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7416529344268
-
2 # 中冠教師
對於教師而言,如果想要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1.首先要認清自己,總結自己的長處,尤其是在教學中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實際的進行實施,觀察教學的效果,聽取學生們的反饋。
2.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的與同事相互交流,在教學中向老前輩們積極地進行學習。借鑑別人優秀的教學方法,看是否適合自己,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
這樣不斷的總結,將教學中出現的失誤進行反思分析,找出解決的方法。另外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探索,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方式。
-
3 # 任老師談教育
所謂教師的教學風格,其實就是自己的特點,我覺得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風格,只是尚未凸顯而已。
剛入職的年輕教師,一來就以自己的親和力征服了學生。這親和力就是他的教學風格。
網路上的張雪峰就以他詼諧風趣的段子手特點出名。
魏書生也以他學生自主管理出名。
所以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風格,我們只是要把它發掘出來。
有的教師可能還沒有發現自己的教學風格,或者不認同自己的教學風格。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想法。
首先,要善於總結。
努力找到自己的特點或優勢。性格強勢對學生要求嚴格的是嚴父特點,性格溫和對學生寬容的是朋友特點,說話風趣幽默是特點,語言乾淨清爽也是特點,甚至有的教師大量獨具特色的口頭禪也會讓自己增色不少。
所以,找到自己教學上的優勢,然後概括出教學風格。
其次,要善於包裝和炒作。
現代社會,包裝和炒作決不是貶義詞。只要不是弄虛作假,不是以次充好就可以。
前面我們對自己的優勢進行了總結,那就需要在很多地方獲得別人的認可,尤其是學生、家長和你的領導。你要寫點東西,形成正式的總結文字,那是符號的意義。
有了這個符號,才會讓別人記住你。
還要利用各種途徑方式進行宣傳,現在自媒體如此發達,這個只要不懶,應該不是問題。
所以,只要別人說起你,別人馬上就可以想到你的教學風格就成功了一半。
再次,要善於學習。
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絕不是說可以躺上面吃一輩子的,切不可固步自封。不斷學習,不斷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環境。紙質媒體有紙質媒體時代的教學方式,網路媒體也有其教學方式;而且學生也在發生極大的變化。你的教學風格不被認可,就絕對不會成為教學風格。
所以,要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要勤動腦,勤動手,勤動嘴。
回覆列表
一)形成教學風格的四階段操作法 一名教師從開始從事教學職業的無風格教學到逐漸成熟,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一般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其間的發展又可劃分為若干階段。由於人們考慮的角度和確定的劃分標準不同,教學風格也會有不同的階段之分。但無論哪一種方法劃分,所論述的每一段的本質特徵是相同的。教學風格的最本質的特徵(獨特性)和教學風格構成因素的核心內容(教學個性)兩者合二為一,共同作為教學風格的劃分標準,這樣,教學風格的形成一般經歷了下述幾個階段:(1)模仿階段新教師由於缺乏教學實踐與經驗,模仿較多,創造較少,對課堂教學的規律性、學生的學習特點還處於瞭解階段和認識階段。對於一個新教師來說,模仿是必要的,但教師自身不能消極停在這一水平上,而應在模仿、借鑑他人經驗的同時,結合自己的實際認真思考,消化、吸收適合自己特點的有益的“核心”,努力發現和總結自己在教學中的實踐經驗和教訓。以充實自己在課堂上的“自立”因素。模仿既有積極主動的模仿,也有消極被動的模仿。優秀教師的成長表明,他們一開始任教就避免不顧實際和自身特點而消極模仿別人教學經驗的做法。錢夢龍老師從任教伊始,就一方面注意模仿別的優秀教師的先進做法與經驗,另一方面注重結合自身的條件和對教學過程的認識,對當時語文教學中流行的“講派”進行批判借鑑,終於形成了自己“三主”“四式”語文異讀法,在全國語文教學園地異花獨放。因此,不考慮自己個性特點,自己任教學科的性質、學生實際等,採取盲目、消極模仿別人教學方法等的做法,是不可能最終形成具有自己特色教學風格的。(2)探索階段隨著教師的積極努力和教學工作經驗的積累,在課堂教學工作中開始擺脫模仿的束縛,逐步進入探索階段,教師開始有意識地研究課堂教學藝術的形式與效果。例如開始鑽研教學語言和表達藝術、教學板書板畫藝術、示範性藝術等。在這一階段,教師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增強,教學個性特徵開始外露。第一,教學個性的培養要根據自己的個性心理特點,教學中注重發揮自己個性心理特片中的優勢。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個性心理特徵雖然不是絕對地不可改變,但個性心理特徵一般具有相對穩定性,一旦成型,很難改變。因而教師教學個性的培養要特別注重“因性以練才”。有的教師感情豐富,善於表達,思維結構中形象思維佔優勢,想象力豐富,性格外向等,那麼這個教師就要注意在教學中發揮自己個性的這些優勢,向“情感型”或“表演型”教學個性方面發展。有的教師性格深沉,理性思維佔優勢,善於質疑和推理等,那他就應該向“理智型”或“表演型”教學個性方面發展。有的教師性格深沉,理性思維佔優勢,善於質疑和推理等,那他就應該向“理智型”或“科學型”教學個性方向發展。如果違背自己的個性特點,那就很難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第二,要有改革與創新精神,敢於向傳統的教學現、教學方式挑戰。有很多教師雖然教齡不短,教學經驗也很豐富,幾十年的教學工作卻沒有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其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教學僵化,固守老一套教學觀點和教學方式方法,缺乏改革和創新精神,從而使自己的教學一直處在獨立性教學階段,而很難上一個新的臺階。與此相反,有的教師勤於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善於對傳統教學的某些弊端進行分析,並時刻思考和組織自己的教學改革思路和方案。大量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表明,是否具有這種教育改革和創新精神對一名教師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第三,要大膽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對一個尋求形成自己獨特個性教學和教育風格的教師而言,具有改革和創新的精神還不夠,重要的還需教師把自己的教改方案和思路付諸於實施。只有在不斷探索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才能檢驗自己的教改方案和方法的有效性,也才能使自己的教學較快地進入獨特性階段,並使自己的教學個性更鮮明地表現出來。大量的材料表明,國內大多數特級教師和優秀教師都是從教學改革與實驗中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的。(3)創造性階段這一階段突出表現在教師改革與綜合運用教學方法、探索和研究課堂教學的最最佳化方法及追求課堂教學的最最佳化教學效果,力求使每一個學生得到最好的發展;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創新與開拓,使教學藝術發揮明顯的效應。第一,教師教學的獨特性不斷地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並且經教學效果和評價的檢驗,教師的獨特性教學行為與方法大多有利於教學效果的最佳化和教學效率的提高。第二,教師的教學個性已較明顯地體現出與眾不同的特色。第三,教師課堂教學的整體安排與效果已開始反映出一定的審美風貌,使人能夠較明顯地體驗出教師教學的“韻味”。第四,透過教師教學培養出來的大多教學生在本學科的學習中表現出思維活躍、個性充分發展、富有創造性思維等共同特徵。(4)獨特風格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的教學藝術風格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都具有獨特而穩定的表現,呈現出濃厚的個性色彩,散發出誘人的魅力。在教與學的規律指導下,教師能和諧恰當地把課堂教學藝術風格融入教學實踐之中,教學效果與質量不斷提高。這一階段的教學特徵主要表現為:第一,教學的獨特性和教學個性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都具有科學而穩定的表現,教學活動中處處閃爍著創造性的火花和濃厚的個性色彩。第二,整個課堂教學體現出科學性與藝術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教學成為真正的研究教學藝術的科學。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處於一種美的藝術陶醉與享受之中。上述每個教學的發展階段都各有特點。教師的教學從“無風格”到形成“有風格”一般總是遵循由低階到高階的順序發展。在這種順序的發展過程中,教學的摹仿性越來越少,而獨特性和教學個性成分越來越多。教學的獨特性和教學個性發展到一定程度,呈科學的、穩定的狀態時,也就標示著教學風格的形成。 (二)追求風格時應遵循的幾條原則 著名作家孫犁說過:“風格的形成,帶有革新的意義。”又說:“創造一種風格,是在藝術的園林裡栽培一株新樹。”創造一種教學風格,也是在教學藝術的園林裡栽培一棵新樹,教學風格的形成,標誌著教師教學藝術的成熟,因此,它是一切有志於教育事業的教師所孜孜以求的。那麼,怎樣才能使自己的教學風格早日成熟呢?航天部066基地一中程少堂老師研究認為有以下幾條原則是應該遵循的:(1)必須對自己所教的專業充滿激情因為藝術最本質的東西是以情感人,教學既然是一門藝術,當然也應如此。一個不喜歡甚至厭惡自己所教學科的教師,即使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也難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激情是一切藝術風格之母。作為教師,沒有對事業的執著的愛,只有技巧而無感情的教學,頂多只能成為教書匠,成不了藝術家。(2)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識這一點相當重要。馬克思主義認為:複雜的社會生活程序裡,要求人們控制自己的行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因此,人不僅要認識外部世界,而且也要認識自己,認識自己在事業中所處的地位、作用以及評價自身行為的社會意義。自我意識是把自己當做認識的物件,是對自己的心理、思維以及行動過程、內容、結果所進行的認識感覺和評價。自我意識主要透過自我體驗、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達到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的目的。自我意識的內容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大類。在智力方面,要全面瞭解自己在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等方面的優勢和劣勢之所在。不僅如此,還要了解自己的智慧品質的諸多方面:①智慧的廣度(指的是完成認識課題過程中智力所能涉及的範圍);②智慧的深度(指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智力作用所能達到的深刻和深遠的程度);③智慧的敏捷性(指的是完成認識課題的速度);④智慧的準確性(指的是完成認識課題的確切程度);⑤智慧的靈活性(指必要的智力改變活動方向的能力);⑥智慧的條貫(順序)性(指遵循邏輯順序完成認識課題的堅定程度);⑦智慧的獨立性(指的是確定完成認識課題的途徑和方法的自主程度);⑧智慧的依從性(是指完成認識課題是否善於汲取他人的有關成果和經驗的程度);⑨智慧的批判性(指認識活動中善於嚴格地估計認識材料和精細地檢查認識過程的能力);理想的智慧品質是一個有機的系統,這個系統由上述九大要素組成,因此理想的智慧品質應當是上述九個方面的和諧發展。另外,對影響創造力發展的因素也要全面瞭解。首先是遺傳和生理因素。據研究,獨立的大腦左半球同抽象思維、言語、計算、書寫、分析細節等活動有關;而右半球則在具體思維(形象思維)能力、直覺能力和想象能力方面勝於左半球。雖然大腦兩半球的和諧發展與協同作用是創造力發展的物質基礎,但是,大多數人要麼是左腦較發達,要麼是右腦較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