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東北的小豆包

    我覺得吳三桂更為接近推翻清朝。

    首先吳三桂起兵時,滿清人心不穩;而太平天國時,滿清則已經穩固了統治。

    滿清入關的時候是1644年,而吳三桂起兵反清的時候是1673年,雖然吳三桂作為滿清帶路黨席捲大明天下,早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漢奸,但是滿清入主中原為時尚短,而且經過滿清對江南漢人的“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等暴行,以及對漢人頒佈野蠻的“剃髮令”和殘酷的文字獄等等倒行逆施之舉,是佔全華人口有絕大多數的漢人對滿清多有不滿,滿清統治人心浮動。

    太平天國起義爆發時,滿清已經入關近200年,雖然政治腐敗,統治腐朽,但是人們對於滿清的統治已經認可,而且滿清入關以後,逐漸繼續明朝以來的科舉取士的政策,在維護滿清貴族統治的同時,籠絡漢族知識分子,這些漢人知識分子也願意為清所用,並與滿清同仇敵愾對付太平天國的起義力量。

    效忠滿清,而剿滅太平天國不遺餘力的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

    吳三桂起兵時,反清力量總爆發,清朝危機四伏,而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局面則好得多。

    吳三桂起兵時,三藩同時造反,廣西的孫延齡、陝甘的王輔臣、佔據臺灣和金廈的鄭經都同時起兵相呼應,而漠南蒙古的察哈爾部的林丹汗之孫布林尼也趁勢反叛清廷,所以當時滿清的局面惡劣的多,當時吳三桂已經飲馬長江,佔據半壁江山,只可惜此時的吳三桂遲遲暮年,早已沒有了當年的意氣風發,而各種反清勢力,各懷鬼胎,沒有整合,結果被滿清各個擊破。

    太平天國起義之時,雖然規模龐大,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但是滿清手裡可以打的牌同樣很多,當時雖然八旗和綠營已經腐爛,但是漢族知識分子很快興辦的團練成為滿清可以倚重的新力量,而且滿清還以從容從蒙古草原調集蒙古騎兵進攻太平天國,同時太平天國樹敵太多,最終連洋人也加入剿滅太平天國的隊伍。

    鎮壓太平天國的洋槍隊

    吳三桂的起兵口號更具影響力,太平天國的宗教思想給人帶來更多是恐慌。

    吳三桂起兵之時以反清復明為口號,雖然對於這樣一位親手追殺了明朝最後一位皇帝的大漢奸來說,稍顯滑稽和諷刺,但是畢竟作為恢復漢人江山為口號,對於當時僅僅統治了不到30年的異族統治者來說,還是很有殺傷力和號召力的。

    而太平天國則變異的基督教為基礎,以所謂的拜上帝會為宣傳口號起兵,起義軍到處,焚燒儒家經典,對數千年來的漢人崇尚的孔廟和寺院進行打砸搶燒,並且對於加入太平軍,分立為男女兩營,披頭散髮的裝束,帶給更多人不是振臂一呼應者雲集,而是恐慌,那種極度盼望這股勢力消亡的恐慌。

    以宗教異端為號召的太平天國起義帶給人們更多是恐慌

  • 2 # 青言論史

    清朝一頭一尾,分別出了兩個牛人,都想造他們大清朝的反,那就是題目裡的吳三桂和洪秀全。不過要說誰威力更大、破壞性更強,那當然是洪秀全,吳三桂得靠邊站。

    光說造反的地界,吳三桂就差了一大截。洪秀全巔峰的時候,長江兩岸全是他的,兵鋒都打到天津了;而吳三桂雖然號稱平西王,其實就一個雲南,外加尚可喜耿精忠也就福建廣東三個省,和洪秀全沒法比。

    再說民心所向。吳三桂當時造反,已經基本沒人愛搭理他了,因為想搞清朝事情的都被他自己弄死了,老百姓也不想再折騰下去了;而洪秀全利用其宗教手段,讓近億的平民都對這個政權死心塌地,光這一項就遠超吳三桂。

    最後再說外交方面。吳三桂搞事情的時候,清朝還沒有外交這個概念,但是至少臺灣的鄭家王朝是不搭理他們的。但是在太平天國早期,列強是願意以他們為談判對手的。這就很能反映問題了。

  • 3 # 千佛山車神

    都非常接近推翻清廷,其中吳三桂最有希望扭轉乾坤

    吳三桂和洪秀全,一個在清初,一個在清末,都掀起過聲勢浩大的反清運動,雙方在鼎盛時期也都對清廷造成了極大的衝擊,但令人可惜的是這讓人都沒能終結清朝的統治。

    這其中,吳三桂和洪秀全都犯了一個相同的戰略指揮失誤,就是起兵初期大好的形勢下沒能一鼓作氣直搗黃龍,而是偏安一隅,給了清廷以喘息之際,才導致最後大局糜爛。

    先說吳三桂

    1673年,康熙皇帝接受了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人的撤藩申請,宣佈正式撤銷三人在南方的封地,遣送三藩官兵回遼東安置。

    康熙帝如此不看時局的決定直接惹惱了本想意思意思的吳三桂。就在撤藩令下達的當年,吳三桂就在雲南起兵反清,自封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打出“興明討虜”的口號,正式北伐中原。

    在起兵之初,全國的形式對吳三桂十分有利。吳三桂打著反清復明的旗幟獲得了西南各地的漢族官員、鄉紳、百姓大力支援,湖廣四川等地民眾無不簞食壺漿迎接吳軍。

    而且由於早已是盤踞雲貴多年,吳三桂在當地是樹大根深。兵器、糧草準備充足,又透過茶馬古道與青海的蒙古人交易馬匹,實力十分雄厚的。

    因為征戰多年,吳三桂舊部門生遍佈西南,這些人在聽說吳三桂起兵之後紛紛舉旗相應,一時之間海內震動,清廷搖搖欲墜。

    (三藩之亂形勢圖)

    但是這樣做無異於給了清廷喘息之際。

    清廷之後從內蒙、遼東調來大量援軍與吳三桂對峙與長江兩岸。此後,隨著尚之信、耿精忠和陝西跟隨吳三桂起兵的王輔臣兵敗降清,清廷漸漸地站穩了腳跟開始對吳三桂進行反擊。

    不過即便如此,吳軍戰力依舊十分強勁,仍數次在廣東、湖北、江西大敗清軍。照這個情況發展下去,鹿死誰手還真是不得而知。

    1678年,漸知大限將至的吳三桂在衡陽稱帝,建號大周,大封天下,希望以此穩定人心,放手一搏。

    只是天不假年,常年的征戰嚴重損害了吳三桂的健康,在稱帝后不到半年吳三桂便突然離世,一時之間吳軍群龍無首。

    吳三桂死後,其長孫吳世璠即帝位。但吳世璠年少,根本壓不住局面,吳軍將領人心思變,不願為少主賣命,軍心瓦解,戰場上的局勢對吳家日漸不利。

    1681年,清軍終於攻克了雲南昆明,吳世璠自殺,持續八年的三藩之亂就此結束。這場戰役清軍入關以來,漢人最接近光復中原的一次機會,但最終還是以失敗收尾。

    當然,我這裡不是為吳三桂洗白。作為史上最大漢奸,吳三桂縱清兵入關,替清廷平定西南、絞殺永曆帝這些惡性都逃不過身後的千載罵名。

    而他在有生之年的最後時刻起兵反清,也並不是初於什麼民族大義,為的不過是一己私利。他的失敗完全是因為他的目光短淺,以致最後葬送了自己和漢人最後的復國希望。

    而至於洪秀全,也比吳三桂強不到哪去,甚至更差。

    洪秀全在起兵時期的全部局勢雖然沒有當初吳三桂那麼有利,但是也非常不錯了。彼時的清政府正在進行第二次鴉片戰爭,可謂是內憂外患。

    但是與吳三桂一樣,洪秀全也是打到南京就止步不前了。如果當時洪秀全能孤注一擲,傾兵北上,估計清廷撐不到1911年。

    (天平天國最大控制範圍)

    不過歷史沒法假設,不論是吳三桂還是洪秀全都曾無限接近推翻清朝,但都因為個人的短視錯失大好的歷史機遇,遺恨千古。

  • 4 # 老郭雜談

    洪秀全。如果不是世界格局發生變化,清政府很難翻身了。

    太平天國時期,太平軍佔領的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可以說清政府已經沒有財力支援國家運轉了。當時西方各國都開始覺得清政府要完了,所以都採取兩面下注了。已經開始派人和洪秀全聯絡了。

    清政府也是實在沒招了。早期清政府依賴的滿蒙貴族已經完全廢掉了。只能啟用漢人精英群體。由於沒有財力支援募集軍隊,所以給了這些精英很多特權。比如這些人可以用徵收厘金。簡單的說,就是一種貿易稅。是各省之間的貿易稅。當時世界格局開始進入全球化,所以中國對外的貿易規模已經很大了。這樣間接帶動了各省之間的貿易。所以這筆收入相當不錯。支援曾國藩,李鴻章這幫人迅速崛起

    洪秀全這邊本來優勢挺大的。但是對於治國這方面確實不行,硬是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 5 # 寶樹白石

    吳三桂和洪秀全誰都沒有推翻清朝的能力,如果有這個能力,清朝就會在這個兩個人的取代中終結。但是沒有看到。吳三桂曾今從雲南起兵對抗清朝,結果失敗了,失敗的原因當然複雜,但是那一種原因都不能牽強的理由說明吳三桂有這個能力。反清復明也好,或者其它的原因也好,都不能說明什麼。清朝已經牢固的統治了中國,天氣風調雨順,民心歸順,清朝的地方政權已經建立的非常牢固,人民豐衣足食,國泰民安,這樣的情況下和政府對抗就是謀反,就是叛亂,國家有豐富的資源,包括民心資源,物資資源來平息這場叛亂。吳三桂失敗就是肯定的了。

    洪秀全也是叛亂,洪秀全造反時的清朝,中國各地並沒有出現天災,人民生活富足,貧富差別不大,這樣的環境造反就是飛蛾撲火,雖然洪秀全以太平天國來誘惑群眾,有許多信徒,能夠在南方一些地區造成氣候,但是,洪秀全軍隊所到之處,無不是人禍遍地,燒燬村莊,強拉人民入夥,打家劫舍,過後地方鄉紳,農夫都切齒痛恨。坐立南京,割據一方,但是繁雜的集團開支,糧草,錢財,已經擺不平內部的消耗,內部的矛盾激烈,已經白熱化。邪教組織的分裂開始,而這樣的放大了的山大王,已經不得人心,最終的失敗來得這麼快,玉碎宮傾。

  • 6 # 納蘭談史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我個人更偏向洪秀全這個答案,理由如下。

    在大清朝的開始與結束,出現了兩位有可能推翻清朝的梟雄,分別是雲南藩王吳三桂和秀才出身的洪秀全。

    總的來說,清朝康熙年間清王朝剛剛在中國紮下根來,老百姓剛結束戰亂,都渴望和平的安居樂業,此時清朝的發展也處在上升期,多數人還是希望國家統一政局穩定的。吳三桂是出了名的大漢奸,作為前明的臣子,是他衝冠一怒為紅顏打開了山海關引清兵入關背叛明朝,也是他終結了南明永曆皇帝的性命,所以說他的“反清復明”造反是名不正言不順的,不得百姓人心,註定失敗。

    而洪秀全所處的時代背景與吳三桂不同。鴉片戰爭清廷喪權辱國,老百姓對清朝失去了信心,看著腐敗無能的清廷很多人順應潮流揭竿而起,對腐朽的封建統治發起了致命的一擊。當年太平天國一路上也是勢如破竹,畢竟清朝的八旗子弟和綠營兵都久疏戰陣不堪一擊,很多地方還主動投誠,太平天國很快就從廣西金田打到了江蘇南京,而且當時清王朝最慘的就是無兵可用,這時就想到了重用漢臣和漢兵來拱衛統治,這時候湘軍、淮軍啊就登上了歷史的舞臺。按照歷史規律來看,軍閥林立就註定軍閥要割據一方架空中央,後來的東南互保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曾國藩消滅太平天國也算是給清朝的一個迴光返照,遺憾的是農民階級出身的洪秀全不幸成為了第二個李自成。

    吳三桂和洪秀全論能力,自然是吳三桂更勝一籌。洪秀全除了有點野心外,其他的都不太行,只是他比吳三桂運氣好些罷了,而且吳三桂的對手康熙也非道光、咸豐、慈禧之流能比的。

  • 7 # 靜水流深215928191

    洪秀全要不是佔領南京居功自傲不思進取 打下北京那就是摧枯拉朽 吳三桂面對的是強大的大清 他想打到北京門都沒有 康熙的時候八旗兵能征慣戰 到了咸豐八旗子弟都揉核桃玩鳥了

  • 8 # qzuser3904103

    洪秀全最有實力。1洪秀全正言順,只是思想歪邪,這也是洪秀全敗的一個原因。2太平天國有很多人才像楊秀清 石達開 後來的陳王誠 李秀成。3太平天國還在南京定都了十多年,1不是思想歪邪2戰略時機沒抓住。3定都天京後安於享樂。4北代孤軍深入5內訌。6洪秀全後胡封王太濫。太平天國一會推翻滿清。

  • 9 # 談史論心

    看了很多回答,想從歷史趨勢分析一波。

    吳三桂起兵的時候,滿清初定天下,人心不穩(上面已經有人回答了),但是這個時候滿清正處於上升時期,明末戰亂不休,急需維持社會穩定和恢復生產。吳三桂主動造反,屬於逆流而上,推翻滿清必然迎來一個新的軍閥割據的時代,從這點來看,吳三桂與歷史趨勢違背(挑起戰爭是很不得民心的),所以成功可能性就不大了。(朱棣這種奇人,造反成功屬於另類)

    洪秀全是晚清農民起義的領袖,之所以能夠取得一定成就完全屬於順勢而為,順應歷史趨勢,才有人響應。而失敗是自身侷限性太大了。歷史書上說是農民階層取得一定戰果之後,不能提出更高等的戰略目標。再加上不能內鬥嚴重,內部腐敗,更沒有很好的解決生產關係。失敗是必然的

    如果把洪秀全放在吳三桂的位置上是,可能洪秀全只是一個農民。但是把吳三桂放在洪秀全的位置上,大明可能真的要復興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前驅與後驅車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