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楓丹白露211735932

    普法戰爭以前,德國還四分五裂,沒有統一,基本上屬於一個農業國性質。

    普法戰爭獲勝後,德意志成為統一國家,消除了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形成了統一的國內市場,建立了統一海關、銀行、稅收立法,實行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為發展資本主義生產創造了條件。

    德中國產業革命起步晚,但他利用最新技術成果及別國成功經驗,使自己工業一開始就建立在現代化的技術基礎上,"跳躍式"向前發展,從而避免了更新裝置的拖累。

    此外,徳國在普法戰爭中,攫取法國50億金法郎,為發展工業提供了資金上的保障。他還吞併了法國擁有豐富礦產資源的亞爾薩斯省和洛林一部。

    隨著現代工業的掘起,德國鋼鐵、煤炭急劇增長,鐵路長度在三十年增加約兩倍。機器製造業、造船業,特別是電機與化學工業,得到飛速發展。到二十世紀初,按工業生產總值,德國已超過英國,僅次於美國,躍居世界第二位,變成歐洲第一強國。

  • 2 # 陽城導航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歐洲出了個德意志帝國,它的軍隊,工業與科技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強悍,它曾經兩次發動世界大戰,給歐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然而就是這個德國,曾經是歐洲歷史上四分五裂的國家,幾百年來征戰不斷。為什麼這麼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在1871年統一後,能在短短几十年間一躍而起,迅速超越英法等老牌帝國而成為一個新興的軍事、工業與科技強國呢?除了它有一個高明的Navigator卑斯麥,以及早己奠定了發展基礎的普魯士王國外,德意志的迅速崛起還與以下幾項改革有關:

    一、民主與君主制並存,透過帝國議會迅速整合各方力量,達到政治上的統一

    帝國成立之初,設立了帝國議會和聯邦參議院,共同行使頒佈法律的職權,帝國議會並擁有財政預算的共同決定權。

    不過帝國總理並不對帝國議會負責。這樣就確保了皇帝對政府的有效控制。

    1871年時帝國議會設有382位議員,議員透過公開的直接普選產生,從1874年開始議會增至397位議員。議員作為整個帝華人民的代表並不服從某一特定團體的特殊指示,並享有豁免權。選舉開始是每三年舉行一次,1888年後每五年一次。帝國議會每年由德皇召集。聯邦參議院只有在得到德皇同意的情況下才能解散議會。

    透過帝國議會及普選制,德國將包括工人階級在內的各方政治力量吸收到議會中來。這也使19世紀後半期,在德國的社會鬥爭通常表現為議會鬥爭。70年代的民族主義鬥爭和80年代德國工人階級的鬥爭,都是透過議會鬥爭來體現出來。即使1914年德國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也是舉國支援,議會發揮了很大的社會整合作用。

    二、頒佈經濟法案,積極支援民族工業迅速發展,引領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積極支援民族工商業發展,曾經是普魯士王國一貫的國策,它促使了國家的迅猛發展,實力增強。

    德意志帝國建立後,政府加大了對工商業的支援力度。

    19世紀70年代,帝國頒佈了一系列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法案,如銀行法、統一貨幣法、專利權法、統一關稅法、統一度量衡法等。這和當時秦國統一中國時秦始皇頒佈的那些法令有異曲同工之妙。

    透過普法戰爭,德國從法國掠得50億金法郎的戰爭賠款、阿爾薩斯以及洛林的鐵礦和鉀礦,以及接受和應用其他國家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生產經驗,使帝國的經濟得到迅速發展。

    帝國建立不久,即遇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爆發。政府果斷地抓住了機會,大量採用新技術裝備生產力,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興起了一場以電機、內燃機的發明和應用為核心的新工業革命,出現了一系列的重大發明:

    1866年,德華人西門子製成了發電機;到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

    電器開始用於代替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新能源。隨後,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相繼問世,使得德國迅速進入了“電氣時代”。

    80年代德華人卡爾•弗裡特立奇•本茨等人成功地製造出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汽車、遠洋輪船、飛機等新發明,新產品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採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生產。

    1900年時的德國,人均工業化水平,能源消耗,在世界製造業產量中的份額均排名世界第三,鋼鐵產量更是僅次於美國排名第二。到1914年時,德國經濟實力已超過英國而居世界第二位。

    這是德國敢於挑戰英國霸權的經濟實力基礎!

    三、大力推進鐵路建設,夯實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並鞏固了德意志民族的融合與團結

    鐵路與關稅曾經是德意志民族統一的兩條綬帶,曾經被普魯士王國加以很好的利用。

    在普魯士帶動下德國全境竟相修築鐵路,到1870年全德半成的鐵路收歸國有,私營鐵路也受各邦國政府控制。德國統一後再次出現興建鐵路高潮,開始進入第二個鐵路時代。1870年,鐵路長達18667千米,到1910年達59030千米,1914年增至61749千米。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密佈的鐵路網已經形成,長度超過中西歐等國,密度超過歐洲所有國家。

    鐵路網的形成,把德國的沿海與內陸、原料產地與工業中心、城市與鄉村都連線起來,一個巨大的國內統一市場初見形成,猛烈促進了煤炭、鋼鐵、機械製造、冶煉等新興工業及重化工業的發展,並刺激了德國新生產技術的採用與工業化的深入。

    四、巧用“文化鬥爭",加快民族融合,形成社會發展合力

    統一後的德意志帝國實行聯邦制,境內有22個邦國、4個自由市、1個帝國直轄區。這些帝國成員政體不一,不僅具有較充分的自主組織權,而且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

    帝國在其Navigator卑斯麥的運作下,採取各種措施,加快民族融合,整合內部力量。

    首先,透過設立帝國參議會,使各個邦國均可指派代表參加,授予其發言權與表決權,引導其參政議政,透過民主的方法,將各邦的注意力集中到帝國參政議政上來,有效減少了分離的傾向。

    借力使力,巧妙地運用文化鬥爭的方式,促進了民族融合。

    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後,德國天主教會和南部、西南部小邦仍存在著反普魯士勢力,不滿信奉新教的普魯士在德意志帝國中的統治地位,他們要求享有更多權利。他們在議會中的政治代表中央黨在首次帝國國會上公開主張各邦自主和自決,要求教會有“獨立處理和管轄”自己財產和事務的權利,教皇庇護九世也以維護“民主”的姿態出面攻擊新教、自由主義和世俗主義。

    俾斯麥為鞏固自己的權力,在普魯士資產階級-容克的支援下,決定將天主教會置於國家管理之下。頒佈了一系列反教權主義的法律,其中:1871年的《佈道規章》禁止教士利用講壇發表政治觀點;1872年的《學校監督法》和《耶穌會士法》使全部教會學校接受國家監督,並將耶穌會士趕出德國;1874年的《平民結婚法》規定全國一律採用世俗結婚儀式;1875年又宣佈解散所有教團。1873年普魯士邦公佈的《五月法律》規定,只有本邦的、經過德國大學學習並透過考試的人才有資格取得教職;所有教會教育機構處於國家監督之下;教會權力受王家法院的監督。

    俾斯麥的措施被渲染為所謂文化鬥爭,但這些法律並沒有摧毀天主教會和中央黨的力量,也沒有能夠使天主教會服從政府、帝國政權。因害怕同天主教會完全決裂,在整個文化鬥爭期間,甚至沒有提出教會同國家分離、學校同教會分離的問題。卑斯麥透過鬥爭與妥協,得到了天主教會的諒解,促進了文化融合。

    當鐵路建設的推進,國內貿易的興起,經濟實力增強,各邦均從經濟發展中享受到實際利益後,他們不再持分離主義路線,轉而支援民族融合了。

    五、制定社會保障法案,拉攏工人階級,使德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勞工立法的國家

    隨著德國國家統一,十九世紀後半期,國際工人運動的中心轉向德國。為了維護德國資產階級的利益,在卑斯麥的操縱下,德國政府一方面透過《反社會主義非常法》打壓工人運動,另一方面又採取措施,出臺社會保障政策,在全國範圍內為勞工建立社會保險。

    從19世紀80年代起,先後透過《疾病保險法》《工傷事故保險法》《殘疾與老年保險法》,確立了針對僱傭勞動者的社會保險制度,從而使德國成為世界上最早實行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

    這項立法意義深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希特勒就是透過加大社會保障力度,獲得大部分德華人支援,進而推動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二十世紀後期,重建後的德國,仍然是歐洲福利國家的樣板,在歐盟建設中發揮了社會穩定器的作用。

    六、大力普及教育,支援科學研究,使德國長時間成為歐洲科研中心

    德國在完成統一大業後,整個國家非常重視教育。一位普魯士將軍打敗法國皇帝后說:“今天的勝利在小學教師的課堂裡就註定了”!

    大力普及義務教育一直是德國堅持不懈的目標

    原來德國一千年分裂成14個國家。1806年被拿破崙征服後,普魯士為什麼沒有被拿破崙徹底打敗?因為割地、賠款都行,但是他們沒有窮了教育。普魯士人堅信“從來沒有聽說辦教育會把一個國家辦窮、辦亡國的”。

    就這樣普魯士實行免費教育,大力普及義務教育。他們的教育法規規定,孩子不上學、逃課是要罰款的。

    多年來,德國的義務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德國的文盲率1841年是9.3%,1865年是5.52%,1881年為2.38%,1895年降至0.33%,學齡前兒童的入學率在20世紀60年代已達到百分百。

    創辦洪堡大學,開啟科學研究與學校教學相融合的新模式

    洪堡大學是德國教育改革的典型代表,創辦於1810年。是蜚聲中外的世界頂尖學府,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世界學術中心。洪堡大學是世界上第一所將科學研究和教學相融合的新式大學,奉行“教研合一”、“學術自由、教學自由、學習自由”的洪堡精神,被譽為“現代大學之母”。愛因斯坦、黑格爾、馬克思等都曾在此任教或學習。洪堡大學的教學模式影響到幾乎所有的歐洲現代大學。享有“沒有洪堡大學就沒有光輝燦爛的德意志文明”的美譽。

    德意志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僅為德國培養了大批引領世界潮流的科學家,產生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與技術發明,有力地支援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而且還訓練了大批的精益求精的技術工匠,使德國製造成為享譽全球的高階工業品,增強了德國工業的核心競爭力。共同推動德國經濟高速發展,邁向世界第二的工業強國。

    不過,1871-1914年德國復興是福也是禍。等德國工業發達起來,經濟實力增強起來後,他的野心也急劇地膨脹起來。這時,德國己不滿足做一個歐洲強國,它要向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要地盤,要生存空間,於是在1914年,它就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並給歐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這當然是後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新鮮蒲公英摘下後黃色的花變成白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