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談歷史

    光緒帝被廢后的第3天,上海電報局總辦經元善偕同章炳鱗,蔡元培,黃炎培等1231人致電總理衙門,反對建儲一事。最初,慈禧並不在意,但在御史餘誠格的一紙參奏下,雷霆大發,下令捉拿經元善。

    盛宣懷得到訊息,於1月27日給經元善發去電報,勸他馬上躲起來。但是,幾天後,眼見慈禧又是讓南洋大臣嚴查治罪,又是命上海道嚴加看管,盛宣懷不覺後怕,自己先打聽起經元善的下落來。他想到了自己的老上司李鴻章。為了給自己開脫罪名,盛宣懷編造的理由是經元善“侵挪電局鉅款”而畏罪潛逃,希望李能“Superb員赴港誘獲,押送赴滬”。大概是為了強調此事與李大有關係,電報中還特別提到,如果經元善沒被抓到,就可能“誤入康梁一路”。精明如慈禧,當然也懷疑到盛宣懷和經元善之間的交情。於是,乾脆一道諭旨發往盛宣懷處。諭旨中雖未指名道姓,但已足以讓盛宣懷感到悚懼萬分。

    見慈禧火氣如此之大,也礙於盛宣懷的再三拜託,李鴻章也不得不開始干預這件事。此時,經元善已經逃往澳門,李派了劉學詢和澳門華商盧華紹前去捉拿。獲知李肯襄助,盛宣懷寬心不少。三天後,即2月25日,劉學詢從澳門發來電報,稱經元善已被拘拿。

    要引渡經元善,先要有個正當的理由,就得在捉拿名義上做文章,最後持以侵挪公款與澳督交涉。為了防止又生波折,李鴻章提醒盛宣懷,在引渡時“只證其託病潛逃,侵挪公款”,至於錢款數目,到了提審時再提,以免“賠款了案”。

    提審需要人證物證。盛請出上海總局提調楊廷杲、總管周萬鵬來作證。可是臨到提審時,楊廷杲遲遲未來,開始是託病,後來乾脆直接說不願與經在澳門當堂對質。

    顯然,輿論都站在經元善一邊。經元善為李鴻章舊交,對經元善的處境,雖不敢議論,到底也心存偏袒。李一方面要給慈禧、盛宣懷一個交代,一反面又要在列強面前說得過去。在眾說紛紜中,不免會有這樣的感慨——居然還要靠外華人在伸張正義。局外人的論調無足論,只是想來令人心寒,外華人藉著大炮自然可以悠遊悠哉地以“正義”的名義干涉中國內政,換來的只有當權者的愈加反感。

    正當事情膠著於澳督拒不放人時,5月12日,盛宣懷致電李鴻章,認為提審之事,“上已不提,可暫聽之”。兩天後,盛又發來電報,告以京中已“無復問經事”的了!

    轟動一時的提審經元善一事,就這麼不了了之。究其原因,乃是發威者的慈禧,對捉拿經元善一事,已經不放在心上,她本不過是藉機整頓,打擊“帝黨”羽翼,試探盛、李的心意,顯然目的已經達到。而想表露衷心的盛宣懷,也接手了談判加稅的新任命。至於李鴻章,更是樂得不再過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獸世界獵人學什麼專業技能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