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仁勇校尉
-
2 # 秉燭讀春秋
其實題主還忘記了一個人――羅成,是他三個一起拋棄王世充投靠李世民的,具體過程是這樣的。
程咬金,秦瓊,羅成在瓦崗山散夥後,三人投奔了王世充,之所以投王世充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好兄弟單雄信早就投王世充了。單雄信對三人的到來很高興,並且感激兄弟給自己捧場,他特意為三兄弟建了個“三賢莊”,顯然是想極力挽留住三個人才,讓他仨輔佐王世充。還有一個原因,單雄信是王世充的姑爺,王世充禮賢下士,待他三人不薄。
可是為什麼三個人都棄王世充而投李世民呢?官方歷史上說,三人經過一段時間接觸,發現王世充為人陰險,所以棄他而去,春秋君認為不是哪麼回事,完全是羅成攀龍附鳳,背信棄義另攀高枝投靠了李世民,這也是單雄信為什麼特別恨羅成,而對秦瓊和程咬金則不那麼恨的原因。
三人投唐,如果說是為了“擇明主”而輔佐有點拔高他們,在亂世,誰也沒有忠心二字,包括李世民,如果他有忠心能反隋嗎?更何況皇帝還是他的表哥呢?可見人人見利忘義,李世民後期殺兄逼父發動玄武門之變,更是沒有孝義二字。
所以說,三人投唐主要是羅成見利忘義,慫恿秦瓊和程咬金一起投唐了。
-
3 # 文藏
而且這些瓦崗大將走的特別高調,尤其秦叔寶、程咬金,是在兩軍對壘、劍拔弩張的關鍵時刻,正大光明投奔唐軍的。。。王世充只能乾瞪眼。後來這些大將被李淵安排在行軍打仗的李世民麾下。
網路配圖
當初秦瓊、程咬金、徐世勣、單雄信、王伯當等在小說中熠熠生輝的隋唐英雄,都是瓦崗軍的中流砥柱。因為瓦崗軍首領李密虛驕自負,被王世充端了鍋。於是,瓦崗軍的大將們分裂成兩撥,一波跟著李密投奔了大唐,如徐世勣、王伯當;另一波被王世充收編,如秦瓊、程咬金、單雄信、裴仁基父子、羅士信等人。
王世充表面上很器重這些瓦崗大將,任命秦瓊為龍驤大將軍,封程咬金為將軍,把侄女嫁給裴仁基之子,為了表示對羅士信的賞識,與他同吃同睡。可是,程咬金、秦叔寶他們在王世充麾下待了一段時間後,卻發現王世充口惠而實不至,並不想他嘴上說的那樣厚待大家,而且對他們這些能將很忌憚。
網路配圖
當時王世充在洛陽擁立隋煬帝之孫楊侗為帝,他擔任太尉,朝中事務無論大小都取決於太尉府。王世充特別愛搞面子工程,太尉府外張貼了三份佈告,分別尋求能處理政事的文才、武藝超群的武將和審理冤獄的能人。告示一出,每天有數百人前來投奔自薦、建言獻策,王世充來者不拒,親自閱文,親自召見,顯得特別禮賢下士。可當大家欣然自喜時,卻後知後覺的發現王世充盡耍嘴皮子了,什麼實事也沒辦。王世充還經常給將士們畫大餅,表面對將軍、士兵乃至僕役各種殷勤備至,說漂亮話取悅大家,一起暢享未來藍圖大業,實際上什麼恩惠都沒給。
網路配圖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二月,王世充攻打唐朝所轄的穀州,秦叔寶、程咬金、牛進達等人隨軍出征。此前,粗中有細的程咬金就跟秦叔寶商量,說:“王公(王世充)才識淺薄,氣量狹隘,總說空話套話,動不動賭咒發誓,像個老巫婆,哪裡是撥亂反正的君主?”秦叔寶深表贊同。
網路配圖
於是,當王世充的人馬在九曲與唐軍對陣時,秦叔寶、程知節率先上陣,帶著他們的幾十名親信部下,策馬向唐軍方向“殺去”,可是跑出去一百來步後,卻下馬對著百米開外的王世充行禮,說:“我等深受您的優待,原本也一直想報效您,可是您猜忌成性,愛聽信讒言,不是我等的託身之所。如今不能再侍奉您了,就此別過吧。”
大夥說完,跳上馬就跑去都奔唐軍了,走得那叫一個高調張揚、堂而皇之。王世充恨得咬牙,卻因唐軍威懾在前,眼睜睜看著他們叛唐,不敢追擊。於是,李世民不費吹之力,就獲得幾十員驍勇善戰的將領,尤其是程咬金、秦叔寶、牛進達這種名貫古今的大將。
網路配圖
秦叔寶、程咬金等人大搖大擺的降唐,為其他被王世充收編的瓦崗軍帶了頭,王世充防不勝防。此後被王世充收編的瓦崗軍將領李厚德、李公逸、羅士信等人,紛紛投降李唐王朝,其中羅士信更是跟秦叔寶、程咬金如出一轍,也是在王世充派他攻打穀州時,在陣前帶著一千多人馬投奔唐軍。當初的瓦崗軍原班人馬,在王世充手裡轉個彎,幾乎都到了李世民麾下……
-
4 # 九頭鳥漫談文史
秦瓊和程咬金都是名列凌煙閣功臣榜的貞觀功臣,他們當初投靠唐朝的方式也是一樣的,是在唐朝討伐王世充時,在兩軍陣前突然反水,根據史書中的記載:
《舊唐書·秦瓊列傳》:叔寶薄世充之多詐,因其出抗官軍,至於九曲,與程咬金、吳黑闥、牛進達等數十騎西馳百許步,下馬拜世充曰:“雖蒙殊禮,不能仰事,請從此辭。”世充不敢逼,於是來降。
《舊唐書·程知節列傳》:知節謂秦叔寶曰:“世充器度淺狹,而多妄語,好為咒誓,乃巫師老嫗耳,豈是撥亂主乎?”及世充拒王師於九曲,知節領兵在其陣,與秦叔寶等馬上揖世充曰:“荷公接待,極欲報恩。公性猜貳,傍多扇惑,非僕託身之所,今謹奉辭。”於是躍馬與左右數十人歸國,世充懼,不敢追之。
秦瓊和程咬金此前是因為瓦崗寨勢力被王世充所消滅,因而歸降王世忠,但是王世充對他們倆相當不錯:“世充得之,接遇甚厚”。
兩人也都清楚這一點,可為何秦瓊和程咬金還是毫不猶豫的背棄王世充?轉投唐朝?原因也很簡單,是因為他們看準了王世充的頹勢,不願意陪著王世充一起死。
當時的王世充雖然擊敗了號稱天下間最強勢力的瓦崗李密,意氣風發,不可一世,但依舊看不出有奪取天下的可能,因為王世充有三個不可逆轉的弱點:
一:王世充是西域胡人王世充的出身不好,他是西域胡人出身,後因母親改嫁到霸城王氏,才有了一個漢姓。雖然隋唐時期漢化的胡人很多,包括隋唐時期的政治中堅力量關隴貴族都是漢化鮮卑人。
但王世充有兩個缺點讓他不為主流政治力量接受,首先他的長相還是繼承了父系的胡人長相,史載其“豺聲捲髮”,也有說他是“黃髮碧眼”,不管是已經漢化的胡人貴族,還是原本的漢姓世家,只看長相就覺得他是異類。
另外,王世充非貴族出身,在隋唐時期,是胡人問題不大,長相奇特也非絕對受抵制,但出身貧寒就是大問題,主流政治勢力是不會支援他這麼既是寒門,長相又奇特的胡人登頂的。
二:王世充的管轄地域始終只是在洛陽一地自隋末群雄並舉以來,各個諸侯都在盡力擴大領地,更多的領地意味著更多的人口、錢糧和其它資源,但王世充即使到最後稱帝時,他的實際控制地域也都限制在洛陽一城之地。
王世充在進入洛陽後,在政治上遭受到了極大的抵制,洛陽城中無論是隋朝忠臣,還是關隴貴族和山東士族等勢力,沒有一個願意支援王世充這個胡人。
因此,王世充始終不敢遠離洛陽,以免出去了就回不去,無法專心向更遠的地區爭奪領地,洛陽本身又是四戰之地,龜縮在洛陽的王世充毫無霸主之相。
三:唐朝必滅王世充在秦瓊、程咬金投降唐朝的武德二年,唐朝已經掃除了薛舉、劉武周等後患,雄踞幷州、河東、關中及巴蜀地區,強秦之勢已成。
並且,唐朝牢牢控制著進攻洛陽的潼關、武關、河東等通道,對於緊挨著唐朝的王世充勢力來說,面對大敵只能防禦而不能進攻。
本來實力就不如人,又只能捱打而無法還手,稍微有點眼光的英傑都能看出,只要唐軍東出潼關,王世充就是秋後的螞蚱長不了。
有以上三大弱點,加上王世充因為政治上的弱點不敢相信任何人,在洛陽城中大搞特務監視那一套:“世充顧下多背己,乃峻誅暴禁以威之。戶一人逃,家無少長皆坐,父子、兄弟、夫婦許相告免。令伍伍相保,一家叛,舉伍誅。樵牧出入皆為限,公私不聊生。遣臺省官督十二郡營田,行者自謂仙去。以宮城為大獄,意所猜惡,必收系其人,內家屬宮中。或命將,亦質其孥乃遣。既而囚質且萬口,食不足,餓死者日數十。”
因此,王世充滅亡只是時間問題,而這些都被秦瓊和程咬金看在眼裡。從秦瓊和程咬金本身來說,秦瓊是前隋朝正規軍出身,無論是從個人的富貴前程考慮,還是忠君的信仰考慮,和隋朝同處一脈的唐朝顯然更能打動秦瓊,瓦崗也好,王世充也好,都只是臨時的跳板,有了機會當然是直接奔向代表正統的唐朝。
而程咬金是個絕頂聰明的人,從大勢上看,天下必為關隴貴族支援的勢力繼續擁有,瓦崗在李密掌權時期,因為李密就是關隴貴族出身,程咬金還能勉強忠心於李密,爭取賭一個好前程出來,但李密敗亡,程咬金被迫投降王世充,和即將進攻洛陽的唐朝一比,程咬金當然會選擇有關隴貴族支援的唐朝。
-
5 # 萌大叔來了
因為直覺告訴他們,關中李淵作為隋朝的延續,更有實力和聲望!秦叔寶,程咬金看到了王世充的為人卑鄙,心狠手辣!如何導演保隋,之後篡位,殺越王楊桐,殺裴仁基,裴行儼的事情,所以,害怕自己沒有好下場,當時瓦崗寨和隋朝舊部(徐茂公,羅士信都投唐了),很多人都和秦程二人是舊識,而且,李唐是政府的代表!所以,二人就歸順了政府!
回覆列表
相比王世充,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李唐政權有前途的多。
秦瓊、程咬金等瓦崗大將不是投靠李世民,是投靠李唐政權。加入李唐政權後被分配在李世民屬下作戰。
王世充僥倖擊敗了李密,取得了勝利,大批瓦崗軍將領和兵力不得不投降王世充。但這時候王世充的戰略形勢其實空前的糟糕,而李唐政權的優勢非常大。
(王世充)
王世充擊敗李密的同時,李唐政權平定了隴右的薛仁果,解除了關中後方的威脅。這時候李唐政權已經在山西、關中、巴蜀地區建立了穩定的統治,而名義上歸附李唐的地方更多,河南河北甚至山東都有大批地方勢力歸附李唐。李密入關投降李唐後,以前依附瓦崗軍的很多半獨立勢力也選擇了歸附李唐。
即使在河南地區,這時候屬於李唐的地盤也比王世充大,王世充能夠穩定控制的只有洛陽附近。李唐政權這時候準備下一個消滅的物件就是王世充,當時形勢看起來消滅王世充就基本一統天下了。但後來山西北部的小勢力劉武周出人意料的給李唐政權造成了極大的麻煩,唐軍與劉武周作戰這段時間,王世充、竇建德都大大的擴充了地盤,實力大增。
在洛陽東部200多公里的杞州(今天的河南杞縣),有一個原屬於瓦崗軍地方小軍閥李公逸。瓦崗軍被王世充擊敗後,李公逸選擇了歸附李唐。李唐的大本營在關中,王世充的大本營在洛陽,李公逸勢力不是處在洛陽、長安之間,而是在洛陽以東還很遠的地方,都是李唐勢力範圍了。洛陽其實是被李唐地盤三面包圍。
後來李唐征伐王世充的大戰因為劉武周鬧大被迫推遲,王世充吞併了很多原本歸附李唐勢力,包括李公逸。李公逸寧死不降王世充,李淵十分感動,封李公逸兒子做了個大觀。
瞭解了李唐政權對王世充各方面的絕對優勢後,對瓦崗軍的秦瓊、程咬金、羅士信等大將選擇背棄王世充投靠李唐,應該不會感到奇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