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流心理路
-
2 # 夢境外面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如此瀟灑,精力充沛的老人只是少數。
多數老人,進入暮年,身體狀況都不如以前了,尤其在農村,子女都忙。他們就越來越顯得孤獨,在農村又沒有太多的娛樂設施提供。
村口是一個村的交通樞紐,人流較大。坐在這裡完全是為了打發時間的同時,不那麼單調。
當然還有一些村,有比較好的集會場所,老人們也喜歡呆,哪怕只是聽其他人聊天,問比一個人孤獨的坐在冷冰冰的家裡好。
所以,不是老人喜歡坐在村口看人來人往,秋去冬來。而實屬無奈。假如子女經常陪伴,孫輩環繞,我想他們也沒時間坐在村口。假如農村的老年人服務完善,他們有其他休閒時光的事情可做,我們也不會在村口見到他們。
尊老愛幼,是泱泱華夏的傳統美德之一。而關心老人,也要隨著時代,考慮到他們的精神需求,尤其是在農村薄弱的地方,更要考慮好。
一個人,孤單得曬著太陽,Sunny也是冰冷的。
-
3 # 趙斌讀書會
首先,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魚之樂。
然後,老人我不瞭解,說說自己吧!
我沒事做的時候,常常會坐在路口看人來人往。
看你的鞋髒了,他的褲子破了,誰的外套好看,誰的衣服不搭。
看各種表情各種臉,看路上的姑娘長腿大胸,看旁邊的大叔吸菸打電話。
感受一下,大家匆忙生活,時間在走,世界在變,而我坐在這裡,就是我的一方天地。
一種很奇妙的感覺,有種上帝視角的感受,會想通很多人和事。
最後,推薦大家試試(可別光看姑娘的大長腿)
@趙sir微課
-
4 # 雲南妹子在廣州
老人喜歡在村口坐著看人來人往。
一種型別:因為心理寂寞。村口是人流比較大的地方,老人家有很多的空閒的時間,卻沒有人陪伴,看著人來人往,可以感受到一絲繁華熱鬧。
可惜。我現在又離開家了。
希望大家關愛空巢老人,給他們理解和愛
-
5 # 發呆小兔
靜觀人來人往是老人的智慧。最深最平和的快樂,就是靜觀天地和人世,慢慢品味出的美與和諧。
老人到了走路顫顫巍巍,眼花耳聾的階段,沒有精力如年輕人一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去豐富自己的人生。人到老年,活著就想再多看看這個自己即將告別的世界。最耐人尋味的生物就是人類自己,每個人如同一本讀不完的的書,你的說話、眼神、走路的姿勢……都如同你的指紋一樣是你獨特的標誌。老人喜歡在村口坐著看行人,這是個在短時間裡接觸最多人的好辦法。你可以隨意去解讀任何一個行人,也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映入眼簾的是什麼人,這難道不是一部最寫實的紀錄片嗎?別以為老人們這樣做很無聊,看似每天都一樣,實則每時每刻他都在洞察著人世間的變化,還真不是一般心境的人能做到的。他們努力把一生好好的度過,盡情的享受這短暫的生命。下次路過村口時,看到注視你的老人,請用微笑表示你的致敬。也謝謝過往的行人,是你裝點了老人們的世界。
-
6 # 上坡的馬車
很高興回答問題,是的這個問題普遍存在,他們沒事就聚在村頭,胡扯亂嘮的,我個人認為,在外面聚著看到外面來個人跟看怪物一樣,也算是看新聞吧!不過這種現在真的很讓人反感的。整天不是說東家就是說西家的。讓人厭惡。並且在一起胡亂的推測造謠生事。這也許是跟沒文化有關係吧!看電視看新聞她們也看不懂。也只有這樣了。做外面見個陌生人很新奇吧!
-
7 # 姝兒陪你看神劇
老人喜歡坐在外面尤其是有太陽的時候,這樣既可以跟同齡老人聊天又曬太陽,真的很愜意,他們看著路過的人,其實他們是在回憶過去。曾經的他們也年輕過
-
8 # 詩妤姐姐
老年人喜歡在村口坐看人來人往,我覺得更多的是孤獨吧!在現在的農村來說,青壯年一般都外出做事,留家裡的大都老弱病殘,甚至很多留守老人!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不想我們年輕人的多姿多彩,他們大多不會玩智慧手機,加之生活樸素,僅有的娛樂大概是串門跟鄰居聊聊天!回到家裡,獨自一人或僅有老伴,冷冷清清的房子,安安靜靜的家,
孤獨就可想而知了!而村口不一樣呀,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熱熱鬧鬧的,也能稍微慰藉一下空蕩的內心!
-
9 # 東方紅2321
不斷的發展變化事物的更新,才使得生活更充實更有意思,人老了也是如此。兒女們要了解老人們的心思並儘量滿足他們,不要等到自己老了才想起當年父母的願望,那可就一切都晚了。
-
10 # 生活就得這樣過
人一輩子老了就有了一種孤獨和無助,坐村口看人來人往。一是留守老人,農村人負擔重,種地不掙錢,要孝父母養子女,只有外出打工,老人坐村口在期待兒女的歸來,人老了最怕兒子不管他們,守著老家,盼著兒女,在家裡待著孤獨,看著人來人往沖淡心中的思念和寂寞。
二是勞動了一輩子,沒有力氣了,看著人們忙出忙進,回憶著自己讚賞著別人,習慣了勞作,習慣了山山水水,融入到了養育了自己辛勤了一生的土地。
回覆列表
這與心理問題是沒有關係。
老人們坐村口,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孩子在外闖蕩,時刻惦念他們回家,而村口能第一時間得到訊息。
2.活了一輩子了,村裡有誰有誰都知道,所以在村口就可以有沒有新的人進去。
3.最難受的就是這一點,歷經滄桑以後,坐在村口去回憶自己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