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目標的確立
在確定談話活動的目標時應做到:
(一)正確
談話活動目標的正確性體現在:
1.每一個具體活動目標是總目標的正確轉化
每一次談話活動的具體目標都應體現總目標的要求,同時也要適應階段目標,從而目標的確立符合各年齡班兒童的特點。
2.目標是內容的正確體現
教師要根據談話活動的目標選擇相應的教育內容,以使具體目標與談話活動內容正確地結合起來,真正做到目標體現內容、內容反映目標。
(二)全面且重點突出
一個具體的談話活動目標應儘量使本次活動的教育功能充分地發揮出來,從而使目標的確立體現全面性的原則。但同時也應明確哪些目標是直接目標,哪些目標是間接目標。(例如)
二、活動內容的選擇和安排
教師在選擇和安排談話活動的內容時應注意:
(一)選擇和安排內容要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教師在選擇和安排內容要有明確的目的,在確定工作計劃時應有目的地選擇談話活動的內容,同時,教師還要有計劃地選擇和安排談話活動的內容。這種計劃性體現在:一是每月初制訂月計劃時就要將談話活動的內容和話題準備好;二是將談話活動的三種類型在每月中加以合理地安排。
(二)取材的內容和範圍應廣泛,有教育意義
談話活動的內容可以從廣泛的範圍內選取,教師既可以從《語言》教材上選擇內容,也可以廣泛涉獵家庭和幼兒園的日常生活、社會生活、兒童的各種情感體驗、成人的勞動等,還可以尋找兒童在幼兒園集體生活中偶爾發生的一些極具教育意義的小事,並抓住這些難得的機遇契機進行隨機的談話教育。
(三)談話活動的內容和範圍應與幼兒的言語和知識經驗相符合
談話活動的內容應選擇那些兒童熟悉的、喜聞樂見的生活片段,而且這些內容對兒童來講要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新鮮感。對於兒童瞭解較少的話題,教師應先透過多種方法,幫助兒童豐富這方面的認識,在基礎上再進行談話活動。
三、談話活動的結構和步驟
談話活動的基本結構包括:
(一)創設適當的談話情境
1.營造一個寬鬆、自由的談話氛圍
為了調動兒童參與談話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開始教師就要讓兒童周圍的氣氛輕鬆、自然,幫助兒童穩定情緒,將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談話活動上來。
2.創設生動、有趣的談話情境
一般來說,談話活動的情境創設有以下幾種方式:
第
一,用實物或直觀教具創設情境。透過掛圖、幻燈、錄音機或各種不同的實物給兒童創設一種語言情境,並讓兒童儘快地融入到情境中,跟隨著教師的提問進行思考。
二,以語言創設談話情境。教師透過一些簡單的問題,幫助兒童進入談話的情境,積極地進行思考。
三,以遊戲的形式進行創設。運用遊戲的形式創設的談話情境,很容易調動兒童的積極性和興趣,引起他們對所談內容的回憶,為下一步驟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圍繞話題自由交談
提出話題後,教師要為兒童創設一個自由發言、自由交談的機會,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將自己的體會、想法與他人共享。教師在指導這個過程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給兒童充分的自由講述內心的真實感受
一個談話活動開展得如何,取決於教師對這個過程的把握程度。教師要指導兒童圍繞話題大膽地與同伴交談,交談的內容和物件應是自由的。
2.注意自由交談中的個體差異
自由交談雖給兒童提供了開口說話的好機會,但兒童的言語能力存在著個體差異,因此,教師在堅持“交談物件自由選擇”的原則時,要事先將言語能力較差和能力較強的兒童安排在一起,讓能力強的兒童帶動能力弱的兒童一起練習交往語言。此外,教師還要重點傾聽能力較弱兒童的談話,提醒其他兒童在說完自己的感受後要注意傾聽這些兒童的話語,經常給予鼓勵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三)圍繞話題深入交談
在兒童運用現有的知識儲備充分地交談後,教室要適時地將兒童集中起來,以提問或啟發的方式幫助兒童學習新的交談技能和談話規則,掌握正確的談話思路和方法。教師在指導這個過程時應注意:
1.話題的深入是逐步進行的
一般而言,話題是沿著這樣的順序推進的:對話題物件的描述和基本態度——為什麼會有這種態度——對話題物件的獨特感受。
2.正確地看待談話技能、態度和規則的學習
談話技能、態度的培養、形成需要經過一段時間逐漸培養起來的,因此,教師在引導兒童學習新的談話經驗時。不應有急於求成、立竿見影的想法。
(四)遷移談話的經驗
這一步驟一般滲透到日常生活兒童與人交往的情境中,教師應使兒童在談話活動中學到的新經驗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加以練習和實踐,因此,在談話活動結束前,教師要向兒童提出這樣的任務和要求:將學到的新經驗運用到與同伴、與父母的交往中。此外教師要注意觀察兒童在日常的交往中,是否主動運用新經驗,並進行及時的評議,對做得好的兒童給予表揚、鼓勵,對做得不好的兒童要給予提醒、幫助,使兒童能真正地將學到的經驗運用到實踐中。
案例
年齡班:大班
活動名稱:幼兒園裡最難忘的一件事(談話)
活動目標:
1.喜歡與人談話交流,並能認真傾聽別人的講話。
2.能用連貫的語言把自己在幼兒園裡最難忘的一件事講出來。
3.體驗離別的情感,珍惜友情。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幾天把談話的主題佈置下去,讓兒童有時間進行回憶和整理,為進行談話活動做好準備。
2.佈置一個溫馨的環境,渲染談話氣氛。
3.歌曲《老師再見了》的錄音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播放歌曲《老師再見了》,引導幼兒欣賞。
2.交待本次活動的主題。
3.幼兒自願結成小組,在小組裡談。
要求:一個人說話時,其他人要認真聽,如果他說的這件事你也很清楚,那麼你可以對他的談話加以補充,使這件事的敘述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期間,教師要深入到各組參與幼兒的談話,並適時地進行指導。
4.各組推薦一名講得最生動的成員,到前面來向全班幼兒講述自己最難忘的事情。
一、活動目標的確立
在確定談話活動的目標時應做到:
(一)正確
談話活動目標的正確性體現在:
1.每一個具體活動目標是總目標的正確轉化
每一次談話活動的具體目標都應體現總目標的要求,同時也要適應階段目標,從而目標的確立符合各年齡班兒童的特點。
2.目標是內容的正確體現
教師要根據談話活動的目標選擇相應的教育內容,以使具體目標與談話活動內容正確地結合起來,真正做到目標體現內容、內容反映目標。
(二)全面且重點突出
一個具體的談話活動目標應儘量使本次活動的教育功能充分地發揮出來,從而使目標的確立體現全面性的原則。但同時也應明確哪些目標是直接目標,哪些目標是間接目標。(例如)
二、活動內容的選擇和安排
教師在選擇和安排談話活動的內容時應注意:
(一)選擇和安排內容要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教師在選擇和安排內容要有明確的目的,在確定工作計劃時應有目的地選擇談話活動的內容,同時,教師還要有計劃地選擇和安排談話活動的內容。這種計劃性體現在:一是每月初制訂月計劃時就要將談話活動的內容和話題準備好;二是將談話活動的三種類型在每月中加以合理地安排。
(二)取材的內容和範圍應廣泛,有教育意義
談話活動的內容可以從廣泛的範圍內選取,教師既可以從《語言》教材上選擇內容,也可以廣泛涉獵家庭和幼兒園的日常生活、社會生活、兒童的各種情感體驗、成人的勞動等,還可以尋找兒童在幼兒園集體生活中偶爾發生的一些極具教育意義的小事,並抓住這些難得的機遇契機進行隨機的談話教育。
(三)談話活動的內容和範圍應與幼兒的言語和知識經驗相符合
談話活動的內容應選擇那些兒童熟悉的、喜聞樂見的生活片段,而且這些內容對兒童來講要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新鮮感。對於兒童瞭解較少的話題,教師應先透過多種方法,幫助兒童豐富這方面的認識,在基礎上再進行談話活動。
三、談話活動的結構和步驟
談話活動的基本結構包括:
(一)創設適當的談話情境
1.營造一個寬鬆、自由的談話氛圍
為了調動兒童參與談話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開始教師就要讓兒童周圍的氣氛輕鬆、自然,幫助兒童穩定情緒,將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談話活動上來。
2.創設生動、有趣的談話情境
一般來說,談話活動的情境創設有以下幾種方式:
第
一,用實物或直觀教具創設情境。透過掛圖、幻燈、錄音機或各種不同的實物給兒童創設一種語言情境,並讓兒童儘快地融入到情境中,跟隨著教師的提問進行思考。
第
二,以語言創設談話情境。教師透過一些簡單的問題,幫助兒童進入談話的情境,積極地進行思考。
第
三,以遊戲的形式進行創設。運用遊戲的形式創設的談話情境,很容易調動兒童的積極性和興趣,引起他們對所談內容的回憶,為下一步驟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圍繞話題自由交談
提出話題後,教師要為兒童創設一個自由發言、自由交談的機會,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將自己的體會、想法與他人共享。教師在指導這個過程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給兒童充分的自由講述內心的真實感受
一個談話活動開展得如何,取決於教師對這個過程的把握程度。教師要指導兒童圍繞話題大膽地與同伴交談,交談的內容和物件應是自由的。
2.注意自由交談中的個體差異
自由交談雖給兒童提供了開口說話的好機會,但兒童的言語能力存在著個體差異,因此,教師在堅持“交談物件自由選擇”的原則時,要事先將言語能力較差和能力較強的兒童安排在一起,讓能力強的兒童帶動能力弱的兒童一起練習交往語言。此外,教師還要重點傾聽能力較弱兒童的談話,提醒其他兒童在說完自己的感受後要注意傾聽這些兒童的話語,經常給予鼓勵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三)圍繞話題深入交談
在兒童運用現有的知識儲備充分地交談後,教室要適時地將兒童集中起來,以提問或啟發的方式幫助兒童學習新的交談技能和談話規則,掌握正確的談話思路和方法。教師在指導這個過程時應注意:
1.話題的深入是逐步進行的
一般而言,話題是沿著這樣的順序推進的:對話題物件的描述和基本態度——為什麼會有這種態度——對話題物件的獨特感受。
2.正確地看待談話技能、態度和規則的學習
談話技能、態度的培養、形成需要經過一段時間逐漸培養起來的,因此,教師在引導兒童學習新的談話經驗時。不應有急於求成、立竿見影的想法。
(四)遷移談話的經驗
這一步驟一般滲透到日常生活兒童與人交往的情境中,教師應使兒童在談話活動中學到的新經驗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加以練習和實踐,因此,在談話活動結束前,教師要向兒童提出這樣的任務和要求:將學到的新經驗運用到與同伴、與父母的交往中。此外教師要注意觀察兒童在日常的交往中,是否主動運用新經驗,並進行及時的評議,對做得好的兒童給予表揚、鼓勵,對做得不好的兒童要給予提醒、幫助,使兒童能真正地將學到的經驗運用到實踐中。
案例
年齡班:大班
活動名稱:幼兒園裡最難忘的一件事(談話)
活動目標:
1.喜歡與人談話交流,並能認真傾聽別人的講話。
2.能用連貫的語言把自己在幼兒園裡最難忘的一件事講出來。
3.體驗離別的情感,珍惜友情。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幾天把談話的主題佈置下去,讓兒童有時間進行回憶和整理,為進行談話活動做好準備。
2.佈置一個溫馨的環境,渲染談話氣氛。
3.歌曲《老師再見了》的錄音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播放歌曲《老師再見了》,引導幼兒欣賞。
2.交待本次活動的主題。
3.幼兒自願結成小組,在小組裡談。
要求:一個人說話時,其他人要認真聽,如果他說的這件事你也很清楚,那麼你可以對他的談話加以補充,使這件事的敘述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期間,教師要深入到各組參與幼兒的談話,並適時地進行指導。
4.各組推薦一名講得最生動的成員,到前面來向全班幼兒講述自己最難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