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易朝貴
-
2 # 狂喜淡墨a
你從書法學習過程中悟透了什麼哲理?
書法藝術中的辯證關係太多了,比如黑白的布白,以白計黑,就是充分利用了黑白的統一性筆法的飛白就是充分利用以白計黑的書寫形式,疏密筆畫,大小字,提按運用,都是存在了辯證統一的關係,如何達到和諧,必須合理得當安排,解決這些矛盾體。使其充分利用技法而妥善解決。
辯證法的核心是對立統一規律,中國書法探求的是書寫的特殊規律,是書法的特殊的美。書法中蘊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例如創作就有傳統與創新的統一性,及繼承古典,在此基礎上創變。才有符合書法藝術的習慣欣賞的連續性。
草書境界,意法相承,才有完美。筆陣圖有言善草者意法相承,不善草者,意法相害,意思就是書寫草書,要有意氣情性與法度相統一,不可忽視法度,也不偏頗情性,若是偏與法度,則有草書失卻情志趣味。若一味追求情性放蕩不羈,就會失卻度,則有缺失書之韻致。
由此可見書法書寫過程有著不同的矛盾體。如何處理的和諧才是書法的妙境所在。
書法的美醜就是一對矛盾體,書法藝術的遒勁妍美,合度合矩,有情性美,形質美,則為優秀作品。具有美的書墨景觀。而書寫失卻法度,不合規矩,就是醜陋。
辯證的思維,有時候書符合欣賞習慣,有時代背景有聯絡,崇尚韻是晉代,崇意是宋代。所以清代的碑學在以前不被青睞。後來得以發展。豐富了書法藝術的內容。自從南北朝晉代時期。就有帖學與碑學之風景。一則具柔美使轉,一則富有古意剛健。但是相互轉化,又有相濟。現在書法者達到了碑帖相濟之糅雜。出現了剛柔相濟的書墨大觀。
因而無辯證思想,就不會有衝突與和諧的書法之勢。藏鋒逆行,使得筆墨勁力十足。彎曲與筆直也是一種相映的姿態。
寫書法過程就是解決筆畫的矛盾體。處理的妙則有美。處理的差則有敗筆。
-
3 # 墨趣書法
選擇比努力重要!
1、一位好的書法老師,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比埋頭苦練效率高很多。
2、怎麼練都寫不好的筆畫,換一支適合的筆,可能很快就掌握了。
-
4 # 馮凱8709
透過學習書法,懂得以下道理。一,人活在世上,要懂得適當藏鋒,如果處處鋒芒畢露,容易給別人造成壓抑感,甚至影響了他人的生存環境,縱使能力很強,也需要低調。當然藏的目的是為了照顧大局,而非城府深。二,也不能一味低調,最起碼展現自己的一項長處,以立足社會,就如書法中要有主筆。三,在辦事時懂得見好就收,做到有始有終,猶如書法中的收筆,懂得反頂回護,結局完美。四,人生都有低谷,但無論何時何地一定要保持堅強和韌性(彈性),要懂得撲下身子(鋪毫),依然厚道,埋頭苦幹,時機到了,一定能挺直腰桿(立鋒),一時的委屈是為了更好的彈起,尤如蹲鋒。五,做事講原則,有骨氣,不偏不倚,公平公正,懂得中鋒立骨。六,處世要懂的如點畫間穿插避讓,各取所需,各自相安,也懂得為別人著想,自覺配合,如字法中的相倚相靠,相互依存。七,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該在哪個位置,佔據多大空間,不卑不亢即可,不可盲目自大,影響全域性。八,不學圓滑處世,但可以像轉鋒一樣,順勢圓熟,有時實在走不通了,也可以換個方向,立鋒觀察一下,果斷換面......
-
5 # 楊小墨
你從書法學習過程中悟透哪些哲理?
我只是個書法愛好者,不懂很高深的書法理論,只憑自身的感受發表一下看法。
既然是要悟出哲理,那就不好太具象,故作深奧,故弄玄虛一把,也算是一件趣事!
落筆無悔,一次成形。書法是線條的藝術,落筆就不可反悔,只能往前,不可退後,一筆成形,無法修補。所以寫字應當意在筆先,胸有成竹。
人生亦是如此,行動之前先考慮清楚,凡事不可衝動,做了就不可後悔,這個世間沒有後悔藥可吃。人生不能活在過去,要向前看,做好每一個當下。
粗細濃淡,剛柔並濟。書法寫字,當以用筆的提按頓挫、切轉衄擰,來寫出濃淡粗細的線條,才顯得神采奕奕。
做人亦是如此,能剛能柔、能屈能伸。在原則性的問題上須強硬,在功名上應學會退讓。
頂紙澀行,迎難而上。書法線條若要剛健有力,須頂紙澀行,方出骨力。
人生亦是如此,逆境造英雄,沒有一個成功者是在順境中成長起來的。困境磨鍊意志,逆境使人強大。
中鋒行筆,中道中鋒行筆,線條才飽滿有立體感。遇轉折時,應駐筆調鋒,不可蠻行。
做人亦是如是,要以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中庸之道來處世,遇到變故時不可慌亂,應及時調整。
想到哪說哪,班門弄斧,胡謅一氣,一笑了之!
-
6 # 鳴謙胡鴻
書法作為漢字藝術,自然有其獨特的魅力,表現在筆法、字法及章法上,既尚法又尚意,完整的書法作品,應該有“書卷氣”,又能把書法家的思想表達的淋漓盡致。
書法和音樂有異曲同工之妙,音樂的核心是詞和曲,各種不同的曲風展示不同節奏和意境;書法的表現形式是文字+心境,才能詮釋書法的獨有魅力,《蘭亭序》的秀逸奔放,《祭侄文稿》的雄壯悲痛,都是在特有的意境中的神來之筆,可謂人筆和一,不可再現。
不同的書風,展現出不同的節奏美,節奏的輕重緩急、提按轉折、粗細濃淡、欹正高低,就像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的人生百態,不能盡如人意,但這就是人生。
書法的最高境界是“書卷氣”,拼的是文化底蘊,古往今來的書法大家莫不是文化大家,體現在筆尖上的就是人生修養。人生也是如此,舉手投足之間是人生閱歷、文化涵養的綜合外露。
書如人生,人生如書。一個人的成長正如書法進階一樣,牙牙學語、站立、奔跑(筆劃練習、臨帖、創作),人不能一出生就奔跑也不能一直奔跑,學會走路才是根本,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才能奔向更美好的人生!
-
7 # 賈寶玉傳人賈三少
你從書法學習過程中悟透那些哲理?
這是個比較有意思的問題,確實是這樣,在書法學習過程中我也悟透了很多哲理性的東西,有專業技能的也有人生方面的。
首當其衝的感受就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全世界真正意義能稱之為書法的也就是中國的漢字了,這是中華文化的精髓,精華,正因為是國粹所以有很多人學習,各種各樣的書法字型,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同時也有很多出類拔萃的書法家傳承著中國書法。
所以呢,學習書法在另外一層面上就顯得很難,很多人會知難而進,也有人會打退堂鼓,堅持不下去就放棄,在學習了書法後,我感覺學書法就和其他的任何事一樣你得慢慢琢磨,研究,認真踏實的學習,並且有一顆鍥而不捨的心,只有堅持才能曇花一現,達到你所追求的境界。
學習書法不能三心二意,不能腳踏兩隻船,你必須得認準了一種題材,然後投入精力去學習,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肯定就一事無成,再者,如果你三心二意,學不好不說,就算學好了寫出來的字型也是三不像,虎頭蛇尾,沒有很好的視覺效果。
看到別人寫的書法那麼好,自己的卻不堪入目,我就想到一句話,那就是比你努力的人還在努力,我還有什麼藉口不努力呢?所以,這也是我一直堅持學習的動力。學書法不能學習形而要學習其神韻,但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厚積薄發,沒有金剛鑽就攬不了瓷器活,所以,只有自己勤奮努力,讓自己的本事,水平提高了才是硬道理,別的花裡胡哨的經不住推敲的。
還有,就是學習書法必須要耐得住性子,經得起孤獨的考驗,寫不好你會心煩意亂,寫好了就是一種享受,就是在這樣的一種變化中體驗書法的意境和魅力,書法可以讓人心靜,也能讓人心煩,這就是對你性子的磨鍊,考驗,所以,學習書法讓我的性子也比常人更有忍耐心。
-
8 # 易簡文創
書法,書寫之道。字如其人,書法體現了個人的學識,品德,審美,世事練達。故而書法是生活的哲思,思想的具象化體現。
清人劉熙載說:“書要有為,又要無為”。在我看來,有為就是懂得黑白分割、行列排布和全域性經營。無為則是輕鬆率意,任達不拘和自然天成。近人曾熙評論沈曾植書法時說:“工處在拙,妙處在生,勝人處在不穩”。沈公進一步闡述道:“翁方綱一生之誤在穩,劉墉八十歲,字愈不穩,則愈妙”。
-
9 # 習文弄字
寫書法能悟到什麼人生哲理,總感覺太縹緲了。本人愚鈍,還上升不到這個高度,題主的這個問題問的點站的太高,著實不好回答。但不說點什麼,感覺對不起這麼多年的愛好。
寫了不少年的書法,雖然沒寫出什麼名堂,但畢竟是真愛。我就簡單的說一說我的感受吧!別人寫字什 麼感受我不知道,但我是寫字的時候感覺很巴適的很,很舒服的感覺,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心情不好 的時候,起筆,筆走龍蛇,枯潤相應,寫的好不好不重要,寫出來就感覺吐出來一口氣,舒服了。心情 好的時候,靜謐的時候,小楷走一個,來包辣條,泡個濃茶,怎一個爽字了得!至於悟到什麼哲學,本 人愚鈍,的確上身不到那個高度,對我來說,沒事的時候,寫個字就好了,就這樣簡單就好。
華人的性格可能是書法的對映,就比如最簡單的一橫,從起筆到落筆,可能藏鋒露鋒加筆法,寫的過 程中會轉幾個圈圈,跟我們華人的性格很像,含蓄內斂。有時候會直起直落,像刀像劍,開門見山。 有時候筆法婉轉,猶抱琵琶,含蓄如水。所以古人也有見字如見人一說,雖不能一概而論,然亦有據所 依。如岳飛的書法就如長槍大戟,顏真卿的書法就忠勇敦厚。
書法藝術,全世界中國獨有。中國文字的打點畫結構和外文都不同,它方方正正又形態各異,透過毛筆 的控制,可以粗細變化,墨的濃淡,結構的安排,字距,大小等等都賦予變化之美,特別是線條,完全 體現書法之精髓。同一個字,不同的寫法,不同的人寫,不同的時間寫,所表現出來的意趣都是不同的 ,有的氣勢磅礴,有的小家碧玉,有的粗狂豪邁,有的秀氣俊俏,寫字可以自我溝通,可以與古人溝通 。
書能養氣,能正氣。練字時人會靜氣凝神,會不自覺盈動全身,要做到力送筆端,就需要身心投入,寫 的是紙上字,表的是心中事,練得是手裡的功夫。古人誠不欺我,日,書可散胸中之憂鬱,破身心之疲 憊。故而古之以來,練書法者高壽者多多,因為練書法即養身,養心也!練書法者書則可以練心,通則 豁達,得到的不僅是書法上的得,亦是健康之得。
若是說真的悟到什麼道理,首先字無百日功!要練得一手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
回覆列表
我自小愛好書法、音樂、文學!上大學又學習專業工科設計製圖理論。大學畢業後搞技術工作!做產品設計、科研、製造。透過一系列的專業理論提升!對書法有了進一步的理解!無論是任何作品!都離不開審美的美學欣賞!一個作品自己欣賞美!別人欣賞後也有共鳴!這就認可了你們作品!如果別人欣賞後提出了建漢和意見!經過改進同樣達到美的共鳴!這也是滿意的作品!如果你的書法作品別人欣賞後不提意見!這你就要自知之明!痛改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