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楓橋不夜泊
-
2 # 日慕鄉關
捻軍是與天平天國同期的另外一股反清力量,1853年起源於淮北,“捻”是淮北方言,捻紙是最常用的說法,類似於普通話中的捲紙,但也有差別,捻更多是用手指頭,比卷更精緻。“捻”在蘇北一些地方還有地域概念,一個捻子代表一個地方,所以捻軍有明顯的家族地域色彩。
捻軍早期首領叫做張洛行,人稱:沃王,這個頭銜是洪秀全給的,捻軍興起後,由於勢單力孤加之組織結構較為鬆散,張洛行一直打算向太平天國靠攏,大樹底下好乘涼。太平天國也樂得多這樣一個盟友,所以給捻軍批發了不少名號。但雙方的關係一直建立在:聽封不聽調這個階段,封號可以有,讓我幹活另當別論。
從1853年起事,張洛行就帶著兄弟們在豫、皖、蘇、魯等地打游擊,利用清廷全力對付天平天國的空檔活的優哉遊哉,但1862年太平天國安慶失陷以後,形勢急轉直下,1863年3月,清僧格林沁親王攻下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渦陽縣縣城),張樂行被叛徒俘送至清營遇害。
後張洛行時代,捻軍並沒有就此衰落,以遵王賴文光和梁王張宗禹為首的捻軍繼續執行遊擊路線,尤其是1865年捻軍在山東曹州設伏,擊殺清軍主帥僧格林沁,舉國震驚。
曾國藩在攻破天京以後,一直處於養老狀態,一來清廷擔憂湘軍勢大,影響國本,逼迫他裁軍,二來捻軍活躍在北方,清廷不允許湘軍北上,避免有不臣之心。但僧格林沁死後清廷徹底亂了手腳,立刻責令曾國藩增兵助剿,一定要把捻軍剷除。
但對付太平天國十分厲害的曾國藩卻在捻軍身上吃了大虧,被捻軍打的焦頭爛額,搞得慈禧太后都十分納悶:難道曾國藩不行了?
其實這也不能全怪曾國藩,曾是個讀書人,並非兵法大家,他用兵的原則就是:結硬寨,打呆仗。簡單點說就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這招對付天平天國屢試不爽,主要原因在於太平天國有固定根據地,雙方寸土不讓,自然可以一城一地前進,但捻軍是一群流寇,以騎兵為主,根本不和你搞什麼陣地戰,人家講究來得快去得快,以奔襲為主,也沒有根據地,和唐朝末年的黃巢有幾分類似,但騎兵更多,機動性更強。而曾國藩沒有騎兵,加上戰法落後,失敗也就在所難免。
一來二去,清廷對曾國藩也失去了耐心,而更加會打仗的左宗棠和李鴻章由此得到重用,捻軍後來分兵為東捻和西捻,東捻被李鴻章搞定,西捻被左宗棠搞定,1868年遵王賴文光和梁王張宗禹先後戰死,捻軍徹底失敗。
-
3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曾國藩奉旨剿捻,因上湘軍大部己裁,曾國藩不得不倚重李鴻章的淮軍,而李鴻章的淮軍是曾國藩為弟子從長計議,上疏朝延保留下來的。李鴻章將淮軍視為命根子,有兵即有權,有權就有官,為了青雲直上,李鴻章那怕對大力栽培自己的恩師,也不肯放權。
軍隊調至前線,名義歸曾國藩指揮,可李鴻章卻一直暗中遙控干預,所有行動須經他認可。曾國藩無法排程,經常貽誤軍機,弄得他勞而無功,受到彈劾和廷旨嚴責。於是,曾國藩極力讓賢,奏請李鴻章接任。李鴻章從曾國藩手中接過剿捻大任,遵循曾原來制定的戰爭方略,很快取得一舉蕩平捻軍的決定性勝利。
李鴻章此事做的太不厚道了!一個對自己恩師都使絆子,私念如斯大的,俗話,丞相肚子能撐船。居然還當上了丞府!
-
4 # 蕭武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一方面是捻軍的特點,二是湘軍的特點。
這兩個問題搞清楚了,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湘軍對付太平天國戰績還不錯,對付捻軍就不行了,也可以理解為什麼清廷撤換曾國藩,換上李鴻章的淮軍,很快就能把捻軍鎮壓下去。
捻軍和太平軍算同路人,也接受太平天國的封號,但是並不接受太平天國的命令。不過,在太平天國還在的時候,捻軍和太平天國之間在戰略上還是可以相互策應的,至少太平軍攻城略地,建政立國,對捻軍能夠發展壯大起來是有很大的貢獻的。
太平天國的目標是消滅清朝,建立政權,所以太平軍的軍事行動都是服務於一個基本的目標的,也就是攻城略地,佔領地盤。在天京建立政權後,軍事行動主要的依然是這個目標,後期主要是打破清軍的圍堵,保衛自己的根據地。
捻軍則和太平軍相反,不以建立根據地和政權為目標,始終保持著比較高的流動性,打仗以獲取物資為目標。所以捻軍的作戰方式是典型的帶有游擊戰特點的方式,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走,有機會撈一把就撈一把,一看要打硬仗可能損失比較大,就會主動轉移。
湘軍的武器裝備是建立在比較早期的熱兵器的基礎上的,比如火炮,技術比較初級,移動起來很不方便。
所以在面對太平軍的時候,湘軍可以採取以守為攻的戰術,就是不斷的建立堡壘線,層層推進,穩紮穩打,雖然在戰略上湘軍是進攻,但是在戰術上經常是湘軍在防禦。
也是因此,有太平軍在內線吸引清軍主力,捻軍就可以在豫蘇魯皖幾省的廣大平原地區大踏步的前進,大踏步的後退,尋找戰機,這就相當於是在外線作戰。所以說,太平天國的存在並持續抵抗是捻軍能夠存在的前提。
太平天國滅亡,內線主戰場沒有了,捻軍就變成了清軍的主演目標,但是捻軍依然堅持以前的尋找風格。好在曾國藩的湘軍也還是老一套,還是用到處建立堡壘據點,試圖把捻軍堵在一個區域內,再逐步縮小包圍圈,進而消滅之。
捻軍比較聰明的地方也在於,每次湘軍的堡壘線建立起來之前,捻軍就會主動出擊,打破湘軍的企圖,跳到圈外去。所以湘軍圍剿捻軍好幾年,勞而無功。
淮軍相比湘軍,優勢在於輕武器比較多,所以機動性比湘軍高很多。所以淮軍在圍堵的同時,也可以用主力部隊追擊,驅趕壓迫捻軍,最後將捻軍壓縮在一個小範圍內消滅。
-
5 # 羽戈
這個問題需要細化。首先,早期的太平軍,與捻軍相似,屬於流寇,攻城略地,不以佔領而以掠奪為宗旨,直到1853年打下南京,定都於此。曾國藩組建湘軍,則在此後,與太平軍交戰,更是第二年的事。這一比可知,曾國藩並未遇到過作為流寇的太平軍,假如碰上了,恐怕夠他喝一壺。
其次,自1854年起,曾國藩與太平軍作戰,起初也是敗多勝少。如靖港一役,湖口一役,兩次因兵敗而自殺,慘不忍睹。由此還衍生了一個說法,稱曾國藩戰敗之後上折請罪,有“屢戰屢敗”之語,幕僚大筆一揮,改作“屢敗屢戰”,這一改,意境大不相同。後經考證,並無實據(唯一相近的一例,見楊樹達《漢文文言修辭學》:“聞諸先輩雲:平江李次青元度本書生,不知兵。曾國藩令其將兵作戰,屢戰屢敗。國藩大怒,擬奏文劾之,有‘屢戰屢敗’語。曾幕中有為李緩頰者,倒為‘屢敗屢戰’,意便大異。”)。不過曾國藩的“屢敗”,卻非虛辭。
那麼曾國藩對太平軍,何以能反敗為勝呢?要說功勞,湘軍自身至多隻能佔四成,太平軍自己作死,可佔三成(1856年天京事變,太平軍內訌,楊秀清橫死,石達開出走,從此元氣大傷,日薄西山),淮軍的崛起與列強的助力,可佔三成。寫到這裡,不妨說兩句題外話:太平軍舉兵以來,北上南下,勢如破竹,與其說自己強,不如說對手弱;同理,湘軍和淮軍最終戰勝太平軍,亦非自己強,而是對手作死。話說曾國藩和湘軍最善用的戰術“結硬寨,打呆仗”,置於軍事學中,實在難上臺面。
太平天國覆滅之後,大清的敵人,只剩捻軍。朝廷派曾國藩主持剿捻事務,他絕非束手無策,相反其策略並無問題,所謂“以有定之兵,制無定之寇,重迎剿,不重尾追”,中原戰地,最適合流寇馳騁,對付他們,堅壁清野自是正道。不過這注定是一場持久戰。可惜此時朝廷和輿論的胃口已經被撲滅太平軍的勝利撐大了,希望曾國藩猛虎出山,速戰速決,不可能給他太多時間。重壓之下,曾國藩只支撐了一年半,“念權位不可久處,益有憂讒畏譏之心矣”,主動告退。後來李鴻章接手,無論戰略還是戰術,幾乎都師承曾國藩,堅持了一年半,終於大功告成,先後剿滅東西捻,逼捻軍首領張宗禹投水而死。對此,《清史稿》的記載足夠公正,如其所述,剿捻的戰略如“防河之策”,“皆國藩本謀也”。
-
6 # 李三萬的三萬裡
捻軍的“捻”是淮北方言,意思是“一股一夥”,早期捻軍基本上就是鄉里敲詐錢財的潑皮鄉民,一般饑荒年代入夥,人數越來越多,所謂“居者為民,出者為捻”,而清朝官方稱之為捻匪。這就說明了它的存在性質是以流寇為主,而太平天國則是有明確目標和宗教信仰的,甚至於頒佈了自己的政治主張例如《天朝田畝制度》等。
在軍事上,捻子主要是是窮苦災民遊擊作戰 ,太平天國走的的是正規軍的路子,在歷史上有明確政治目標的好消滅,沒有明確目標的很難對付。我們再看看對面曾國藩的淮軍,基本上裝備了很多洋槍洋炮,但是軍隊管理仍然是舊制度,這樣的軍隊對付依託大城市或者築壘作戰的部隊沒有問題,但是對於流寇作戰確非常的艱難,流寇作戰講究的是快打快撤撿便宜就跑,這對於正規軍需要將部隊完全徹底展開才能作戰的概念完全不一樣,再說流寇的補充和退出極其簡單,這令他們的人員規模也是變化莫測,更加加深了與之作戰的難度。
最後總結一下捻軍其實是所有遊擊作戰的規律:1.不等著敵人來打,直接進攻敵人,以取得戰術上的主動 2.流動作戰,以走為主,風餐露宿,這是所有正規軍隊都不願意接受的作戰形式 3.拿起武器是兵,放下武器是民。4.沒有原則,沒有目標很難了解他的具體情況。5在一定程度上有相當的群眾基礎,這是游擊隊在情報、人力資源、後勤保障上的優勢。
回覆列表
歷史上走過大風大浪,卻在小陰溝裡翻船的人太多了,曾國藩打得過太平軍,卻打不過游擊戰的捻軍,這並不算意外,因為曾國藩已經不是當初的湘軍將領,而捻軍也不是那個訓練有素的太平軍。
在1864年曾國藩的湘軍攻克了南京以後,長達十四年的太平天國運動就此告一段落,但是更大的問題來了,南方剛剛評定,北方的捻軍卻又讓清政府頭疼不已。本來剿滅捻軍的任務是曾格林沁的,但是曾格林沁卻失敗被殺了,這時候清政府又沒有合適的人選,只能用曾國藩了。可是剿滅太平軍的曾國藩在評定叛亂的時候就引起了清政府的不信任,因此在接下剿滅捻軍的任務時,湘軍已經被解散。曾國藩就是在這樣無兵可用的條件下擔此大任。
捻軍的創始人叫張樂行,安徽人,捻在安徽方言中就是一股子或者一夥的意思,捻軍也就是一群流民軍。曾國藩在領此大任的時候正是處在清政府無人可用之際。他的手頭沒有了湘軍,又要去打捻軍,這時候也只能依靠地方武裝力量了,可是打太平軍的戰術用在圍攻捻軍上面基本上不湊效,因為捻軍就是遊牧民族的打法,打一個地方立馬就會換一個地方,根本不像太平軍有自己的根據地,因此戰術上就已經失敗了。
在剿了兩年左右的時間裡,曾國藩並沒有取得重大的勝利,各地的將軍巡撫內心裡也並不服曾國藩的管教,根本不好好配合,就連他的老部下李鴻章等人也跟他貌合神離,如此境地,曾國藩就像一個孤家寡人奮鬥在一線,又如何能夠取得勝利呢?
因此清政府也不想耽誤剿滅捻軍的時機,不久就將曾國藩趕回了兩江繼續做總督去了,接著由李鴻章和左宗棠繼任,他們一改曾國藩的防守策略,實行圍堵政策,慢慢地包圍了捻軍並且消滅殆盡。這才解決清政府的心頭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