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事的過程中,競爭的困惑、坎坷和挫折幾乎不可避免。所以你必須學習和掌握應付危機的“心機”,隨機應變,這樣才能做到遊刃有餘。
北宋渭州知州曹瑋處事穩健,足智多謀。
有一天,他在各位將官的陪同下大宴賓客,吃完飯,正想與賓客下棋時,一名士兵慌慌張張跑進來大聲報告說:“大事不好,有好多士兵叛逃到西夏那邊去了。”曹瑋一向以治軍嚴明著稱,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呢?聽到這一訊息,眾將官和賓客面面相覷,十分驚訝。曹瑋自己也暗吃一驚,但他深知身為主帥,如果此時舉止失措,不但會危及自己的治軍威望,而且有可能動搖軍心,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他急忙止住士兵的話,故意壓低聲音說:“不要聲張,那些人都是我暗中派過去的。”
宴席散後,人多嘴雜,曹瑋的話很快就傳到西夏人那裡,他們如獲至寶,果然相信凡逃亡去的宋營士兵都是奸細,立即一個不留全給殺了,並把這些人的頭拋到了宋朝的邊境內。
曹瑋的一句話,既安撫了軍心,又殺掉了叛逆,還制止了宋兵的繼續叛逃,真可謂一箭三雕。
面臨危機,我們應該審時度勢、沉著應對.從困境中掌握主動,從而化解危機。
金朝末年,蒙古軍時犯金境,不斷取得勝利。金軍陣地連連失守,戰線節節敗退。金宣宗只得向蒙古求和,但是蒙古兵的進攻並沒有停止,與此同時,金宣宗遣軍進攻宋國,結果也以失敗而告終。金朝兩面受夾,形勢不利。
可是,偏在此時宣宗病重,臥床不起,朝內大事,亂作一團。人心不安,政局不穩。特別是他的長子完顏守純,一直內心懷怨。按理,他是長子,應該立為皇太子,他應該繼承皇位。可是實際上,宣宗卻於1216年立第三子完顏守緒為皇太子。當時,完顏守緒18歲。為這件事,長子完顏守純和三子完顏守緒之間不和,完顏守純的母親龐氏和前朝資明夫人鄭氏之間也不和。宣宗病重,對完顏守純和龐夫人來說,正是興兵舉事、以亂取勝、奪取政權的好機會。他們憎恨皇上將皇位傳給完顏守緒,巴不得皇上快死。
宣宗病重期間,宮中人都很焦急,大家經常來探望。鄭夫人年歲已高,但穩健沉著,整日侍護在宣宗室內,深得宣宗信賴。一日暮夜,來探望的大臣們都離去了,只有鄭夫人留在室內,看護著宣宗。不一會兒,宣宗自知不妙,便對鄭夫人說:“速召太子,舉後事!”鄭夫人連連點頭。宣宗說完便不省人事,很快就離開了人世。鄭夫人很鎮靜,只流了幾滴眼淚,並沒有放聲大哭,也沒有大聲呼喚他人。她有自己的考慮:宣宗既死不能復生,哭也沒有用;完顏守純和完顏守緒都是宣宗的兒子,過早地讓他們知道宣宗逝世的資訊,他們肯定為爭奪皇位而發生政變,況且,完顏守純和完顏守緒的爭奪之心,她也有所知。宮中內亂將必不可免。國家正處在危急時刻,宮中再起內亂,那國家必亂無疑。所以,當務之急是要穩住宮中,穩定人心。其主要辦法便是確保守緒的皇位。杜絕守純的叛亂。
於是,鄭夫人便裝得若無其事,將宣宗去世的訊息封鎖起來。夜裡,皇后及貴妃龐氏一起來寢閣問安。鄭夫人冷靜沉著,便靈機一動對龐氏說:“皇上正在更衣,不便進去。后妃不如先在外室小憩等候。”龐氏信以為真,便走進了外問。鄭氏夫人立即將外間門鎖上。龐氏恍然大悟,知道上當,但悔之晚矣。鄭夫人立即召集大臣,宣佈皇上駕崩的訊息,宣告皇帝遺詔,立皇太子守緒。大臣知道皇上去世,心情沉重,但知道詔立守緒皇太子,心情又覺舒坦,便紛紛告退。這時,鄭夫人才用鑰匙開啟外間門,放出龐氏。龐氏氣憤之至,但大局已定,她已無能為力了。
太子聞訊剛入宮時,完顏守純卻已先到。完顏守緒怕有他變,便先發制人,先下手把守純看管起來,不讓他隨便行動。完顏守純本想等守緒進宮後行刺舉事,沒想到守緒卻先行一步,使其計劃全部破產。龐氏和守純被控制住,其他的人再也不敢亂動了。一場將要爆發的內亂,在鄭夫人的機智應變之下,巧妙地平息了。
周旋中求生存,積蓄力量,尋找機會,找到突破危機的關鍵點,是走出危機的最佳策略。
進是一種最常用的策略,知難而進,不迴避矛盾,在危機中扭轉局勢。這是一種積極主動的以攻為守的策略。雖然從眼前看,自己處於劣勢地位,但能尋到對方的弱點,果斷地迎頭反擊,很快就能變劣勢為優勢,掌握主動權。
還有一種是退的策略,如果你的對手過於強大,你就要以退為守,儲存實力,等待時機。陷入危機,輕易出擊,不但不能取勝,反而會遭到更大的打擊,喪失東山再起的資本和機會。這種情況下,就要有受胯下之辱的韌性,避免與對手直接交鋒,採取明哲保身的辦法。跌倒了並不可怕,關鍵是要積蓄力量,重新爬起來。在危機不可挽回時,不要計較一時一地的失利,讓自己躺在那裡稍微休整,恢復一下元氣,應該說是較佳的選擇。
最後是使用周旋的策略。如果危機並不嚴重,與之周旋以保持現狀,打持久戰,等待和尋找機會改變局面。周旋的餘地,就是生存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既不進攻,又不退卻,實質是又進攻又退卻,進攻中有退卻,退卻中有進攻,進是為維護自己的利益,退是為了防止更多的傷害。
當然,隨機應變的能力要在平時的積累中不斷獲得。對自己的思想言行經常進行清理,像清查賬目一樣,虛實盈虧、來龍去脈、優點缺點都能逐條列出一份清單,寫在紙上,一目瞭然,以便總結經驗教訓,找出解決危機的方案,順利地渡過難關。經常自我反思,自己對自己的優缺點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也能夠找出發生危機的具體原因。發現問題不是目的,目的是解決問題,也就是要做好亡羊補牢的工作。
在遇到困難和危機的時候,要想到各種方法和突破和解決,不要拘泥於形勢的束縛,要學會隨機應變,見機行事,找到突破危機的關鍵點。
用軟繩捆硬柴
所謂捆硬柴要用軟繩,就是指找準對方的突破口,打動對方心中柔軟的部分,事情可能就好辦多了。
現實生活中,人們普遍存在著吃軟不吃硬的心態。特別是性格剛烈、很有主見的人,你如果說“硬”話,比如以命令的口吻,對方不但會不理睬,說不定比你更硬;你如果來“軟”的,對方反倒產生同情心,縱使自己為難,也會順從你的要求。
一天上午,一位美華人突然氣勢洶洶地闖進上海某飯店的經理室:“你就是經理嗎?我剛才在大門口滑倒摔傷了腰。地板這麼滑,連個防滑措施都沒有,太危險了。馬上領我到醫務室去。”
見此情形,經理很客氣地說:“這實在抱歉得很,腰部不要緊吧?馬上就領您到醫務室,請您稍坐一下。”
美華人坐在椅子上,繼續抱怨不停。飯店經理見對方已經鎮定下來,便溫和地說:“請您換上這雙鞋,已和醫務室聯絡好了,現在我就領您去。”
早在美華人闖進來時,經理已經看清他的腰部沒有多大問題。所以當美華人離開經理室後,經理就把換下的鞋悄悄交給一位服務員說:“這雙鞋後跟已經磨薄了,在我們從醫務室回來以前把它送到樓下修鞋處換上橡膠後跟。”
檢查結果,果如所料,未發現任何異常,美華人也完全冷靜下來,隨後一同回到經理室。經理說:“沒什麼異常,比什麼都好,這就放心了。請喝杯茶吧!”
美華人也感到自己方才太冒失了:“地板太滑,太危險,我只是想讓你們注意一下。別無他意。”
經理說:“很冒昧,我們擅自修理了您的鞋,據鞋匠說,是後跟磨薄才致打滑。”
這位美華人接過剛剛修好的鞋,看到正合適的橡膠鞋跟時,對高超的技巧大為驚訝,便高興地說道:“經理,實在謝謝你的厚意,對您給予的關懷照顧我是不會忘記的。”於是,愉快地握手後,美華人再次向經理道謝,方才走出經理室,經理送他出門時說:“請您將這個滑倒的事忘掉吧,歡迎您再來。”美華人頻頻道謝,消失在人群中。從此,只要這個美華人到上海,必定住進這個飯店併到經理室致意。
這位美華人最後之所以能夠滿意而去,就在於這位經理能夠在抱怨面前保持理智、順著對方的意見,並用柔和的語言和切實的行動把這位美華人的怨氣化解於無形之中,從而制止了事態的擴大。
在經濟蕭條時的美國某地,一個18歲的少女在她寡母的支援下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在高階飾品店當售貨員的工作,試用期為三個月。新年快到了,店裡的工作特別忙,姑娘乾得很認真,因為她聽經理對別人說有留下她的意思。
這天她來到店裡上班,把櫃檯裡的戒指拿出來整理。這時她瞥見從門外進來了一位30歲左右的顧客,他幾乎是這不幸時代貧民的縮影:一臉的憤怒、襤褸的衣衫。他用一種不可企及的、貪婪的眼睛盯著那些高階首飾。
“叮零零!”電話鈴響了,姑娘急著去接電話,一不小心,把一個盒子碰翻,六枚精美絕倫的鑽石戒指落到地下。她慌忙四處尋找,撿起了其中的五枚,可是第六枚戒指呢?怎麼也找不著。姑娘急出了一身汗。這時,她看到那個30歲左右的男子正向門口走去,頓時,她猜到了戒指可能在哪兒。
當男子的手將要觸及門柄時,姑娘柔聲叫道:“對不起,先生!”
那男子轉過身來,兩人相視無言足足有一分鐘。“什麼事?”他問,臉上的肌肉有些抽搐。“什麼事?”他再次問道。
“先生,這是我頭回工作,現在找個事做很難,是不是?”姑娘神色黯然地說。
男子久久地審視著她,終於,一絲柔和的微笑呈現在他的臉上,“是的,的確如此。”他回答,“但是我能肯定,你會在這裡幹得不錯。”
停了一下,他向前一步,把手伸給她:“我可以為你祝福嗎?”姑娘也立刻伸出手,兩隻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她用低低的但十分柔和的聲音說:“也祝你好運!”
他轉過身,慢慢走向門口,姑娘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門外,轉身走向櫃檯,把手中握著的第六枚戒指放回原處。
這本是一起盜竊案。一般情況下,人們採用抓住盜竊者的方法追回贓物。但姑娘沒有,她是用可憐的口吻,乞求盜竊者良心的發現,從而避免了一場紛爭。不難想像,如果姑娘一旦聲張,盜竊者肯定不承認。其結果,不但姑娘要賠償損失,連那來之不易的工作也許也會因此丟失。
有時候,做同一件事,有的人能順利地辦下來,有的人卻感覺難以做成。差別如此懸殊,原因可能不在他們的做事能力大小上,而是在方法策略或態度上。比如面對一件棘手的事,對手又是一個吃軟不吃硬的人,你就要考慮如何化解他的冥頑和僵硬。也許最好的辦法是收斂起一切有稜角的東西,把自己降到一個低下乞憐的位置。
人皆有同情弱者之心,也都有在競爭中忽視弱者的下意識。以弱賺取同情在有些時候也能達到征服人的目的。而顯示出自己弱於對方的一面,這就能有效地避免對方的戒備和爭鬥。兵法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主動示弱是不氣傲的另一種表現,它更進一步地發揮了心高不氣傲的作用和長處。因此,我們在做人做事中有必要掌握這種技巧,更重要的是把它培養成一種心態和習慣。用軟繩捆綁硬柴,結實、保險。
遇到強者,主動示弱,拿軟繩來捆硬柴。這也是做事的一種“心機”。
在做事的過程中,競爭的困惑、坎坷和挫折幾乎不可避免。所以你必須學習和掌握應付危機的“心機”,隨機應變,這樣才能做到遊刃有餘。
北宋渭州知州曹瑋處事穩健,足智多謀。
有一天,他在各位將官的陪同下大宴賓客,吃完飯,正想與賓客下棋時,一名士兵慌慌張張跑進來大聲報告說:“大事不好,有好多士兵叛逃到西夏那邊去了。”曹瑋一向以治軍嚴明著稱,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呢?聽到這一訊息,眾將官和賓客面面相覷,十分驚訝。曹瑋自己也暗吃一驚,但他深知身為主帥,如果此時舉止失措,不但會危及自己的治軍威望,而且有可能動搖軍心,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他急忙止住士兵的話,故意壓低聲音說:“不要聲張,那些人都是我暗中派過去的。”
宴席散後,人多嘴雜,曹瑋的話很快就傳到西夏人那裡,他們如獲至寶,果然相信凡逃亡去的宋營士兵都是奸細,立即一個不留全給殺了,並把這些人的頭拋到了宋朝的邊境內。
曹瑋的一句話,既安撫了軍心,又殺掉了叛逆,還制止了宋兵的繼續叛逃,真可謂一箭三雕。
面臨危機,我們應該審時度勢、沉著應對.從困境中掌握主動,從而化解危機。
金朝末年,蒙古軍時犯金境,不斷取得勝利。金軍陣地連連失守,戰線節節敗退。金宣宗只得向蒙古求和,但是蒙古兵的進攻並沒有停止,與此同時,金宣宗遣軍進攻宋國,結果也以失敗而告終。金朝兩面受夾,形勢不利。
可是,偏在此時宣宗病重,臥床不起,朝內大事,亂作一團。人心不安,政局不穩。特別是他的長子完顏守純,一直內心懷怨。按理,他是長子,應該立為皇太子,他應該繼承皇位。可是實際上,宣宗卻於1216年立第三子完顏守緒為皇太子。當時,完顏守緒18歲。為這件事,長子完顏守純和三子完顏守緒之間不和,完顏守純的母親龐氏和前朝資明夫人鄭氏之間也不和。宣宗病重,對完顏守純和龐夫人來說,正是興兵舉事、以亂取勝、奪取政權的好機會。他們憎恨皇上將皇位傳給完顏守緒,巴不得皇上快死。
宣宗病重期間,宮中人都很焦急,大家經常來探望。鄭夫人年歲已高,但穩健沉著,整日侍護在宣宗室內,深得宣宗信賴。一日暮夜,來探望的大臣們都離去了,只有鄭夫人留在室內,看護著宣宗。不一會兒,宣宗自知不妙,便對鄭夫人說:“速召太子,舉後事!”鄭夫人連連點頭。宣宗說完便不省人事,很快就離開了人世。鄭夫人很鎮靜,只流了幾滴眼淚,並沒有放聲大哭,也沒有大聲呼喚他人。她有自己的考慮:宣宗既死不能復生,哭也沒有用;完顏守純和完顏守緒都是宣宗的兒子,過早地讓他們知道宣宗逝世的資訊,他們肯定為爭奪皇位而發生政變,況且,完顏守純和完顏守緒的爭奪之心,她也有所知。宮中內亂將必不可免。國家正處在危急時刻,宮中再起內亂,那國家必亂無疑。所以,當務之急是要穩住宮中,穩定人心。其主要辦法便是確保守緒的皇位。杜絕守純的叛亂。
於是,鄭夫人便裝得若無其事,將宣宗去世的訊息封鎖起來。夜裡,皇后及貴妃龐氏一起來寢閣問安。鄭夫人冷靜沉著,便靈機一動對龐氏說:“皇上正在更衣,不便進去。后妃不如先在外室小憩等候。”龐氏信以為真,便走進了外問。鄭氏夫人立即將外間門鎖上。龐氏恍然大悟,知道上當,但悔之晚矣。鄭夫人立即召集大臣,宣佈皇上駕崩的訊息,宣告皇帝遺詔,立皇太子守緒。大臣知道皇上去世,心情沉重,但知道詔立守緒皇太子,心情又覺舒坦,便紛紛告退。這時,鄭夫人才用鑰匙開啟外間門,放出龐氏。龐氏氣憤之至,但大局已定,她已無能為力了。
太子聞訊剛入宮時,完顏守純卻已先到。完顏守緒怕有他變,便先發制人,先下手把守純看管起來,不讓他隨便行動。完顏守純本想等守緒進宮後行刺舉事,沒想到守緒卻先行一步,使其計劃全部破產。龐氏和守純被控制住,其他的人再也不敢亂動了。一場將要爆發的內亂,在鄭夫人的機智應變之下,巧妙地平息了。
周旋中求生存,積蓄力量,尋找機會,找到突破危機的關鍵點,是走出危機的最佳策略。
進是一種最常用的策略,知難而進,不迴避矛盾,在危機中扭轉局勢。這是一種積極主動的以攻為守的策略。雖然從眼前看,自己處於劣勢地位,但能尋到對方的弱點,果斷地迎頭反擊,很快就能變劣勢為優勢,掌握主動權。
還有一種是退的策略,如果你的對手過於強大,你就要以退為守,儲存實力,等待時機。陷入危機,輕易出擊,不但不能取勝,反而會遭到更大的打擊,喪失東山再起的資本和機會。這種情況下,就要有受胯下之辱的韌性,避免與對手直接交鋒,採取明哲保身的辦法。跌倒了並不可怕,關鍵是要積蓄力量,重新爬起來。在危機不可挽回時,不要計較一時一地的失利,讓自己躺在那裡稍微休整,恢復一下元氣,應該說是較佳的選擇。
最後是使用周旋的策略。如果危機並不嚴重,與之周旋以保持現狀,打持久戰,等待和尋找機會改變局面。周旋的餘地,就是生存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既不進攻,又不退卻,實質是又進攻又退卻,進攻中有退卻,退卻中有進攻,進是為維護自己的利益,退是為了防止更多的傷害。
當然,隨機應變的能力要在平時的積累中不斷獲得。對自己的思想言行經常進行清理,像清查賬目一樣,虛實盈虧、來龍去脈、優點缺點都能逐條列出一份清單,寫在紙上,一目瞭然,以便總結經驗教訓,找出解決危機的方案,順利地渡過難關。經常自我反思,自己對自己的優缺點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也能夠找出發生危機的具體原因。發現問題不是目的,目的是解決問題,也就是要做好亡羊補牢的工作。
在遇到困難和危機的時候,要想到各種方法和突破和解決,不要拘泥於形勢的束縛,要學會隨機應變,見機行事,找到突破危機的關鍵點。
用軟繩捆硬柴
所謂捆硬柴要用軟繩,就是指找準對方的突破口,打動對方心中柔軟的部分,事情可能就好辦多了。
現實生活中,人們普遍存在著吃軟不吃硬的心態。特別是性格剛烈、很有主見的人,你如果說“硬”話,比如以命令的口吻,對方不但會不理睬,說不定比你更硬;你如果來“軟”的,對方反倒產生同情心,縱使自己為難,也會順從你的要求。
一天上午,一位美華人突然氣勢洶洶地闖進上海某飯店的經理室:“你就是經理嗎?我剛才在大門口滑倒摔傷了腰。地板這麼滑,連個防滑措施都沒有,太危險了。馬上領我到醫務室去。”
見此情形,經理很客氣地說:“這實在抱歉得很,腰部不要緊吧?馬上就領您到醫務室,請您稍坐一下。”
美華人坐在椅子上,繼續抱怨不停。飯店經理見對方已經鎮定下來,便溫和地說:“請您換上這雙鞋,已和醫務室聯絡好了,現在我就領您去。”
早在美華人闖進來時,經理已經看清他的腰部沒有多大問題。所以當美華人離開經理室後,經理就把換下的鞋悄悄交給一位服務員說:“這雙鞋後跟已經磨薄了,在我們從醫務室回來以前把它送到樓下修鞋處換上橡膠後跟。”
檢查結果,果如所料,未發現任何異常,美華人也完全冷靜下來,隨後一同回到經理室。經理說:“沒什麼異常,比什麼都好,這就放心了。請喝杯茶吧!”
美華人也感到自己方才太冒失了:“地板太滑,太危險,我只是想讓你們注意一下。別無他意。”
經理說:“很冒昧,我們擅自修理了您的鞋,據鞋匠說,是後跟磨薄才致打滑。”
這位美華人接過剛剛修好的鞋,看到正合適的橡膠鞋跟時,對高超的技巧大為驚訝,便高興地說道:“經理,實在謝謝你的厚意,對您給予的關懷照顧我是不會忘記的。”於是,愉快地握手後,美華人再次向經理道謝,方才走出經理室,經理送他出門時說:“請您將這個滑倒的事忘掉吧,歡迎您再來。”美華人頻頻道謝,消失在人群中。從此,只要這個美華人到上海,必定住進這個飯店併到經理室致意。
這位美華人最後之所以能夠滿意而去,就在於這位經理能夠在抱怨面前保持理智、順著對方的意見,並用柔和的語言和切實的行動把這位美華人的怨氣化解於無形之中,從而制止了事態的擴大。
在經濟蕭條時的美國某地,一個18歲的少女在她寡母的支援下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在高階飾品店當售貨員的工作,試用期為三個月。新年快到了,店裡的工作特別忙,姑娘乾得很認真,因為她聽經理對別人說有留下她的意思。
這天她來到店裡上班,把櫃檯裡的戒指拿出來整理。這時她瞥見從門外進來了一位30歲左右的顧客,他幾乎是這不幸時代貧民的縮影:一臉的憤怒、襤褸的衣衫。他用一種不可企及的、貪婪的眼睛盯著那些高階首飾。
“叮零零!”電話鈴響了,姑娘急著去接電話,一不小心,把一個盒子碰翻,六枚精美絕倫的鑽石戒指落到地下。她慌忙四處尋找,撿起了其中的五枚,可是第六枚戒指呢?怎麼也找不著。姑娘急出了一身汗。這時,她看到那個30歲左右的男子正向門口走去,頓時,她猜到了戒指可能在哪兒。
當男子的手將要觸及門柄時,姑娘柔聲叫道:“對不起,先生!”
那男子轉過身來,兩人相視無言足足有一分鐘。“什麼事?”他問,臉上的肌肉有些抽搐。“什麼事?”他再次問道。
“先生,這是我頭回工作,現在找個事做很難,是不是?”姑娘神色黯然地說。
男子久久地審視著她,終於,一絲柔和的微笑呈現在他的臉上,“是的,的確如此。”他回答,“但是我能肯定,你會在這裡幹得不錯。”
停了一下,他向前一步,把手伸給她:“我可以為你祝福嗎?”姑娘也立刻伸出手,兩隻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她用低低的但十分柔和的聲音說:“也祝你好運!”
他轉過身,慢慢走向門口,姑娘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門外,轉身走向櫃檯,把手中握著的第六枚戒指放回原處。
這本是一起盜竊案。一般情況下,人們採用抓住盜竊者的方法追回贓物。但姑娘沒有,她是用可憐的口吻,乞求盜竊者良心的發現,從而避免了一場紛爭。不難想像,如果姑娘一旦聲張,盜竊者肯定不承認。其結果,不但姑娘要賠償損失,連那來之不易的工作也許也會因此丟失。
有時候,做同一件事,有的人能順利地辦下來,有的人卻感覺難以做成。差別如此懸殊,原因可能不在他們的做事能力大小上,而是在方法策略或態度上。比如面對一件棘手的事,對手又是一個吃軟不吃硬的人,你就要考慮如何化解他的冥頑和僵硬。也許最好的辦法是收斂起一切有稜角的東西,把自己降到一個低下乞憐的位置。
人皆有同情弱者之心,也都有在競爭中忽視弱者的下意識。以弱賺取同情在有些時候也能達到征服人的目的。而顯示出自己弱於對方的一面,這就能有效地避免對方的戒備和爭鬥。兵法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主動示弱是不氣傲的另一種表現,它更進一步地發揮了心高不氣傲的作用和長處。因此,我們在做人做事中有必要掌握這種技巧,更重要的是把它培養成一種心態和習慣。用軟繩捆綁硬柴,結實、保險。
遇到強者,主動示弱,拿軟繩來捆硬柴。這也是做事的一種“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