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在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火藥、指南針、印刷術等重大發明,為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做出了卓越貢獻。宋代文學藝術也開創了全新的歷史時期,元宵燈節、燈會也是科學文化的一種載體,自然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據《燕翼貽謀錄》記載:“太祖乾德五年……詔令開封府更放十七、十八兩夜燈,後遂為例。”這就將唐代開創的元宵燈節的放燈由3天增加為5天,元宵遊觀之盛前所未有,城鄉張燈之廣遍及全國。連小集鎮元宵張燈也要在土地廟前扎小鰲山。朝廷對士民觀燈更持鼓勵的態度,規定:凡來御街觀燈者,賜酒一杯。宋朝元宵燈會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景觀之瑰麗,燈具之奇巧,又跨越了前代。宋朝元宵張燈,其代表作是鰲山燈。鰲山是上古神話傳說中的海中高山。據《列子·湯問》記載:
渤海之東有大壑,其下無底,中有五山,常隨波上下漂流,天帝令十五巨鱉舉首戴之,五山才兀持不動。
宋代元宵燈節,京城、州府普遍以這一傳說立意,設計大型鰲山燈組,其構思既與傳說關聯又有變通,大型鰲山造型通常為一隻或數只巨鱉揹負山巒,山上薈萃千百盞華燈,還有山石、樹木齊備,點綴以佛、仙、神的雕塑、繪畫等。
山上可容樂工伶官奏樂,山前設有大露臺,供歌舞演出或工藝品展示。
鰲山燈氣勢恢宏,體積巨大,疊翠堆金,浮光耀影,常為燈會壓軸之作,寓含“江山永固,長治久安”之意。因此帝后、嬪妃、臣僚都要在特定的時辰觀賞鰲山燈。
宋代元宵燈節的另一個特點是燈品材質更趨多樣,製作更趨精巧。“自非貧人,家家設燈,有極精麗者”。
心靈手巧的制燈人,往往將獸角、翎毛、琉璃、皮革、絲綢巧妙運用,將燈造成牡丹、蓮荷、曼陀羅等花卉的形狀,更有車輿燈、屏風燈、佛塔燈、鬼子母燈等,還有鯇燈、玉燈、石燈、琉璃燈、綴珠燈、羊皮燈、羅帛燈等。
有用犀珀或玳瑁裝飾燈圈、燈座。玉燈則多用白玉組成,石燈為進貢之物,琉璃燈用五色琉璃製作,其上品為無骨燈。無骨燈沒有圈骨,圈片渾然一體,上面可繪飾龍綜、魚紋等圖案,分光疊翠,效果良好。
綴珠燈以五色珠為網,下垂流蘇,飄逸亮麗。羊皮燈就是在羊皮上精鏤細刻並用影戲的方法來妝染做成的一種皮影燈。羅帛燈之類尤多,或為百花之形,或成網眼之狀,間以紅白二色,名為“萬眼羅”的最為珍奇。在宋代燈節上,機械傳動的大型燈組逐漸增加。在開封,有人更用轆轤把水引到燈山最高處,用大木櫃貯放,到時放下,形成大瀑布狀,又用草把扎縛成巨龍,草上密置燈燭數萬盞,一見之下,蜿蜒騰挪,如雙龍飛走。
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曾用綵帶紮成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跨獅子、白象像。又在文殊、普賢手指間出水五道,還能讓手指搖動。還記載了在宮廷做琉璃燈山,高達5丈,其中的人物都用機關控制,並紮成大綵樓裝著。
宋代燈會上,更將模型景觀的製作工藝,推向一個新的高峰。趙忠惠守吳,曾組織製作出春雨堂五大間的燈組。燈樓上匯聚了北宋、南宋兩京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氣勢磅礴,瑰麗多姿。
宋代燈節中,還出現了不少後世皆效法承襲的燈品燈組,將燈放置在護城河上組成燈橋,在鬧市區街上空懸掛彩索,將燈懸掛在上面組成過街燈。《東京夢華錄》中說:“以繒彩結束,紙糊百戲人物,懸於竿上,風動宛若飛仙。”
由此可見,機械裝置已經在當時被大量運用了。
自宋代開始,元宵燈會上的藝術活動大大增加,形成了萬眾參與的大眾文化活動,有“百藝群工,競呈奇技”的局面。
每當燈會時,就有市民社團及藝人上街化裝遊行,表演各種舞蹈、杵歌、傀儡、竹馬等節目。
《武林舊事》說,一些人家還“閒設雅戲煙火,花邊水際,燈燭燦爛,遊人士女縱觀,則迎門酌酒而去”。山燈有幾百種,而且極具新巧,無所不有。在這種燈的大世界中,燈市應運而生,燈謎呼之而出。
當時的元宵燈節,既有自上而下的組織,又有自下而上的參與;既有朝野同樂,舉國同歡的一面,又有興師動眾,民力不堪負載的一面。
南宋都城臨安,最初只是一些大街旁的茶館,在元宵節時懸掛花燈售賣,如此數年,漸成氣候,遂形成了燈市。燈市一般在元宵節前數天開始。
為了使燈市熱鬧起來,京尹每年都派人到燈市上巡視,根據各家商鋪所懸掛的花燈數量,配給一定的蠟燭、燈油及費用。
到了正月十五,京尹會親自前往燈市,其隨行者會攜帶一隻裝滿了紙幣的口袋,給燈市上的遊動小販發紅包,以感謝他們對燈市繁榮所做出的貢獻,這叫作買市。
為了保證賞燈百姓的安全,地方官員在安保方面也是下足了工夫。每年的燈會期間,坊間的繁華熱鬧地帶,都點有巨燭或松柴作為路燈,有兵卒站在一旁維持秩序。
路燈旁邊還會押著幾個罪犯示眾,身上寫明此人犯罪的緣由。如偷搶婦女頭上的釵環首飾,或者舉止不端,趁著人多,在婦女身邊耍戲等。
其實這些人之前就已犯罪被關押於獄中,將之拿出來頂缸示眾,目的是警戒作奸犯科的人,儘可能地將罪案扼殺在萌芽狀態。
南宋的皇帝對燈會也非常支援。每年元宵節的二鼓時分,皇帝就會乘著小車,帶領後宮嬪妃到宣德門上觀賞鰲山。
除此之外,臨安的一些大戶人家,也在家中的花園水榭中佈置各式花燈,並且開門任人遊覽,還備以酒菜款待,以顯示自己的家勢昌盛。而那些居於幽坊靜巷的小戶人家,也在門前掛設數盞五色琉璃泡燈以應節,遠遠看去,倒也別有一番景緻。
宋代在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火藥、指南針、印刷術等重大發明,為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做出了卓越貢獻。宋代文學藝術也開創了全新的歷史時期,元宵燈節、燈會也是科學文化的一種載體,自然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據《燕翼貽謀錄》記載:“太祖乾德五年……詔令開封府更放十七、十八兩夜燈,後遂為例。”這就將唐代開創的元宵燈節的放燈由3天增加為5天,元宵遊觀之盛前所未有,城鄉張燈之廣遍及全國。連小集鎮元宵張燈也要在土地廟前扎小鰲山。朝廷對士民觀燈更持鼓勵的態度,規定:凡來御街觀燈者,賜酒一杯。宋朝元宵燈會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景觀之瑰麗,燈具之奇巧,又跨越了前代。宋朝元宵張燈,其代表作是鰲山燈。鰲山是上古神話傳說中的海中高山。據《列子·湯問》記載:
渤海之東有大壑,其下無底,中有五山,常隨波上下漂流,天帝令十五巨鱉舉首戴之,五山才兀持不動。
宋代元宵燈節,京城、州府普遍以這一傳說立意,設計大型鰲山燈組,其構思既與傳說關聯又有變通,大型鰲山造型通常為一隻或數只巨鱉揹負山巒,山上薈萃千百盞華燈,還有山石、樹木齊備,點綴以佛、仙、神的雕塑、繪畫等。
山上可容樂工伶官奏樂,山前設有大露臺,供歌舞演出或工藝品展示。
鰲山燈氣勢恢宏,體積巨大,疊翠堆金,浮光耀影,常為燈會壓軸之作,寓含“江山永固,長治久安”之意。因此帝后、嬪妃、臣僚都要在特定的時辰觀賞鰲山燈。
宋代元宵燈節的另一個特點是燈品材質更趨多樣,製作更趨精巧。“自非貧人,家家設燈,有極精麗者”。
心靈手巧的制燈人,往往將獸角、翎毛、琉璃、皮革、絲綢巧妙運用,將燈造成牡丹、蓮荷、曼陀羅等花卉的形狀,更有車輿燈、屏風燈、佛塔燈、鬼子母燈等,還有鯇燈、玉燈、石燈、琉璃燈、綴珠燈、羊皮燈、羅帛燈等。
有用犀珀或玳瑁裝飾燈圈、燈座。玉燈則多用白玉組成,石燈為進貢之物,琉璃燈用五色琉璃製作,其上品為無骨燈。無骨燈沒有圈骨,圈片渾然一體,上面可繪飾龍綜、魚紋等圖案,分光疊翠,效果良好。
綴珠燈以五色珠為網,下垂流蘇,飄逸亮麗。羊皮燈就是在羊皮上精鏤細刻並用影戲的方法來妝染做成的一種皮影燈。羅帛燈之類尤多,或為百花之形,或成網眼之狀,間以紅白二色,名為“萬眼羅”的最為珍奇。在宋代燈節上,機械傳動的大型燈組逐漸增加。在開封,有人更用轆轤把水引到燈山最高處,用大木櫃貯放,到時放下,形成大瀑布狀,又用草把扎縛成巨龍,草上密置燈燭數萬盞,一見之下,蜿蜒騰挪,如雙龍飛走。
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曾用綵帶紮成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跨獅子、白象像。又在文殊、普賢手指間出水五道,還能讓手指搖動。還記載了在宮廷做琉璃燈山,高達5丈,其中的人物都用機關控制,並紮成大綵樓裝著。
宋代燈會上,更將模型景觀的製作工藝,推向一個新的高峰。趙忠惠守吳,曾組織製作出春雨堂五大間的燈組。燈樓上匯聚了北宋、南宋兩京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氣勢磅礴,瑰麗多姿。
宋代燈節中,還出現了不少後世皆效法承襲的燈品燈組,將燈放置在護城河上組成燈橋,在鬧市區街上空懸掛彩索,將燈懸掛在上面組成過街燈。《東京夢華錄》中說:“以繒彩結束,紙糊百戲人物,懸於竿上,風動宛若飛仙。”
由此可見,機械裝置已經在當時被大量運用了。
自宋代開始,元宵燈會上的藝術活動大大增加,形成了萬眾參與的大眾文化活動,有“百藝群工,競呈奇技”的局面。
每當燈會時,就有市民社團及藝人上街化裝遊行,表演各種舞蹈、杵歌、傀儡、竹馬等節目。
《武林舊事》說,一些人家還“閒設雅戲煙火,花邊水際,燈燭燦爛,遊人士女縱觀,則迎門酌酒而去”。山燈有幾百種,而且極具新巧,無所不有。在這種燈的大世界中,燈市應運而生,燈謎呼之而出。
當時的元宵燈節,既有自上而下的組織,又有自下而上的參與;既有朝野同樂,舉國同歡的一面,又有興師動眾,民力不堪負載的一面。
南宋都城臨安,最初只是一些大街旁的茶館,在元宵節時懸掛花燈售賣,如此數年,漸成氣候,遂形成了燈市。燈市一般在元宵節前數天開始。
為了使燈市熱鬧起來,京尹每年都派人到燈市上巡視,根據各家商鋪所懸掛的花燈數量,配給一定的蠟燭、燈油及費用。
到了正月十五,京尹會親自前往燈市,其隨行者會攜帶一隻裝滿了紙幣的口袋,給燈市上的遊動小販發紅包,以感謝他們對燈市繁榮所做出的貢獻,這叫作買市。
為了保證賞燈百姓的安全,地方官員在安保方面也是下足了工夫。每年的燈會期間,坊間的繁華熱鬧地帶,都點有巨燭或松柴作為路燈,有兵卒站在一旁維持秩序。
路燈旁邊還會押著幾個罪犯示眾,身上寫明此人犯罪的緣由。如偷搶婦女頭上的釵環首飾,或者舉止不端,趁著人多,在婦女身邊耍戲等。
其實這些人之前就已犯罪被關押於獄中,將之拿出來頂缸示眾,目的是警戒作奸犯科的人,儘可能地將罪案扼殺在萌芽狀態。
南宋的皇帝對燈會也非常支援。每年元宵節的二鼓時分,皇帝就會乘著小車,帶領後宮嬪妃到宣德門上觀賞鰲山。
除此之外,臨安的一些大戶人家,也在家中的花園水榭中佈置各式花燈,並且開門任人遊覽,還備以酒菜款待,以顯示自己的家勢昌盛。而那些居於幽坊靜巷的小戶人家,也在門前掛設數盞五色琉璃泡燈以應節,遠遠看去,倒也別有一番景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