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味寫春秋

    “詩無達詁”一詞,最早出現在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精華》,意思是說:詩沒有確切的訓詁或解釋。

    這裡的“詩”,是專指《詩經》。董仲舒等漢代學者認為,古詩的時代已經過去,事過境遷,後人不必忠於原義,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應用。因而提出了“詩無達詁”的釋詩觀點。

    我覺得,欣賞詩文字來就是個人的心靈活動,千差萬別,無典可循。由於文化水平、藝術修養、生活閱歷、個人背景、興趣愛好、讀時心境、年齡時代等諸多差異,就是同一篇詩文讀起來,也會各有各的領悟、各有各的聯想、各有各的偏愛,有時連字面上的意思也是各有各的理解與解釋。

    比如,杜甫的《羌村三首·其二》有這樣兩句:

    嬌兒不離膝,畏我復卻在。

    對此,向來有兩種解釋。一說:嬌兒怕我回家而復去。一說:嬌兒剛一見我偎在我膝邊,但有些生疏又走開了。

    這兩種解釋都講得通,至於詩文中寓意深切的含義,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了。

    古人說“詩無達詁”是很有道理的。金人元好問在作詩評時說:

    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為什麼“無人作鄭箋”?因為古人詩中所吟詠的一景一物,不專指那景那物,往往有所寄託,有所影射。讀者於此便產生種種聯想,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沒有人說得明白。

    我們欣賞詩詞歌賦,可以根據自已的會意,自由地發揮自已的想象,陶醉於詩的某種意境和情調之中,不必過於拘泥別人的註釋和點評。當然也不可生拉硬扯,無中生有。例如,唐朝王建的一首五絕:

    三日下廚房,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這本是一首描繪生活場景的小詩,寫出新嫁娘的細心、周到、通情達理、一心想做一個孝順的媳婦,表現出她細膩的心理活動。有人則將此詩比喻新上任的官吏要像新嫁娘一樣小心謹慎,曲意事人,逢迎上司。這就不免有些彆扭、生扯了。

    不僅“詩無達詁”,就是對其他文學體裁的欣賞也絕不可偏一個模式。多少年來,人們對一部《紅樓夢》議論紛紛,或褒或貶,有人偏愛林黛玉,有人偏愛薜寶釵。學者更是爭論得面紅耳赤,莫衷一是,後來還形成了“紅學”。說到這裡,不禁使我想起英國的一句熟話:“我讀我的莎士比亞,你讀你的莎士比亞”也是這麼個意思。看來對文學作品的欣賞,中外同此一理啊,正是“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解答至此。

  • 2 # GoodLuck6868

    詩無達詁,用通俗的語言回答是,詩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這句出自董仲舒之口的話,傳至今天,文雅而又符合詩的實際。

    有詩為證,梨花一枝春帶雨,就有千差萬別的理解,卻各自的理解都能自圓其說。有人理解是形容美女膚色很白很鮮很嫩,好象春天的帶雨梨花一樣。

    這也多,鮮豔欲滴,美輪美奐。有人解釋為美女的痛哭,哭得痛哉痛哉,笑得梨花帶雨,也是一種美。有人理解為就是寫實,潔白的梨花沐浴在春雨裡,同樣是一種清新嬌鮮之美。幾種理解誰去評判標準答案?沒有也不可能。最好的回答是詩無達詁,沒有統一標準答案。

    中國的藝術以詩無達詁為最上,草書也是無達詁的啊。草書創作,率性揮灑,揮毫波墨,以頭染墨,在不逾矩的情況下,任意而書。怎麼達詁?

    大寫意中國畫也無達詁。潑墨於宣紙,留白可走馬,濃墨可漆染一般,怎麼達詁?

    無達詁之詩或可稱得上有境界之詩。詩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諸如,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池塘生春草,柳園變鳴禽。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楊柳岸,曉風殘月。無達詁之有境界之詩也。(認同請關注,誠謝)。

  • 3 # 李解的世界

    “詩無達詁”弄玄虛

    假理假氣假詩文

    詩道自然懸日月

    坦坦蕩蕩照乾坤

    一首詩的誕生,是生命,不斷完善自我,完善這個世界的過程。好詩抵達事物本質,彰顯生命真實的意義。助人類從愚昧走向良知,從野蠻走向文明,與人類共生死。

    △::我

    心目中的《詩》

    (求靠譜的理解,或詩意的解

    答。筆者已見,求方家批評,奌正。)

  • 4 # 雲隱

    “詩無達詁”一詞出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精華》,達:明白通曉之意,詁:用通行的話解釋古代語言文字或方言字義,這樣 “詩無達詁” 就是指語言並不能很明白的解釋詩歌的真正含義。

    對於這一命題學者的看法並不一致,有的人認為這種鑑賞方法實際是走人了不可知論的泥潭,是人們不願對文字進行深入研究的藉口,不符合文學探求精神,對後學者會產生不良影響。但是這些人沒有看到“詩無達詁”的反面,那就是詩求達詁,只有人們認識到了詩歌意味的無窮性即“無達詁”,才能在此基礎上追求更多的詩意,這樣說來“詩無達詁”不僅不是一種懶於追求文學內蘊的表現,而恰恰要求對詩歌進行正確解讀的一種執著精神,是不容隨便質疑的文學評價方式。

    從“詩無達詁”理論的萌芽到現今,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命題的端倪,即只有正確的利用這一原理才能恰當地解讀文字,否則很容易陷人誤區。那麼怎樣才能正確的使用這一解詩原理呢?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瞭解這種文學現象想產生的具體原因。

    詩歌本身的特點

    “詩無達詁”這一鑑賞命題的主要物件就是詩歌,因此從詩歌本身的構成來分析“詩無達詁”這種文學現象是很有必要的。

    詩歌具有篇幅短小、對仗工整、講究格律聲韻這些特徵,這就要求詩人在用詞時講究精煉性、靈活性與形象性;構思時力求巧妙性、跳躍性。滿足以上要求還不足以成為好詩,詩人還要在限制之內儘量地使詩歌內容豐富、意蘊深厚。詩歌標準的嚴格性刺激詩人因此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語言:改變詞性、使用倒裝、羅列意象等方式來使詩篇更具奇、巧、新等藝術效果。

    如杜甫的《秋興》其二中的“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槎”兩句,“聽猿實下三聲淚”中的“聲”與“淚”搭配不符合情理,但這裡為了和“八月槎”相對偶而改變了詞語的順序。又如薛道衡的《人日思歸》“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四句,雖然只有二十字,但卻令人浮想聯翩、回味無窮。全詩的主人公沒有明確的指出,離家之人是詩人自己,還是與詩人相關之人;人歸落雁後中的“人”指的又是誰,也無法知道,全詩給讀者留下了很多空白。

    詩歌還有一種特點即追求朦朧美,詩歌不能寫的太直白,否則就不能稱之為詩,詩歌應該讓讀者讀過之後,感到餘味的存在。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整首詩的景色充滿了神秘色彩,讓讀者如I臨仙境。詩中的哲理韻味更是一大靚點,讓人們感到了本詩有種可喻而不可言的豐富內涵。詩歌共有三十六句,後十八句的主人公問題更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詩歌的朦朧性好似蒙太奇式的電影,讓人看完好似明白其中的意思,可細細想來,卻又變得不是很確定了。

    文字本身

    語言是文字的組成要素,語言自身的特點是造成解讀多樣性的一個重要因素,語言作為主要的交流的工具,並不如人們想象中那樣理想,它本身存在侷限性。語言本身也具有多義性,一詞多義的現象有很多,還有古今字、異體字、通假字等等,都會造成解讀多元化的可能。

    正如李煜《浪淘沙》“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中的“莫憑欄”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就是不要憑欄;另一種則認為“莫”為“暮”的本字,意為日暮憑欄,兩種解釋相差甚遠。

    讀者

    作品的意義,等於作者賦予的意義加上讀者領會並賦予的意義。讀者是文學鑑賞活動中主體,讀者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鑑賞的效果,學識淵博的人和學識一般的人看待同一首詩會產生很大的差異。

    曹植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在《與楊德祖書》中說:“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於淑嬡,有龍泉之劍,乃可以議於斷割。”意思是隻有長得漂亮的人才,才能去評價別人是否漂亮,只有擁有鋒利的寶劍,才有能力進行決斷。

    這句話雖然有些絕對化,但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劉勰在《文心雕龍 知音》篇中,也指出,耍想真正與作品對話,成為真正的“知音”必須做到兩點:一是,“務先博觀”;二是,“無私”“不偏”。只有做到以上兩點,才有可能獲得較高的鑑賞力。

    魯迅先生在《<絳洞花主>小引》中說:“《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的,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緒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盲家餚見宮闈秘事。”

    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由於讀者的興奮點不同,對待同⋯首詩歌,就會從不同的角度來闡釋,也就是“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這個道理。

    如張籍的《節婦吟》:“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糟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月裡。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張籍寫這首詩實際是在委婉地表達他的的政治立場,自己已身有所屬所以不會加入“李黨”。但是對這首詩的解讀者,並沒有都從這一事實出發,而是把這首詩當作一首戀情詩來欣賞,認為這首詩高度讚揚了“節婦”委婉地拒絕“某君”的追求,一生只忠於犬君的高尚情操。這樣看來,這首詩的內涵就不只是一種,第二種看法也並沒有什麼不妥之處。可見根據文字合理的想象,在文字的基礎上再次進行思想創造有時也是可取得。

    一代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就將“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農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鳳柄梧》)“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這些本來用來表現男女之思的詞句,來形容古今成大事所必須經歷的三種境界,這種觀點很是令人信服。我想蘇軾在他《題西林壁》中所說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應該就是對這種現象最好的概括。

    如果說詩歌是一道無解之題,是一個謎語,這也是不準確的。有些詩歌是可解的,而且只有唯一解,謝榛在《四暝詩話》卷一中的說法令人深思:“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鏡花水月,勿泥其跡可也。”所以不能一味地追求“詩無達詁”,更不能對作品不著邊際地猜測,釀成解讀氾濫的災難。

    “詩元達詰”並不是詩歌鑑賞的唯一命題,還有許多命題是詩歌鑑賞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如“經世致用”、“以意逆志”、“比興寄託”、“虛實相生”、“因聲求氣”等等,這些命題並不是孤立存在的,應當綜合運用。

    真正的解讀應當是建立在分析語言、掌握典故以及對作者、作品的時代背景都有掌握的基礎上的深層分析,把握詩人的情感起伏、分析詩人的生命體驗從而進入解讀的最佳狀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暗黑3巫醫都有哪些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