,天資聰明好學。大概是性格決定命運。實際上劉禪非常疏於政事。先是諸葛亮開府治事,宮中府中俱為一體,劉禪的內政外交都依賴諸葛亮去做。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劉禪收回相權親政,過了一段時間後又把軍事權力交給了蔣婉之後是費禕和姜維。之後宦官黃皓開始干政,益州本土豪強崛起,蜀漢逐步走向滅亡。

  • 3 # 歷史清單

    世人的眼中,劉禪都是一個昏庸無能之人,更有人評價他是“亡國之昏君,喪邦之庸人”。在很多人的眼中他都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而我們也為劉備感到後悔,因為他選擇了劉禪作為他的繼承人。但是世人皆不知劉禪絕非等閒之輩,只不過史書對他的記載太過苛刻了。

    劉禪是為劉備和甘夫人所生的孩子,也就是劉備的第一個兒子。據說甘夫人夢到吞北斗才生下了劉禪,所以劉禪也被取名為“阿斗”。在古代,生下來就天生異象的人怎麼可能是普通人,劉禪就是如此。而且小時候劉禪受到了劉備的悉心栽培,掌握治國本領,劉禪並不是愚蠢,而是大智大愚,不管怎麼樣,他還是很聽話的,所以劉備還是很喜歡他的。

    《三國志》中提到諸葛亮誇讚阿斗“智量甚大”,這讓劉備很是高興,畢竟諸葛亮不會欺騙劉備的,至於陳壽也絕不敢撒謊。劉禪治理了蜀國41年,能夠做到如此,怎麼會沒有才能,諸葛亮在《與杜微書》中評價劉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這也說明劉禪並不是一個昏君,相反特別的政治才能,只不過是書中把他給貶化了而已。

    最後談一下他的政績。一個能在位四十一年的皇帝你有什麼資格說他不行?丞相諸葛亮在世的時候,他對諸葛亮十分的敬重,從來不提及兩人的矛盾。諸葛亮去世後,他就把丞相之位給廢除,目的就是為了鞏固皇權,而且也表現了對諸葛亮的尊重,怎麼能夠說他不聰明?

    至於後來的他降魏,留給後人的只不過是“樂不思蜀”的醜聞,但是大家想過沒,他不這樣裝瘋賣傻怎麼能夠安度晚年。如果學著其他人去反抗,難道蜀國會回來?那些反抗的人沒有一個好下場,他卻得到了善終,只不過後人對他太苛刻了而已。

  • 4 # 甜冪影視劇

    劉禪,是蜀漢的第二位皇帝,蜀漢就滅亡在他的手裡。他留下了“扶不起的阿斗”“樂不思蜀”的典故,在人們眼中,劉禪幾乎成為廢柴的代名詞。

    近些年來,也逐漸有人為劉禪翻案,稱劉禪其實是位聰明人物。那麼,劉禪到底是廢柴,還是才俊呢?

    劉備建蜀漢稱帝,劉禪被封為皇太子。為了讓劉禪成才,劉備讓他多學習《申子》《韓非子》《管子》《六韜》等書,並由諸葛亮親自抄寫這些書讓他學習。

    劉備令劉禪拜伊籍為師,學習《左傳》。不僅如此,還令劉禪學武。《寰宇記》有記載:“射山,在成都縣北十五里,劉主禪學射於此。”

    劉備白帝城託孤後,劉禪繼位,根據劉備遺詔,諸葛亮輔政。諸葛亮輔政期間,劉禪沒有作為,諸葛亮才不得不事必躬親。

    諸葛亮病逝,劉禪獨攬朝政,下令禁止官員奔喪,還駁回了為諸葛亮立廟的請求。經過向充等人勸諫,劉禪才答應為諸葛亮立廟。

    劉禪真正獨掌朝政期間,也少有功績。後來鄧艾奇兵入蜀,劉禪選擇投降,拱手將劉備等人多年打下來的基業讓出,向鄧艾軍投降。

    期間,北地王劉諶請求背水一戰,劉禪不同意,劉諶先殺妻子而後自殺。南中監軍霍戈請求帶兵前來保護成都,劉禪還是不同意。

    劉禪只同意了一件事,就是向鄧艾軍投降。並且,劉禪投降後,還下令讓堅守在劍閣的姜維投降。

    蜀漢滅亡後,劉禪移居魏國都城洛陽,封為安樂縣公。劉禪就在洛陽安樂地度過餘生,成語樂不思蜀,由此而來。

    有一次,司馬昭設宴款待劉禪,命人演奏蜀中樂曲,並以歌舞助興。蜀漢舊臣們想起亡國之痛,個個掩面或低頭流淚。唯獨劉禪怡然自若,不為悲傷。

    司馬昭見到,便問劉禪:“安樂公是否思念蜀?”劉禪答道:“此間樂,不思蜀也。”他的舊臣郤正聞此言,趁上廁所時對他說:“陛下,下次司馬昭如若再問同一件事,您就先注視著宮殿的上方,接著閉上眼睛一陣子,最後張開雙眼,很認真地說:‘先人墳墓,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這樣,司馬昭就能讓陛下回蜀了。”

    劉禪聽後,牢記在心。酒至半酣,司馬昭又問同樣的問題,劉禪趕忙把郤正教他的學了一遍。司馬昭聽了,即回以:“咦,這話怎麼像是郤正說的?”劉禪大感驚奇道:“你怎麼知道呀!”司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司馬昭見劉禪如此老實忠懇,從此再也不懷疑他。

    有人說劉禪在司馬昭面前裝傻是為了保全性命,應該是他本性如此,扶不起。

  • 5 # 亭殿閣

    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后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漢晉春秋

    由於《三國演義》家喻戶曉的緣故,一提到蜀漢後主劉禪,很多人就想到“樂不思蜀”這句成語,而“樂不思蜀”的故事並非《三國演義》獨創,這是有歷史依據的,其記載於東晉著名歷史學家習鑿齒編著的《漢晉春秋》,說的是後主劉禪投降以後,司馬昭設宴招待劉禪,故意讓人表演蜀地歌舞,蜀漢舊臣見狀都懷戀故國,為蜀漢的滅亡感到悲傷,然而劉禪卻談笑自若。

    司馬昭對賈充說:“劉禪的無情無義,居然可以到這種程度!即使諸葛亮再世,也不能輔佐劉禪長久,何況姜維呢?”賈充笑道:“如果劉禪不是這樣的人,蜀漢怎麼會被殿下吞併呢?過了一段時間,司馬昭詢問劉禪:“你懷戀蜀漢麼?”劉禪說:“我在這裡過得很快樂,不懷戀蜀漢。”蜀漢舊臣郤正聽說了這件事,對劉禪說:“司馬昭下次再問你這個問題,你就哭著回答先人的墳墓遠在隴西、蜀地,於是心裡想著西方(的故國)就感到悲傷,沒有那天不懷戀的。”司馬昭再次詢問劉禪這個問題時,劉禪就按照郤正說的答覆,司馬昭笑道:“這怎麼那麼像郤正說的話呢?”劉禪驚訝的說:“你說的沒錯。”。周圍的人都嘲笑劉禪愚笨。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給劉禪翻案,說劉禪是大智若愚,他這樣做是為了保全自己。假如當時劉禪真的表現出對蜀漢的懷戀,那麼司馬昭會立刻把他殺了,那麼,後主劉禪在“此間樂,不思蜀”的故事中,真的是大智若愚麼?

    與南唐後主李煜對比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國最後一任君主,在宋軍大軍壓境之時,南唐後主李煜宣佈投降,被押送到京師,後來李煜寫了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表達對故國的懷戀,宋太祖得知以後,毒殺了後主李煜,這似乎可以證明劉禪是大智若愚,然而五代十國時期的故事真的可以證明劉禪的決定是正確的麼?

    其實古代有個傳統,就是一般不殺敵國投降的君主,而且當時東吳尚在,司馬昭如果殺死劉禪,那麼東吳君主無論如何一定不會投降了,劉禪宣佈投降之時,蜀漢很多將士、官吏都為之痛哭,鎮守南中的霍弋明確表示,除非魏國保證能夠善待劉禪,否則就算劉禪投降,他依然會抵抗到底,無論是為了自古以來的規矩還是為了展現出魏國的良好形象或者穩定蜀漢舊臣,司馬昭都不會因為劉禪思戀故國而加害他。

    退一步說,即使劉禪真的是裝的,那麼他也不過貪生怕死之徒,有什麼好吹的?九泉之下,他有何面目去見劉備、諸葛亮?筆者看來,劉禪不是大智若愚,而是大愚若智!

    參考文獻:

    《三國志》

  • 6 # 張三丰雜談

    歷史上真實的劉禪可能並非三國演義中所描述的那樣,下面我以三個時間段來分析劉禪究竟是不是懦弱無能。

    第一,劉備稱帝,劉備稱帝初期便立了劉禪為太子。那時候劉禪已經14歲,這個年紀在古時候已經是獨當一面的年紀了,清朝雍正皇帝13歲便開府封王了。當時的劉備有三個兒子,劉備慧眼識珠,如果劉禪沒有點能力是不會立他為太子的。

    第二,白帝城託孤,劉備死後之後就迎來了諸葛亮時期,這時的劉禪已經成年,面對諸葛亮的強勢,劉禪用懷柔大度,用人不疑的態度對諸葛亮絕對信任,甚至稱其為相父,這可以看出其為君者的智慧與胸懷。

    第三,諸葛亮死後,劉禪進入了獨掌朝政的時期,直到蜀漢滅亡整整三十多年時間,期間重用蔣琬、費禕、姜維等人穩定蜀漢,足見其用人方面還是有眼光的,政策方面也是採取重防輕功,休養生息的策略。不然作為實力最弱的蜀漢也不會堅持三十多年了。

    第四,蜀漢滅亡後,一句樂不思蜀可謂無人不知,看上去感覺是沒心沒肺的,實際是明哲保身的做法,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能得到善終的亡國之君也沒幾個了。

    所以以上足見劉禪也不是人們眼中的一無是處,懦弱無能,只是相對於三國時期其他英雄人物的光輝,他的能力顯得不那麼出眾而已,但也絕不是電視劇中那般懦弱無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一個人搞笑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