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修訂的《新華字典》對“鼎”字的解釋有:鼎的讀音是dǐng .
1、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兩耳;2、大;3、鍋;4、正當,正在.
對於該字的結構,不同的字典有不同的說法:
1、由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出版的《小學生字典》113頁是這樣描述的:鼎,12畫,鼎部,上下結構.
2、李行健主編的《小學生規範字典》(語文出版社)71頁是這樣描述的:鼎,鼎部,12畫,半包圍結構;
3、唐小平主編的《新課程小學生字典》(人民出版社)103頁是這樣描述的:鼎,鼎部,12畫,上下結構.
4、“知道”有三種說法:
(1)上下結構,因為部首是“目”,“鼎”也是象形字.因為在古代,人們用架子將鍋架起,就形成了鼎.
(2)半包圍結構,它下面不是字;
(3)獨體字.鼎字是獨體結構,現代簡化字構件中的“目”並非“鼎”字的構形部分,既不表音也不表義,它其實是鼎腹的象形表示;左右兩個“爿”也不是表意或表音成分,只是鼎足的象形表示.從甲骨文時代“鼎”就是個象形字,其形體有點像“貞”字,表示有腳的大腹容器.只是隸變(即小篆變為隸書的階段)以後,形體轉化,成了左右兩個“爿”包著一個“目”,其實與木片無關,與眼睛也無關,只是個象形字,獨體字.既然各執一詞,那就來一個統一吧.我個人認為“鼎”歸為上下結構的字較好,因為從查字典的角度來說,查“鼎”字的部首是“目”部,下面雖然不是字,但也是字的一個部件,一個部分.“鼎”字已經具備了上下兩個部分,按照上下結構字的劃分法,就可以歸入上下結構的字了.
1998年修訂的《新華字典》對“鼎”字的解釋有:鼎的讀音是dǐng .
1、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兩耳;2、大;3、鍋;4、正當,正在.
對於該字的結構,不同的字典有不同的說法:
1、由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出版的《小學生字典》113頁是這樣描述的:鼎,12畫,鼎部,上下結構.
2、李行健主編的《小學生規範字典》(語文出版社)71頁是這樣描述的:鼎,鼎部,12畫,半包圍結構;
3、唐小平主編的《新課程小學生字典》(人民出版社)103頁是這樣描述的:鼎,鼎部,12畫,上下結構.
4、“知道”有三種說法:
(1)上下結構,因為部首是“目”,“鼎”也是象形字.因為在古代,人們用架子將鍋架起,就形成了鼎.
(2)半包圍結構,它下面不是字;
(3)獨體字.鼎字是獨體結構,現代簡化字構件中的“目”並非“鼎”字的構形部分,既不表音也不表義,它其實是鼎腹的象形表示;左右兩個“爿”也不是表意或表音成分,只是鼎足的象形表示.從甲骨文時代“鼎”就是個象形字,其形體有點像“貞”字,表示有腳的大腹容器.只是隸變(即小篆變為隸書的階段)以後,形體轉化,成了左右兩個“爿”包著一個“目”,其實與木片無關,與眼睛也無關,只是個象形字,獨體字.既然各執一詞,那就來一個統一吧.我個人認為“鼎”歸為上下結構的字較好,因為從查字典的角度來說,查“鼎”字的部首是“目”部,下面雖然不是字,但也是字的一個部件,一個部分.“鼎”字已經具備了上下兩個部分,按照上下結構字的劃分法,就可以歸入上下結構的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