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0
回覆列表
  • 1 # 花貓品書

    1.長子囚牛,喜音樂,蹲立於琴頭;

    2.次子睚眥(yá zì),嗜殺喜鬥,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心胸狹隘;

    3.三子嘲風,形似獸,是老三,平生好險又好望,殿臺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也有人一直認為它是有著龍脈的鳳。

    4.四子蒲牢,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樑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

    5.五子狻猊(Suān ní),形似獅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像。

    6.六子霸下(也有另一種名字,方框內的看成一個字,[蟲八][蟲夏]),又名贔屓(bì xì),似龜有齒,喜歡負重,是碑下龜;

    7.七子狴犴(bì àn),形似虎好訟,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有其像;

    8.八子負屓(fùxì),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

    9.九子螭吻(chī wěn),又名鴟尾或鴟(chī)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 2 # 才佬鄉土文化

    龍有九個兒子,九個兒子個個不相同,這傳說來自遠古奇書《山海經》。

    但它們怎麼會留跡人間各司一職,就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了,這還要從劉伯溫說起。

    相傳,元末明初,天下大亂,群雄四起,狼煙滾滾,百姓受苦受難、饑荒死亡,怨氣遍地。

    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後,令身前的天神劉伯溫下凡輔佐明君,以定天下,解除百姓痛苦,造福蒼生。

    天神劉伯溫奉旨下凡輔佐明君,整治乾坤,但恐身單力薄,難有作為。

    玉皇大帝說:“朕賜你斬仙劍,號令四海龍王助你成功。”

    劉伯溫找到龍王,龍王說自己年老體弱,事務繁忙,且四海不可一日無王,只得派出了自己的九個兒子。

    龍的九子個個法力無邊,神通廣大。

    老大贔屓,龜形不是龜,嘴生牙齒,渾身鱗片,力大無窮,能馱三山五嶽。劉伯溫用它馱送軍糧。

    老二螭吻,頭象魚尾如鳥尾,故又叫鴟尾,能噴浪降雨。劉伯溫用它來抵禦敵人火攻。

    老三椒圖,形似螺蚌,能預知危險,遇險即團合。劉伯溫用來守衛寨門。

    老四麒麟,不畏火焰刀劍,用作陣前護衛。

    老五睚眥,性格暴躁,喜好殺戮,劉伯溫曾令他為先鋒征討,可它見人就殺,血腥恐怖。劉伯溫只得令它守衛兵器。

    老六螭首,能吞江吐雨,劉伯溫用它行兵佈陣。

    老七朝鳳,能飛簷走壁,劉伯溫用來警衛中軍。

    老八蒲牢,聲音洪亮,能傳千里,劉伯溫用來報時,傳送軍令。

    老九囚牛,能通萬物之言,辨別聲音,劉伯溫令他侍候左右。

    劉伯溫帶著龍九子南征北戰,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

    龍九子完成了玉皇大帝欽命,欲回龍宮覆命,朱棣卻想永遠把它們留在身邊,安邦定國,雄霸天下。他想了一計,說是要修建紫禁城,需龍九子幫助,急急去見劉伯溫。

    也是天機有定,這一日朱棣去見劉伯溫時,因劉伯溫連年征戰,積累成疾,病得昏昏沉沉,朱棣求借斬仙劍,就同意了。

    龍九子是神獸,朱棣拿著斬仙劍號令它們,它們頓時大發雷霆,不聽差遣。

    朱棣見用寶物不能差遣龍九子,便決定用計使龍九子就範。

    朱棣對老大贔屓說:“你力大無窮,能馱三山五嶽,如果你能馱走這塊先祖的神功聖德碑,我就放你們走。”

    贔屓一看,是一塊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猶豫地馱在身上,但它用盡法力卻無法挪動半步。原來,三山五嶽總是有量的,而這神功聖德碑是記載“真龍天子”生前一世所做的功德,功德是無量的。又有兩代帝王的玉璽印章,能鎮四方神鬼,故贔屓再也出不來了。

    其它八個龍子見大哥壓在碑下,便決定一起留在人間,但發誓永不現真身。

    朱棣雖然留住了龍九子,但得到的卻僅僅是龍九子的影子。

    劉伯溫得知此事後,也棄朱棣而去,脫離肉身返回天庭。

    朱棣想,既然留住了龍九子,就得讓龍九子有事可做,於是頒詔天下,讓老大贔屓馱石碑,老二螭吻看護房屋橫脊,老三椒圖看守門戶,老四麒麟用做避火神,老五睚眥負責看護天下兵器,老六螭首負責排除天下雨水,老七朝鳳警衛房屋四角,老八蒲牢負責報時護守銅鏡,老九囚牛看管天下樂器。

    這個傳說還有另一個版本。

    話說元末明初,戰火四起、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饑荒遍地。為此玉帝委派一天神轉世,到人間輔佐明君,以儘快安定天下,造福蒼生。玉帝賜其神名曰劉伯溫,號令東海龍王隨行暗中協助。但東海龍王敖廣年老體弱,且龍宮事務繁忙,不能長期離開,經玉帝批准,龍王派自己的九個兒子替其前行。

    玉帝怕劉伯溫鎮不住這九位龍子,賜其“斬仙劍”一把,對於不聽號令者,劉伯溫有權處置,直至斬首。

    龍王的九個兒子,個個法力無邊,神通廣大。他們跟隨劉伯溫來到人間,暗中保護劉伯溫和朱家軍,雖也有磕磕碰碰的事,但還是盡職盡責的,所以,很快就平定了江山,朱元璋坐了皇帝。百姓也得到了安寧。

    在長期的征戰過程中,朱元璋發現了劉伯溫身邊有神獸在暗中保護。也見過劉伯溫對不聽話的神獸,在訓斥的過程中舉過寶劍。也想起了每到戰事危機之時,只要劉伯溫舉起此劍,戰事很快會轉危為安,所以,他斷定劉伯溫的這把寶劍能鎮住這些神獸。但他不知道這些神獸是龍子。

    為了儘早雄霸天下,朱元璋對此只是暗中留意,一直沒有聲張。如今平定了天下他坐了皇帝,就想如能得到這些神獸護咗,定能保自己的天下平安。經他反覆思量,對留住這些神獸,貌似胸有成竹了。

    所以,他開始在鼓樓崗的山坡上建“功臣樓”。哪知此舉一出,立即就被劉伯溫識破了。劉伯溫想自己的使命已完成,應儘快帶領九位龍子迴天覆命,以免惹出不測事端。

    某日劉伯溫來到皇宮對朱元璋說:“如今王業已成,臣責已盡,今願辭官歸田。”朱元璋忙說:“軍師隨我辛苦半生,如今正當享福之時,為何就要歸隱?”劉伯溫說:“朝中政事勞神,臣年老力倦,想回歸故土過個清閒的晚年。”

    朱元璋心裡明白,他是留不住劉伯溫的,可他想留住那些神獸。因此事一直沒有說破,不好直接對劉伯溫提出,朱元璋靈機一動,話題一轉就說“朕有一心事,務請軍師協助處理,辦完此事朕即歡送軍師迴歸故里。”劉伯溫問“我主有何事?”

    朱元璋說:“我一直擔心北部邊疆的安定,不知燕王能否保住北疆。務請軍師前去檢視並指導一下,以解朕心頭之患。”

    劉伯溫心裡明白,這是朱元璋有意把自己支開後,再設法留住九位龍子的陰謀。但此事皇帝提的誠懇不好推辭,他相信九位龍子絕不會上朱元璋當,所以就答應了。等劉伯溫答應後朱元璋又說:“還有一事相求不知軍師願意否?”劉伯溫說“請我主講來,臣必應之。”

    朱元璋說:“你的佩劍能否借給我玩幾天,你回來就還給你。”君之言臣哪敢不依,劉伯溫忙取下“斬仙劍”獻上。朱元璋此舉更加證明了劉伯溫的推斷。第二天,就乘快馬離開了南京。

    當晚朱元璋就持“斬仙劍”去命令龍子們,不準迴天庭要留在他身邊,繼續保衛他的江山,否則,手中的寶劍不留情。哪知龍子們隨劉伯溫下界時,玉帝早有交待,即他們只聽從劉伯溫一人的調遣,“斬仙劍”也只有劉伯溫用時才起作用。所以,朱元璋雖然是皇上又有“斬仙劍”在手,他們仍然不聽朱元璋的號令,反而對其大發雷霆,在皇宮裡呼風喚雨。朱元璋只好暫作罷休。

    朱元璋這才知道劉伯溫手下的是九位龍子,更是加劇了要留下他們的慾望。可朱元璋的舉動,引起了龍子們的懷疑,加劇了迴天庭想法,每天焦急的等待劉伯溫回來,以便同迴天庭覆命。

    朱元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過了兩天,某夜深人靜時,朱元璋請龍子們到金鑾殿做客。他寒暄幾句後,對七龍子贔屓說:“聽說你力大無窮,能馱萬斤。”七龍子笑了笑點了一下頭。

    朱元璋說:“咱們打個賭好嗎,如果你能馱走這塊《神功聖德碑》,此碑就歸你,如果馱不走,你們就得留下保我大明江山。”

    贔屓一看就這麼一塊小石碑,便毫不猶豫地將它馱在了身上。哪知當石碑壓上身後,他使盡了渾身法術,卻寸步難行。原來在“神功聖德碑”上記載著歷代“真龍天子”的功德。功德是無量的,加之上面又有歷代帝王的玉璽印章,能鎮住四方神仙。所以,贔屓被“神功聖德碑”壓的動彈不得、喘不過氣來。

    另外八個龍子,眼看自己的兄弟被壓在碑下,都氣憤不已,但有言在先又不能食言。正在他們無計可施之時,空中響起了洪亮的聲音:“既然這樣你們就留下跡象吧。敬請皇帝取回神功聖德碑”吧。朱元璋大喜隨即取下石碑。當石碑一取下,九道神光耀躍出金鑾殿,直奔天庭而去。

    原來,朱元璋上次要留下九位龍子時,龍子們在皇宮裡呼風喚雨的舉動,驚動了天庭。玉帝對朱元璋的做法很是生氣,就派太上老君下界去召回九位龍子。老君到此正好遇上朱元璋在逼騙九位龍子,為了既不得罪皇上、又要帶走九位龍子,老君採取了只留下跡象的辦法,應付了朱元璋。

    朱元璋雖是真龍天子,但畢竟還是肉眼凡胎,誤認為九尊神獸暫變作石像,留在了他生身邊故大喜。

    劉伯溫回來後,雖對朱元璋的所作所為感到氣憤,但又不敢指責皇帝,只是在報告北疆的情況時,留下了幾句斷言:北國胡虜殘生靈,一統山河永樂平。胡人不敢害賢良,多半英雄成精靈。說完就要離開了朱元璋。

    朱元璋再三挽留,劉伯溫執意要走,朱元璋自感愧疚,親自將劉伯溫送出宮外。

    劉伯溫走後,朱元璋以為身邊有了了九位龍子,自己的天下就卻對太平無事了,所以,就喪盡天良的作出了“火燒慶功樓”的驚世醜聞。

    再說那九位龍子,只是將跡象留到了人間,而且,發誓永不在世上現真身。某日,當朱元璋調動他們時才發現,他所得到的僅僅是九個神獸的塑像。

    朱元璋後悔莫及,但為了顯示自己有九位龍子護佑,便下旨賜封了九位龍子:

    賜封:

    1、囚牛:喜聽音樂、精通樂理、立於琴頭,為樂琴神。

    2、睚眥:嗜殺喜鬥、鏤刻刀環、鑲嵌劍柄,為刀劍神。

    3、狴犴:立於牢門、震懾囚犯、辨明是非,為正義神。

    4、狻猊:喜煙好坐、倚立香爐、吶雲吞煙,為吐霧神。

    5、饕餮:嘴饞身懶、好吃好喝、能辨佳餚,為美食神。

    6、椒圖:性情溫順、立於門上、銜環守夜,為保護神。

    7、贔屓:力大無窮、揹負石碑、能保吉祥,為長壽神。

    8、螭吻:登高守望、立於屋脊、守宅驅邪,為納福神。

    9、貔貅:肚大無量、吞金藏銀、只進不出,為招財神。

    從此,九位龍子的雕象有了自己的位置和職稱,一直流傳至今。

    九位龍子的位置到底是誰封的,無從考究。實際,在中國歷史上,龍子也和龍的傳說一樣,也是在不斷的發展、變革、完善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正是:龍有九子各殊同,文明華夏現圖騰。千載魂牽凝血脈,萬代夢繞神州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低碳環保小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