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590464809745

    蘇東坡的《水調歌頭》

    不知明月幾時有,我今把酒一問之。青天之上宮闕如雲,何年何月尚未知曉。乘風攬月,玉宇瓊樓,縱使人在高處也禁受不住那裡刺骨的寒冷。

    也就是想想罷了,在人間吟風弄月,揮袖起舞,也能得到在天上那樣夢幻的感受。月色如水,淌過朱閣、穿過綺戶,最後流在了念家人的心上。

    美好如月輪,按說不應該有什麼遺憾的,那為什麼總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圓滿呢?人間最苦不過離別,最美不過團聚,月亮四時也有陰晴圓缺,這都是自古以來就有的規律。而我這個思念著故鄉親友的人,只能祝願天下所有人就算無法團圓,也可以共賞一輪明月,心意相通。

    同樣是思鄉思親,那個在九月九日想念家中兄弟的王維就顯得不那麼瀟灑豁達了,“遍插茱萸少一人”是一種落寞,一種自顧自的哀憐;而“千里共嬋娟”卻是一種灑脫,一種普世的美好祝願。一個消極,一個積極;一個拘囿,一個曠達,更加凸顯出了蘇軾的灑脫豁達。

    站在咱們自己的角度來想一想,中秋佳節,身邊沒有一個人,知心好友、貼心家人都相隔甚遠;慘兮兮地捧著半碗薄粥、一塊月餅,說著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立黃昏。這是何等淒涼的畫面,肯定會忍不住兩行清淚流,情緒爆發,誰還有心思想得到和自己同樣際遇的人,並真心送上美好的祝福呢?

    太難了,所以我覺得蘇學士人豁達灑脫,這首詩也是瀟灑異常,非常人所能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胡歌主演的《琅琊榜》拍攝過程中有什麼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