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靈易佔

    早期發展史

    在17世紀~18世紀的歐洲,音樂成了人們用來表達思想和感情的有力工具。在歐洲,各種各樣的音樂都得以茂盛發展,出現了清唱劇和歌劇。但華麗或莊嚴的歌劇或清唱劇並不能完全滿足觀眾,於是出現了被稱之為“居於雜耍和歌劇中間”的藝術形式。

    歷史上第一部“音樂劇”是約翰·凱的《乞丐的歌劇》(The Beggar"s Opera),首演於1728年倫敦,當時被稱為“民間歌劇”,它採用了當時流傳甚廣的歌曲作為穿插故事情節的主線。

    美國娛樂

    19世紀,城市在美國紛紛建立,音樂劇隨之繁盛起來,它們以城市觀眾為物件,出現了輕歌舞劇(vaudeville)及其更為粗俗的姐妹劇種———滑稽表演(Burlesque)。

    快樂的少女

    1893年曾經活躍一時的英華人瓊斯完成了一部後來載入史冊的音樂劇《快樂的少女》,在倫敦王子劇院首演時激起觀眾狂熱反響。劇情故事生動連貫,舞蹈演員即是劇中人物,採用相關的舞蹈動作和話劇式的丑角說白,清晰敘述了這些演員如何千方百計躋身於貴族社會的故事。

    20世紀初

    進入20世紀,歐洲的作曲家給美國帶來的一種小歌劇形式。由於多年來受到歐洲歌劇如吉爾伯特和蘇利溫的英國喜歌劇,加上其他的天才如約翰·斯特勞斯的維也納小歌劇,

    奧芬巴赫的法國輕歌劇等的影響,使觀眾自動地有了一套評判音樂好壞的標準,而且也影響了觀眾的欣賞口味。有意味的情節,優美的音樂和文雅的歌詞成為編創者追求的目標。

    現代

    在1960年代中期至1970年代,前衛劇場的觀念滲入主流作品;搖滾樂、社會變遷豐富創作的素材,Continental作品進口美國,百花齊放。

    20世紀60年代,New Beetle和搖滾樂由英國衝向世界,各國音樂劇作曲家對這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由抵制逐漸轉向吸收,英國的韋伯率先在《耶穌基督萬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這部以古老的聖經故事改編的內容沉痛、主題嚴肅的音樂劇中採用了輕音樂及搖滾樂,

    使之具有了現代感,歌曲變得活潑,通俗、易於演唱。在配器上也打破了管絃樂的嚴格限制,將電聲樂器引入音樂劇,從而加強了它的時代感和表現力。

    中國歌劇的發展,自三十年代開始進入探索期,有多種體裁,多種題材的形式出現。

    體裁方面,有歌舞劇、小調劇、音樂劇、秧歌劇、正歌劇等;題材方面多在民族英雄事蹟、民間故事、抗戰生活與精神等方面;形式上或就傳統戲曲形式改造、將話劇與歌曲結合、或據民間曲調填詞改編,總有作品近百部之多。

  • 2 # 才瓜止僕

    音樂劇亦稱歌舞劇。

    某種程度上,音樂劇組成歌、舞、白等圍繞著一組專注某概念的音樂,在其表演的形式上跟戲劇、歌劇有相像的地方。雖然它對歌、舞、音樂、旁白都必須各自相應地對藝術要求有高度,但是,在套路固版的特點上相比較,就沒有那麼有板有眼的受限,而是比較自由的。

    那麼它的自由度到底有多大呢?

    音樂劇的歌和曲不拘一格,多以流行、時尚、特色的歌曲為用。

    雖然基礎起源是芭蕾的舞姿,但是很多夾雜了現代舞的內容,所以受眾也無限制。

    旁白

    相對於戲劇和歌劇,其中旁白是夾雜最少的形式,要求可能也是不太專一。

    音樂

    音樂是音樂劇的靈魂。

    劇本的主題是跟著音樂來表達的,舞和歌都是隨從音樂的。

    據瞭解,音樂劇是在20年代才興起發展至今的,它不太容易推廣至大眾。原因是,它的表現形式的受眾群體本來就少,就比如,赴會一場音樂會的人會少的可憐。

    想讓它普及起來,那得先讓人們懂得如何欣賞音樂才行。

    音樂發展史較為早的,並有音樂深度歷史的國家和地區,還是歐美等西方國家,那裡有相當比例的觀眾,他們很喜歡音樂劇。

    這種劇目流入亞洲地區還晚一些,它的公演活動,為這裡的人們稀少知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處在三維空間,有四維空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