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足常樂1611334

    老話:天上的蜈蚣,地上的舅爺。舅舅與叔叔同席,無疑舅舅坐主賓席!像我們這裡的習俗,叔叔坐個接菜倒酒的位子最合理!

  • 2 # 是夕瑤呀

    舅舅做主賓!俗語說:“天上有雷公,地下有舅公”還有“孃親舅大”這幾句話都說明舅舅的地位不低,而在親戚中,也是舅舅的關係最親近,故此,在所有的親戚當中,舅舅最大,而這樣的說法古今中外皆然。那這樣的說法究竟由何而來,舅舅到底有著怎樣的作用以至於地位顯得如此之高?

    其實,舅舅地位的崇高,背後反映的是民間千百年來約定俗成的一種制度——‘舅權’!那究竟何為‘舅權’呢?要想解開這個謎題,我們就得先知道民俗中‘舅舅’指的是哪一個親屬?

    舅舅,又稱舅父、舅公、舅爺等,乃是指媽媽的哥哥或者弟弟,也就是古人常說的“孃家人”,而‘舅權’的形成則要歸結於古代社會的兩種制度。

    其一,母系氏族制社會,由於女子在採集生產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所以便形成了以女性為紐帶的氏族公社。因為那個時期實行的族外婚姻制度,子女跟隨母親生活,也就造成了無父無夫的形象,這時母系中的舅舅就相當於家族中的父親,成為了子女最為親近的男性親屬,正因此舅舅對外甥的任何事都有著一定的權力。其二,等到了父系氏族社會時期,男人的地位超過了女性,就這樣舅舅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孃家人中中權力最大的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舅權’。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到了父系社會時期,應該是叔伯輩比舅舅輩更加親近啊?按理來說的確是應該如此,可舅舅的地位仍是高於叔伯。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是由古人在財產繼承和權力爭奪時引發的。眾所周知,古代社會權力的更替都是發生在父系氏族中,也就是說到頭來真正能威脅到自己利益的,全是那些和自己同姓且有著血脈聯絡的叔伯兄弟,在這樣的形勢下甥舅自然也就親近了些。

    除此之外,民間還有這樣一種說法。古代社會,女性地位低下講究三從四德,而當女方在婆家受了欺負之後,因受到傳統禮教的束縛這時只能是母親的兄弟出面解決,因為沒什麼利益糾葛所以舅舅始終是站在自己姐妹這一邊,時間一長家裡的子女也就對舅舅禮敬有加,因此不管遇到什麼事,舅舅始終都是座上貴賓。

    如今,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舅權”在人們心中的影響力是越來越弱,再加上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再這樣下去也許根本就沒有舅舅一說了。對此,希望大家能夠重視起來。

  • 3 # Yh

    這事因人而意,有的家庭情況不同,叔叔和舅舅都是同輩就看你怎麼安排了,要是有一方不高興那就走唄,不吃拉雞巴倒,都是家裡人哪有那麼多說道

  • 4 # 小兵龍哥

    個人認為應該舅舅坐主賓位,嚴格來說舅舅和叔叔都是最親近的人,叔叔是家族親戚,算自家人,是主人!而舅舅是母親的兄弟,算親戚,而且是最重要親戚,一般有重大決策時,都是這兩個人拿主意!正所謂爺親有叔,孃親有舅!請大家評論看我說得對不對!歡迎大家評論!

  • 5 # 劉俊利

    第一、最好讓他們互讓確定

    因為,舅舅和叔叔屬於同輩。作為侄子和外甥來說,主動讓誰坐主賓,另外一個總會有不舒服之處,這對於習俗來說,都是一種不恰當或不完美的處理方式。讓他們之間互讓,既省卻了自己的尷尬,也給他們之間增添了禮儀的分量,這對於構建親戚和諧,提高下輩的接待成熟度有很大的認可。

    第二、舅是外人應坐主賓

    如果按照上述辦法無法確定,就要按照傳統文化處理。按照傳統文化看,叔叔與侄子一個姓氏,算是一家人。而舅舅雖具有血緣關係,但是外姓,屬於外人。外人為客,即為主賓。

  • 6 # 1557290493

    舅舅當然是主賓。一般舅舅離家遠一年才來家幾趟,叔叔則是不同,可以經常交談來往。不過有時也要就事論事,主要看實際情況。

  • 7 # 天高雲淡ght

    舅舅是客人,叔叔算自家人,當然讓舅舅坐主賓,叔叔作陪。各地風俗習慣應該差異不大,大家基本上都是按這樣安排的。

  • 8 # 小蠻腰視界

    泱泱中華,禮儀之邦。

    底蘊深厚,不同蠻荒。

    光復舊物,有序有章。

  • 9 # 關山聽風

    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還真不是問題,不過提出來也好,讓年輕人知道民間的一些傳統習俗,特別是如今的城裡的年輕人,遇到這樣的場合因不懂禮節而尷尬。

    為什麼說這個問題不是問題呢?在農村,舅舅和叔叔到家裡來做客時,已形成了一種習慣,根本用不著主人為安排座位而傷腦筋,他們自己會安排。特別是叔叔會主動安排座位,因為在舅舅面前,叔叔是主人,在安排座位問題上,叔叔可以做主,且大多數叔叔願意還主動做主。

    (家庭一頭連著叔叔伯伯,一頭連著舅舅)

    中國傳統習俗,座位分主和賓兩種位置,叔叔坐主人位置,舅舅坐賓客的位置。主人位置也叫陪客位置,碰到舅舅和叔叔一起到家來做客,舅舅客,叔叔是陪客的主人。至於你自己,你是晚輩,只好坐下席了。

    事實上人的身份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今天叔叔到侄子家中,他是叔叔,明天叔叔到外甥家就是成舅舅了。做舅舅的也一樣,今天到外甥家裡是舅舅,到侄子家就是叔叔了。也就是這種身份的不斷變化,讓舅舅和叔叔在方面的接人待物懂得了民間的傳統禮節。

    為了說明舅舅和叔叔誰坐主位,誰坐客位,舉兩個我這幾年來經歷過的兩個相反的場面,順便例舉一個特殊風俗。

    一、不按規矩坐座席

    記得 2014年,我的一位同學母親八十大壽,那天我去賀壽,見同學家的族人和與同學的舅舅家都來賀壽。因來是冬天,天氣冷,來客有十多桌,一些村裡的年輕人就先就佔據了堂屋的位置打牌或向火聊天,等著開席,這樣,堂屋的桌子讓村裡人給坐滿了。開席的時候,因這些年輕人不懂傳統禮節,也沒有看當時的形勢,也不知嫌讓。舅舅那邊的人不可能,也不好意思去根人爭位子,只好座在堂屋外的屋簷下。負責理事的人也沒人記起這檔子事來。

    (小寶寶的兩隻手,一手拉著叔叔,一手拉著舅舅)

    那天,剛好碰見同學的伯伯與叔叔有點事,開席前離開了一會兒,等他們回來看到這種場景,臉色立馬變得鐵青,把我同學喊拉一邊,狠狠訴斥了幾句。接著,同學的伯伯與叔叔來到他舅舅的席前,小心翼翼地給他們賠禮道歉,並自己搬來凳子坐在桌子(農村一般為八仙桌)角上,陪同學舅舅吃飯。

    按農村規矩,舅舅上門吃壽酒,理應坐正屋之中的正席座位,由外甥安排伯伯和叔叔,或者村裡有名望的人相陪,舅舅家其他的客人,如女客、孩子坐堂屋內兩邊的偏席。

    二、講規矩的座席

    去年,我一位朋友的父親做七十的壽誕,也是冬天,天氣也很冷。堂屋裡的情況與2014年到我那位同學家的情形一樣,人們也是在等著開席吃飯。當理事的人宣佈開席的時候,堂屋內原先坐著的人呼啦一聲全走出了屋,在堂屋外的座位上坐去了。有三四個老人座在門口的屋簷,朋友請他們進堂屋內坐,他們說,堂屋的位子一是讓孃舅家的人坐,二是讓遠道而來的客人坐。我們都是自家人,可以隨便坐,就是不能怠慢了客人。

    堂屋裡孃舅家和遠客坐定後,理事的人從叔叔伯伯或家族的長輩中,每座安排一到兩個人去陪堂屋裡的客人。

    這就是農村傳統的待客之道,內外有別,客人為尊。

    (中國式的大家庭)

    三、一種特殊風俗

    上面我們說的是舅舅和叔叔到家裡來做客的座位安排。這裡順便要說一個特殊風俗。你們知道外甥到舅舅家做客,吃飯時,舅舅家是怎麼安排外甥的座位的嗎?

    湖南西南一帶,正月外甥到舅舅家是要坐主和賓位子的,當地稱“坐正頭”,也就是坐正位置。哪怕有外公在,外公也只能坐偏位。除了正月,平時舅舅也讓外甥坐主賓位,但因不是正月,外甥就不好意思坐,也沒有人去坐,只是舅舅的一種嫌讓而已,但正月就必須得坐。

  • 10 # 痴騎朽翁

    你舅舅是客,你叔叔和你爹是一母同胞,他是主人,你自己給他們排坐位就行了。

    看你也是個成年人了,怎麼連客人主人都分不清,你是不是有點二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尊佛能兩個人帶嗎?